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千亿环卫运营蓝海正起航

深度行业研究 乐晴智库精选 2024-04-11


报告分析师:朱纯阳、张晨


环卫市场纵览,进入快速成长期

上下游解析,绘全产业链蓝图

环卫产业主要由环卫装备及环卫服务两部分组成。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环卫产业是指空间环境的卫生,主要包括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清扫和保洁;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臵、综合利用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等。

环卫行业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环卫装备,及下游的环卫服务。

环卫装备上游是汽车底盘制造、钢铁、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及大宗商品;环卫服务的下游则为垃圾处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环境治理工程。

环卫装备分为环卫清洁装备、垃圾收转装备和垃圾处置装备三大类。

环卫清洁装备包括路面清洁装备、市政园林及城市附属设施养护装备。

路面清洁装备包括洗扫车、扫路车、清洗车、洒水车、除雪车等;

市政园林及城市附属设施养护装备包括路面养护车、绿化喷洒车、护栏清洗车、下水道疏通清理车等。

垃圾收转装备包括垃圾前端收转装备和垃圾中转站装备。

垃圾处置装备包括垃圾分拣装备及垃圾终端处理装备(填埋装备、焚烧装备和粪便处理装备等)两大类。

这一部分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通常由下游的环境治理企业同时提供。

环卫服务大致可以分为垃圾清运、清扫保洁、市容景观养护、设施建设维护四大类。

垃圾清运主要对象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四大类。

清扫保洁包括等级道路清扫、公共区域清扫、绿化带区域清扫等。

市容景观养护通常指的是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的养护。

设施建设维护主要包括公厕、垃圾转运站等设施的建设、维护。

环卫装备、环卫服务及终端处置,通常被称为“固废产业链一体化”。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均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常被称为“环卫一体化”。

环卫市场纵览,进入快速成长期。

伴随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人口增长,城市道路面积、绿化面积增加,生活垃圾规模增加,环卫需求稳定增长。

环卫资金来源为地方财政专项经费,属于刚性支出,目前保持近20%稳定高速增长。2014年以来环卫政策发布频率明显上升,政策驱动下,行业成长加速。

超净化政策频现,需求深化超预期。

重庆等地推出“以克论净”模式,环卫正在完成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机械化大规模应用以及人工精细化作业配合成为必由之路,对环卫管理系统化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环卫作为可以直接看得到的“面子”工程,要求日益提高,环卫超净时代开启。

机械化政策明晰,装备高端化趋势明确。劳动力的成本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道路面积的增长、城镇居民对环卫清洁效果要求的提高、“蓝天保卫战”政策驱动,共同助推环卫机械化发展趋势。

目前中联环境市占率第一,龙马环卫第二,行业龙头格局初定。环卫装备的高端化趋势以及较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使得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环卫行业,正逐步往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变革。

▌市场化加速释放,两千亿蓝海正起航

1. 政策驱动改革深化,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环卫服务产业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政府行政职能主导管理阶段。市政环卫工作在政府主导下,由事业单位环卫部门进行监管、实施。

第二个阶段,市场化试点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共服务概念开始进入我国,有些城市启动了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试点,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由一些零星项目招标开始,逐步形成城市公共服务雏形,市场化作业公司朝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方向发展。

第三个阶段,市场化推广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环卫服务市场化率仅为20%-30%左右,发达国家市场化率约为80%,我国环卫行业市场化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环卫服务行业市场化,不仅可减轻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政府财政负担,而且还可有效地解决长久以来以政府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为主导的环卫服务所引发的不参与市场竞争、效率较低、监管缺位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环卫市场掌握在事业单位性质的环卫部门手中,未来在政府服务外包和财政资金相对紧张背景下,推广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等合作模式是必然趋势,环保服务行业市场化将继续快速发展。

2、市场现状高度分散,竞争格局尚存较大变数环卫市场化加速发展,2018上半年,开标项目总量、合同总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环境司南数据,2016年度,共有3234家企业中标环卫项目,全国各地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为861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合同金额为0.1733亿元,新签项目的首年服务总金额为224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首年服务金额为0.0452亿元。

2017年,共有4,632家企业中标环卫项目,全国各地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1,701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合同金额为0.2143亿元,新签项目的首年服务总金额为314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首年服务金额为0.0359亿元。

2018上半年,全国共开标环卫市场化项目/标段5862个,合同总金额1046亿元,同比增长83%,已超过2016年全年新签项目合同金额,平均每个项目的合同金额为0.1784亿元,同比增长20%;新签项目首年金额也高达225亿,同比增长79%,平均每个项目的首年服务金额为0.0384亿元,同比增长17%。中标企业数量3053家。

从近四年上半年市场化订单来看,2018年上半年,环卫市场化无论从招投标项目数量、合同金额和新签项目首年金额等均创历史新高。

平均合作期限缩短、大项目减少,PPP过热得到遏制。

2016年全年开标30亿+的环卫项目为6个,2017年全年开标30亿+的环卫项目为4个,2018年上半年开标30亿+的环卫项目为1个。

进入2018年,合同额超过30亿元的超级环卫项目逐渐减少。

2018上半年环卫PPP项目的平均合同期为17.1年,比2017年同期少了4年,PPP过热现象得到一定遏制。

但市场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前三名企业中标首年金额合计市占率仅13.6%。

根据各企业实际中标情况及市场总量,排在前三位的企业中,北京环境合同总金额占比12.0%,首年金额占比5.7%;启迪桑德合同总金额占比8.7%,首年金额占比5.2%;玉禾田合同总金额占比4.9%,首年金额占比2.7%。

按合同总金额,前三名市占率25.6%,按首年金额看,前三名市占率13.6%,参与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环卫服务市场十分分散。

与此同时,不同类型企业均在转型进入,市场竞争加剧。

2018上半年,中节能、三峰、粤丰、伟明等固废企业继续向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环节渗透。

通过组建环卫公司、并购或战略投资方式,中节能、三峰、光大、永清、锦江、北控、绿色动力、首创、启迪桑德、伟明、天楹、粤丰、康恒、盛运、盈峰、泰达、高能等固废企业已先后进入环卫运营领域。此外,其他环卫装备企业、水处理类企业等也有部分转型进入环卫领域,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3、服务市场空间广阔,目前近2000亿/年

根据《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2016年年末,全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79.5亿平方米,其中机械清扫面积47.5亿平方米,机械清扫率59.7%。

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粪便2.17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公共厕所12.98万座。全国县城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5.1亿平方米,其中机械清扫面积12.7亿平方米,机械清扫率50.7%。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粪便0.71亿吨,比上年减少0.8%。公共厕所4.36万座。在建制镇、乡和镇乡级特殊区域建成区内,铺装道路面积29.8亿平方米,公共厕所15.2万座。

以近三年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生活垃圾清运量、公厕总数平均增速作为参考,可测算得2018年预计清扫面积、清运量、公厕总数。

预计2018年环卫服务市场空间接近2000亿元/年。若假设保持同样的增速至2020年,服务单价两年内增长10%,则2020年环卫服务市场空间将达2400亿元/年。

随着政府不断增加对城市市容环境建设投资额及颁布鼓励性政策,我国环卫服务行业市场扩容潜力充分。

预期未来几年,我国环卫市场化率有望加速提高,同时将伴随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在政府关系积累、资本、管理经验、品牌、成本协同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环卫企业,有望抓住本轮市场化释放机遇,享受到行业整体高速增长下所带来的成长红利。

▌高分散、低盈利时代告别,龙头之争蠢蠢欲动

运作模式

从简单服务外包模式,到环卫一体化PPP模式伴随着环卫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的环卫服务体制从“政府专营”到“市场化”,再到“公私合营(PPP)”,也在发生着转变。

传统的环卫作业模式为政府直接控制的事业单位进行项目实施,政府同时具备监督和执行职能,效率往往不高。

市场化环卫作业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服务外包模式,政府购置环卫装备等基础设施,将项目实施职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环卫服务提供商公开招标;

另一类是以PPP模式进行项目运作,由服务企业投资环卫装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短期资金投入,对合作企业在资金、管理运营水平等方面综合实力的要求也有所加强。

除运作模式从传统外包向PPP模式转变以外,环卫服务订单的内容也从简单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开始横向延伸,向环卫一体化项目逐步转变。

环卫一体化指的是,政府通过整合环卫、园林、市政等涉及多部门的环卫作业内容,形成一体化作业项目(包含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中转站管理,公厕管理,河道保洁,护栏清洗,绿化带保洁等),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与中标企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环卫主管部门根据环卫服务公司的考核结果进行付费。

PPP模式、环卫一体化项目的逐渐涌现,对参与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将逐渐从分散、规模小且多的中小企业向能够提供环卫一体化服务、具备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盈利模式:从低端劳动力密集模式,到资本、技术密集模式

目前环卫服务行业主要是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典型环卫服务项目中人工成本大概占到总成本的70%左右,其他成本主要包括油耗、折旧等,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且人均工资较低,主要聘用人员为低端劳动力。下图为龙马环卫2017年年报中环卫服务的成本结构拆分。

轻资产的模式,使得环卫服务在环保各细分领域中,具备高资产周转率、高资产回报率、现金流充沛的特点。

根据《2016-2022年中国环卫服务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环卫运营与其他环保运营资产相比,属于轻资产,ROA最高,根据测算,环卫产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可达到2以上,而其他领域均为相对重资产。

环卫运营ROA长期可以做到15%以上。此外,由于环卫服务项目建设期较短,固定资产投入较低,回款由政府财政支出付费,通常按月收费,因此环卫服务也通常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

但与此同时,由于环卫服务目前仍属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毛利率、净利率与其他细分领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由下表可以看到,环卫服务净利率9%,远低于生活垃圾处置(填埋净利率50%、焚烧净利率35%)的净利水平,盈利能力相对仍处于较低水平。

未来,随着机械化的推进,环卫装备在项目总投资中的占比将逐渐提高,聘用人员中装备车辆操作人员的占比也会逐渐提高,逐渐替代清扫保洁人员。

环卫装备的技术领先优势在未来环卫服务订单获取的过程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素。

同时PPP模式、环卫一体化项目将成为未来环卫服务主流运营模式,环卫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项目整合运作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环卫服务将逐渐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环卫服务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望随之提升,具备装备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占率的提升。

分层的市场格局带来分化加剧,行业龙头呼之欲出

根据目前环卫市场中的企业类型,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专注于环卫装备销售的企业。

向下整合产业链的动力强,资本充足,通常为机械制造类企业,代表性企业如:航天晨光、徐工环境和福田汽车等。

第二类是传统环卫服务企业。

其中,国营性质的环卫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项目承接方式主要依托于与地方政府合作,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全国范围内承揽大量PPP订单,订单承接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强。

私营类环卫企业深耕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及运营能力,但其资本能力限制其承接大型PPP项目。代表性企业如:北京环卫、玉禾田、侨银环保等。

第三类是提供环卫一体化服务的企业。

以环卫装备或服务起家,具有很强的纵向产业链整合动力,且其实力雄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深厚,粘性较强,在项目取得上有很大的优势。代表性企业如:中联环境、龙马环卫和启迪桑德等。

由于大中型城市、县城、乡镇的发展程度、需求各不相同,行业也将逐渐形成分层化的市 场格局,行业分层往往伴随着企业分化的加剧,也伴随着龙头的产生。

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及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加速,环卫需求提升进入超净化时代,环卫机械化以及市场化之路提速,环卫一体化、PPP运作模式应运而生,环卫行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市场将逐渐从分散的现状向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目前,既具备环卫装备独立研发能力和技术领先优势,又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管理经验、能够提供环卫一体化服务的大型环卫企业,主要即中联环境、龙马环卫、启迪桑德。

启迪桑德在目前环卫服务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二,中联环境和龙马环卫则分别位于行业第十、第十一的位置,市占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中联环境、龙马环卫在环卫装备领域分别位于市占率第一、第二的位置,未来上述两家公司凭借装备优势,在环卫服务市场市占率的提升为大概率事件,行业龙头呼之欲出。

报告来源:招商证券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了解乐晴智库荣誉会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