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论文撤稿量全球第一的背后,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今日话题:看待撤稿,技术层面要注意哪些?


据Healsan Consulting发布论文撤稿最新数据,截至 2022 年 7 月 13 日,世界范围内共有 37904 篇 SCI 撤稿,其中中国有 17204 篇,占比 45.3%。而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中国 SCI 撤稿数有 1032 篇,撤稿数量位列第一;印度为 687 篇,美国为 244 篇,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中国撤稿量位居全球第一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仅回看2020、2021两年数据,中国SCI撤稿量就分别以44%和62%“稳居”全球第一。可以说,除去2009至2011年出现的撤稿风暴(2009年705篇,2010年4200篇,2011年2306篇)外,中国SCI撤稿数量和比例十年来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而SCI撤稿量仅是各大刊撤稿情况的一个缩影,仅本号就曾多次关注过有关撤稿的新闻↓↓↓

连撤两稿!123页PDF举报天津大学导师造假最新进展!

超300篇中国学者论文一次性被撤,均源于“冒牌”学术会议

关注:杰青被撤稿17篇论文!74篇在pubpeer上被质疑……



与往年剽窃占大比例不同,今年中国SCI被撤稿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数据不可靠和同行评议造假上。这就要说到,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被撤稿呢?


对此,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向编辑和出版者提供了出版道德规范方面的建议。国际著名的出版集团大多是其会员并遵守其推荐的规范和撤稿处理流程。


根据COPE最新修订的撤稿有关规范,如果论文被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可能会被期刊撤稿:


1、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论文中结果是不可靠的,或者是由于重大错误(如计算错误或实验错误),或者属于捏造(如数据)或伪造(如图像处理);

2、构成剽窃;

3、研究结果以前曾公开发表过,但没有标明来源,没有向编辑披露,未取得再版许可,从而构成没有正当理由的重复发表;

4、包含未经授权使用的材料或数据;

5、涉及侵犯版权或存在其他严重的法律问题(如诽谤、隐私问题);

6、研究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7、基于违反审稿规则(如:被操纵的同行评议)而获得发表;

8、作者未披露某项重大的利益冲突,在编辑看来,这会使编辑和评审专家对文章的解读和评审产生不当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限于“被撤稿”的情况,即所投刊物对已发表论文采取的撤稿决定。那么,如果自己发现论文“有瑕疵”,想要撤稿,可以吗?


可以。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如果只是数据错误而并不影响核心结论的科学意义,那么应该申请的不是撤稿,而是数据更正,nature,science也有大量要求数据更正的论文,不会有人认为有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情况较为复杂,比如数据错误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文章的核心结论,或者是怕留下隐患而希望撤稿,也是可以的。虽然外界对撤稿的普遍认知不是褒义,伴随的大都是学术不端事件,但目前撤稿是否属于学术不端并没有进行明确定义,只是中性词。(内容参考知乎@居然)



虽是中性词,但论文发表不是儿戏,撤稿的决定可能会伴随许多消极影响,需要三思。尤其如果是作者私自撤稿,或者是SCI论文发表见刊后要撤稿,这往往是不被允许的;作者如果是撤稿次数多了,也可能会将作者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作者再向这本期刊提交论文。


而若是编辑部要求撤回,也就是常见的撤稿,会比较麻烦。一篇已经成功发表的sci论文一旦被编辑部要求撤稿,很可能会追究具体的作者信息,论文发表时间,撤稿时间等,还会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找到这些论文的对应信息,追究相应的责任。


例如SCI被撤论文主要有学术造假”(fraud)、“学术过失”(error)和“其他”三种情况,研究数据表明,在论文被撤后的五年内,79名负有主要责任的作者中有45位没能再次发表论文。而对于被撤论文中负次要责任的作者,论文被撤稿对他们的影响也极大。有27.6%20.3%非主要责任作者在论文被撤后的五年内也没能再次发表论文。(内容参考知乎@为啥不吃香菜)


那么如何确认自己的“瑕疵”论文是需要更正还是撤稿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知乎有一位网友询问:SCI 文章发表后发现图片不对主动撤稿,编辑部同意主动撤稿,会认定学术不端吗?


图源:知乎


知乎答主@Alien对此做出了解答,以下是部分节选:


发现图片不对,如果不影响结论,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勘误声明,而不是撤稿。


每个期刊不仅仅只发Research Article和Review Article两种类型的文章,还有Note、Comment、Corrigendum(勘误)、Letter、Report、News、Obituary(讣告)、Advertisement等。


答主做气溶胶相关的,目标期刊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隶属Elsevier。看看几期的勘误情况。


1.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21 (156) 105832

文章信息如下。标题是标准勘误书写方式,勘误点是说原文图11的右轴写成了0-4000,真实应该是0-400,被扩大了10倍。


图源:知乎


2.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21 (158) 105845

文章信息如下。勘误点是说原文有三个公式打错了,更正一下。


图源:知乎


3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21 (154) 105764

文章信息如下。勘误点是说原文项目号打错了,更正一下。


图源:知乎

来看看撤稿是怎么写的。


Retraction notice: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20 (143) 105529

文献信息如下。作者撤稿原因是因为这篇文章部分内容已经在另一个会议发表了,因此撤稿。


图源:知乎


可以看出,勘误和撤稿,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一类是正常错误,毕竟审稿人和编辑不会那么仔细,重复一遍你的内容。


另一类,是图表重复、一稿多投、数据造假,能上升到学术不端,学术伦理的。Elsevier对撤稿有明确的定义,能让大家好好区别勘误和撤稿。杂志社对撤稿的处理方式是,发撤稿声明,移除原来的网页版,并替换为撤稿声明。但,纸质版本会永久被图书馆收藏。


对于提问者,如果撤稿声明写得不好,那可能会误被人理解为学术不端。


学术界是一个比较讲规则的地方,文章毕竟已经发表了,如果是数据造假,即使撤稿,也留有了证据,撤不撤稿都有影响;如果只是数据错误,不影响核心结论,那就给编辑发信申请更正;如果影响到了核心结论,那这个事情本质上还是涉及学术不端的,因为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往往要经过多次验证,需要保障有重复性的前提下才能投稿。做过研究的人都能理解这一点,毕竟没有结论的实验往往比得到明确结论的实验更简单。


源: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Healsan Consulting、丁香园、知乎等

责编:Hannah

审核:叶紫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高职也能发Science ! 英雄不问来路,顶刊不看出身

最新SCI影响因子出炉,国产期刊最高突破46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