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用国奖带爷爷奶奶玩转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6-24


最近大家是否刷到了这场暖心旅行?

众多媒体发文关注

许多网友被他的孝心打动

纷纷点赞祝福

视频中CAUer张立生用国家奖学金

为76岁的爷爷奶奶准备了一份惊喜

带着他们走出农村,坐上高铁

来了一场北京旅行!

砚田无税子孙耕

寸草春晖孝心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立生

听一听他的故事

张立生,200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来自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农村地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奖项荣誉:

202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2023学年中国农业大学

硕士一等学业奖学金

2022-2023学年中国农业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学生工作经历:

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烟台服务中心宣传部部长





自强不息,慈乌反哺

作为一名农村的留守儿童,张立生从出生到现在,教导、养育、陪伴在他身边的始终是爷爷奶奶。从村口小学,到乡镇初中,再到县城高中,最后来到首都北京,张立生的眼界和视野通过教育的阶梯逐步拓宽,而他前行的每一个脚步都浸润着爷爷奶奶的无私付出和辛勤汗水。
提到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有两件事最让张立生印象深刻。在他刚上初中的那年冬天,爷爷卖掉了一整年辛勤耕作收获的七八千斤水稻,只换得了6000多元的收入,当他和爷爷奶奶围坐在火盆边烤火时,爷爷一张张地数完这笔血汗钱,感慨到:“这就是一年的收入啊!”那一刻,爷爷话中那份沉重与无奈狠狠敲在他的心头。在一旁低头烤火的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力自力更生,减轻家里的负担,回报爷爷奶奶。而在他下定这一决心时,为了家庭生计,爷爷也暗自决定外出务工。次年春天,已经年近古稀的爷爷离开了耕耘四十多年的土地,去为了孙儿奔波。这两件事在张立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顾复之恩,寸草春晖。


来到北京后,在本科到研究生的六年间,除了大一入学之初,从家里拿了3000块钱,张立生的学费和住宿费依靠国家助学贷款,而生活费用都是靠自己获得的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来解决。在北京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带爷爷奶奶来北京旅游的想法也在他心中萌芽。本科期间的他没有结余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在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后,他精心规划起自己的学习科研生活,最终在研二上学期获得国家奖学金。这笔奖学金,正好给了他机会。今年4月,在北京温暖柔和的春风里,张立生用这笔国家奖学金,带爷爷奶奶搭乘高铁前往北京旅行。到达北京后,他们一起游览了故宫、天安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景点,并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与爷爷奶奶漫步在首都的街头巷尾,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与独特魅力,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能亲眼见证爷爷奶奶的喜悦与激动,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对这份养育之恩的回馈,更是一种无价的幸福。”


“爷爷奶奶是普通农民,在本该颐养天年的迟暮阶段,他们把所有的精力交付在我身上,抚育我长大,教育我成人,他们给予了我无限关爱、温暖和支持,以古稀之年的余晖,照亮着我不断前行的道路;以迟暮之年的坚韧,托举起我走向旷野的梦想。我站在我爷爷奶奶的肩膀之上,才得以眺望远方,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去感知不一样的世界。但我不想只是代替他们来看世界,而是想陪伴他们一起去感知日新月异、精彩纷呈。”




爱农于心 强农于行

张立生的家庭始终与“农”字紧密相连,以“农”字为成长脉络、为奋斗主线。祖辈为农民,父辈是农民工,而自己作为农业高校的大学生正在学习农业相关知识,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天然的亲近感。也正是承载着深沉的“三农”情怀,当初张立生坚定地选择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条主线更加丰富多彩。

在张立生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他渴望通过自身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他坚定地选择与农业紧密相关的教育路径,同时不断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志向和抱负。在回忆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他并没有急于揭开这份“礼物”的神秘面纱,而是将这份荣耀的初见留给家中最为期盼的观众——爷爷奶奶。打开后,爷爷奶奶虽然言语不多,但脸上洋溢的笑容和眼中闪烁的光芒,已然胜过千言万语。“跨代传递的喜悦与欣慰,对知识的尊崇,对后代成长的骄傲,对家族血脉中那份默默耕耘、坚持不懈精神的最好诠释都在照片里了。”


研究生阶段,张立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投身基层的调研和项目。

在导师严谨的治学氛围中,他坚持每周精读一篇英文文献,阅读不少于20篇中文文献,坚持撰写阅读报告,系统地学习农村社会学、农村公共管理和农村发展规划等课程,不断汲取专业知识,理解农业、农村的复杂性,对农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加丰富、系统,逐渐产生对于乡村发展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农民主体互动的思考。

张立生也跟随导师参与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地区综合治理”的调研以及北京市发改委“疏整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工作经验梳理分析和对策建议”项目,躬身于基层,投身于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脚印与汗水留在广袤的土地中。




张立生(左5)跟随导师进行调研



以梦为马 扬鞭启程

作为从乡村泥土中走出来的学子,张立生希望未来继续投身农业,回馈乡村。去年,张立生顺利通过了北京定向选调生的考试,即将入职北京市延庆区农业农村局,成为一名继续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三农”工作者,他表示,未来将带着在中国农业大学积累的知识与厚植于心的爱农情怀,回馈乡村,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倾听农民的心声,理解农民的诉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自己奋斗的历程。“我也希望在步入工作以后,能够为爷爷奶奶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保障,继续带着他们体验更多的新鲜事物,品尝各地美食,共同感受世界的精彩。”

“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扎实学习,积极参与实践与志愿服务,珍惜学校提供的机会与平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肩负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用智慧与汗水为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注入‘一池春水’。”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无论我们行至何处

都应心怀感恩之心

拳拳赤子心,遥遥白发牵

饮水常思源,路远寄思念

张立生,为你点赞!





文字 | 刘昕炀 潘亭旭视频|大象新闻编辑 | 李懿展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勾琳萱 郑诗盈 宋梦洁 吴笑含 姜承希 张舒然 丁思远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被《人民日报》点赞,这2位学生你认识吗?

先投票!后抽奖!周六来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开班

30天!笑一笑!分数高!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