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张冠李戴做虚假报道,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大漠鱼 思享一角 2023-09-07

我不知道接下来讨论的话题是否敏感,也不知道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否允许存在。但不管结局是什么,该挑明了说的事,我觉得还是不要藏着掖着才好,掩藏的东西太多了,会憋出毛病。

大家知道,最近最集中、最受关注的事莫过于救灾抢险,看着全国各地有那么多地方被洪灾侵袭,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还在继续扩大,我想每个心地善良的人都会心急如焚。是的,大灾面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勇于奉献的精神是最值得褒奖的。所以媒体弘扬这样的精神理所当然,义不容辞。但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据,据实传播,不可有虚妄之词,更不能籍正能量之名,想当然地胡说八道。倘若如此,宣传的效果恐怕就要适得其反了。

8月3日,有一个话题直冲微博热搜:#抗洪小战士累到捧着饭坐地睡着#。该话题生成的时间是在8月3日晚间,8月4日被多家媒体传播,巨大的网络流量就此形成。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正儿八经的国家媒体接力追捧?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8月3日,河北涿州,抗洪吃饭时,一位小战士吃着饭累到睡着,整个人依靠着车坐在地上,手里还捧着那碗没吃完的盒饭,看起来可爱又让人心疼,致敬救灾一线最可爱的人们

为了证明该故事的真实性,文字下面还链接了一则小视频:

在历次救灾过程中,救援人员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累到生病、甚至不幸去世的例子也时有发生。所以,当小战士累到捧着盒饭睡着的视频报道出现后,各路媒体蜂拥而至:无需现场采访,即能完成“正能量”宣传的任务,何乐而不为?

谁料,就在媒体恢弘之声高潮迭起,民众感动不已之际,有好事者发现这则报道似曾相识,于是开始“挖呀~挖呀~”,最终挖出了视频的原出处。

原来,该报道的视频场景根本不在河北涿州的洪灾现场,事发时间也跨越了3个年头。据人民日报2020年7月20日报道,该视频是当年7月17日消防指战员们在江苏无锡太湖的一场防汛抢险救援现场。

一样的视觉呈现,一样的说辞,一样的感人画面,却在三年之后横跨一千多公里重复出现,是视觉幻影,还是星际穿越?我们不懂,我们质疑,但无论真相是什么,我们都得被动接受媒体释放的信息。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一个能量很正的宣传素材。当小战士看到自己疲惫的身影在三年之后异地重复上演,不知心里乐开了花,还是一脑门子尴尬?

目前,这则张冠李戴的视频报道在媒介平台被删除,但删掉不掉的是媒体造谣传谣、虚假宣传的嘴脸。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公权力和国家窗口媒体对网民的谴责。其后还会追加一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当网友发帖陈述一件让官方难堪事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句责问就是:你说的这些经过核实没有?如果没有就是造谣传谣,必须为此担责。可是这种情况发生在官媒身上的时候,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更别说问责。这就是我们日常体验的公平!

网络时代,信息海量。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出现些许偏差,其实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但包容这些小偏差,也该仅对网民和自媒体,因为他们没有实地采访权。而国家媒体则不同,他们推送的信息具有权威性,一旦涉嫌虚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不仅会掩盖掉事实真相,还会损害政府公信力。然而现实却正好相反,网民涉嫌发布传播虚假信息,轻则治安处罚,重则刑事追责。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法律章程,也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话术逻辑。

前些时候,知名博主、高考志愿规划师张雪峰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坚决反对考生填报新闻系,结果遭到一系列知名院校的激烈反对,认为张雪峰误导学生,诋毁了新闻学的名誉。但是从媒体释放虚假信息的这些事例上看,还会觉得是诋毁吗?

所谓的媒体报道,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客观、中立,但目击所至的媒体传播,很大一部分只是起着宣传的功能。只要是形势需要的,怎么宣传怎么对,只要是形势不允许的,真话也会被屏蔽。试问,如此新闻系,你读了又有何用?

抛开新闻学这个深度话题不论,仅以个例说事。现在好多的媒体机构都是纸上谈兵,敲几下键盘就能搞定一系列实况报道。而在传播这一块,更是懒得去核实事发真相,所以在当今网络媒体时代就出现了一个怪象:一家媒体报道了一件事,身后就有无数家媒体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既然媒体混同于一般网民,这些媒体机构的设立还有什么价值,省点钱救济一下穷困的百姓不好吗?

在灾情肆虐的当下,我知道谈论这些涉救灾情的话题有些敏感,但就事论事,救险去灾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行动,而不是口号,更不是用虚拟的故事去感化和激励人心。

所以我以为,上述涉嫌虚假报道和传播的媒体,很有必要向公众作出道歉,并认真反思怎样做才不负官媒应当承担的责任。(大漠鱼 杂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