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礼堂360度环绕沉浸式感受!教师节,看一场独一无二的《大先生》演出!

喊你来看演出的 清华大学小研在线 2023-09-10


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弘扬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高尚师风,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9月10日至12日,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联合美术学院王之纲团队在大礼堂为教师节准备了沉浸式演出《大先生》,为你讲述“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的教书育人故事。



关于《大先生》的故事

《大先生》在文、理、工、体等学科领域选取了灿烂生辉的大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有机串联起来的生动故事。


在这里,时间从战火纷飞的战乱时代到跨山越海的视讯时期,你可以看到叶企孙与李政道的师生对谈,看到梁思成在无尽的沙漠中仍能自成方圆,看到朱自清遥望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看到马约翰站在上个世纪清华大学的操场上为同学们鼓劲儿加油......


在这些故事里,不仅可以追寻大师们的脚迹,聆听让人醍醐灌顶的育人理念,还能在生活小小的细节处收获一粒粒珍珠。




大礼堂360度立体环绕沉浸式感受

在极具历史纪念感的大礼堂里,清华大学最具代表性和历史记忆的的建筑都将借助多媒体呈现在舞台上,梁思成、朱自清、马约翰、叶企孙等一代大师将一一在其中“亮相”,他们既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了力量,又秉持师者仁心使得清华大学育人传统得以代代相承。



在观者进入大礼堂后就进入了时空隧道,从眼前的LED屏到头顶的穹顶,360度的环绕体验让观众浸身其中,再加上现场乐队配乐的烘托:届时大礼堂将真正变身成历史对话的舞台,在这个空间里,大师学者与现代学人心灵交唔,持续激发新一代清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操。



还在等什么,和导师同学一起来大礼堂看一场独一无二的《大先生》沉浸式演出吧!



活动信息

9月10日至12日,每天播放四场 

第一场:16:30-17:00

第二场:18:00-18:30

第三场:19:30-20:00

第四场:20:30-21:00

(其中9月10日第一场将开展“我们的大先生”大型核心律章宣讲活动,时间调整为15:00-17:00)

报名方式

1.面向新生集体、各党团班集体和课题组开放集体预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通过院系研会报名



 2.个人可通过“水木汇”小程序选择合适场次报名




之前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良师益友”特别活动中,面向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从教超过50年教师代表等师生发布了围绕110周年校庆精心打造的《大先生》沉浸式演出,观众反响热烈。


作为一名教师,观影后我感动良久,大先生们的育人理念,是我努力实现良师益友的教育目标路上需要不断学习的。教育是民族的命脉,那么先生就如同教育之魂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就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得者 尹澜

《大先生》的几位先生们给我也上了一课,感觉到还需要更多的付出。从叶企孙先生放弃国外的工作回国撒播科学的种子,到朱自清先生的教育首要的是能爱同学,我相信大家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知道《大先生》光影秀是否可能对外。但有可能,让全国的老师们都看看,“何以为师”

——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得者 阳坤

看了《大先生》后,我对如何培养研究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对如何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有了深刻认识,从大师学者的故事里体会知识的传承,也让我反思自身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不足,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得者 邵天敏

大先生》的光影特别炫,高科技的利用淋漓尽致,回顾清华大先生历史非常具感染力。体验深刻的是能够把大先生的音容笑貌重新体现,感觉就在身边,实属不易。

——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得者 张林琦


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

在教师节这个周末,看一场《大先生》

感受一场美的浸润!


所有到场观看的师生均可获得精美的课题组30件美好小事学风文件夹


观影活动前5个报名的集体可以获得《我们的清华漫忆》精美导学手账本



为记录课题组共同美好记忆,传承课题组导学文化,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推出清华专属导学手帐本《我们的清华漫忆》,包含“课题组的三十件美好小事”贴纸等导学创意内容,其中“共同喝一次学术咖啡”“一起去新清华学堂看演出”“共同参与校外实践调研”等活动兼具趣味性和清华特色。手账本扉页立体设计,打开封面就能看到师生在校门前拍毕业合照的场景跃于纸上。此外,还有课题组肖像、光阴的故事等章节,在课题组一起设计卡通贴纸肖像、记录课题组难忘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课题组感情。

还等什么,一起来报名吧!



文案|超超 潘子肖

编辑|超超

审核|白浩浩 邢逸凡 潘子肖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