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炸裂了!”云南临沧,女子给侄子介绍对象,却将自己的微信号推给侄子,假扮网恋女友跟侄子谈恋爱,骗取钱财6.3万元,法院判了

春水木边 春水木边 2024-03-06

太炸裂了!云南临沧,女子给侄子介绍对象,却将自己的微信号推给侄子,假扮网恋女友跟侄子谈恋爱,骗取钱财6.3万元,法院判了

案例回顾

小李一直忙于工作,生活中鲜有浪漫的爱情。在表哥的婚礼上,家人的一番讨论让他的婚事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在这时,姑姑拍着胸脯承诺要给他介绍一个好女孩,让小李心中暗生期待。

几日后,小李按照姑姑的指示,添加了一个微信号。他从未想过,这个微信号的主人竟然是他最信任的姑姑本人。

那天,姑姑打电话来,故作神秘地说:“怎么样,我给你介绍的女孩子不错吧?”

小李忍不住夸赞:“姑姑,你真是我的红娘啊,我俩聊得超级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李和“女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好。直到有一天,女孩提出了购买手机的事情。

“最近看上了一款新手机,好喜欢,但是有点小贵,6500元,我有点舍不得买。对方在微信上留言。

小李二话不说,立刻回复:“没事,我给你买,就当是我送你的礼物。”

女孩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小李的好意。小李觉得自己终于能为女孩做点什么,心里美滋滋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女孩时不时会提出一些小要求,比如说生活费不够用,妈妈生病了需要手术费等等。每次小李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觉得这是作为男朋友应该做的。

直到有一天,小李的一个朋友无意中提醒他:“网恋要小心,现在骗子很多。”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在小李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回想这段时间的种种,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面呢?每次提出见面,她都有各种理由推脱。”“为什么每次视频聊天她都不愿意?”

小李决定找姑姑问个明白,但姑姑的回答让他更加困惑。最终,他决定报警,希望能查个水落石出。

当真相大白,小李发现自己一直在和姑姑聊天,而且被骗走了6.3万余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失落。

面对背叛和欺骗,小李毫不犹豫地把姑姑告上了法庭,他要为自己的权益和受伤的心灵讨回一个公道。

案例分析

从法律角度分析,姑姑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首先,姑姑通过虚构事实——即假装是另一名女性与侄子建立恋爱关系,这一点通过姑姑与侄子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证明。其次,姑姑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侄子的财物,这一点从她骗取钱财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再次,姑姑的行为导致了侄子的财产损失,这一损失是实际发生的,侄子通过银行转账的记录可以证明。最后,姑姑的行为造成了侄子的经济损失,这一损失的数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诈骗罪,根据诈骗的数额和情节的严重性,可以判处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以及罚金等。在本案中,姑姑骗取的金额达到6.3万余元,属于较大数额,且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姑姑可能会面临较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此外,本案还涉及到民事责任的问题。侄子可以根据姑姑的欺诈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姑姑返还骗取的财物及相应的赔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侄子作为受害人,有权要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失的赔偿以及因此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等。

法院判决

鉴于姑姑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审判,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同时责令其归还被骗取的6.3万余元。

有网友表示:“这简直令人震惊,竟然有人能做出这种事!伤害最深的往往是最亲的人,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希望小李能尽快从这段阴影中走出来。”

点亮【赞】+【在看】+【分享】,感谢您的认可!

免责声明:人物为化名,配图来自网络,故事根据案例改编,意在普法,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太炸裂了!”云南临沧,女子给侄子介绍对象,却将自己的微信号推给侄子,假扮网恋女友跟侄子谈恋爱,骗取钱财6.3万元,法院判了

春水木边 春水木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