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滇金丝猴都不见了,那生态环境一定是极度恶劣

2017-09-07 诺亚财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为濒危动物助力

编辑丨诺亚财富品牌市场中心 贾雅楠

 

留着时髦的朋克头,长着和人酷似的面孔,红唇艳丽,黑背白腿,滇金丝猴就是这么特别!

 

它们行动敏捷,矫健的身姿能腾空飞跃,在树尖上行走,如履平地。它们又天生机警,胆小怕人,在深山密林里,几公里之外便能感知到人的到来,随即闻风而逃。这些身长51〜83厘米的小萌物目前世界上仅在中国发现有2000余只,主要分布在滇藏交界处雪山峻岭之巅的高寒森林中。

 


滇金丝猴是外国人命名的

 

关于滇金丝猴的发现,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十九世纪60年代,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高山中,一种黑色拖着长尾巴俗称“雪猴”的猴子被人发现。1871年,法国传教士Pere Armand David首次正式报道了这种尚未被科学命名的动物的存在。


1890年,法国人亨利和邦瓦洛率领的亚洲采集队由四川进入云南,通过当时在德钦传教的法国传教士Biet的帮助,在当地群众的围猎中获得7只滇金丝猴的标本。1897年、1898年,曾为川金丝猴命名的法国科学家Milne Edwards两次对滇金丝猴进行描述,并为其命名。


同样地,滇金丝猴那退化消失的鼻梁引起他格外的注意,他把滇金丝猴与川金丝猴归为一个家族,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属名:Rhinopithecs,意思是鼻子奇特的猴子。至于滇金丝猴的种名,他只简单地冠以发现者的名字Bieti,这也是科学界对新物种命名的惯例,以表示后人对发现者的纪念。

 

但此后近一个世纪,科学界再也没有关于这个物种的任何信息,对这个物种的生态习性都没有任何了解。时隔70多年,1962年,中国动物学家彭鸿绶偶然在云南德钦畜产公司看到了8张滇金丝猴皮张,意外地证实这个神秘物种仍然存在。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研究人员见过活的滇金丝猴。

 

转机出现在1987年。这一年,昆明动物研究所从滇西北的维西县萨马阁林区捕获4只滇金丝猴,运回到研究所进行人工饲养,中国科学家才终于一见滇金丝猴的“庐山真面目”。


第二年,昆明动物园也在同一地区捕获几只滇金丝猴在动物园人工饲养,并向公众展出。自此,这个长期陷入科学界悬案的物种终于如石沉大海的谜团浮出水面。


原始森林的指示物种

 

滇金丝猴终年生活在海拔2500〜4700米的高山森林里,是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分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数千只的数量,让它们比大熊猫还要濒危罕见,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原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阿拉善SEE西南中心首席科学家龙勇诚认为,滇金丝猴是重要的指示物种,它的生存有赖于原始森林,每只滇金丝猴需要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原始森林方能生存,其家域之大在中国乃至全球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屈指可数,所以滇金丝猴群完全可以视为大面积原始森林的存在标志,我们可以通过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来实现对这些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保护。

 

滇金丝猴保护已经成为阿拉善SEE诺亚方舟生态行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白马雪山是滇金丝猴最重要的栖息地。它从维西绵延向北跨过云南省最北的德钦县,延伸到西藏最南边的芒康县,这一区域集中了所有滇金丝猴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1983年,白马雪山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成为保护物种。

 

如果他们消失,

说明生态被破坏得非常厉害

 

保护生物学认为,有一类物种叫做“旗舰种”。旗舰种的作用是它对人类社会有强大的号召力。滇金丝猴号称大熊猫外的“第二国宝”,自然无愧于旗舰种称号。


还有一类物种,叫做“关键种”,它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系统中其它物种的兴衰。关键种往往是植物,例如在云岭山脉的关键种就是云杉和冷杉,它关系到林中无数物种的生存,包括滇金丝猴。


这个以森林为家园的灵长类种群,它们出生在树,成长在树,觅食在树(寄生在冷杉树上的黑灰色松萝便是它们的食物)。松萝抑制冷杉的生长,松萝多了,甚至可致冷杉“窒息”而死,然而如果松萝少了,又会造成滇金丝猴的食物不足。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滇金丝猴似乎知道如何控制松萝生长,因此它们在大范围的区域内游荡,以保证既有足够的松萝吃,又可以控制松萝过分蔓延,防止危害森林的健康。因此,冷杉–松萝–滇金丝猴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其中任何一个角色的消失,都将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平衡。

 

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像滇金丝猴一类的“旗舰种”一旦消亡,则表明其生存区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难以恢复。事实上,在滇金丝猴生活的森林面积减少的几十年间,恰好长江泥沙含量急剧上升。很多村庄因为山坡上森林被砍伐、牧场退化、土地裸露而产生滑坡,不得不整体搬迁。

作为阿拉善SEE第一届理事成员的诺亚财富,很早就开始跟随阿拉善SEE学习,关注绿色生态,并身体力行绿色公益:

 

持续多年推动“一亿棵梭梭树”公益项目,每年都带领客户、员工到腾格里沙漠徒步春种,目前已经完成了15万棵梭梭树的“诺亚心之林”;  “一亿棵梭梭树”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筹集10亿元人民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阿拉善地区种植1亿棵梭梭树,确保有效恢复当地荒漠植被,以避免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合围,造成无法补救的生态灾难;

 

诺亚财富连续数年回馈客户的中秋礼品都是以“从地标看到你的爱”为主题的阿拉善沙漠节水小米、任小米产品;今年我们还增加了来自喜马拉雅蜂产的“千花觅”; 

2015年,诺亚财富支持出版《三江源生态保护手册》,与阿拉善SEE合作号召社会关注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举办三江源公益图片展,期待大家在观赏三江源头自然风貌与珍奇动植物里,体验大自然之美,同时反思这样的大美自然我们还能拥有多久?

 

2017年,诺亚财富又将阿拉善西南项目中心“诺亚方舟生态毅行”项目纳入新支持项目版图,在推动绿色环保上尽一份力。我们深知,守护碧水蓝天,任重而道远。


*资料来源:中国周刊公众号


为濒危动物出力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