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互联网

为什么你加的技术群都变成吹水群了?

卡颂 魔术师卡颂 2023-07-15

大家好,我卡颂。

周末不聊技术,聊聊我维护技术群3年来的经验,对以下两类同学有帮助:

  • 想维护技术群

  • 想找到氛围好的技术群

稳定的群结构

所有群(不只是技术群)都会慢慢死掉,「群死掉」有两种方式:

  1. 失去群活跃,没人发起话题

群会话 会在微信聊天界面逐渐沉底,并被遗忘。

  1. 陷入混乱

如果说上一种死法是「没人说话」,那这种死法就是「太多人说话」

在技术群中,聊天话题经常出现下面的变迁过程:

  1. 群友发起技术讨论

  2. 从技术讨论聊到行业现状

  3. 从行业现状聊到公司现状(卷、薪酬、裁员......)

  4. 从公司现状聊到社会现状(键政、润......)

当聊到阶段4时,群往往是最活跃的,因为:

  • 处于「阶段1」时,一些群友没有足够技术积累参与讨论

  • 处于「阶段3」时,正好激发了人类的八卦天性,参与人数逐渐增多

  • 处于「阶段4」时,正好可以释放内心的不满和怨气,且容易与人产生共鸣

此时,只想讨论技术(阶段1),或者看大佬讨论技术的群友会有3种选择:

  • 失望退群

  • 参与阶段3~4

  • 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没人再讨论技术,群充斥着键政与抱怨。这个技术群就处于「混乱」的死亡状态。

什么才是氛围良好的群

要维护一个技术氛围良好的群,要从两方面下手:

  • 稳定的群结构

  • 对群规的共识

什么是 稳定的群结构

对于技术群,一种比较稳定的群结构是:

  • 一个精神领袖(通常是群主,群成员入群也是因为想和群主建立联系)

  • 几个专家(几个技术领域的专家,是话题质量的保证)

  • 群宠(通常是可爱的萌新妹子,有妹子活跃的群通常会更友善、活跃。当然,这不是必须项)

  • 大量吃瓜群众(群活下去的关键,他们会提问、贡献群活跃。但控制不好也是群混乱的根源)

什么是 对群规的共识

对群规的共识,简而言之就是群友间达成共识,不要让群话题发散到「可能失控的区域」

为了达成共识,笔者曾试过很多方法。比如:不定时巡查群聊话题,如果有迈向混乱的趋势,就及时制止。

但对于那些已经有混乱趋势的群来说,「混乱」才是常态,阻止混乱的行为会被一些群友抵触:

从人性的角度很好理解 —— IT这么卷,我每天上班(或找工作)这么辛苦,我加入技术群「并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是为了找到和我同样处境的同行」,我们一起抱怨社会、抱怨环境。这种抱团发泄的行为能给自己一种「大家都是这么惨,我当前的处境并不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的感觉,从而缓解自身焦虑。

如果你在此时强调「不要在技术群讨论技术无关话题」,实际上是变向打破他们的舒适区,受到抵触也就不奇怪了。

有人可能会说:润出去的同行轻松、高薪、发展还好,确实是环境原因啊。

发现了么?在进群前,不同人的观念已经不同了:

  • 有人是为了努力提高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

  • 有人是为了抱团抱怨

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限制后者发言,而是设置入群门槛,筛选出前者。

当一个技术群前者占大多数,且有稳定的群结构,一般都能形成良好的技术氛围。

群门槛有两种形式:

  • 付费

  • 免费但有明确群规

前者很好理解,肯花钱进群的人,就是被筛选过愿意为技术付出(金钱)的人。

比如,我的付费课程价格不低(接近500元),专属的社群确实技术氛围很好,群友们也为React贡献了很多PR

我的免费群在入群前会明确告知群规:

有了这层约束,群里的讨论氛围也很不错。

后记

为什么你加的技术群都变成吹水群了?

因为加技术群的人不一定是想学技术的,可能只是想找到同行一起吹水。当群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会驱逐「想讨论技术的人」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 人以群分,要想讨论技术就得把「想讨论技术的人」筛选出来。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在管理群过程中,遇到好几次群友质疑我的动机 —— 你把人拉到你的群里,为什么还要花时间限制群友聊天话题?是不是不让别人发广告/公众号文章,只能你自己发?是不是为了卖自己的课/书?

他们可能没法理解,有些人做事儿,就想把事儿做好,体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彦祖,亦菲,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