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途榜样 | 我校研究生在陕西省创新成果展中取得佳绩


2023年7月26日,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高质量成果名单,我校研究生作品获高质量成果A档1项、B档2项、C档6项。



参展风采

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十一届陕西高等教育博览会暨第七届陕西高校科技成果第七届陕西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上,我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准备充分,在展会现场同前来质询的评审专家教授热情交流,对成果创新点、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专业细致的讲解介绍并认真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听取专家给予的建议,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我校研究生培养水平和教育成果。



下面就让小研带大家一起,走进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睹榜样的风采,走进榜样,聆听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


刘嘉钰

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2021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中国好创意新锐设计师

2022、202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陕西省第六届、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省级A档荣誉

中国好创意暨十六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中国好创意暨十六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第七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国家级二等奖

第八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西北地区一等奖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二等奖

中国好创意暨第十五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省级三等奖

第六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北美应用艺术设计大赛”全球决赛金奖

“第三届伦敦中华艺术交流展”全球决赛金奖

“第四届香港当代设计奖”国家级银奖

“当代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GSSP金曦奖”未来艺术设计优秀人才奖

在此次创新成果展中,刘嘉钰团队的作品“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系列应用设计”荣获A档荣誉,此作品同时入选参展陕西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洽谈会。

研究心得分享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是研究主题的选择,研究主题既要足够的深度,又要具有足够的广度,能够为学术界或行业界提供新的见解。其次,采取怎样的研究方法,这里需要考虑到主要观点、创新点、实践意义、应用前景等多个因素。

在确定研究内容上,我一直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选择带领团队深入研究非遗文化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我带领团队通过分析当下数字技术介入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特点与不足,从中发现数字化技术之于优秀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创新突破口,探究优秀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设计的多维表达方式。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规律地基础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当代审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运用数字化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设计结合,让更多的人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

参赛经验分享

参加设计类比赛需要综合考虑题材、创意、技术、用户体验等因素。准备充分、注重细节、保持创新和灵活性将有助于你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第一步,选择与你设计领域相关或感兴趣的比赛,建议大家以国家级A类竞赛为主,这是教育部官方认可且最具含金量和参赛价值的赛事,确保了解比赛的主题、规则、要求和截止日期等关键信息。想了解更多赛事信息推荐大家关注“设计赛”公众号,这里面会实时更新一些其他含金量较高的专业赛事。

第二步,根据你的创意方向开始设计作品。在此过程中,注重构图、色彩搭配、排版和细节处理等方面的精确和专业性。确保设计与比赛要求一致,并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

第三步,选出有理论支撑,自己最感兴趣并且最可能实现的选题展开研究。首先掌握基础理论,然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选址就是与自己主题密切相关的考察地,选择信息容易获取,地区有特产或者独特的文化,十分契合主题的地方。

最后,询问指导老师意见并调整设计。要确定主题设计重点,通过收集资料找到论点支持主题,做出设计策略。审查和评估你的设计作品,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的空间,进行修改和完善。

榜样寄语

目前的成绩绝不是终点,希望大家积极进取并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有“小德川流”,丰富内在修养;也要能“大德敦化”,胸怀世界和未来。你的气质代表着时代气质,你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


屈佳荣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2021级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专业研究生

2023第四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研究生论坛一等奖

2023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英语翻译挑战赛A组二等奖

2023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三等奖

2022-2023学年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2021-2022学年校级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校级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在此次创新成果展中,屈佳荣的作品“比较地区间主义:演化、路径与中国视角”荣获C档荣誉。

研究内容的确定

在确定研究内容时,我首先基于个人兴趣和前期积累的学术经验,选择了“比较地区间主义”作为研究方向。为了使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我进一步结合当前国际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内容为“比较地区间主义:演化、路径与中国视角”。

在确定研究内容后,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数据,梳理了地区间主义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中国视角下的地区间主义特点等。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文献梳理困难

地区间主义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术概念,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结合网络搜索、数据库查询等多种手段,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关于地区间主义的研究资料,并通过主题分类和时间线等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更好地把握地区间主义的发展脉络。

案例选择困难

由于地区间主义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案例选择具有较大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比较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我还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对案例进行筛选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区间主义实践,我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地区间主义的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研究深度不足

由于个人能力和时间限制,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在研究中积极寻求导师和同行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我还参加了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研究。此外,我还通过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语言表达困难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提高论文的写作质量,我通过阅读优秀论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等方式,学习相关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会积极寻求导师和同学的帮助,听取他们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述。

总之,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都是正常的。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克服困难,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还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支持。

榜样寄语

希望大家在该学习的时候认真投入,在该放松的时候尽情享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尽心就是优秀,尽力就是成功,只要尽心尽力,便无需在意结果如何。勇敢去尝试新鲜事物吧,付出的努力也许和当下的成绩不成正比,但所有的弯路都有它的意义,无数次的黑夜过后,总会迎来自己的星星。




海报轮播



推荐阅读

研途就业 | 近期西安市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合集

防艾宣传|携手学习防艾技能,共建健康美好校园

研究生学术月丨“万卷共知”21天文献阅读习惯养成计划开始啦

西外研究生新媒体运营中心

文字 | 刘嘉钰 屈佳荣

图片丨刘嘉钰 屈佳荣

整理丨侯泽轩

 编辑 | 赵明华

责编 | 吕毓婕 黄培文 刘岳锐

审核 | 王欢

指导老师 | 张淼 罗杨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