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大家徐小虎:我们离开自然已经太久了 | 腾云文化论坛

腾云文化论坛 腾云 2020-08-23

腾云文化论坛第4期

「山水之间:重返自然之道」


85岁的徐小虎先生走上了讲台。她身着一袭标志性的蓝袍,精神矍铄、步态从容,聚光灯下,一头银色短发令她显得更加容光焕发。她微笑着和现场数百名观众问好,立刻引来一阵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这是腾云文化论坛第4期“山水之间:重返自然之道”的活动现场。


作家阿城曾这样评价徐小虎:“徐先生做一件事情,非常重要。虽然徐先生方法论的东西是比较早发生的,但一直到现在,对我们都还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是个新的方法,而她确立了这个方法...因此,我说徐先生是立代的,她是立了一代。之前的方法,我个人看来,显然没有徐先生的完备。


陈丹青说:“徐小虎针对古画真伪的个案进行研究,具体到某个疑点,这是极其枯燥漫长、虽然充满惊喜但很不讨好的工作,堪称‘兴奋完了就遭罪’,但是她坚持了五十年。”


徐先生自幼成长于多语言及跨文化的环境。她的小学和初中分别完成于罗马、重庆和上海,高中则在美国华盛顿就读。她对视觉与表演艺术的热爱来自以人文教育知名的班林顿学院,而她研究方法中尖锐性和条理性的部分,则得益于其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中国艺术史时的训练。


创造性与逻辑性兼备的双重文化背景,为她几十年书画断代与艺术评论打下了深厚基础。直到现在,她依然坚持在艺术史学中钻研探索、笔耕不辍。


以下是徐小虎先生演讲全文,请跟随徐先生一起,走进她心中的山水世界——




腾云文化论坛是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发起的一个致力于探讨在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激发青年文化创造力的人文论坛。


这个演讲请大家不要只用耳朵去听,而是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也就是说,首先要从视觉上感知宇宙,才能有进一步的理解。


也正因如此,我喜欢从上古考古出土的文物讲起。


华夏文明很早就离开了大自然。


至少在五六千年前,中国文明和其他古老文明就出现了都市化的现象,在挖掘的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围墙、夯土的宫殿基地等,这反映出在那个时代,控制与组织已经出现。


在红山、良渚、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文物上,大多都是些很简单的图案,不是动物形就是几何形,而在青铜器之前就已经有了石头武器。


可见当时大家不是忙于狩猎动物就是忙于战争,没有什么时间去欣赏高山流水,其生活形态基本上都是由生存活动构成的。



到了铜器时代,出土的文物其类型显然是以国防部署为主的。从挖掘出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其文化的基础不在于协和,而是分裂。


比如,一个城市有围墙、宫殿等,房屋是用夯土先把地基做好,然后把屋顶盖上去,这就表示这个建筑不能再扩大了,以后每一代都只能在原有的建筑内进行划分。这样的建筑方式,从根本上讲是用来防御外敌的,是带有排斥性的。


夏商文明的青铜器上没有山水、植物,没有大自然。青铜器上的几何形纹饰,只是为了表现自我的庄严、威武,让人感觉到威严和权力,使他人产生恐惧并服从。


无论是墙上的图案,还是青铜器上的纹饰,都不是让人能感受到快乐的。



严肃的夏商文明与活泼的爱琴海岛国文化


夏商之交,整个世界都是铜器文化,其文化特征表现为层次感、阶级感。


同时期的爱琴海岛国文化则完全不一样。其文明维持了600年,领土面积也和周朝一样大,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没有战争。他们的铜器中武器很少,大多只用于装饰。


他们的宫殿没有围墙,也没有夯土,宫殿的建造是往外生长的。房屋建完后可以往外扩建或往上加盖楼层,其最高的楼房有五层。他们的室内有自来热水、自来冷水,还有大洗澡棚。


他们房子中唯一在设计上有限制的是王宫,在高处对遗址进行俯瞰时,我们可以看出王宫的这一块区域是用于祭拜的,但他们拜的不是祖先,而是大自然。


爱琴海岛国文化对大自然有很高的崇敬感和归属感,铜器时代的爱琴海文化不像我们一样有边界感,他们的很多东西都是连接起来的。



我们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墨鱼在左边“抱”着瓶子,海豚跟海浪往右边跑。它是根据器物的形状来描绘的。


而在中国的铜器上,画在上面的东西跟器物本身的形状不一定协调。爱琴海岛国文化里的陶器,圆形的器具上就画跟圆有关系的东西,长形的器具上就画长的东西。


他们的房间不是很大,壁画奇奇怪怪的,屋顶有花的图案。可这些房屋是连起来的、没有边界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南西北分的很清楚。东边是一种“官”在管,西边是一种“官”在管,上面又是另外的东西在管。而爱琴海岛国文化不是的。


他们的房子是连起来的、没有方向的,这样的建造方式在后来的文化里只出现过一次:日本14、15世纪开始把房间的几个门都画上图案,人坐在当中好像被山水画包围。


这是一种完全融合、不分边界、不分方向、没有分裂的、统一的文化思想模式。


爱琴海岛国文化中的图画也没有任何威严的、让人看了害怕的东西,而让人看了就开心的东西,到处都有。当时绘制的花费也不高。


我私下会说这是一种“女性的文化”,其文化是女性宇宙观的代表,即对大自然深深的爱惜,并且,他们是快乐的,看到就不能不微笑,在那个地方会开心的不得了。


后来,由于希腊人对他们的入侵,他们做出来的东西相比原来有了一种制度性、控制性和对称性,希腊人的宇宙观开始侵略这种活泼、不对称的文化。


我认为不对称才是活的。



“发自心底的敬畏和崇爱”


爱琴海岛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表达自然本身的艺术形式,但在中国,直到五代、北宋,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才大大发展。自那时起,绘画里能看到人在大自然、山水间的样子,我们发现了宇宙的理,即创世之道。


这是最高层次的尊严、爱惜和叹息。


高山流水,中国人把这四个字放在一起,为什么?“山”在英文里没有特殊的含义,可是中国人说“高山流水”感觉就不一样,其中仿佛存在某种活的东西。


中国人是通过山和水获得存在感的。通过观察大自然,古人可以感受到整个宇宙的形而上的能量以及宇宙的高尚性。


比如,当我们看到高耸的山峰时,就不可能不被其感动。为什么这么感动呢?这种感动其实是感受到“人属于山,而不是山属于人”的道理,好像看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有一种温暖的、被保护的感觉。


一切的生命在宇宙中都犹如一粒沙尘,而我们只是这些生命之一。透过一座大山,渺小的人看到了浩渺的宇宙,他就会产生这种感动,仿佛感受到:我们回家了,我们安全了。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中成功表达出我所讲的那种感情的作品。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幅创作于中世纪时期,且绘画中不是人物、上帝,而是通过高山来表现这种形而上精神的作品。人透过山感受到了比人伟大太多的一个活的存在。我们平日里看一座高山,那它就只是高山,但在这幅画中,山是很不一样的。


中国的山水画很有特点:前景由上而下看,中景平视而看,后景由下往上看。这导致画面不统一、不整合,呈现着一种超现实、神秘、广大的威严感。



在《溪山行旅图》的画面下面可以看到右边有一队小小的像蚂蚁的旅人在那走路,这展现的正是生存在宇宙里的你和我。


上面的中景是旅人右侧的高山,而后面的高山的是远不可测的。范宽用亮光来表现山的高度,这完全不是写实,而是超写实的。他以这种方法来表达形而上的威严。


《溪山行旅图》是具有很高精神价值表现的作品之一。


在这之后的一二百年,日本佛教曾呈现出相同的表达:在一幅佛像中,佛陀从两个大山后面出来,但看起来却比山还大,此处的佛陀就像我们的大山一样。


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古代绘画直接用大山表现宇宙的力量、宇宙活着的能量和宇宙的主宰。而西方在教堂的壁画中,只是画连环画来呈现耶稣故事,却没有用绘画来表达如此高尚的精神上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人和大自然越来越割裂而产生的一种类似于恋爱的想念感,是一种盼望。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不能跟别人分享的一怀念,是对于自己所爱的一种怀念。我们当时会以为,我是在想我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或者是我们还不认识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寻找归属,灵魂就是在此时开始颤动。


当一个人的灵魂在发抖的时候,他就是在发育。他开始想他是来自哪里,他要回到哪里,灵魂的家在哪里?这种感觉既不像一个房屋,更不像外面的墙,而是没有墙的感受,这个感觉就是他在找的东西。


而大自然通过崇高的山水给了我们这种情感,所以我们看到山水会颤抖,会感动以至于落泪。其实这就是我们“想念男朋友或女朋友时”背后的那个真正的东西,即形而上的爱与被爱,这也是高山所代表的大自然的能量。



山水精神为什么逐渐消逝?


北宋以后,这些东西慢慢的消失了,而且是一条线一直往下走。之后的绘画表现了一种人文主义,它把人拿来取代至上的、精神上的存在。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是无限,而之后的绘画则是有限的,“我”与他人相区分,与“我”的爱人相分离,渺小的个人在空旷的房间或场合中感觉是如此的孤独。人们只想着小小的自我,忘记了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


在此之后,也就是从Humanism(人文主义)到Materialism(物质主义)的过程。



明代的沈周在我看来是一位十分含蓄的画家,他在40岁的时候画了一幅《庐山高》为老师庆生。这个画里就出现了“我”——以往从来没有过把“我”画上去。


欧洲是在1515年开始画“我”的,这幅画是在1467年完成,相隔近50年。可见中国的这类东西出现的要比西方的早。


将《溪山行旅图》与《庐山高》摆在一起,是否感觉到《庐山高》中山的比例更加真实,没有像《溪山行旅图》中的山那样高大?



在《溪山行旅图》中,画家将动物画的十分小,其实表达的是生命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沈周则用整座山来代表老师,由画中的“我”敬拜老师,这里的山便不再是代表形而上的存在了。


这两幅画都好的不得了,代表了两个不同时代对于宇宙、自然的看法。


到了清朝,人们关心的不再是自然精神是否存在,而是画家的笔墨如何代表个人风格。


这其实就不好玩了。清朝大画家王翚的《潇湘听雨图》中的“山”看起来很高,但却没有崇高的感觉。


我们可以从细节中注意到,画中有房子、人、公鸡、母鸡、狗,人坐在房子里,却不是看山水。山水变成了类似插图的存在。



画里的房子,我们现在叫“不动产”,山上到处都有这样的别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自然消失了,我们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被假的东西所包围,可以说是和自然脱离的十分“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沮丧。


现代人只能用古代的方式画古代的东西,可我们毕竟不在古代——到底如何才能把现代精神画出来呢?


山水就相当于我们的母亲,大自然就是我们灵魂的基础,如果这个东西不找回来,灵魂就飘走了。这会让人很孤独、很悲伤。我一直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有,可为什么还那么难过?因为里面不够充实,所以,就是要再去好好的、真正的尊重大自然。




现场问答


现场观众:中国传统文化,会认为天地之间有某一个具体位置,它象征陆地的中心,而爱琴海岛国文明是海洋影响下的文明。不知道您刚才提到的中国传统绘画、城市和爱情海文明的差异,是不是由此导致的?


徐小虎: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国防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画的东西也都是让人害怕的。他们建造房子时,会先建一个围墙,什么样的人会想先去建一堵围墙?这说明他们和其他国家的人是会发生战争的。


我们也从他们的器具中了解到他们很喜欢喝酒,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生活不太愉快,所以人们是要醉酒的。不过,他们也有愉快的时期。我只是从大部分保留下来的遗址和文物中,得出这样的猜测。

    

现场观众:爱琴海文化为什么是包容和相连的?它的开放性是因当地人拥有比较愉快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吗?


徐小虎:这是肯定的。对考古学家来说,铜器代表的是战争文化,它是为了战争而发明的。爱琴海岛国文化中没有战争,考古学家在那里找了一个世纪,还是没有找到战争的证据,甚至没有发现武器。可能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有时间去欣赏花朵、蝴蝶这些自然界中美好的东西。


我们也发现,即使只是当时并不昂贵的小器物,当地人也会把它画的特别美。什么样的人在欣赏任何自然事物时都能从中发现美?我猜测这是女性文化。



看完了文章,

你有什么话想和徐小虎老师讲?

请通过文末留言告诉我们


丨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