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的量化基金受热议,这又是啥“割韭菜”玩意?

小巴 理财巴士 2023-06-07



近一个月以来,A股成交量连续破万亿,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有人说是因为楼市的资金转移,有人说是风格切换,来回调仓算两次成交额,还有券商说是高频量化交易,而且贡献了将近50%的交易量之多。


后来“西部利得”量化基金经理盛丰衍出来表态,说50%的交易量明显高估。


其他机构也一起附合,说欧美市场是有这个数,但咱们国内就20%-30%左右,大概是2000亿-3000亿的交易量。


一番舆论战之后,量化交易和量化基金也因此出了圈。


“量化”之类的东西,像是机器操纵的,听起来神秘又高大上,让人心生怀疑这是不是吓唬老百姓的新名词,莫非我炒股总不赚钱,和这种新型高科技“割韭菜”手段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想知道有啥联系,还得了解所谓的量化交易,究竟是啥?


其中原理还挺复杂的,小巴大概解释一下——


这个“量化”,是指量化指标的意思,把对股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设置好特定的系数和条件,这就是一个量化的投资策略。


再把这个策略,写成数学程序,让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交易。达到买入指标机器就会自动买入,达到卖出指标机器就会自动卖出。


这么一来,就可以避免人的主观情感因素,严格执行策略,而且计算机出手的速度很快。


那么根据策略的不同,量化基金也有很多种。


(部分公募量化基金)


下面咱们主要从2个角度去讲——


一个是从选股角度来看。


就是用多个指标来给股票打分,比如估值、换手率、市值等等,然后再加上一些限制,比如某个行业比例不能过多,最后得出要持有的股票及其权重。


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指数增强基金,这个“增强”的部分,就有不少基金是用量化的方式去选股来做的,达到跑赢指数的目的。


(某中证500指数量化增强基金)


还有一些基金,会在量化选股的基础上同时做空,来对冲大盘下跌的风险,控制回撤,稳定收益,这就是“量化对冲”基金


(某量化对冲基金)


还有,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也可以用量化方式来选股,这就是主动量化基金,也叫“量化多头”


(某主动量化基金)


另一个是从择时角度来看。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各种量化指标来择时买卖,做零和博弈,这就有点像一众散户喜欢做的技术分析或者做T,交易频繁。


这种就要不断优化策略,不断提高速度,才能跑在别人面前,赚到别人口袋里的钱。


这个类型就比较符合大家之前对量化交易的想象,不过和量化选股相比,做择时套利策略的基金相对是比较少的。


而在量化选股的基金里:


数量最少的,是量化对冲基金;

数量最多的,是主动量化基金,大概有300多只;

规模最大的,是做指数增强的量化基金,在千亿以上。


其实量化基金近期能出圈,除了因为卷入到开头说的成交量之争以外,还因为今年来,一众明星基金表现不佳的时候,量化基金的业绩却很亮眼。



而在指数量化基金里面,很多都是挂钩的中证500,做中证500的增强。


有关注指数的小伙伴就有感觉,今年以来,中证500指数显然比之前强势了不少,到现在已经涨了19%左右,涨得比创业板还好,更别说沪深300了。



查看沪深指数基金今年的业绩时,也可以看到排在前列的,几乎都是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基金,可见中证500指数有多强势。


(来源:天天基金)


然后在这些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基金里面,又以量化增强的指数基金业绩靠前,排在第一的那只今年以来的收益已经达到了40%以上。


排在第三的“西部利得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恰巧就是咱们开头提到过那位盛丰衍。


当然,小巴提到上面的基金也不是让大家追的,更不必因为机器参与,就把所谓量化交易或者量化基金视为“不败神话”,看到一些量化基金限购,或者量化私募基金封盘的新闻出来了,就觉得不容错过无脑买。


无论是基金经理投资还是量化投资,其“顶层设计”也就是策略的部分,其实还是人去决策的,比如用什么指标,条件的设置和限制等等这些,而策略难免会有失灵的时候。


像今年3月份的时候,不就有“巨头量化私募发致歉信”的新闻,说的就是明汯投资这家量化私募机构,春节后收益回撤达到了10%,此前多年累计的超额收益连续下降。


为啥呢?


就是因为今年1月初,明汯投资升级了模型,加大了去年下半年到1年市场行情指数的机器学习权重。


显然,去年这段时间是大盘股好于中小盘股的行情,一批大盘股进入到持仓池里面,风格暴露也从此前的“小票”切换到“大票”上。


但是春节后,市场风格就大反转了,之前抱团的“大票”一泻千里,明汯的量化产品自然也跟着超额回撤了。


(明汯致歉信)


现在量化基金这块也引入了机器学习,说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训练机器,就能得出赚钱的策略,并不断优化,突破人的思维局限。


但机器投资就一定真的那么碾压人为投资吗?


倒也未必。


咱们常说投资是艺术,什么叫艺术?就是这里面会掺杂了很多不可量化的东西。


数据可能是掺了假不可靠的,市场规则和政策可能是多变的。


人可以判断这规则是不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可以在管理层的行为举止里窥见其人品,但机器就做不到了。


而正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人为决策的纯机器量化基金,所以真要投资量化基金的话,还是要回归到选择主动基金的方法:


你对基金经理的理念认可吗?对基金的策略认可吗?


从收益这方面看,也印证了量化基金策略的分化。


咱们看到即便都是做中证500量化增强的基金,今年最高的收益可以做到40%以上,而低的收益也就12%,还没跑赢中证500指数本身19%的涨幅。


也就是说非但没增强,还削弱了。


(某中证500量化增强基金今年还不如指数)


所以,量化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能保证赚钱的“神丹”,还得看其选股策略本身。


当然,就如我们开头所说,如果是高频交易套利这一块的话,机器的手还是很快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做T这块和量化交易去拼的话,几乎没有胜算。


所以减少短期的投机性交易,去做长期投资,也是保护我们不被机器“割韭菜”,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相关热文推荐给你
(点击以下图片直接查看)



加上星标防丢失


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喔~



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210917


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理财巴士

微信公众号:LicaiBUS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目录

 觉得有收获就点亮星星,

或点个赞给小巴鼓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