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丘》姗姗来迟:改编顶级IP,太难了

李恺昕 复旦青年 2021-12-07

青年副刊为《复旦青年》学术思想中心出品:共分为思纬、读书、天下、艺林、同文、诗艺、灯下、专栏八个栏目,与你探讨历史、时事、艺术等话题。


良宴新声,识曲听真。灯下为你提供高品质而不落俗套的原创书、影、音评,愿你能在这里找到学术之外的趣味。


十月底,由好莱坞著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指导,“甜茶”提摩西·茶梅拉(Timothée Chalamet)等众多人气明星加盟的史诗科幻电影《沙丘》在万众瞩目中上映。


时至今日,距离原著小说问世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历经前人的坎坷尝试,这部史诗巨著终于被像模像样地搬上了大荧幕,其间多灾多难,令不少科幻爱好者心有戚戚。


人类科技想象力的拓展无疑为《沙丘》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然而,影视文学改编的普遍窘境同样困扰着它,加之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叫好不叫座」的矛盾愈发突显。不过,这毕竟只是史诗系列的开场之作,而影片的艺术内涵,还需要付与时间检验。


复旦青年记者 李恺昕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何未晞 编辑


▲《沙丘》电影海报


注:本文涉及轻微剧透。


重重波折,姗姗来迟


1959年,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正在撰写一篇关于俄勒冈沙丘的生态考察报告。他时常在炽热的阳光下一站就是一整天,四周广袤无垠的黄沙仿佛将人引入了另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时,写一部科幻小说的想法在他心底萌发了——从一颗满是沙丘的星球开始。


六年的时间里,赫伯特倾心于研究和写作,他的艰苦工作得到了回报。《沙丘》(Dune)第一部问世的次年(1966年),他就收获了「雨果奖」(Hugo Award)和「星云奖」(Nebula Award)这两大科幻小说界最权威的奖项,同年,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之路也开启了。


1971年,有公司买下《沙丘》的影视改编权,但项目负责人在洽谈剧本的过程中离世。


1975年,《沙丘》项目来到被称为「邪典教父」的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手中,他计划将《沙丘》打造成前无古人的科幻史诗电影,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流产。


1979年,《沙丘》影视改编权的持有者找到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剧本创作就投入了三年时间,但此时,斯科特的哥哥突然离世,体会到生命易逝的他急于将全部心思都投注到《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的拍摄中,而《沙丘》项目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他已无心等待。


1981年,项目由大卫·林奇(David Lynch)接手。然而,1984年终于成功上映的电影却遭遇口碑票房双失利,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奇都不愿承认《沙丘》是自己导演的作品。


▲《生活大爆炸》中对《沙丘》的评价


《沙丘》的影视化之路如此一波三折,几乎可以写成另一部奇幻小说。究其原因,是原著本身独特的写作风格给影视化改编带来了巨大困难。


小说内容庞杂,广泛涉及到宗教、哲学、政治、生态学和人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同时又包含了大篇幅的人物心理描写,许多情节的展开都需要依靠角色的内心活动。不少观点认为,《沙丘》本质上是一部现世哲理寓言,只不过作者为其选择的时空方位恰巧在未来的外太空。这样的语言风格无疑对电影的镜头表现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因此,自1984版《沙丘》失利后,三十年间,尽管仍有制片方在该作的影视剧改编方面做出过尝试,但始终没有足够进入大众视野的作品出现,直到丹尼斯·维伦纽瓦宣布,他将主导一个全新的《沙丘》影视化项目。


维伦纽瓦善于利用全景镜头描写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独特的色彩运用结合配乐,往往能轻易将观众带入影片的整体氛围。通过全景镜头表达人类在巨物面前的渺小,是他在此前执导的许多科幻电影中屡屡呈现的经典画面,而这正与赫伯特笔下沙丘星球的生态环境不谋而合。同时,其影片时常表达的存在主义哲学和自我救赎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小说的主题。可以说,在当今活跃的青年导演中,除了维伦纽瓦,无人能担起改编《沙丘》的重任。


▲维伦纽瓦作品中的巨物场景


尽管正确地再现和解读原著无疑是影视文学改编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但电影毕竟不是纯粹的文学或哲学文本。关于这部可谓姗姗来迟的新版《沙丘》,我们还是首先从影视艺术特有的视听语言说起。


极致的视听语言


纵观全片不难发现,2021版《沙丘》并未将重点放在通常的情节叙述或人物塑造上,甚至暂时无心揭露什么深刻的主旨,而是倾力于营造风格和质感,通过对镜头和配乐的出色把控将赫伯特文字中的沙丘星球还原为观众可见可感的现实。


影片灵活采取全景与特写相结合的镜头语言。在环境描写上,导演大量运用全景镜头,来刻画外星球环境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当那种被称为「沙漠之主」的巨型沙虫从沙子里钻出,第一次将全貌暴露在荧幕之中时,巨大的远景镜头极为震撼人心,而在这荒芜寥廓的天地间,还有两个渺小的人类——男主角保罗(Paul Atreides)和他的母亲,与沙虫面对面地站立着。


这样的画面构图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令观众深深体会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孤独。同样的运镜还被用于描绘沙丘星球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沙丘。值得注意的是,维伦纽瓦镜头下的沙丘总是流动着的,令人不由联想到干涸沙漠的对立面——海浪。在沙漠星球厄拉科斯,沙子并不仅仅代表着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特生态系统,维持着自己的运作守则和生命原力。


▲沙丘星球上被风吹起的沙浪


而在拍摄保罗的梦境和预言场景时,导演则大量使用了局部特写镜头。滴血的尖刀、沾满血的双手、神秘的弗雷曼(Freman,厄拉科斯原住民)女孩,吸引着无法窥见全貌的观众尝试猜测情节发展,也更加突出了未来的神秘性和多重可能。这些画面似乎为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增添了些许有违科学理性的宗教神秘色彩,其实这是与原著略带阴郁的笔触相呼应的。


▲巨大的宇宙飞船与沙虫


维伦纽瓦将他组织色彩的才能同样发挥到了极致。影片的主色调是黄色和蓝色这组对比色:在沙丘星球,以黄色为主的画面表现出沙漠的炽热与荒芜;而在室内场景和其他星球,蓝色灯光的使用契合了清冷的未来科技感。通过对比色的运用将风格迥异的各个星球容纳于一部影片之中,同时在对比中突显沙丘星球别具一格的环境特质。


▲空气中闪烁着香料的沙丘星球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同画面语言相得益彰的音效和配乐。承担本片作曲任务的汉斯·季默(Hans Zimmer)堪称当代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配乐家之一,他大胆地将电子音乐的新技术融入到传统音乐的创作中,成为引领这一突破性风格的先驱者和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季默尤其擅长杂糅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动感的电子鼓点、灵活的虚拟乐器、恢宏的古典音乐,都能在他笔下和谐共振。《沙丘》的配乐中,这些风格迥异的音乐融汇交织,一部三小时的电影胜似一场宏大的交响乐演出。


电影配乐不仅需要追求音乐本身的艺术性,更重要的目标无疑是配合画面,共同为塑造影片的整体风格服务。例如本片中,许多场景在呈现时没有环境声和人声,巨大的背景音乐衬托着沙漠深处的寂静,观众仿佛也置身其间,未知危险的压迫、被遗弃的恐慌与怀疑油然而生。而保罗的梦境中,则通常只有配乐和人声,环境声的缺失佐证了梦境的虚幻。与之相对,在保罗驾驶扑翼飞机逃亡时,尖锐而嘈杂的环境音效极大突出了危机的迫近感。


瑕瑜不相掩


精炼的台词、震撼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配乐相辅相成,将半个多世纪前作家的瑰丽想象带入现实。漫长的三个小时结束,观众也似乎在荧幕前亲身经历了一场悠长而空灵的沙漠徒步。


然而,维伦纽瓦对打造质感的极致追求,却是建立在牺牲人物塑造、情感铺垫等电影基础内容之上的。事实上,类似问题在维伦纽瓦此前的作品中已经多次出现。


例如,邓肯(Duncan Idaho)为保护保罗英勇战死的情节本该是影片的高潮和泪点,但前期铺垫的不足导致这一常见套路表现乏力,很难引发观众共情。与此相比,《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中的相似桥段就要高明许多:勇士波罗米尔(Boromir)初次登场时就被赋予了整个国家的期待,正是这种过于沉重的责任让他受到魔戒蛊惑而堕落,但他在最后的战斗中幡然醒悟,他的牺牲既是出于简单的保护同伴,更是为了维护刚铎(Gondor)的子民和人族的尊严。


波罗米尔丰富多面的情感和形象在最终的奋不顾身中定格和升华,他的人格成长也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沙丘》对邓肯的塑造却仅仅限于与保罗闲聊说笑,「下线」之匆忙似乎只是为了完成一项既定任务,根本没有留给观众感动的时间。


▲邓肯的牺牲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主人公保罗的形象塑造上。从最初抗拒担当救世主使命到后来遵循预言指引深入弗雷曼人的领地寻找出路,父亲被害和家族覆灭本是一个足够支撑起角色成长的理由,但纵观全片,镜头画面却似乎极少突显变故前后人物的情绪铺垫和转变。以“甜茶”的演技似乎没有理由不能驾驭这种程度的表演,更有可能是导演忽视了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2021版《沙丘》另一个饱受诟病的缺陷在于情节的设置。受制于电影有限的篇幅,导演既想为观众完整还原出沙丘星球宏大的世界观和各家族复杂的历史背景,又不得不删去大量细节和设定,其中还不乏原著小说的重要内容,如民族宗教、沙丘生态、星际旅行、权力斗争等等。


这进一步导致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节的合理性大大削弱,皇帝、厄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与哈克南家族(House Harkonnen)三方势力的政治斗争甚至略显草率。影片摒弃了原著庞杂的故事线,试图以主人公保罗和他的预言能力为线索推进情节发展,但由于此前舍弃了关于宗教和社会背景的重要铺垫,「救世主」的设定就颇带上了几分宿命论的意味,也不免让观众产生主角一路向前全靠「开挂」的错觉。


▲主人公保罗的徘徊犹豫


虽然《沙丘》原著系列在东西方的影响力截然不同,但此次中国市场对影片评价的两极分化也不能简单归结于「文化背景」或「水土不服」。尽管中国人大多并不熟悉西方魔幻冒险故事的创作范式,但《指环王》和《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依然在中国反响火爆;虽然缺乏相应的历史背景,中世纪题材的游戏也依然占据着中国游戏市场的大量份额。一部真正优秀的影片理应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功能,能够引发超越时空的广泛共情。


如果对维伦纽瓦的作品和个人风格有所了解,其实不难发现,今天围绕《沙丘》的争议与这位名导此前操刀的《降临》(Arrival)、《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等影片所引发的讨论可谓如出一辙。正如上文提到的,影片的主题在于风格和质感,而基于此,人物、情节等等故事片中的首要因素都要退居其后。


与叫好不叫座的《银翼杀手2049》类似,《沙丘》营造了宗教般压抑、肃穆、沉重的质感,情节推进则极其缓慢,维伦纽瓦自己的存在主义哲思也被带入其中。作为一部以质感为核心的影片,导演可以说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可是,对于早已习惯于五光十色的荧幕画面和快节奏叙事的现代观众而言,凡此种种,都很容易引发他们本能的拒绝。换言之,维伦纽瓦的电影是披着商业科幻片外衣的文艺电影,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大众口味的个人表达。


除去导演的个人风格,原著也为此次的改编提供了不小的挑战。首先,原著在问世的几十年来被奉为欧美科幻小说界的鼻祖,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维伦纽瓦也十分尊重这部分受众的「精神洁癖」,一再表明自己电影的唯一目的就是忠于原著。可是,与此相对的是,还有更大一部分并未对原著做过深入研究的普通观众。这样的翻拍,既要从零开始建构出完整的世界观,又要理出一条清晰的故事线,更要兼顾原著读者的情怀,可以说几乎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却很容易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维伦纽瓦被戏称为「维神」,因为毫不夸张地讲,他自入行以来就从未拍摄过烂片,所要做的只是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然而,2021版《沙丘》想要容纳的也已远超一部商业片所能容纳的极限。在此背景下,这部电影恐怕也就很难跻身于影史现象级科幻电影的行列。当然,目前影片仅仅讲述了小说第一部二分之一的内容,这一系列电影的水平究竟如何,还要等续集影片问世后再做评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信编辑丨何未晞

审核丨甲干初



往期精彩


万圣节烟花下:复旦人的迪士尼之夜


BBS二十五年后,复旦下一个线上社区在哪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