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调可以但是不能“菜”,私募大佬但斌被投资者起诉了!

私募督都 行家基募 2024-03-22


行家基募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所列产品表现仅为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收益保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但斌,2023年百亿私募界的领军人物,最近却陷入了官司的泥潭!


图片信息来源:上海金融法院



官司困扰


上海金融法院最近发布了一条裁定书,申请人阎某称:被申请人夸大宣传、怠于履行管理人职责,在管理某私募基金期间严重违反信义义务,给申请人造成重大损失。还指出被申请人对于某私募基金的巨额亏损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某私募基金的亏损完全是由于被申请人怠于履行管理职责、违背信义义务所造成的。由此可见这位投资人估计也是损失惨重“急眼了”。


图片信息来源:上海金融法院


面对这样的指责,但斌所在的深圳东方港湾投资(下称:东方港湾)回应称,投资人明知风险还是签下了风险揭示书。在争议解决方式上,投资人当初是清楚认可仲裁条款的。东方港湾还强调他们已经做足了风险提示,相关条款不仅加粗还特别强调了。


最终金融法院认为,各方当事人基于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仲裁条款,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涉案纠纷应由仲裁条款明确约定的上海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人主张系争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无效,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并驳回申请人阎某的申请。




“双刃剑”


从文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于2020年12月9日签署《某私募基金合同》,由于材料中隐匿了产品名称,所以并不能具体的推断出是哪只产品。


私募排排网显示,但斌的私募业绩历经起伏,2021年亏损11.21%,2022年亏损25.26%,但在2023年迎来了翻盘,收益达到18.29%,东方港湾整体近一年的收益更是高达25.78%。

图片信息来源:私募排排网


但斌作为法定代表人,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和言论也频频成为讨论的焦点。


名人效应是很不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如半夏投资的李蓓。2019至2021连续三年实现正收益,2020年的年化收益高达82.94%,2021年也达到67.68%。紧接着李蓓开始频繁发表个人观点,并高调预测市场,其知名度快速提升。


但是在最高调的2023年时,她的基金取得了大约-21%的全年亏损,创下历史新低。随着质疑声音的到来,她没有畏惧,继续高调的对外发表言论。几次的预测落空,让某大佬已无法忍受,在群里直接@李蓓,反映压力太大,请求她少发表些言论,专心提升业绩。可见内部已经出现了不满情绪。





低调前行


回顾近一年的市场环境,不仅私募基金经理“吃瘪”,公募的基金经理也好受不了,前一段时间“基金经理道歉”冲上热搜更是将讨论的声音推向最高潮。年底业绩的披露更是搅动了行业内外的声音。


图片信息来源:微博


无疑,当业绩好的时候,公司的形象会焕发光彩,员工们也会满怀成就感。适度的品牌展示和IP建设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但是,如果太过高调,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反噬。因为那颗璀璨的“明星光环”并非只有一面。




往期推荐

添橙投资怎么了?频繁被同行“打脸”
大难临头各自飞!私募机构被罚2.64亿!因勾结他人扰乱市场秩序
投资者真的倒“大霉”了,第一家因为赔偿要破产的私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