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煮肉片与马卡龙蛋糕——2023年05期《科幻世界》评刊

chihui 大橘科幻 2023-08-18

注意:文末有彩蛋。是关于《依尘》的。
这期正好有《依尘》上篇,看完之后我决定一口气把上中下看完,拔牙次数要少,读比较刺激的小说同理。
和这期一样,后续每一期会单独分析当期连载部分的问题。
这期的彩蛋呢,就是单独把这篇提出来聊一些新的角度,跟写作无关。
---------
先来说一下这期的主题。
本来我想讲文笔。讲依尘,讲编辑作者和读者沟通的问题。
写到一半有人微信跳脸。为《依尘》辩护长达半小时。然后问我能不能当ta的嘴替,还没钱拿。
心情变差。
正好午餐送来了。
于是这期咱们先讲吃的,嗯。
闲话少说,先来评刊。


---栏目的分割线---
这期的科学栏目还不错。介绍图书馆的也很好。
银河奖专题不做评价。我被诗给呛到了。



---小说的分割线---
《夜行环线》
这篇作品的前三分之一,我读的很满意,赛博朋克嘛,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细节也足够丰满。然后当我看到主角“很特殊”的时候,我有点……
怎么说呢,就像是看到了路飞有个革命军的爹,就像是看到了鸣人是火影的崽,就像是看到了黑崎一护有灭却师血统——
先用底层逆袭青春热血把人骗进来,然后告诉你这是个关于天生神力的故事。
叹气。
后半部分就很看不下去。不喜欢。
当然,这属于个人口味问题。天生神爹属于一部分人的萌点,可惜不是我的。

下面来说一下这个故事的一些技巧问题:文笔足够华丽,但是给人的印象却不够深。
抒情丰富,细节丰富,描写丰富,反复地渲染气氛和反复书写角色。
但最终的效果却显得有些后力不足。
拿作者自己的作品《消失的马戏团》做对比,《夜行环线》里有更多的华丽描写,更多的情感渲染,差不多每一节都和《消失的马戏团》里高潮部分的描写相近。
所以我在读完第二章之后,就感到了沉重的阅读疲劳感。每一章都有意外,每一章都有激烈冲突,每一章都有强烈的情绪渲染——甚至连高潮和结尾转折都被盖了过去。
读者对文字的美感,其实有点像人类对食物的反应。荤素搭配,美味。有点糖(爱情),有点油水(趣味)就很不错。有点辣椒(戏剧冲突)也很好。种类要多,要有大菜(高潮),最后吃个甜品喝个汤,收尾。
这篇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头菜:水煮肉片,第二道菜,水煮肉片,第三道菜,水煮肉片,第四道菜,水煮肉片。主食:水煮肉片。
叹气。
虽然问题有点麻烦,如果要对这篇提出修改建议的话。我只会建议作者对作品的2-4章,和结尾前3章进行削减,让这两部分故事简练一些,这样进入高潮的时候就可以重新展开渲染。让故事重新获得节奏感。
——因为,根据我的创作经验,对于已经写完的作品,要尽量从最小的修改尺度来获得最大的效果。大动刀斧,往往效果不佳。
评价:可以看一次



【世界科幻】《鲜花盛开的金星》
得,这期标题我决定改成水煮肉片。
这篇和《夜行环线》一样,抒情,渲染,情感,气氛,背景,而且比前一篇缺少情节。
但是它只有4页。
而不是《夜行环线》的22页。
在这个尺度上填满抒情和气氛,不会让读者感到厌倦。至少我阅读下来,体感就要比前一篇更舒适。
——这就是只吃一块蛋糕和一周都只有蛋糕可吃的区别。
评价:可以看一次


《叶公好人》
——一个有点生硬的爱情故事。凑合着放在科幻背景里。
用情感渲染取代人物刻画,用场景转换取代情节推进。
如果说《夜行环线》好歹是主菜的话,那么这篇就只能算是红糖馒头和红糖馒头和红糖馒头。
及格。
仅仅是及格而已。
评价:我不会看第二次。


《本能》
前面基本上卡及格线。绕着一个核心构思堆了很多气氛和场景。这一期基本都是这样。
结尾上大分。
前面的铺垫稍微长了点。比及格好一些。
评价:可以看一次。


《依尘》(上)(中)(下)——一次评完然后我就不用折腾自己了对吧。
专题等下留到后面,这里先来说说别的。比如文字描写——
如果说一桌子水煮肉片和一桌子红糖馒头至少还能吃几口的话。
这篇作品的“上篇”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桌子马卡龙蛋糕,齁甜。全部用精致的盘子装着,一个英国管家装扮的无面人站在你面前,拿起马卡龙一个接一个的往你嗓子眼里塞,一边塞一边背诵名著,还一边问你:优雅不优雅?优雅不优雅,你看我优雅不优雅?
人物塑造上,男主两个特征。1.干眼症,2.马景涛,哦不,喜欢对女主咆哮。
参考前面说过的:人物特点要参与故事进展,两者倒是都做到了。
女主特点:无。全是女神式刻板印象。温柔的,体贴的,美丽的,清新的……
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什么特点,也想不起来女主除了答应跟男主在一起和离开之外有什么地方推动了故事进展。我是不觉得一个女性在遇到马景涛式咆哮男之后还能跟他在一起的,所以我在看到下篇之前都以为这个女主从头到尾都是幻觉……
之前说过这篇作品很有意思,有意思的点在哪呢,在于它乍一看基本符合了之前几期说到的科幻小说关键技巧。
比如“人物特点要参与故事进展”,比如“科幻构思可以用来推动情节,作为故事的引擎。”比如“背景要细节丰富”比如“读者不懂的东西要作出解释”……
但是仔细一看,全是歪的。
在我谈论这些写作技巧的时候,会不断地重复:要一个作品一个作品的分析和使用。不要拿一个锤子砸所有的钉子,要避免框架化。
因为,写作这东西如果框架化,会变得非常非常奇怪。看看《依尘》就知道了。
它实实在在地塑造了人物,将男主的特征加入到了故事进展里,但是却让男主显得更惹人厌了。
它打造了丰富的技术引擎,用纯粹的公式推动情节高速发展,直接创在了读者脸上。
它细腻而丰富地进行了背景描写,详细到书架、咖啡杯和长裙,但是一点科幻元素都没有。
它对自己旁征博引的每一句诗词和每一部名著都恰到好处地作了说明,确保读者一定能懂,虽然读者大概并不想懂……
所有的写作技巧都只是技巧,就像再好看的锄头也只是锄头一样。
——写作技巧是服务于“让读者能够享受故事并理解你要告诉他什么”这一目的的。
文笔华丽不等于文笔好。情感渲染丰富不等于情感写得好,写作技巧用得好不等于作品好。只要读者不喜欢,那就只能关门自萌。
作为一个读者,我可以确定地说,阅读《依尘》的时候,我一点也不享受,并且完全没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故事。毕竟美化男主的小说常见,把男主写成马景涛的我至少二十年没见过了。
评价: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依尘》专题的分割线----------------
这篇小说热闹到现在,写作上的很多东西,大家都分析过了。所以我也就只是借它说了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问题。
接下来的东西完全不涉及写作。有很多的不那么清高的金钱算计。不喜欢的可以不用看。
《每一篇内容都是平台的风险投资——从<依尘>说起。》
先引用一段对话。是我和另一位科幻迷小伙伴的。
小伙伴:如果你是编辑的话,你会发表《依尘》这样的作品吗?
我:肯定不会。
小伙伴:因为它不好看?
我:是其中一个原因。
小伙伴:有一种声音说,编辑部之所以发表《依尘》这样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尝试,尝试着吸引核心科幻迷群体之外的读者,扩大受众。你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吗?
我:四分之一正确。
小伙伴:?
我:你刚才的那段话,包含了四个问题,而他们只在一个问题上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这四个问题是:
1. 科幻世界是否需要更多的读者受众?
2. 发表《依尘》是否为科幻世界吸引到了更多的受众?
3. 如果《依尘》确实吸引到了更多的人关注《科幻世界》,这些人符合目标“核心科幻迷之外的群体”吗?
4. 《依尘》真的是一次“尝试”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来思考这些问题。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