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宏观】新工具会带来货币宽松吗?——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速评

罗云峰 马瑞超 轩言全球宏观 2022-12-04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11月8日,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根据计划,央行将以1.75%的优惠利率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提供政策支持。此举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是否意味着变相降息?市场是否将迎来新一轮流动性的注入?本文对此进行预测和解读。

以下为正文内容:

政策工具速览:


央行在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出研发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上月召开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会上又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于是,市场普遍关注央行最终将推出怎样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该工具又将产生怎样的政策影响。11月8日,央行正式揭开该工具的面纱,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


根据当前公开披露的信息,碳减排工具的使用涵盖以下要点:


·工具属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预计绿色再贷款是主要形式;


·投放领域: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各类企业;


·投放方式:以“先贷后借”的方式向市场投放(即:银行先向申请企业发放绿色贷款,然后再向央行申请碳减排工具资金),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的资金占银行专项贷款本金的60%;


·资金利率:央行与银行贷款利率为1.75%,银行向重点领域企业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持平;


·申请条件:银行需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


政策影响评估:


关于碳减排支持工具将以何种形式落地,市场曾对此存在分歧,其中部分观点预测是GMLF。我们在四月报告《碳中和趋势下的货币政策:新目标与新挑战》中明确提出“运用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并予以一定的价格激励”。目前来看,结构性政策工具是最终选择。


那么,该工具的推出是否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市场是否将迎来新一轮流动性的注入?我们认为市场不宜过度乐观,该工具的推出短期恐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实质性影响,更不意味着变相降息。理由如下:


政策工具支持范围的选择,体现出央行没有宽松“总闸门”的意愿。中央在双碳战略“1+N”顶层设计方案中,规划了八大领域、十项行动,这些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明确提出,支持范围仅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支持范围明显收窄。此外,央行在答记者问时强调“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由此可见,央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设计时,重视“见成效”与“有节制”,优先选择能产生显著碳减排效应、起步阶段企业进行重点支持。这反映出央行在工具推出初期仍较为审慎,防止其成为“大水漫灌”新的渠道。


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需要经过严格流程与专业支持,初期阶段恐难以迅速见效。根据方案设计,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投放碳减排支持资金,且要求银行提供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如此一来,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将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银行不具备测度贷款产生的碳减排数量信息的专业能力,因此只能依靠外部机构提供服务支持(此外,银行也愿意将碳减排审核认定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机构,从而规避自身的违规风险)。这将增加银行资金成本、降低办理效率;另一方面,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的环境测评报告要取得央行信任需要一个过程。为防止“漂绿”风险,央行需要遴选出合格的第三方机构来提供碳减排测度服务。但现实情况是,当前该行业管理体系尚未成型,第三方机构资质与能力良莠不齐,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将面临一定的外部约束与专业门槛。因此,我们预计在该政策落地的初期阶段,将以“小步快跑”为主,对市场流动性的实际供给有限。


综上,我们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短期内该工具恐难以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鉴于上面提到的问题,预计该政策工具在初期运行时,央行可能会通过额度控制来灵活调控政策支持力度,防止出现风险;通过进一步明确重点支持企业范围,降低银行操作难度,切实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对于市场而言,该工具的推出短期内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显著影响,市场波动更多体现心理因素。




招商宏观团队:罗云峰、张一平、刘亚欣、高明、张秋雨

关注“轩言全球宏观”请长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