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回信息、屏蔽式骂人……八种「新型网络霸凌」了解一下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21-03-06

你遇到过霸凌吗?

 

走廊里,一群女孩朝你走了过来。虽然不认识其他人,但是你的发小也在里面。你开心地招了招手,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除了她的一个白眼。她们就这样无视着路过了你,你转过身去,看见她们交头接耳地说些什么,偷偷笑着。

 

 

霸凌这件事,在现实生活中频繁发生,如今又逐渐延伸向网络世界。“网络霸凌”的严格定义是,在一段时间中,通过网络通信工具,持续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骚扰。虽然线上常见的辱骂,攻击并不完全符合这一定义,但是这些行为带给人的伤害,透过网络,直击内心。

 

最佳的补救措施是预防和教育,向下一代传达善良和尊重的意义。一代负责任的网络公民有能力扼杀许多麻烦。而当问题发生,家长需要了解问题的态势和解决的方法。

 

 

直接的“网络霸凌”固然需要警惕,除此之外,这八种行为的杀伤力也不容小觑。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了解互联网暴力的另外8张脸。

 

闹失踪

 

闹失踪指的是对方切断在线联系,不回你的消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单方面的拒绝回应表明双方关系发生了质变。通常来说,青少年不会直接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忽略对方。

 


处理方法:被忽视的感觉并不好受。与其无条件给孩子撑腰,“他们故意忽视你,说明他们根本就不是真朋友”,倒不如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试着了解他们的感受。如果孩子愿意修复这段关系,那就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和这些“失踪人口”面对面解开误会;如果孩子也很抗拒,那就建议他们做“冷处理”,也许这些人会主动出现。如果他们永远“失踪”了,不要忘记安慰孩子继续往前走。

 

屏蔽式骂人

 

屏蔽式骂人(subtweeting )指的是用户在twitter上批评他人,为了不让被批评者发现,就不在文段里直接写出他们的名字或者不@他们。一般来说,这种推文都很刻薄。而且,因为没有直接被@,甚至文段里都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些被批评者可能并不会注意到,除非有人提醒他们。

 

 

处理方法:遇上这种情况,根据发推文的人的不同情况,有以下几种选择:如果这个人自认识以来第一次攻击自己,那么面对面解开误会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是一个不熟悉或者曾经有过矛盾的朋友,那么最好假装没有看见,因为参与到骂战之后只会让问题升级。

 

假账号

 

有时候孩子会以别人的名义创建假帐户,然后用这个帐户挑起争端,或者伤害他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假账号的创建者无从知晓。即使关闭了一个账号,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账号被创立起来。

 

 

处理方法:和假账号的周旋感觉像是傻瓜游戏。被针对的孩子可以主动屏蔽、举报这些账号来保护自己。除此之外,他还可以让身边的人了解自己经历的事情,减少这些攻击者的乐趣。

 

传播尴尬的图片

 

青少年社交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是自拍和群体照片。但有时候,那些拍的时候很有趣的照片,一旦传播开来,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自在。这些不怎么让人舒服的照片一般都是自认为很有趣,或者想当然地觉得每个人都开得起玩笑的人做的。一旦这些照片上了热门,尴尬和羞耻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缓解的。

 

 

处理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养成习惯,在发照片前征求对方同意。不过这一点很难做到。家长可以提醒他们,在发照片之前,考虑一下这些照片可能会给对方带来的影响。至于照片的主角,一方面可以要求朋友撤下这些自己觉得尴尬的照片,另一方面要牢记,网络记忆很短暂,人们只记得住下一张热门照片。


谣言

 

社交媒体是理想的谣言工厂。甚至在当事人掌握情况之前,谣言已经遍布天下。假新闻一旦出现,便不可能从头再来。

 

 

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谣言对应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这个谣言里面涉及其他人,比如说谣传你的孩子偷了别人的重要物件,而且还有威胁成分,那么家长需要寻求学校的帮助;如果这个谣言难以启齿,而且不太会造成争斗,家长应该让孩子正式回应,告诉他们只需要回应一次,之后就无视别人的谣传。

 

孤立

 

手指快速滑过屏幕,突然停在一张照片上。照片里有所有的朋友,唯独没有你。通常来说,这种照片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有些时候,它们又意味着什么。

 

 

处理方法:线上沟通可能不是个好方法,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当面和对方说,这张照片让自己很不开心。在交流过程中,最好多使用一些“我”开头的句子,比如“我看到那张照片时真的很心疼”,而不是“我认为你是个混蛋。”假如孩子可以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心声,那么双方都会认识到这一次只是疏忽。如果对方是故意的,那你的孩子应该和对方绝交。

 

消极比赛

 

还记得那些在操场上总是用球打其他孩子,还大声叫着对方名字的孩子吗?他们也是多角色游戏的用户。在游戏中,他们无法用球砸别人,但是会故意杀死别人的虚拟角色,占据战利品,不断骚扰。这种线上行为就是消极比赛(griefing)。如果你的孩子也玩此类游戏,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会碰到这类人。

 

 

处理方法:在孩子开始与陌生人玩游戏之前,请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举报和屏蔽这类玩家,告诫他们不要在游戏中和他人争论,因为这样子并不能解决事情,还会使战火升级。这种行为在某些游戏比较常见,而在另外一些游戏中比较少见,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玩一些氛围良好、互相尊重的的游戏。

 

仇恨言论

 

青少年遇到仇恨言论的次数甚至超过网络欺凌。这种类型的语言与网络欺凌相似,但攻击对象的挑选标准一般是个人特征,比如种族、民族、国籍、宗教、性取向等等。与持续不断的网络欺凌不同,仇恨言论可能是段时间,甚至是一次性的事情。即使不是帖子的攻击对象,但如果属于攻击对象所在的目标群体,也可能会受到伤害。

 

 

处理方法:如果孩子在网上遇到仇恨言论,他们可以发布事实声明,一次性反驳这种言论,但不应该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和孩子一起确定那些仇恨言论的尖锐程度。如果这种言论真的很伤人,让孩子感到羞辱,那就收集、提供强有力的反证。如果孩子知道仇恨言论背后的发布者,比如是学校的另一名学生,家长衡量之后决定是否让第三者比如其他家长参与进来。仇恨言论的危害不限于网络世界,而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导致一系列后果,这取决于具体语境和是否有威胁成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