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他们是国奖获得者!

一起进步的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5-07

鸿鹄立志高九天

松柏扎根胜十层

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他们

心怀壮志,更脚踏实地

博学于文,践之于行

他们学有所成

更将所学用于实践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就让我们一览他们的青春风采


01

斩荆辟路,逐夜烁光


刘斯嘉,农学院2022级农学专业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强农杯”创新创业大赛院赛二等奖。

静水流深,智者无言

在学习上,刘斯嘉展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度和毅力。她坚信,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并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她不仅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还重视课后的复习和拓展。刘斯嘉认为,“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学习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因此,她关注平时,尽力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实验,写好每一份报告,“积跬步以至千里”。同时,刘斯嘉也积极参与科研和竞赛。“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她常阅读前沿文献,了解最新科研进展,积极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刘斯嘉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愿“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现担任农学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部长、校学生会权益服务部负责人。她曾任校学生会组织部干事,参与组织活动、学习新思想,在“铸魂赋能”的道路上前行。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刘斯嘉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与公益项目,2022-2023学年志愿时长150小时。其中,2023年秋在北京丰台站的迎新工作让她最有感触。她希望以这种方式“笨拙地拥抱世界”,将温暖带给更多的人。

刘斯嘉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薪火相传”回访高中母校活动中,返回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宣讲,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刘斯嘉对生活充满热情。她的兴趣广泛,喜欢唱歌、跳舞、古筝、吉他、电子琴。曾参与校运会、草坪音乐节等文体活动。她深知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会在学习之余安排时间来放松心情。

刘斯嘉认为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也是个人成长的养分。在阅读中,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启示。

此外,刘斯嘉还喜欢听音乐来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她倾听自己的声音,反思过去、发掘潜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刘斯嘉始终铭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校训,“教民稼穑,止于至善”院训,刻苦学习,不懈奋斗。有朝一日若学有所长,愿担重任于肩,倾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专注于强农兴农道路,建设家乡,服务人民,传递青春力量!


02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陈思伊,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21班本科生,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2-2023学年总GPA3.89,专业排名1/112,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谈及大一刚入校时,陈思伊用“迷茫”来形容,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大学的学习体系、学习方法她都一无所知,尤其是在实验课上,常常会因为缺少耐心和经验而感到力不从心。但幸运的是,在老师的指导和的帮助下,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摸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模式。

她认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只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就会学得相对轻松高效,于她而言是坚持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及时巩固,并且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验课上,从新手小白到能够顺利完成持续六七个小时的实验,她认识到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 “成长过程中不免会遭遇困境,但重要的是当面对困境时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好高骛远,既要脚踏实地,也要充满希望。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她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平台,多方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农声讲坛、致远名家讲堂、思得沙龙等讲座,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不仅能够了解前沿科研成果、拓宽知识面、培养跨学科思维,还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大一学年,她以613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且从大二开始辅修英语专业。2023年暑假,她加入“立足本土,面向未来”——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国际化素养提升项目,前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以及华大基因等企业参加现代农业研学,培养国际化视野。

秉持初心,脚踏实地

大学期间,陈思伊一直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目前是发展对象。她积极参与团支部、党支部的每一次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思想政治学习的机会,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知行”团校青年强基班以及发展对象党课培训,均顺利结业。通过学习,她更加明确了当代农大青年“强国兴农”的使命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此外,作为植保221团支部书记,陈思伊始终秉承着支部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思想。她工作认真负责,全力当好老师和同学们沟通的桥梁,尽心为同学们做好服务,组织支部成员们开展团员主题教育和团日活动,谈及日常琐碎的学生工作,这些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可以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提升。

青矜之志,履践致远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陈思伊热衷于志愿服务,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她担任“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小队的队长,利用假期回到母校宣讲中国农业大学。大一学年中,她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曾获得“笃定初心,勇毅前行”心理情景剧大赛、反诈宣传视频比赛等荣誉。从期末答疑活动主讲人,到中国农大昆虫博物馆志愿者,从“育苗计划”线上支教活动的教室,到各演出活动的现场,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经常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志愿活动,是给自己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在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可以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能获得国家奖学金,陈思伊感到很荣幸,“由衷地感谢老师、学长学姐、同学们在我成长路上给予的帮助指导,成绩与荣誉是对过去的总结与肯定,更是未来奋斗征程上的不竭动力。


03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金俊瑞,生物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2022-2023学年总GPA 3.97/4.00,绩点排名1/102,综测排名1/102。曾获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何康奖学金、校学业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在学科竞赛上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北京市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甲组)一等奖、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级初赛二等奖等奖项。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谈及学习,很多同学的大学学习生活免不了平时的忙碌和临近考试时的“临时抱佛脚”。对此,金俊瑞强调了平时下功夫的重要性,对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他也给出了几点建议:在上课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平时上课的时候,笔记可以成为帮助我们保持专注的法宝,有助于保持思维的敏捷性、系统性,有利于提高学习专注力;而期末时,笔记则会成为我们复习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内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减轻复习的压力。

学会时间管理。大学很多时候会有思维导图、课程论文、pre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对于接踵而至的ddl,提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好的方法,同时,劳累一天后看看自己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也能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足够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定期的休息都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张一弛,多元发展

当然,大学生的生活中不只有学习。金俊瑞在平日里经常会参与学校、学院举办的活动。现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学生会学业发展部负责人、生物211班级学习委员。

作为学生会的一员,他会组织举办一些校级的活动,曾经协助生物学院与北中医护理学院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中关村一小联合团日活动等。对于他来说,这些活动既能丰富他的生活,又能为他积累珍贵的经验,意义非凡。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习,更有很多可以参加的活动和可供加入的社团、学生组织。

自找苦吃,苦中作乐

2023年对于每位农大学生来说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回信,对当代的青年人提出了殷切希望。当谈起这件事的时候,金俊瑞便会想到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形:在涿州的试验田中挥汗如雨,体验玉米丰收的喜悦。

他提到,青年学生需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只有当真正走进了农村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同时,对于“青年人要学会自找苦吃”这句话,金俊瑞也分享了他的感悟。在他看来,自找苦吃当然不是吃苦的表象,而是要深入大众中去,切实体会大众所需,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同时,在吃苦中磨砺自己,练就本领。他还提到,“自找苦吃”也可以用到学习上,要学会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他人的故事固然精彩

但自己的传说还需亲笔书写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把握每一个瞬间

珍惜每一分光阴

奋进之路,就在脚下



来源 | 党委学生工作部

统筹|韩楚祺

编辑 | 杨雨睿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丁思远 牛晓康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播种机技术哪家牛?清华东路找CAU!

厉害了吴同学,一年入馆980次

今天,是什么日子?

厉害啊老师,您跑得真快!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