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奖·榜样丨闫哲: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西外研究生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 2024-05-23

国奖·榜样

2023年度


【小研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深刻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校第十九届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之际,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会特别推出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系列专访,让我们一起向身边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领略榜样风采!

闫哲

现当代文学专业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个人经历及荣誉奖项

荣誉奖项

2021年优秀生源二等奖学金

2022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2022-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院级)

科研产出

CSSCI期刊,《贵州社会科学》,第二作者

论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第二作者

CSSCI辑刊,《阿来研究》,第二作者

CSSCI期刊,《民族文学研究》,第二作者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人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参与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人

国际会议,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参会

国内会议参会7次(3次获奖)

省级会议,西安外国语大学,参会并获奖

省级科创,陕西省教育厅,获奖

学生工作

文学1班团支书



榜样面对面

读研以来的感想

学至三年,深刻领悟到学术之灵魂在于贝尔纳所言“思想的相互作用”。学术并非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整个学术集体的思想协作。在吾师以及整个师门无数同仁的提携与扶掖下,我才得以从一个书斋式的“苦读僧”,成长为具备一定学术基础的真·研究生。在此向我的师门乃至所有帮助过我的同仁致敬!此外,本人深刻认识到学术之多维性。之前的我往往于专业分化后的学科牢笼中只执一角,缺少跨学科的学术思维与全观的学术视界,幸得师门跨学科范式的指导方针,浸染于文艺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乃至史诗学的学科培养,如今总算窥得几分学术的真面目。因此,本人深感学术之流动性、多维性之重要性

如何平衡生活与科研

导师常教导我们做学术要劳逸结合,懂得休息才能走得更远,我对此深以为然。在日常读书做笔记之余,也有着充足的时间继续自己的爱好。即使在写论文的紧张时刻,我一旦灵感枯竭就会果断选择停笔,然后去睡觉或者打游戏,直到缪斯的再度降临……还有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返回生活,生活也必将更好地服务于你的学术,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参加学术会议、读书会的心得与收获

我在上述提到学术的灵魂在于思想的流动与碰撞,参加读书会、学术会议的目的即是如此。于个人而言,参会的最大意义在于“知困知不足”的同时也能建立自己的学术自信,同时,学术会议和读书会能够逼促你去撰写、完善相关的论文。学术具有地域性和风格性,每个地区都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学术风貌,甚至不同高校间的学术风格也有着微妙的差异。因此,做学术不能隅于一地一校,而参加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学术会议,能够极大地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完善我们的学术方法,对个人成长而言非常有帮助。


榜样寄语

行远自迩,笃行不殆。愿广大学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追光逐梦不停歇

绽放最美芳华

诠释优秀定义

坚持奋斗的人生态度

展现不设限的青春模样

……

Never quit and never stop!

Dream it possible!


海报轮播

推荐阅读

国奖·榜样丨周雨凝:芳华待灼,砥砺深耕

国奖·榜样丨杨忆雪: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组织建设 | 校研究生会2023-2024学年12月工作例会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专题读书会顺利召开

西外研究生新媒体运营中心

图文 | 闫哲

整理 | 张可欣

校对 | 王馨 贾艳

 编辑 | 赵婧怡

责编 | 吕毓婕 黄培文 刘岳锐

审核 | 王欢

指导老师 | 张淼 罗杨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