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哲学

向经典学「道」 | 为什么传世经典都在讲「道」?

李克明博士 当孔子遇上哈佛 2023-09-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李克明博士:有Q有A

Q1:「道、神、圣、贤」由何而来?

Q2:为什么传世经典都在讲「道」?

Q3:您能给出一个「道」的定义吗?

Q4:为什么说「道」是宇宙至宝呢?

Q5:想学道、悟道,该怎么做才好?

Q6:如何说明「道可道,非常道」?

Q7:什么是《道德经》的「常道」?

Q8:如何才能辨识出有「道」之士?



为什么传世经典都在讲「道」?

宋人周敦颐《通书》有云:「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古人认为:文章是道的载体,犹如车是人行远的载体;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扶手装饰得再美也没有用。「道」是许多中国人穷毕生之力,所想要得到最极致的人生奥秘;文若不载道,文章就失去它最重要的功能了!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论语》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孟子》云:「天下溺,援之以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孙子兵法》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的确,没有一部经典不在讲「道」!

经典章句之外,我们从小就说「你知道吗?」「我知道。」「我不知道。」而少说「你知吗?」「我知。」「我不知。」这多出来的「道」字,语意上没增加什么,却把「道」深深融入中国人生命、生活中的事实全都点出来了!

不论经典之内、经典之外,古人都在讲「道」!


 

下期预告

Q:您能给出一个「道」的定义吗?


原创:李克明博士

现任中华儒道研究协会名誉副理事长,熟习儒、道、法、兵、纵横、释各家经典,胸怀心性智慧、文韬武略,在海峡两岸及海外推动传世经典心性智慧,在台湾政治大学Executive MBA及International MBA学程讲授Negotiation Incorporating Chinese Classical Wisdom,广播节目《穿越古今上班噜》共同主持人。曾任英美法执业律师十五年,证券、金融、资产管理、风险投资高阶专业经理人二十年。哈佛企管硕士、法律学博士、谈判桌上使命必达、企业购并的跨国商务律师,重拾经典,以哈佛的思考逻辑来验证中国经典的内涵,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欢迎大家分享阅读李克明博士力作《当孔子遇上哈佛·首部曲:职场心性智慧》,您要的答案,尽在本书。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作者 | 李克明

编录 | 吴   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