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做成事,只需记住这1个心法

孙明展 理财巴士 2023-06-07



在之前的存钱文章当中,小巴给大家分享了几个,低负担存钱的方法和有趣的小工具,让月光族们可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在评论里,有位小伙伴说,自己缺的哪里是好的理财方法,缺的是钱啊。


言语之中打趣的幽默感,得到了不少认同和点赞。


也有些小伙伴,坦诚分享了自己存钱的方法:



小巴由衷为他们高兴。


无论是自己强制储蓄,还是使用“谱蓝”这样的工具,无论存的钱是上万块,还是几百块,他们都在通过实际行动,去尝试着把控自己的金钱和人生。


其实对于钱这个东西,大家有着各种各样的焦虑:


房价那般高耸,工资却不见涨;


吃喝应酬没点剩,生病宁愿去硬抗;


养孩子的钱都还没想好怎么承担,又要担心养老金亏空,将来晚景凄凉……


大部分的人,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会选择逃避和搁置,躲入一个舒适区里,不愿去处理这些问题。看起来很洒脱,说是享受当下,但其实,脑海中堆积的焦虑一直都在,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煎熬自己。


或者,你可能会在这些压力下,选择一些看似简单易行的方式,去尝试着应对。


比如,想通过炒炒股,获取高收益,赚大钱,这可比日夜加班工作舒服多了。


但是,你会发现,问题始终没解决。


一方面,当你的本金还不多的时候,就想着短时间靠投资获取高收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你赚的概率有多大,就算是赚了,做到10%的收益,100万的10%是10万,但1万的10%只有1000。


另一方面,你也没有针对性解决这些焦虑,因为你没有拆解清楚,生重病的医疗费用需要多少,养孩子的钱要花多少,过上自己想要的养老生活,多少钱才够,这些钱都要从哪里来等等。


正确的解决方式,应该是直面这些问题,并把问题拆分和具象化,再一步一步,落到可以操作的方法上。


当然,这会比较难。


比起坐着看盘搞投资,先专注于工作和事业,积累起足够的本金,这很难;


比起逃避和搁置,仔细梳理自己的家庭财务情况如何,目标是什么,再做规划,这很麻烦。


但是,如果有两个选择放在你面前,请你选择比较难的那一个。


这怎么说呢?


我们就以“谱蓝”为例,

来说明这个问题,

因为这其实也是我们做理财事业时,

选择做“谱蓝”的重要理由。


大家可以看到,近年来理财投资领域有不少的概念和产品,像理财险、P2P、比特币等等,风头一时起来,无论是买的还是卖的,人人都想涌进去。但这种只关注产品本身,以产品为导向的普遍做法,并没有站在一个真实投资者、真实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到底合不合适。


就像你进到医院,医生不是给你先诊断再对症下药,而是二话不说,上来直接给你推销,这个药很好,你买就对了。


这种方式是很快,但怎么可能治好你的病呢?


谱蓝,是英文“plan”的中文谐音,是“计划”的意思,我们把这个含义引申为“谱写蓝图”。我们不企图通过使劲的产品推销,快速获得爆发式增长,相反,我们选择的是更难,但正确的那一种模式:


不单单推销某款金融产品,而是用系统的方法,站在用户的角度,从实际的个人情况出发,给出针对性的规划方案。



当然,我们经常给大家提到的“谱蓝”,是指【谱蓝定投】这个智能理财APP。只需要回答几个问题,系统就能了解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确定你的风险等级,再用智能化的算法,匹配出相应的资产配置方案。


这是一种基础版的方案,操作门槛很低,大家根据系统的引导,自己就能轻松DIY出合适的配置,并通过定投,实现教育金和养老金的储蓄规划。


事实上,“谱蓝定投”APP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简易版的方案,更能体现规划之精细和全局的,是我们另外的两个专家理财系统,可能有些进行了深入规划的小伙伴会接触过,那就是:


【谱蓝理财规划】(专家综合理财)

【谱蓝保障规划】(专家保障规划)


这是理财师帮助用户进行规划的人工智能系统,我们称为“黑科技”


黑科技系统通过分析家庭多个维度的财务状况,梳理人生中的风险点和重要目标,科学调配每个人手上现有的资源,匹配出合适的保障方案,还有资产配置方案,帮助大家规避风险,并达成人生目标。


谱蓝,实际上就是我们理念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相比于直接关注哪个产品好不好,我们更希望,你能直面自己人生的重要问题,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我们协助你做出计划,找出可行的方案。


只有把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规划好,把其中的不确定性量化出来,变得可以预期,才能解决你的焦虑,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潇洒。


那对于我们自己,“谱蓝”的开发者来说,说实话,这种规划的模式相对是比较慢的,但我们同时也明白另一个道理:


正因为操作成本高,在这个高标准上,大部分竞争者会觉得太麻烦,见效慢,不愿意去做,那么事实上我们的竞争者就会更少,而且只要我们认真一直做下去,积累的时间越长,壁垒就建得越高,别人再想追赶也比较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让大家在面对选择,特别是重要选择时,选那个更难选项的原因。


简单的事情,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去做,门槛很低,但做到一定程度,比拼就异常激烈,再提升也很难;


很难的事情,愿意做的人就少,你需要完全沉下心去做,但只要你把这件事做出来了,也就成了,只要你持续保持精进,就可以把别人远远抛在后面,并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如果失败了,结局也不会很差,因为你的目标,是在大家以100分为满分的情况下,做到120分。即便最后你可能只做到100分,也比大多数人的80分要好。


当然,也许我们的“谱蓝”,现在还不算做得非常好,但我们仍然坚持认真去做。看到不少小伙伴对谱蓝,从猜疑,到尝试接触,使用,继而表示支持和认可,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帮助“谱蓝”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倍感荣幸和激励。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谱蓝”,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


上周五,咱们的孙明展老师,“谱蓝”的创始人,去三亚参加了一个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三亚市商务会展局主办的——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峰会,并在峰会上做了一个主题演讲。


演讲的内容也分享给大家,大家看后,会更了解我们的初衷,还有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作为一个从小一路参加奥数竞赛,后来被保送到大学数学系的学生,我原来的理想一直是当数学家,但是毕业时,我“不幸”进入了真实世界。

我进入的领域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零售端——保险公司,我开始从事精算工作。

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一个问题:

金融/金融科技在和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发生关系时,到底有没有价值?

今天,我们谈起金融科技在帮我们做财富管理时,你们觉得,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的确,互联网支付这个工具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我们今天说到财富管理时,比如说最近几年大火的P2P、再往前网络的融资融券、以及各种各样的网上金融科技,我感觉其实不算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体验。

我们当然应该关注星辰大海,关注金融科技比如区块链可以给社会、给国家、给整个人类带来了什么价值,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金融科技在当下给每一个家庭和个体到底带来了什么变化。

这是我这次演讲的主题,也是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学校我也经常会让我的研究生不要做太宏观的思考,而要从微观切入。



从我在保险公司做精算师开始,到后来创业、教书,一路过来,我确实看到金融科技给普通人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比如对比中国内地和香港保险业最近几年的变化,在中国内地通过互联网购买的保险,性价比已经超过了香港保险,成交的保费越来越多,但是当金融科技进入保险领域的时候,大家也面临了很多困扰,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时,大家遭遇的困惑、争议、诉讼也越来越多。

虽然很多专家都讲了区块链的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但在当下,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人工智能帮助我们承担所有的角色。

互联网上有大量关于保险的信息,比如在百度上搜一下保险,会出来大量与保险产品相关的数据,这个过程,其实是由别人(搜索引擎)通过技术设定,来决定哪些能让你看到、甚至哪些能让你最先看到,这并没有带给我们决策的便利,反而是被牵着鼻子走。

我们觉得,不应该让用户太依赖外部环境,而是应该让TA们建立一套新的思考模式,需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要为自己规划。

也就是说,让一个家庭知道在网上购买什么产品,这是第二步。第一步,先要学会自己分析数据,也就是做一个所谓的规划。

这就好比我们去医院是看病不是买药,道理很简单,但要触达每个个体就很难。我们希望通过金融科技,把智能交互用于对人的改造上,这个事情非常难。

我们解决的办法是用科技赋能这个事情。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知识付费体系,采集家庭的兴趣点。

举一个例子:

当一个家庭开始关注儿童常见疾病的时候,我们的智能推荐机制会推荐一个“如何购买儿童保险”的课程。

这个课程会详细解说,儿童保险在整个家庭保险体系中应该怎么规划,就是要先算家庭的资产、负债;智能推荐机制又会把如何分析家庭资产的课程推荐给用户……这一系列的课程一环扣一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把客户引入一个正确的逻辑,不是先卖产品,而是先让他了解自己。

我们在想办法改变用户对保险的认知,特别是要纠正之前保险的不良形象,改变大家思考保险和理财的关系。

我希望我们的用户,不要在搜索引擎上随便搜“保险”两个字之后就点进去,这个是我们的第一步。

第二步,当用户开始接受“规划”的理念时,弱人工智能的专家辅助系统介入了。

在传统的保险销售领域,有一个敲门砖理论,就是这时先卖给客户一个很便宜的保险,比如以前电话营销特别兴盛的时候,销售一个电话过来,说恭喜你中奖了,送你一个免费的保险,你可以领取一下。通过这块敲门砖,获得更多用户信息后再做深入销售。

这个套路本身并不科学,套路太深,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我并不赞成。

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需要人工智能或者是弱人工智能来导入第二步。

人工智能这个命题太宏大,我认为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直接解决客户财富端的需求并且产生最终的交易,是一个伪命题,和我们同时创业的基于人工智能直接销售的公司已经在A轮之前就破产了。

我们认定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弱人工智能的专家辅助系统。这个系统我们的开发团队开发了很久。

当一个用户引导过来,首先我们会做一个理财师匹配,这个理财师不需要太资深,TA的重要作用是在规划过程中对客户进行情感陪护。

我们认为,从人做决定到最终执行,中间一定有一个情感连接的过程,这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人工智能应该怎么用?

像中国内地,现在开发金融产品的速度非常快,保险也是成千上万个,每天都有新产品在上线。

同时一个家庭的数据也会随时发生变化,可能沟通的过程中,夫妻双方离婚了,整个家庭财务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服务的成长中家庭和我们的标准化产品都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一个个体的理财规划师,经验再丰富也不可能和数据随时连接,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马上和相应的数据产生交互,这才是人工智能的优势。



我们的理财师就好像社区医院里面的全科医生,其背后有一套决策知识系统,可以帮助他收集数据,及时调用全球的案例匹配病情,对病人及时分诊。

这个决策知识系统就是我们开发的“谱蓝”

这是我们为每个家庭谱写的蓝图,这种人工智能或者应该叫弱人工智能,是我们认为在现阶段能和我们整个市场衔接得最好的金融科技。




这里我说一个保险界的经典案例,就是精算领域的逆选择悖论。

在中国,我们每个人买保险前,都面临再保险公司给我们制定的出险率。当再保险公司不知道哪个渠道差时,就会出现负反馈机制加费,越健康的人群越不愿意投保,所以需要加费。

因为信息不对称,再保险公司觉得我们一直在骗他们,客户又觉得保险公司在骗大家。

怎么打破信息不对称?其实新技术完全可以用于解决这个悖论,比如区块链——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人上传的数据和分享的数据决定这个链条的费率。

假设现在设计了一个产品,我们设定只有一个特定人群可以买,比如必须买房子的人可以买,然后我们将这个产品和房贷挂钩,分析行为风险不高之后,这类人群以某种方式上传自己的数据,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后,费率就会越来越低。

这相当于一个有奖励机制的区块链,只不过不是币的奖励,而是费率降低的奖励——你的链条质量好,大家就更愿意做风控。

通过这个方式,就可以制定千人千面的费率标准。

现在的保护只有5个档次,已经非常多了。而我们内地基本上就是3个档次,最常用的就两个,一个是标准体,另外一个是次标准体(你身体不好,你这个人群我们保险公司不喜欢,就加费);还有一个超优体,就是记录你的数据之后,认为你的风险特别低,你的生活方式特别的好,那么就给你减费。

其实这些都不够,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当我们的数据足够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费率。

数据从哪里来呢?

这就是我们现在积极做的第一步工作,通过一种全方位的家庭规划的方式,不断收集家庭从人口学到财务、到健康、再到未来健康目标……所有这些数据,在未来做风险防范,及更加缜密的风险管理时都能用上。


THE END


既然谈到金融科技,与其去讨论宏大命题,不如落地在改变身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让金融科技能帮助每一个个体生活得更好。


我们希望每一个家庭购买保险产品或其他金融服务之前,都可以先规划一下,有效避免白天受骗,晚上后悔的惨痛故事发生。


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普惠,让这个服务普及到更多的家庭,现在已经有几百万个家庭加入,希望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影响1亿家庭。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