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湖之畔八大凄美爱情故事,你知道几个?

苏杭 苏杭日记 2024-03-22




心醉

心碎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话题,歌颂爱情的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太湖之畔历史上八个爱情故事吧!



01

范蠡与西施:泛舟五里湖


传说勾践灭了吴国,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功劳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带了西施,偷偷出齐门,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转了一个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住了几天,西施与阿得大叔商量,想重操旧业,纺纱织布。范蠡知道了,笑笑说:“昨天的君王妃子,今天又做了农家女。”西施说:“坐吃山空,我们总得活下去。”范蠡却不以为然,笑着说:“我能使越国富强,灭掉吴国,还怕没有办法养活三口之家?”他要西施尽管放心。每天早晨傍晚,总是伴着西施,在五里湖边走走,看看野景散散心。慢慢地,西施脸上增加了红润,心痛病也不大发了。有时,他们走上小土坡,到野花丛里坐坐。西施高兴的时候,便摆动宽袖,翩翩起舞。据说过路人常常看到西施自然轻盈的舞姿,正如仙子下凡一般,这个地方后来叫做仙女墩。


西施对范蠡说:“总要有些事情做做,现在闲着也闷得慌。”范蠡点点头说:“那我们就来酿酒,开一个小酒店吧!”
五里湖边的小酒店办起来了,生意十分兴旺。范蠡懂得酿酒,他用野花的香料做酒引子。用太湖甜水酿造,酒香扑鼻,酒味醇厚,到这里来喝过酒的,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好酒。没有多久,五里湖边这家小酒店就远近闻名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有个喝酒常客告诉范蠡说,勾践杀掉了大将文种,现在正派人到处寻找逃走的范蠡和西施。阿得大叔听到这样说,愁得坐立不安。西施也整天愁眉不展,心惊肉跳,怕范蠡被人抓走。范蠡却一点也不惊慌,宽慰阿得大叔和西施说:“鸟在笼中,尚且能夺门高飞,何况已在山林!天地大得很,何愁没有安身之处。”第二天,小酒店就关了门,他们把酿好的酒,全部倒在太湖里,从此,太湖水可以闻到一阵阵酒香味。范蠡要阿得大叔留在家里,他自己带西施来到宜兴一带,改名叫陶朱公。

西施在宜兴丁独山住了一些时候,但总忘不了五里湖边的山光水色,说那里的鲜鱼活虾,也比别处的更加鲜美可口。他们又回到了五里湖边。
一天吃过晚饭,西施说:“回来一年多了,得想法做点生意弄点钱。”范蠡笑笑,对西施说:“钱有的是,就怕你花不掉。”他说着一手拉住阿得大叔,一手拉住西施,来到一个大池塘边,说钱就在这池塘里。他拾起一块泥团,往湖心掷过去,只听得“泼辣辣”一声,月光里,好几条尺把长的鱼窜得老高。“我计算过了,这个池塘里的鱼,至少可以收二十担,还不够我们一年吃用吗?”原来范蠡早就在水草边捞了鱼子,在几个池塘里养了鱼。
第二年,范蠡就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筑堤围塘养鱼。最早养的是鲤鱼。鲤鱼名字好听,肉质鲜美,西施也最喜欢吃。范蠡赚了很多钱,他又把大桩钱财散给穷苦的老百姓。

这年春夏之交,西施又发了一次心脏病,她忧忧郁郁,面对太湖风光,更是触景生情,有一次,他俩来到东乡的一个池塘边,那里绿柳垂杨,景色迷人。西施听几个渔人在树底下聊天。有一个说:“勾践夫人太残忍,连那些歌女也都被她沉到江中淹死了!”西施当场昏了过去,醒来后,长长地吐了三口气(后人称这个池塘为三叹塘)。范蠡扶住西施,回到家里,她仍然感伤万分,泪流满面,没有多久,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死了。她死后,就葬在三叹塘那里。
范蠡睹物伤情,就到太湖中的马迹山去,后来死在马迹山。阿得叔根据他死前的嘱咐,把他的尸体埋葬在马山的杜圻洲。


坐标:无锡五里湖(蠡湖)



范蠡和西施居住过的五里湖边,后来修建了风光美丽的“蠡园”,就因范蠡而得名;鼋头渚的“陶朱阁”,也是为纪念范蠡、西施而修建的。



02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蝴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爱情千古绝唱,可谓是家喻户晓,流传深远。关于梁祝的版本,全国有不下十多个地方。我们来说说宜兴版本的梁祝:

很久很久以前,张渚有个祝家村,村里有户大户人家,姓祝。祝员外连生八胎都是女儿,夫妻两个急了,商量好了不管第九胎是男是女,都当儿子养。没想到一生下来还是女儿,于是就给她取名叫祝英台。夫妻俩逢人便说:“这次生了个儿子。”于是,祝英台从小女扮男装,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这个秘密。

到了读书的年纪,祝员外就请了个私塾先生到家教祝英台读书。因为祝家同族子侄众多,就让相邻适龄孩童一起读书。邻村有一户人家姓梁,家里有个小儿子,名叫梁山伯,也在祝家私塾念书,同英台同桌。两人两小无猜,感情很好。长大后两人又结伴到红罗山书院读书,梁山伯是独子,于是两人便效仿古人,在村头草桥结拜为异性兄弟,从此同窗苦读,感情日增。
梁山伯天资聪颖,到了乡试之时,便约祝英台一起赶考。祝英台因为是女儿身不能参加考试,就谎称母亲生病,需要回家照看。临别之日,梁山伯十八里相送,祝英台遂将随身携带的蝴蝶玉佩相赠,两人洒泪而别。
梁山伯乡试果然考中了秀才,但祝英台却迟迟不回书院。梁山伯很是思念英台,一日,师母看见他独自一人把玩着玉蝴蝶发呆。师母与祝家世代交好,知道祝英台的身世,她见梁山伯可怜,就将祝英台的秘密告诉了梁山伯。

梁山伯回到家,即上祝府提亲,祝员外嫌其家中贫困,不许祝英台与其见面。此时,正好祝员外多年老友登门,此人姓马,是个大财主,家中也有人在朝中当官。得知此事,就为自己的儿子马文才提亲,祝员外嫌贫爱富,就定下了这门亲事。马文才知道祝英台的事情,对祝家小姐十分倾慕,可是祝英台对马文才表明了心迹,马文才虽然很同情梁祝二人的遭遇,却和祝英台一样,不敢违背父母之言。
梁山伯回家,终日思念祝英台,染得重病,郁郁而终,家人把他安葬在路边。
等到祝英台出嫁那日,花轿经过,祝英台看见前方有只大蝴蝶停在一座墓堆上,便下轿一看究竟。看到墓碑才知道梁山伯已死,祝英台悲痛万分。这时候,突然电闪雷鸣,一个闪电过后,梁山伯的墓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扑入期间,坟墓又合上了。顿时,风雨大作,不一会,雨过天晴,梁山伯的墓顶出现了一道彩虹,一对硕大的蝴蝶翩翩起舞,久久不散。

而马文才得知梁祝二人的遭遇,也惋惜不已。但是老百姓不理解啊,都骂马老财和祝老爷嫌贫爱富,棒打鸳鸯。马文才一怒之下,离开家乡,此后到外地为官,为政清明,官声很好。后来,家乡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觉得愧对马文才,于是就把他的老家称为“清白村”,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蝴蝶视为爱情的象征,都说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终于可以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现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廿八,相传就是当年祝英台殉情的日子,人们把这一天设成了“观蝶节”,纪念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坐标:无锡宜兴善卷洞英台书院



在南朝齐时期,化蝶传说根深蒂固,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始记于南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用“梁山伯”“祝英台”为蝴蝶命名。



03

梁鸿与孟光:齐眉举案


话说在汉朝时,太学有一个学生叫梁鸿,虽然家贫但博学,品德超好,世家大族的女子争着要嫁给她,但梁鸿完全不动心。

同县孟家有一“肥丑而黑”的女儿,年三十不嫁,宣称“要嫁人就嫁贤能如梁伯鸾(梁鸿字)的”。梁鸿听说,就聘娶了孟女。

可为什么在别人上门主动嫁女儿的时候他只拒绝,而不直接就找孟光求亲呢?自卑心理作祟。他除了读过一点书一无所长,而孟光,虽然长相不行,可从她有拒绝结婚的权利来看,她并不愁嫁,而且后面能穿好看的衣服打扮自己更说明她不缺钱。

孟光的家庭条件绝对比梁鸿好,梁鸿可能正是怕这样的家庭嫌他穷拒绝他丢脸而迟迟不主动提亲。可为什么孟光也一直在拒绝拖到三十岁父母问她她才说想嫁梁鸿呢?
在讲究男女之防的古代,孟光出身也算不错,主动说出想嫁谁多少是不太体面的,她一直拖着其实较梁鸿更能理解。
孟氏嫁给梁鸿以后,梁鸿七天都不理她,于是孟氏就跪下问梁鸿自己错在哪里?梁鸿就说我要的穿粗布衣服,能够跟我隐居山林的,而你穿着绫罗绸缎,涂脂抹粉,这不是我想要的,孟氏说我这是在看看你的志向,于是孟氏又穿起了粗布衣服,梁鸿还给她取个名字叫孟光。

梁鸿大喜道:“这才是我的妻子呀。”可见孟光的打扮,让梁鸿产生看自卑感,只有她穿麻木,他才得以安心。后来,二人隐居在霸陵山中,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闲暇时,就抚琴自娱。
人们每逢提到梁鸿,总是对他的品行赞口不绝,除此之外,常常提到他那贤惠的妻子——孟光。夫妻二人过着男耕女织,互敬互爱的日子。每次孟光给务农回家的梁鸿准备饭菜时,总是把饭碗举到与眉毛平齐的位置,对丈夫敬重有加,梁鸿也对孟光有情有义,相敬如宾。这就是齐眉举案的令青年男女为之感叹的神往的爱情境界!

坐标:无锡梁鸿湿地园



梁鸿湿地以吴地文化为内涵,依托梁鸿孟光隐居吴地举案齐眉这一重大而又独享的文化资源,建设有梁孟和家庄园、梁孟恩爱祠、梁孟婚庆基地,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爱情婚姻家庭主题公园。



04

唐伯虎与秋香:三笑姻缘


江南才子唐伯虎天资聪慧,仪表堂堂,琴棋精通,诗画双绝,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身边伴有八个国色天香的表妹,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不能心灵相通。一天,家丁来报,说宁皇正在图谋造反,唐伯虎让母亲把来人打发走。

谁知,来人居然带来了御医要给唐伯虎治病。切脉时,唐伯虎急忙调动内功改变脉象,御医看后大惊失色让唐家赶快准备后事。

唐母见唐伯虎暴露了会武功的秘密勃然大怒,为此,唐伯虎十分不解。唐母告诉他,万一让唐家的两大仇人:夺命书生和唐父当年的恋人华山大侠发现他是霸王枪的传人,将会招致杀身之祸。
唐伯虎决定离家几天,邀江南其他三位才子一起出游。路上偶遇华夫人带她的婢女春、夏、秋、冬四香等到庙中进香,唐伯虎对貌若天仙的秋香一见钟情。在船夫的帮助下,他施展计谋混进了华府,以便接近秋香。

当唐伯虎向秋香表明心迹时,秋香身上的《唐寅诗集》失落在地。华夫人出手打败四贼,当她发现《唐寅诗集》后大怒。唐伯虎为解秋香之难,谎称把诗集带在身边是不忘跟唐家报仇。华夫人气消,遂同意唐伯虎为华府书童,赐名华安。从此,唐伯虎得以自由出入华府,进一步接近秋香。
宁皇率师爷和夺命书生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华府,声称与华太师研究诗画,并带来唐伯虎的真迹,华太师与宁皇在朝中政见不和,今日难免忐忑不安。当宁皇等借机寻衅的关键时刻,唐伯虎施展技艺转危为安。根据华安的高强武艺及诗画方面的才华,华夫人断定他就是唐伯虎。

她答应华安说出真实身份就将秋香许配给他,不料,华夫人当场翻脸无情,还在参茶里放了毒。为救唐伯虎,秋香偷了许多解药。正在这时,夺命书生来府扬言要将华夫人赶走,危难关头,唐伯虎用霸王枪除掉了夺命书生。
幸免于难的华夫人为报答唐伯虎,允诺将秋香许配给他。经过一番曲折,唐伯虎终于与心爱的秋香拜堂成婚。


坐标:无锡荡口镇华太师府邸



在以鱼米之乡闻名的无锡坐落着一个名叫“荡口”的古镇,这里在明代时候最为鼎盛,明代著名的华太师的府邸就坐落于此,而江南才子唐伯虎也是在这里点了秋香,谈了一场旷世的恋爱。

05

沈复与芸娘:浮生沧浪


这是一个发生在距今约200年前的让人过目不忘的爱情故事。故事主人公是芸娘和沈复,他们是夫妻,是知己,更像“患难兄弟”,真正地做到了不管贫穷富有、生老病死,都不离不弃。真的是婚姻里难得一见的完美的爱情。

他们两人同岁,芸娘是沈复舅舅的女儿,芸娘比沈复大10个月,或许因此她在这段爱情里给了更多的成全。他们算是一见钟情,初次见面是沈复随他妈妈回娘家,刚好见到了芸娘,他当即对他母亲说:此生非芸娘不娶,因此她母亲立即脱下手上的金戒指给芸娘戴上,算是定了婚约,那年他们13岁。


18岁时,他们结婚了。婚姻生活的前几年,夫妻生活还算蛮甜蜜的。当中这些句子足矣见证两人有多么的爱恋对方。如“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账,不觉东方既白”、“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以及“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等等。新婚头几年,他们和公婆住一起,没有生活压力,每天的日子除了吟诗作对就是赏花弄月,真是羡煞旁人。

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容易消逝。一大家子人,住一起久了,自然就有了矛盾,特别是婆媳矛盾。最终由于芸娘的公公的误解,他认为芸娘是自己借外债却诬赖给小叔子,盛怒之下,他要沈复休了芸娘。可沈复和芸娘两人都是情痴,怎舍得丢下彼此。所以,最终夫妻两在3天之内草草安排了子女的安身之处,离开了婆家,寄居在芸娘的姐妹家,当时芸娘“血疾”发作得还算挺厉害的,基本走不了路,是沈复背着她走的。之后的生活一直都是穷困潦倒的,芸娘病了,基本上都是卧床静养。而沈复又没有营生能力,只能到处借钱过日子。那段时光确实很灰暗,可芸娘并没有嫌弃沈复的无能,而是鼓励他,帮他出谋划策。

不知道是不是沈复太无能了,还是太没家庭责任感了,在骨肉分离,老婆卧病在床的期间,他还能和朋友一起去找妓女,还花了约100金,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可就算这样,芸娘亲自上阵给沈复纳妾,她把定情物都给了自己相中的妾--憨原,原以为此事必成。可就在好事将近之时,憨原却被更有势力的人夺去了。芸娘素有“血疾“,当时正病重,没过多久芸娘就死了,享年41岁。对于芸娘的死,沈复自是伤心欲绝,所以他干了件蠢事,就是在芸娘回煞那天,竟独自在屋里等着芸娘的魂魄回来,想再看芸娘一眼。按照吴地的习俗,死人回煞,生人是要到屋外回避的。
芸娘死了,沈复的心也死了。他说:自古恩爱夫妻不到头,劝世人对待情感还是淡一点好。

坐标:苏州城内沧浪亭



沈复,苏州人,芸娘,沈妻也,夫妇居苏州沧浪亭畔。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06

柳如是与钱谦益:丹青携柳


柳如是是晚明当红的秦淮八艳之一,嘉兴人,身世不幸因家境贫寒幼年被卖入风月场,为人才华聪慧,书画兼备,深有清风气节,与钱谦益育有一女。


钱谦益身为文人官士,与名妓柳如是的这段姻缘是不被祝福甚至背负骂名的。柳如是性格刚烈,一心想与学识渊博的文人墨士结为连理知己,她女扮儒士以文会友拜访了钱谦益,二人一拍即合,情投意合。不久后59岁的钱谦益便大张旗鼓地迎娶了柳如是,这对不被世俗认可的“老夫少妻”在当时备受鄙夷,尤其是声望至高的钱谦益更不被读书人所接受,甚至有人举石子砸其婚船,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二人的婚姻却极为和谐美满,两人兴趣相投,读书写字共商文学与政治,钱谦益为讨其欢心盖了一座“绛云楼”摆放各式收藏品,夫妻间甚是恩爱。


然后二人身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下,请政府上台后,一身正气的柳如是坚持要殉国,虽被救起,但与降清为官的钱谦益开始分居两地。



后钱谦益辞官回乡备受清政府监控和监押,多亏了柳如是四处奔波拼死相救才得以幸免。钱谦益甚是感动为柳作诗博欢心,后二人一共密谋策划抗清复明,感情和好如往常。


虽然复明以失败告终,但二人共有的理想抱负使其度过二十几年的恩爱夫妻生活后最终生死相依,钱谦益死后,其弟子晚辈联合欺压柳如是为谋家产,柳如是不堪重负自尽相随。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一个形象复杂颇受争议的人物,但其学问之高不可泯灭,他与柳如是的忘年恋也不得不视为一段佳话。


坐标:苏州常熟虞山尚湖




钱柳曾多次寓居苏州。钱谦益是常熟人,虞山位于常熟市内西北处,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卒葬于此而得名,现今既是风景区,又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07

干将与莫邪:淬命双剑


楚国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想要杀掉他。剑有雌剑和雄剑两口。干将的妻子莫邪怀孕快要生产。干将向妻子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这回我去,定会将我杀掉。你生孩子如果是个男孩,长大了告诉他说:‘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便带了雌剑去见楚王。楚王见带来只有一口剑,更是怒不可遏。便叫剑工前来端相这剑,剑工说,剑原有两口,一口雄剑,一口雌剑,雌的来了雄的还 没来。楚王大怒,便把干将杀了。



干将走后,莫邪生了一个孩子,名叫赤比。赤比长大了,便问他母亲道:“我爹怎不见,他在什么地方呢?”母亲说:“你爹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把他杀了。去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孩子走出门去,向南一望,没看见有什么山,回头一望,只见堂前石础上面,有几根松木柱子,心想这或者就是“松树生在石头上”吧,便去拿了一把板斧,把近门的一根柱子从背后劈破,果然就从里面取出那把雄剑。孩子得了这剑,不论白天黑夜 ,都想着要向楚王报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梦,梦见一个宽额颅的孩子,两眉之间,阔有一尺,自说要来报仇。楚王便悬了千金重赏,到处张贴榜文,画影捉拿梦中所见的奇怪孩子。孩子听榜文所说的情况,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便赶紧逃进深山去暂时躲藏着;在山道上一面行走一面唱歌,想到父仇未报,不觉悲从中来。偶然遇见一个来自他乡的客人,同情地问他道:“你小小年纪,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哀啊?”孩子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将我爹爹杀害了,我想报这深仇大恨。”他乡客说:“听说楚王悬了千金重赏买你的头,拿你头和剑来,我为你去把这仇恨报了。”孩子说:“那太好了!”马上抽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来,两手捧着头和宝剑,一齐交给他乡客,身子却还 僵立在那里。他乡客说:“你放心,不会使你失望的!”尸体这才扑了下去。



他乡客带着孩子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他乡客说:“这乃是一颗勇士的头,应当放到汤锅里去烹煮,到肉烂为止,以免久后成精作怪。”楚王依从他的话,把头放到汤锅里去煮了三天三夜 ,都没煮烂,头还 几次从汤锅里跳出来,圆睁着一对愤怒的眼睛。他乡客说:“这孩子的头老煮不烂,愿大王亲自来看看,借大王的威风压他一压,自然就会烂的。”楚王无法,只好慢慢走到锅边来。他乡客迅速地抽出宝剑,向楚王颈脖一挥,楚王的头就坠进了汤锅里,又把剑向自己颈脖一挥,头也坠进了汤锅里。汤锅沸腾着,刹时间三颗头都煮烂了,再也分辨不出。只好连骨带肉分成三份,用瓦罐子装着,分别埋葬在一处地方,给修造了三座坟墓,笼统叫做“三王墓”。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的境内。


坐标:苏州城内干将路



干将莫邪的故事在苏州已流传数千年,但是很久以来,苏州只有纪念干将的地名,如原来的干将坊、干将门,后来的干将路,却一直没有纪念莫邪的地名。



18

贾宝玉与林黛玉:木石之盟


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贾宝玉便问她可也有玉没有,她如实回答说没有,不料惹发了贾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她感到内疚,夜里独自淌眼抹泪。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旦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林十六岁,十月,宝黛参禅,贾宝玉吐露心声,誓不变心 。十一月,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  。林黛玉一面暗自庆幸金玉姻缘或许可破,一面又担心贾宝玉吉凶,因而喜忧参半,辗转难寐。

贾母为了给贾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贾宝玉、薛宝钗婚事。同时,为了蒙混贾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贾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

贾宝玉婚后,精神恢复,听闻林黛玉去世,立刻往潇湘馆悼念,泪洒相思地。


坐标:苏州城内拙政园



林黛玉生于苏州,其幼年长住拙政园。贾宝玉原型则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曹雪芹母亲怀孕后途经苏州,在拙政园李煦家生下曹雪芹。雪芹(宝玉)与香玉(黛玉)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支持本号

打赏随意



 大家都在看头条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

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

唤醒城市记忆 | 百年前的杭州长啥样?

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

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

弄堂的消逝

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

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

江南馄饨

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

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

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原创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