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今天上课被点名了吗?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6-24


语言大模型ChatGPT

视频大模型Sora

AI工具字节跳动豆包

……

越来越多的AI大模型横空出世

如何把AI和教学创新相适应

如何响应“把人工智能技术

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号召

中国农大的老师们集体“入学”啦!

全新课堂助力高校教师拥抱AI

快去看看,你的老师被“点名”了吗?




中国农大的老师们

高高兴兴学AI



在悠扬的歌声中,今天的AI课堂开始啦!

细细一听,歌词中暗藏玄机,“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高高兴兴学AI。”

“巧妙的旋律,量身定制的歌词,这些都得益于AI生成。近期国内首个AI模型天工音乐也开启了公测,除了音乐,图片也不在话下,随着AI行业的蓬勃发展,AI近一年生成的图片数量,已经超过了摄影发明后150年内照片总和,这还只是截止于2023年八月的数据。”AI课授课专家在台上进行着讲授。

那中国农大的老师们能如何用AI来辅助教学?如何产出高质量绘画图像?如何绘画丰富PPT内容?......这堂课一一解答。

“精准的AI绘画提示词是生成满意图片的关键,主体、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缺一不可。”老师们在详尽的步骤引导下开始了尝试,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精美的图片。

现场,有的老师现学现用,做出了一张张精美的海报,“这个用来做PPT很合适。”老师满意地说道。

课堂上,还可以学习如何用AI制作视频。

AI可以辅助撰写脚本文案,有时因它的僵硬回答而苦恼,但通过对询问技巧的培训这些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询问的角度有哪些、命令的方式怎么说、提示词公式是什么......课堂上专家一一讲解,“还可以用追问和更换关键词等方法进行润色。”

接下来,如何用AI拼接视频,进行素材替换,进而调整配音,优化画质。在现场专家一顿“输入”下,日常教学的老师们发现,制作视频变得容易了起来。

现场一名动医学院的老师激动不已,“之前为学生录制教学视频时非常麻烦,每次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AI课堂上学到用照片生成数字人的知识后,让我看到了未来更生动更便捷的教学视频解决之道,以后甚至能以动画辅助教学了!”老师设想,以后一些没那么典型但学生做实验要用到的动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讲解,课本上总是不够的,比如猪和牛心脏细致的区别,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展现。

掌握了这些AI小技巧,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思维方式、完善教案逻辑结构、高效率办公等等。一堂课下来,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立足教师学习需求

开展丰富课程活动



如此吸引人的AI课,来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本年度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专属设计。

2018年10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CTLD)(简称“教发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学校负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专门机构,在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改研究、质量评估、资源共享以及示范辐射等方面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工作。

2019年3月,教发中心正式启动校内教学培训活动,贯彻执行教师持双证(教师资格证+教学研修结业证)上岗制度,先后牵头制定出台《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本生﹝2019﹞06号)、《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育人能力培训方案》(中农大教字﹝2021﹞5号),规范新入职青年教师开课要求,整体规划“岗前—职后”两阶段培育体系,推动教学培训常态化开展。

你知道吗?“我们的老师都通过了‘农大严选’才能为同学们讲课”——2017 年以后入职中国农大的青年教师(40岁(含)以内),需要在入职两年内按能力培训方案完成学习活动,获得研修结业证书后方可申请主讲课程。

最初的教发中心,关注新入职教师的融入,在岗前培训阶段优化设置学校教育理念与文化、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师德师风等主题板块;重点帮助教师们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理论与技能等专题培训、教学观摩等实践活动中响应老师们的学习需求;当然有时还会关注教师心理、文化素养等开设兴趣课堂,如中医、绘画等,帮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舒缓调节。

响应国家要求,教发中心陆续增添了“课程思政”“师德师风”等板块,引导教师挖掘课堂中的育人元素,实现育人大纲在课堂中的有机融入,持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着力建设“四有”好老师。

老师们参加各类工作坊培训活动目前,教发中心不断丰富教师学习形式,支持教师自主学习,陆续上线《青年教师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师的表达艺术与沟通技巧》两门校本课程。支持教师专长发展,专项“孵化”骨干教师,设置教学技能进阶项目,开展高强度微格教学训练;实施精准培养,面向高质量教学比赛骨干,建立教学促进共同体,凝练特色教学风格。

杨海莲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发中心一系列课程中的收获。杨海莲目前在生物学院教授生物化学课程,于2001年留学归国后入职中国农大。

“在尚未成立教发中心时,我自行参加了几个培训,并深刻感受到这对教师水平提升的关键作用。终于在2018年,中国农大成立教发中心,我觉得特别好,开展长期的学习方便多了。”此后,教发中心举行各种教学活动,不管是否有参与的要求,只要杨海莲觉得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她都会参加。杨海莲如今也成为了教发中心课程分享的骨干教师,帮助了更多年轻教师增长教学技能,“老师们在课上以学生的身份上课,有助于思维转变,对教学很有帮助。”
















筚路蓝缕探索

从无到优迈进



从成立之初办好一次次做好报告、办好工坊,到以“思政铸魂、培育筑基、融通助力、环境赋能”为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学校教师育人能力培育工作,教发中心建章立制以为指引,建立了“校—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协同组织体系,建成了“学--研--赛--评”教师育人能力培育体系,建全了院级教学发展分中心,建好了教师教学发展一体化服务平台。

2020年,教发中心获批教育部农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教师培训全面常态化开展,育人资源多样丰富,青年教师育人能力培育计划高效推进;积极推动重量级教学比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示范,各类教学比赛屡获佳绩;“学研结合”同步推进,以研究立项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稳步提升高阶育人能力;打造一批育人“样板课堂”,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创新发展;在全校19个学院成立了分中心,极大地凝聚学院学科特色与教学名师资源,支持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深度提升,帮扶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023年,教发中心凝练《铸魂育人 锻造金师》教师教学发展经验,入选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优秀案例,形成区域、行业辐射之势。

学习、探索、创新,教发中心逐渐走出一条服务教师和同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未来,中国农大教发中心将立足新时代要求,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中持续探索教师育人能力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与数据循证服务,同时推进教师国际化能力培养,持续开拓教师国际视野。
















亲爱的CAUer们

你是否第一次知道,在课堂之外

老师们也在不断学习钻研

你是否不曾想到,在大学校园

与我们日日共处的老师

还有这样的“学生”时间

那就在下次上课时

留心一下你的老师有哪些巧思吧




文字 | 张舒然 夏童童 
图片|赵欣彤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李懿展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勾琳萱 郑诗盈 宋梦洁 吴笑含 姜承希 丁思远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她们仨,太棒啦!

适合i人、海岛上班、跟她去看看!

他用国奖带爷爷奶奶玩转北京!

被《人民日报》点赞的2位学生你认识吗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