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亚雄| “八秒”庆十载 歌声似天籁 ——记“八秒”合唱团中国无伴奏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杂志 2022-05-02

2009年暑假,为教学和参赛的需要,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了“八秒合唱团”。斗转星移,光阴似箭,到今年夏天,合唱团迎来了十年华诞。十年间,“八秒”作为一个由学生组成的、教学性的合唱团,已成长为我国合唱界的一支劲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2年,成立仅三年的“八秒合唱团”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专业组冠军”、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世界合唱比赛青混组世界冠军”等奖项。同年,“八秒”决定不再参与国内外的赛事,由参赛团转型成展演团后,获得了“全国校园文化杰出贡献标兵团”“全国优秀合唱团”“金牌合唱团”等荣誉称号。2014年,“八秒”随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转入浙江音乐学院,首次受邀走进国家大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9月参加了G20峰会“最忆是杭州”大型实景音乐会演出,给与会的各国元首和贵宾留下了深刻印象。2016年,“八秒”进行了全国巡演,在上海、北京、湖南、山东、宁夏、黑龙江等地演出24场,获得了各地听众的一致好评,被人们誉为“当代合唱民族艺术的先导”、“中国合唱新动向的代表”。作曲家陆在易在《畲族情歌—“八秒”合唱团演唱作品选集》序中曾指出:“‘八秒’是一种创造,它的创造,是在迅猛发展着的中国合唱事业中凸现形成的;‘八秒’是一个品牌,而要形成一个著名品牌,须有多方面的条件与很多人为之努力与付出;‘八秒’更是一个奇迹,在团员不断流动的情况下,竟能保持高水准并不断开拓新曲目,其中有多少奥秘、经验,值得探究……”


2019年8月4日晚,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座无虚席,华灯溢彩,气氛热烈,“八秒”举行建团十周年暨中国无伴奏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庆祝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2009年“八秒”首次亮相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赛事获得银奖

▲2011年“八秒”在上海第十三届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展演被誉为“中国合唱新动向代表”

▲2012年“八秒”在辛辛那提第七届世界合唱大赛中获得青混组冠军、女声组亚军、民谣组亚军

▲八秒合唱 《军营飞来一只百灵》


最初源于欧洲的无伴奏合唱原为天主教堂中唱诗班演唱的一种宗教合唱,是指仅用人声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艺术音乐表演形式。它在意大利文中称为“a cappella”,汉文中也被音译为“阿卡贝拉”。“a”是介词,意为“如……风格”“以……方式”,“cappella”是“教堂”,“a cappella”的原意就是“以教堂的方式”或“如教堂的风格”。“a cappella”约起源于15世纪末作曲家德普雷(Josquin des Prez 1440-1521)的时代,16世纪晚期,在帕莱斯特里纳(Goivanni Perluigi de Palestrina 1525-1594)那个时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无伴奏合唱在保持宗教性的同时,也逐渐演变为世俗音乐的一种演唱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在充分发挥各个声部、不同声区和多种多样音色表现力的同时,又能在整体上保持音乐的协调和风格的统一,所以一直在欧美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无伴奏合唱除宗教性的“福音派”外,还出现了“理发店派”(Barbershop)、“古典派”(Classical)、“流行派”(Contemporary)、“街角派”(Street corner)、“学院派”(Collegiate)等许多不同的派别。众多派别也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组合形式,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曲目。


“八秒”合唱团的演唱风格很接近“学院派”,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各个流派的优点,且在许多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场音乐会非常成功,从演出曲目上看,为听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多元的音乐文化遗产;从技术能力上看,给听众了一次欣赏高超的合唱艺术成果的机会;从演唱效果上看,让听众体验了应有的高尚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这场音乐会,使听众增强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


此次音乐会的曲目,不仅有为《诗经·绿衣》、唐诗《游子吟》和苏轼吟诵西湖诗歌等我国古典诗歌谱写的乐曲,有用京剧曲调编成的作品,有包括甘肃、江苏、陕西、山西等省的民歌改编曲,还有苗、壮、彝、蒙、侗、哈萨克等民族风格的合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乐曲,都是用当地方言和各少数民族的母语演唱,其中多半曲目还是首演。努力向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学习是“八秒”的优秀传统,通过在此次音乐会上演唱的作品,我们看到“八秒”不仅保持了这一传统,而且民族和地区更广泛,曲目更多样。这场音乐会不仅为听众展示了我国民族音乐悠久的历史和各民族多元文化的风采,也在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方面,实现了不断的完善和对自我的突破。从另一方面看,合唱团在语言和表演两方面都力求做到既能原汁原味地表达民歌的风格特点同时,又能发挥合唱丰富的色彩和具有交响性的织体特征,在演绎这些作品时,既具中国传统音乐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大胆地吸收了西方现代各种创作和演唱技巧,令人耳目一新。


 ▲酷暑寒冬,“八秒”四季

▲八秒合唱团 十周年音乐会 《追寻》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色是声音的物理特性之一。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等一样,具有重要的音乐表现功能。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色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因素,对形成音乐的神韵起着很大的作用,高度重视音色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特色。春秋时代的文献《左传· 昭公二十年》中以烹调时用不同的调料才能“齐之以味”的道理进行比喻:“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指出“声亦如味”,在音乐上应当用不同音色来加强表现力。《国语·郑语》中更根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理,指出“声一无听”。要追求音色的多样性,便不能用音高谱,而要用指法谱,只有用它才能标出每一个音是怎样奏出来的,表现出特定的音色。因此,我国的传统乐谱无论是古琴用的文字谱和减字谱,还是唐宋时代流行的管乐俗字谱和弦乐俗字谱最初都是指法谱。


中国人不但在器乐方面追求音色的多样性,而且在声乐中也追求音色的多样性。汉族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虽说音域、行腔和润腔方法不同,但音色也是区别行当的主要特征之一。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歌,除了调式、旋法、节奏、节拍等方面有所不同之外,音色的不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音乐评论家指责“民族唱法”“千人一面”,与一些歌唱家不注意民族唱法的音色多样性有关。


根据音响学的实验,在声音的四个物理特征中,人对音色感觉最敏锐。对声乐艺术来说,在四个特征中,最基本的要求是音高和音长,强弱次之,无论是独唱、重唱或合唱,丰富的音色最难做到。要在合唱中取得多种多样的音色,必须在训练方面狠下功夫。“八秒合唱团”在演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作品时,非常注意使用特定的不同音色。如在演唱侗族大歌《大山真美好》时,就用了侗族人唱歌时所特有的、带有浓重鼻音的音色;而演唱京剧选段《卖水》时,又用了京剧旦角头声较重的音色;在演唱哈萨克民歌《等你到天明》时,用微带朦胧的音色,这使他们的演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由于“八秒”注意到不同作品在音色方面的特点,给听众了一次欣赏高超的合唱艺术成果的机会。


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无伴奏合唱多用男声多重清唱的形式在教堂演唱圣咏,从而展现人声之美。因为那时演唱的主要目的是愉悦神灵,所以格调都十分高雅。然而无伴奏合唱发展至今,早已超出了“圣歌”的范畴,目前在这种演唱形式的曲目中,既有高雅的作品,也有通俗甚至是媚俗的曲目。此次音乐会自始至终保持了高雅的格调,既使是通俗歌曲,也用高雅的风格加以处理。从演唱效果上看,让听众体验了应有的高尚审美情趣。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没有精神支柱。


鸦片战争以降,我国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国人心中开始弥漫一种自卑情绪。与此同时,一些专家丧失了包括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在音乐界产生了崇洋媚外,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我国传统音乐,出现了希望中国音乐“全盘西化”等错误的思想、主张和做法。当前要批判上述错误思想、主张和做法,使广大群众树立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不但要大力宣传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国人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尊崇之心,而且要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拿出大量好的音乐作品。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大多在传统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改编的,演唱又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使听众增强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


▲2015年“八秒之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演出

▲2016年“八秒”G20峰会上演出《最忆是杭州》

▲2017年合唱团在西班牙埃普拉特约布里加中央文化空间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并获得第11届世界合唱研讨会最高“杰出贡献”荣誉

▲八秒合唱团演唱《Adiemus》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傅不高,徒弟塌腰”,八秒合唱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它的创始人及指导老师阎宝林先生的努力分不开。阎老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刘大冬、焦望曾、马革顺等前辈,是八秒合唱团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由于他在合唱方面取得的成绩,现任世界华人合唱艺术联合会总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协高校联盟合唱委员会会长等职务。


虽然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演唱无伴奏演唱多声部民歌的传统,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音乐学界并不了解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加上汉族传统民歌中这类民歌很少,分布地区也不广,因此要在我国特别是在汉族地区发展无伴奏合唱,需要在理论研究、创作作品和演出实践三个方面都做出相应的努力。在这三个方面,许多前辈进行探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如黎英海先生在汉族调式及其和声方面的探索,樊祖荫先生对各民族民间多声部民歌进行的研究,马革顺、严良堃、郑小瑛等先生在合唱表演方面做出的努力。然而,阎宝林教授在这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正是因为他在这三个不同方面的努力,才使“八秒合唱团”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


阎宝林首先对音乐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写出了五十多篇论文,发表学术专著两本,在其代表性论文《无伴奏合唱风格和音律选择研究》中,提出合唱音色“中间值”的观点,并对不同律制对合唱的影响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看法。与此同时,他还努力学习作曲技术和民间音乐,创作了《畲族情歌》等二十余首合唱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成为“八秒”的保留节目,也受到全国各地许多其他合唱团的欢迎。在合唱表演训练方面,阎老师更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包括气息之根、音准之本、节奏之趣、音色之变、力度之阶、速度之层、语言之美、风格之妙等八方面构成的教学体系,而且在每个方面都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如在训练合唱队气息方面,阎老师发明了一种包括十节的呼吸操;而为了训练音准,他采用了用半音阶开始,通过唱单个和弦到演唱不同和声连接的一套训练方法;为了训练在合唱中运用方言和各民族的语言,他创造出一套从发单元音到双元音,再到复合元音,最后学习声母的办法。根据阎老师介绍,这套教学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八个方面最后一字的纵读“根本趣变,阶层美妙”,而它的精神实质则为“追求实效,慎独自律”。正因为有了这套科学的训练体系,一个由流动的学生组成的教学性的合唱团,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并以“演唱的多样性,风格的多维性,表现文化的多元性,国内具有的引领性”享誉我国合唱界。

▲“阎氏呼吸操”的十载提炼

▲2011年“八秒”混声、女声团在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上摘金夺银


无伴奏合唱最早既然称为“a cappella”(“以教堂的方式”)就说明它最初并不一定没有伴奏。因为早期的作曲家们没有在乐谱中写明独立的器乐声部,所以后来许多学者便以为“a cappella”没有伴奏。其实,当时在教堂里唱“a cappella”,可以用管风琴或其他乐器跟着演奏某个或某几个人声声部的旋律或和声,因此“a cappella”有时可以有伴奏。此次“八秒”合唱团也表演了两首有器乐演奏声部的作品,第一首是和青年二胡演奏家孔艳艳共同演绎的、用管子独奏曲改编的无词歌《江河泪》,第二首则是和竹笛演奏家杜如松先生一起表演的作曲家翁持更先生的作品《唤——歌与笛的倾诉》。杜先生与合唱队配合得很好,演绎出了合唱队与竹笛间交响性的对话,而《江河泪》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江河水》的旋律人人耳熟能详,在乐器和人声结合方面,由于律制不同,特别是演出当晚二胡扩音设备故障,效果令人遗憾。


▲2016年“八秒之声”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召开 





“八秒”是教学性团体,创办十年来,已培养了上千名学生。他们中有不少人毕业后到祖国各地的中、小学去当音乐教师,也有人在高等学校任教。这次音乐会是成功的,然而八秒合唱团最成功的并不是这场用多种风格的作品、变化多端的音色、变换丰富的队形为听众演绎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的音乐会,而是通过十年的理论探研与不断教学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懈努力,培养出来的一千多个学生。这次有20多位优秀毕业生重返校园,和在校生一起演唱,他们便是这一千多人的代表。这一千多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为使我国音乐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正在祖国各地用“八秒”的科学训练体系进行音乐课的教学。


2019年8月“八秒”第三次应邀赴京参加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合唱节,在“八秒”创办十年之际,将这套曲目奉献给首都的观众。预祝“八秒”合唱团越办越好,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本文原载《人民音乐》2019年第11期)


杜亚雄 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

排版 盛汉


公众号ID:rmyy1950 


欢迎关注《人民音乐》杂志,跟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变迁。


往期部分文章:

谢嘉幸|寻找传统的声音 —— 记探索中国多声音乐之路的践行者樊祖荫

杨燕迪|以现代思维开掘传统——评歌剧《画皮》兼谈当前中国歌剧创作中的若干问题

梁茂春|实诚在胸臆 笔墨著竹帛——纪念李焕之诞辰100周年

伍维曦| 辨及微茫 思及兴亡——评雷米·冈波斯新著《海滩上的德彪西》

项 阳|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学实践

田 青| 风正一帆悬——我所认识的刘再生先生

刘再生|廖辅叔悼黄自《望江南》八首新浮现

杜超|面向音乐本身——哈默林与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

获奖文章||张萌|唱出更好的自己——听雷佳毕业音乐会有感

获奖文章||姚亚平|风格史-断代史  现代性-后现代 ——西方音乐历史编撰学若干问题的讨论

获奖文章||李吉提|郭文景与大歌剧《骆驼祥子》

梁茂春|黑白键盘 五彩人生——为祝贺周广仁教授90华诞而作

黄宗权|音乐的价值在于实现文化的新创造 ——访作曲家周文中先生

盛 方|寻访费迪南·阿德勒

郑 艳|传统与当代   继承与创新  分析与理论  ——2018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美]克里斯托弗·哈斯蒂|对中国新音乐于西方作曲家之启示的断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