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免费!“寻向所志”展览开幕日 &“原址旅行团”移动工作坊

展览寻向所志”12/17开幕

开幕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查看“寻向所志”展览详情请点击此处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Detour in Times"



移动工作坊:原址旅行团



 策划  激发研究所

 时间  2017年12月17日 11:30-21:30

 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内外的多处空间、“上阳台”空间

 

2005年库哈斯为广东时代美术馆设计的方案,为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当代艺术美术馆提出了一个实验性空间未来发展的想象。经过了十几年的调整,已然成为嵌入、潜藏在美术馆空间内的“隐性空间”——依然对此处的艺术现实、社区环境起着若隐若现的塑造作用。


那么,基于当前珠三角艺术实践者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状况和艺术生态的回应,能否再次提出一种具有实验属性的空间想象方案?甚至可能是将几种看似不相融合的实践连接在一起的、“超现实" 的巨型社会空间?我们希望通过一种对库哈斯设计“原址”进行实地行走,并在整个过程中穿插不同长度、不同方向的讲述,用一种参与者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探索,对“原址”的再出发和再命名。

 

这个名为“原址旅行团”的项目从上午11:30持续到晚上21:30,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作坊,更接近一种将实地导览、讲述、讨论融合在一起的思想研习——通过参与者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切换于不同的场景,将不同的现场感受,和在各处发生的知识概念讲述、工作经验分享,高密度地叠压起来,让一定程度的身体疲劳感和精神意识上的敏锐度,构成张力——可能更有利于参与者放松对相关问题的既定认知框架。


在导览过程中,策划团队会细致讲述时代美术馆及其周边区域,是如何与库哈斯最早的设计互动的:包括,对原有方案的改变,原有方案对美术馆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在未来主动实践的若干种可能。而定点的讲述会围绕“公共现场考察”、“美术馆”、“教育”三个话题展开。


欢迎大家挑战身体和思想的极限,从11:30-21:30十个小时全程参与!当然,也可在下面任何地点自由加入或退出。工作坊的策划人会在“原址旅行团”到达不同新的指定地点时,简短总结上一个地点的参观状况和对话概要。


黄边俯瞰图,图片来源自网络


激发研究所

 

行走路线与具体安排


广东时代美术馆设计效果图


11:30-12:00
地点: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内容:黄边站项目实验室(第二十一期)

陈珈:结离陆地

13:00-13:30
汕头荣番薯粥(餐厅)→黄边村(城中村)→矿厂宿舍区→时代玫瑰园
艺术家:Henry Tan(陈业亮)
内容:时代美术馆项目驻地艺术家阿亮将以行为表演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访包括城中村、国企宿舍区、时代玫瑰园等在内美术馆周边多个社区。
13:30-13:45
地点:时代美术馆1楼榕树头项目空间
回应:谭悦、潘思明、李璐瑶 (榕树头项目工作组)

14:00-15:00

地点:时代美术馆1楼公共多功能厅

讲述(30分钟):和文朝
田与野——在地实践的可能空间与临时策略


回应(15分钟):满宇

项目策划的现场考察方法
15:00 -16:00
地点:19楼露台及展厅
“寻向所志”展览开幕及策展人导览
16:00-18:00
地点:19楼展厅最西侧工作坊区域
讲述(30分钟):王家浩(“寻向所志”展览策展人之一)
在回应社会状况和艺术生态之中形成的博物馆历史
   
回应(15分钟):蔡影茜(时代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
介绍美术馆当前学术探索方向(“一路向南”),以及对当前艺术环境的思考和这个探索方向之间的关系


回应(15分钟):王莉莉(时代美术馆副馆长,公共项目部策展人)

介绍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的策划和项目结构,以及讨论美术馆如何从公共项目的内容生产走向方法论生产


回应(15分钟):梁健华(时代美术馆策展人,“寻向所志”展览联合策展人)

黄边站和库哈斯设计的关联,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变化
20:00-21:30
地点:“上阳台”空间(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北路3号后1层)

讲述(30分钟):宋轶

库哈斯工作方法中的教育属性和黄边站的“史前史”,再到无政府主义式的教育猜想


回应(15分钟):冯俊华(黄边站研究及出版统筹)、朱建林(艺术家、黄边站项目统筹)、子杰(漫画家)等

走向无政府主义的组织实践


回应(15分钟):刘洋(建筑师)等

无政府主义者聚集的空间可以如何设计


回应(30分钟):李博泓(达达,戏剧与性别教育工作者)万青(身份不限,现做村姑理发师)、郭芸(写作者,上阳台业主)、跳水台(上阳台业主)

跨领域联合及自我教育的经验和想象


“上阳台”空间,摄影:张超


“上阳台”地图,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北路3号后1层


▶▶ 如何参与 

中文活动,免费参与。

13:00-13:30 环游黄边部分需报名参加,名额20位。有兴趣观众可在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回复:姓名+手机号码+原址旅行团,活动当天可凭成功报名的通知微信自行到集合点加入。

工作坊其他时间段无需报名,可自由参加。

 

参加嘉宾及机构简介


激发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 (简称 IFP) 成立于2010年,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独立艺术组织和项目空间。通过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的结合,激发研究所旨在以合作的方式联结跨领域的知识,激发文化生产和交流。基于对独立艺术机构在社会中的动态性的思考,激法研究所发起并支持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驻地、项目研究、研讨会、展览、工作坊、出版等。


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创办于2012年,是一家非营利艺术机构,从属于广东时代美术馆,2016年注册为民间社会团体。参与者由艺术家、写作者及相关专业的行动者组成,我们期望通过“研究-实践”相互推动的方式激发创造力,建构面向当代情境的共同工作和知识交流平台。


上阳台SJT是黄边站在2016年发起的平台性、共治的实践空间项目,选址海珠区昌岗地铁站附近的晓园新村。上阳台SJT嵌入交通、生活便利的居民社区中,分担黄边站作为日常相处-实践场所的功能,同时推动更亲切的相互激发与协同工作。

 

陈业亮Henry Tan,是来自泰国的艺术家,时代美术馆榕树头第五期驻地艺术家。他对人际间的关系感兴趣,作品总是基于特定地点和语境构建情景和演出,并邀请观众参与及发生连结。

 

和文朝,艺术写作者。“过境计划”发起人。

 

满宇,北京二楼出版机构创办人之一,参与发起了“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和“居民”项目。曾短期担任西安美术馆副馆长。

 

王家浩,建筑与艺术批评人、策划人、建筑实验者。BAU学社、BLOOM绽小组联合发起人。

 

宋轶,策划人、写作者、影像作者。激发研究所联合运营者,新工人影像小组、BLOOM绽小组联合发起人。曾为《艺术界》杂志资深编辑。




近 期 项 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