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著名演员陈晓旭之死看冥想的疾病疗愈作用

金振豹 静修与读书 2022-01-05



冥想(meditation)到底有没有疾病疗愈的功能,是个不仅有争议,而且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有,也有很多人对此种说法嗤之以鼻。


很典型的反面例子,比如据报道,因扮演林黛玉而成名的著名演员陈晓旭患有乳腺癌之后,到长春百国兴隆寺潜心学佛修行,病症大有改观,并于2007年2月正式剃度出家。学佛修行通常来说会包括禅修、打坐等冥想练习。尽管如此,她仍然在出家仅三个月之后,即因癌症恶化去世,年仅41岁。


但是,如果因此即得出结论,说冥想对疾病的疗愈没什么效果,显然太过草率。


冥想的方法和流派有很多。有的要求盘腿,有的并不要求盘腿。有的要求“如实”地观照/觉察呼吸,有的要求调整呼吸的节奏,也有的根本不在意呼吸。


不同的冥想方法和流派的背后其实有着不同的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说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会导致冥想的方法不同,也会导致冥想时的心态的不同,效果自然也大为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在冥想的时候,心里头认为生命是不可把握的,健康是不可把握的,冥想的作用是让自己看到健康、肉体和快乐的无常、虚幻,不应当去追求肉体的健康和快乐,那么这样一种心态,对于冥想所起的效果,很显然会和另外一种心态,即带着好奇的,开放的,相信健康、生命以及生命的快乐都是好的,值得追求的,也是可以把握的,会很不一样。


这并不是说,冥想的疾病疗愈效果只是一种心理作用,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事实上,我们在冥想时的心态会对健康与生命的能量基础,也即通常所说的“气”产生直接的影响。正是我们冥想的方法、心态和信念,决定了我们能否有效地调动和强化气在身体里运行,也决定了冥想对于疾病疗愈是有效还是没效。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道家传统对气,以及气在身体里运行规律的总结对于我们通过冥想来疗愈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佛家传统总体上比较忽略气这种生命现象。


佛家传统当中也有比较重视气的流派,比如密宗。只是密宗对气在身体里运行规律的认识又与道家传统有很大的不同。有这两个原因,受佛家传统影响比较深的打坐练习总地来说在疾病疗愈方面的效果不太可靠,一般也不会把身体的健康和长寿作为修行的重要目标。


当然,佛家哲学为人们对生命和意识的探索提出了一个十分超越高远,也很具有实际意义的境界。只是如果无视身体的健康来谈这样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法理解的境界,就容易让人们对生命的理性探索变得教条化甚至宗教化。


具体来说,道家传统看到了气在身体里运行的基本模式是一个循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周天”。其核心部分是所谓“小周天”,即由气沿着胸前向下运行的任脉和气沿着背部向上运行的督脉所形成的循环。这个循环扩展到全身即为所谓“大周天”,包含四肢手脚在内。



气在身体里的这样的运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明显的感觉的。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这样至关重要,不仅生死攸关,也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变化的事实,许多人会斥之为迷信或玄学。


甚至整个现代医学都完全没有注意到“气”的存在,而只是在可见可触的肉体层面去寻找疾病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这可以说对现代医学志在疗愈疾病的伟大事业构成致命的障碍。


气这种现象没法单纯从血液或体液循环,或神经系统,或其它肉体层面得到解释。这是因为气在身体里的流动及其变化既受肉体的影响,也直接受我们的情绪、观念和意识的影响。


我们通过冥想等练习,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能够让气在身体里的运行回到它先天的模式,并让血液循环、神经系统,乃至整个肉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是我们没法反过来通过干预或刺激血液循环或神经系统,或通过对肉体进行其它物理或化学干预来将气的运行调整到最佳状态,并让肉体得到持续深入的转化,不仅让疾病自然痊愈,也能够让人发展出超越常人的潜能。


医疗干预或许可以缓解某些症状,但很难让人从疾病或亚健康状态回到健康状态,更不用说从健康状态发展到超常状态。


道家所讲的气在身体里的这种循环模式,尽管大部分人习焉不察,但是如果能够在生活中仔细自我观察,还是能够发现这个规律的。


气沿着胸前往下走,是一个任脉将五脏六腑协同作用制造的能量汇集并积聚于身体当中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


当我们放松或者愉快的时候,尤其是睡觉,或者有效地打坐的时候,气在身体里的循环是以沿着胸前往下走为主导的。所以睡觉或打坐都会让我们变得更有精神,有精力。


深呼吸也有推动气往下走的效果,会让人感到放松。这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


慢跑这样的运动之所以能让人放松,也是因为运动会增强气沿着胸前下行的力量。


长期不运动,不打坐,身体气血比较虚的人,打坐时会有气堵在胸口下不去的感觉。其实这是他一直的状态,只是打坐时这种感觉变得明显了而已。


在我们清醒、思考的时候,气在身体里的运行是以沿着督脉上行为主导的。在这种模式下,气血的上行给大脑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能量。这种模式因而也是一种消耗能量的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平衡的作息和有规律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能够让人每天能量的收支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而不是总是入不敷出。


如果每天都是过度思虑,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睡觉、运动、放松,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气血的过度消耗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大脑的运作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疾病,并让人走向衰老和死亡。


只是很遗憾,现在大部分现代人,尤其是在城市里工作的人往往都是长年累月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人气血越来越衰退,就越感觉不到能量下行带来的放松感,人就更容易紧张、焦虑,乃至出现失眠、抑郁等症状,让问题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比如象陈晓旭所患的乳腺癌,以及淋巴癌、肝癌、胃癌、白血病等各种恶性疾病。


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睡眠,把大脑彻底关掉来让自己进入能量下行为主导的“充电”模式。但是当人气血衰退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因为思考、焦虑等,让大脑过于兴奋,让人在上床以后仍然没有办法自然地进入睡眠,转入“充电”模式。


相比较睡眠,冥想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和转化自己的能量运行模式的练习。


在冥想时我们通过关注呼吸来减少或停止大脑的活动。这时能量沿着胸前下行的力量就会增强。它会让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手掌、脚掌发热、出汗、口水增加、肠胃蠕动增加等。


到一定程度我们能够直接感觉到能量在身体里的流动,包括沿着胸腹部下行的流动感,以及沿着背部上行的流动感,也即通常所说的“气感”。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呼吸会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深沉,但内在的能量感却会越来越强。


能量在身体里运行的恢复和增强是整体性的疗愈,能够让身体各个部位的病灶自己慢慢修复,而基本上不需要专门去针对不同的病灶采用不同的冥想方法。


当然,通过冥想进行疗愈,并不是说只要坐着就能够完成所有这一切,而是要结合运动。单纯坐着练习冥想,虽然也能增强能量在身体里的流动与循环,但这个效果是比较弱的。


结合慢跑、拉伸等运动,能够让能量在身体里的流动与循环持续深入和强化。当肉体变得更加结实,尤其心肺功能的增强,会让冥想的效果发生质的提升。


相比较之下,佛家的冥想并不是以对于能量在身体里头的这样一种运行模式的认识为基础的。


佛家哲学从人有“身”和“心”两个层面出发,通过禅修、诵经、念佛号等方式,发展人的专注力,看到肉身、欲望、我执的虚幻,以获得解脱。


在汉传佛教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禅宗总地来说并不重视,甚至反对在打坐过程中去感受气的流动和增强所带来的轻松愉悦,认为重视这样的感受会带来执着。


也因为佛家以追求解脱为目标,打坐的练习总体上偏向严格,比如以盘腿坐为原则,打坐练习时间长,不鼓励打坐练习过程中的交流与探讨,甚至要求止语等。


这些练习所带来的痛苦被认为是有好处的,因为只有经历这些痛苦才能练习对痛苦的超越并获得解脱。


佛家当中比较重视气的密宗对气的运行模式的认识也和前面所述的循环模式有所不同,而呈现出一种线性的模式,即通常所说的“三脉七轮”。



这种认识对生命的理解倾向于追求灵性,也即所谓更精微,更高级的能量和意识的发展,以及所谓开悟,而不太重视肉体本身的健康和强健,以及较为原始的能量和意识,比如食物和性的需要对于灵性发展的作用。


相比较之下,道家传统既重视向上的能量流动,也重视向下的能量流动,认为只有当两者平衡,生命才能够健康,并且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肉体和精神,“命”和“性”,形而上和形而下都很重要。而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除了发展出对作为肉体和精神之媒介的“气”的感知力并有意识地加以养护和提升,是不太可能的。


道家的重要典籍《淮南子》里讲,“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可谓对这一思想的精辟论述,也指出了疾病疗愈和生命发展的基本原则。


所以,从“形”、“气”、“神”动态平衡发展的角度,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冥想具有疗愈疾病的作用,原因到底何在。


我们也开始能够判断,什么样的冥想方法,包括动的冥想的方法和静的冥想的方法,能够帮助自己最有效地疗愈疾病,改善健康,并进入有意识地把握自己生命的持续发展和成长的人生阶段。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发展出了对人体能量运行的更加精微的觉察力,在练习冥想的时候以完全开放的心态去感受生命的流动,在此基础上去比较道家、佛家,以及儒家、基督教等精神传统的要义对于自己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用一种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去体验、试错和探索,我们也有可能在所有这些前贤和哲人的生命智慧和洞见的基础上,把它们加以整合,去芜存精,发展更新,形成更为完整和开阔,也更让人振奋的生命观,并使之能够与医学、物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学术发展及实践相互启发和相互促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