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奖·榜样丨刘添: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西外研究生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 2024-05-23

国奖·榜样

2023年度


【小研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深刻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校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之际,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特别推出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系列专访,让我们一起向身边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领略榜样风采!

刘添

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专业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个人经历及荣誉奖项

荣誉奖项

2021年研究生优秀生源二等奖学金

2022年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

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科研产出

SSCI期刊1篇,一作

CSSCI期刊1篇,二作

省级期刊1篇,二作

二类优秀网络文化成果1篇,二作

三类优秀网络文化成果1篇,一作

资政报告2篇

参与部级项目1项

参与省级项目4项

实践服务

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



榜样面对面

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

“多读、多写、多修改”。

“多读”是基础。在日常的科研训练中,通过多读经典好书与名家著作,慢慢构建起脑海中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寻找到好的研究问题。

“多写”是从创造性模仿到主动性写作,逐步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套路和常用方法,学习规范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尽量做到一气呵成。

“多修改”是初稿写完后,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要秉持虚心求教的精神,学会主动与导师和业内专家针对自己的科研进展积极进行头脑风暴与讨论交流,不断地碰撞出研究灵感,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学术研究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在科研中,明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要保持耐心、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研究者需要不断提出疑问并寻找答案,具备分析数据和文献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和发现新的知识;在学术写作过程中,清晰、准确地传达研究结果和观点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严谨的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研究者的结论。为了提升这些能力,研究者需要不断地阅读、写作和反思。每一次思想的沉淀都可以让自己的学术思考更加扎实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术进步。

科研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我一直秉承着“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对学术最纯粹的热爱。克服拖延症、有计划的做事是我高效完成目标的经验。提前梳理好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可以具体到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各进行哪些学习和工作,踏踏实实完成既定目标,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非常荣幸获得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感谢学校与学院的悉心栽培,感谢导师姬文刚教授的指导。我将一直秉承着“爱国、勤奋、博学、创新”的校训,不断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行。



榜样寄语

愿各位保持对生活的定力与热爱,守一份初心、享一半清欢。只管耕耘,莫问前程;所望皆山海,山海皆可达。


追光逐梦不停歇

绽放最美芳华

诠释优秀定义

坚持奋斗的人生态度

展现不设限的青春模样

……

Never quit and never stop!

Dream it possible!


海报轮播

推荐阅读

研会动态 | 十二月“研会之星”&“四叶草之星”风采展示

国奖·榜样丨刘嘉钰: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一月生日墙 | 新年拍了拍你的脑袋,说祝你生日快乐!


西外研究生新媒体运营中心

图文 | 刘添

整理 | 侯泽轩

校对 | 王馨 贾艳

 编辑 | 赵子怡

责编 | 吕毓婕 黄培文 刘岳锐

审核 | 王欢

指导老师 | 张淼 罗杨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