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徐说鱼/ “舟山大黄鱼”,为什么被称为中华“国鱼”!

徐跃 翁洲行者 2022-12-01

       周末,去看望父母。因近年末,母亲问我有没有在准备春节海鲜大礼包,叮嘱我不要忘了备上几条舟山大黄鱼。几十年来,母亲和其他浙东地区的当家主妇一样,定要备上几条大黄鱼用来拜年,只不过三十年前由父亲准备,后来则由我来配了。

       互联网时代,“舟山大黄鱼”,不知道从什么起有了“中华国鱼”的称谓?作为一名舟山人,我当然很是欢喜。但为什么是舟山大黄鱼,被称为“国鱼”而非其它?想知道答案,自然是先找度娘,众多说法,因其形,因其味,因其色,总之因其名贵而称之为“国鱼”,但说辞大多不能令人心服。

        舟山大黄鱼在舟山渔场与小黄鱼,带鱼,墨鱼并称为四大经济鱼类,称“经济”,因其有渔汛期,产量大而已,如同农产品经济作物,无名贵可言,何能以“国鱼”名之?说名贵,当年舟山渔场有四大花色之说(关于四大花色,另着文介绍),其在市场上价格远超四大经济鱼类。

       我家祖居沈家门荷外,我从事海产品进出口近三十年,可谓涉渔三代。祖父从事涉渔商业,酿酒和商号“徐益昌”民国时在舟山沈家门小有名气,爷爷奶奶在上世纪二十年所建二层楼房(现在的徐家老宅)见证了沈家门渔港百年兴盛(关于徐家老宅,详见拙文《半升洞,“圣”好!》)。我父亲因爷爷的阶级成份太高,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学毕业后,不能继续就学,从城镇居民变为渔民,这段经历,常被今人不为理解,“这可能吗?”。

      “高小毕业后,我去镇渔港中学,远远看到校门口围着一群人,走近一看,墙上有一告示,大意是:地富反坏右资子弟不得入学,下面有一串名字,我名字也在上面”,晚饭时,父亲说道。

       我父亲就这样小学一毕业就进入了社会,先打了几年零工补贴家用。(父亲的几位兄长,姐姐均初高中毕业,有几位甚至读了大学,中专,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很不容易的。我向来认为父亲的资质远胜于我),1960年响应沈家门镇政府号召支渔,父亲从城镇居民变成了渔农民,十年后他娶了我母亲。我母亲是朱家尖人,自然我和两个妹妹,三兄妹就这样有了时代的称呼,“黑市人”,即生活在城镇里,而有着农村户籍的人员,没有任何城镇居民的权益,这是历史给予的苦难。

      “关于舟山大黄鱼,印象很深,这年我17岁,刚过立冬,第一次出海,就上嵊山渔场捕带鱼,带鱼汛是冬汛。带鱼汛里,大黄鱼在带鱼堆中很少见。有天夜里,拔网时,在带鱼堆里发现几条毛五斤重的大黄鱼,老大见了,马上说,别弄伤了(带鱼拔网后,鱼进鱼舱一般是用耙槽进去的,鱼表面会划伤)。老大自己跳到舢板上的带鱼堆里,很小心地用毛巾把大黄鱼裹起来了,放在鱼舱里,说了句这是给苏联老大哥的,大黄鱼不能见光,见光后鱼颜色就会变白。见到鲜船后,老大自己亲手把这几条大黄鱼交给鲜船人。”父亲平时很不喜欢讲他当年的渔民生涯,他喜欢读书,常和我讲他做梦会在学堂里。

       父亲告诉我,当年他上的还是木帆船,没有机械动力,全靠风力。木帆船是母船,还带了几条小舢板(舟山把小船叫舢板)做子船,作业船是舢板。鱼捕来后,放到大船,然后过鲜给收鲜船(当时舟山本地捕捞企业大都是合作社,捕来的鱼必须卖给国营水产公司。国营水产公司的收购船叫鲜船,水产公司的收购叫过鲜。)。过鲜,和鲜船并排靠拢后,一般鱼也是用耙槽过去。这大黄鱼老大自己拿过去,可见这大黄鱼的贵重。当时中苏关系已恶化,老大哥逼我们还债,我们要把当时最好的东西都送到苏联换外汇,还债。冬季带鱼汛的大黄鱼少见,就显得名贵了,给国营水产公司拿去换外汇。

    “有可能这几条舟山大黄鱼会送到莫斯科吧”,父亲笑着说,“不过后来我老大告诉我,前几年有个苏联专家来过舟山,说是来专门考察舟山大黄鱼。”我问父亲,这是哪一年,专家叫什么名字。父亲回答我,那时候我才十七,八岁,忘了。船老大也不可能知道外国人叫什么名字。(19566月大黄鱼汛期间,苏联水产专家萨布林科夫等专程到舟山岱山东沙考察大黄鱼鲞加工工艺,舟山岱山所产鱼鲞制品被誊为全国典型精品和出口样版。)

    “舟山大黄鱼”,为什么被称为中华国鱼,父亲并没有给我答案,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是把最好的农渔产品送到苏联以换取工业和军事援助,舟山大黄鱼能名列其中,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注:视频和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会根据史料作修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