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大一新生入学指南:这5点越早知道越好!

朱敏、陈诗峰 广州图灵编程Turing 2022-08-11


(搜索B站:科技二人转 | 了解更多科技新闻)


9月将至,意味着许多伴随着图灵成长的同学也将迈进一个新的征程——大学。大学的学习之路和之前的12年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这就会出现有不少的同学会因此感到不适应,陷入无尽的茫然和焦虑中,从而影响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这次图灵编程特意邀请了朱敏老师和陈诗峰老师,来给同学们聊聊2022年大一新生会面临的问题和一些应对的方法。




过渡期的“两极分化”

许多学生容易被“毕业指挥棒”提前到大一影响,出现有如:像”脱了缰的野马“那样释放自我,觉得大学没必要太认真对待,得过且过地过完四年;或是:依然保持着高三的紧绷状态,觉得”分数大过天”,搞得自己压力太大等系列反常。


经济下行,就业困难

今年,全国考研学生人数高达457万,比2021年报考人数377万人增加了85万人,增长率为23%。大量毕业生不愿面对职场高压,转而投入考研的“内卷”圈中,这也是从侧面反映了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今年的互联网大厂大批量裁员能得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一纸文凭”不再是香饽饽,过去的企业招聘或许只会看重你的学校文凭和你的专业是否对口这个岗位,而如今,企业更是看重“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职场“内忧外患”,自我提升才是王道!那么同学们能够如何利用好大学四年,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实实在在的本领、增加社会立足的资本呢?请继续往下看~




“应试教育”不再适用

在过去的12年间,同学们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打拼,各种“题海战术”是常态,疲于应对各种“老师把考试里会出现的每一道题型,日复一日地把它揉碎了嚼烂了,再一点一点地往学生的脑子里塞”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但是大学的教育却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勇于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套为人处事的底层逻辑。


“唯分数论”在大学是行不通的,2个同专业的学生,即使一个考80分、另一个考100分,也不能说明这2者在能力上会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知道远远是不够的。



自主学习是关键

身处21世纪信息化时代,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书籍与互联网。现在的出版物书普遍价格低廉,甚至还有电子书,遥想古代的四书五经,那都是写在竹子上的,一本红楼梦要几辆马车才能装完。


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只要你愿意,你能轻松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特别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我们鼓励要多去关注Up-to-date资讯,相对于学校着重于传授基础原理,而这些基础原理的表现形式和操作系统则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而这些可能是信息化时代的制胜之道!



千万不能止步于把学好课本的基础知识,而是要从互联网上获取到最新的技术、知识,尽早地去研究前沿的课题,这样的行为有助于同学们将来找到心仪工作。


利用好现有资源

如果你还在“悔不当初”,抱怨自己的学校不如别人的,请停止抱怨,试着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发展上面。


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遗憾能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不是多数人。不管是在985、211,还是普通本科,大学不应该是困住一个向学者的牢笼,而是一个创造机会的地方。去接纳你不能控制的,然后把你能控制的做到最好。



比如,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相关领域的社群、BBS、名校的公开课等,这里推荐一个公开课的学习平台:中国大学MOOC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里面有许多著名大学的公开课程供同学免费学习。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入大学的学生,可能会被游戏、短视频或一些无意义的社交活动诱惑吸引,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失去掌控。


应对以上情况的办法是找到一个能长期坚持的事情,比如阅读,因为多阅读,多思考,你会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看世界做事情的方法论,不会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抱着一试的态度,而是会去甄别它的对错。



当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议是每天的阅读量达2万字以上(同学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一个量),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每天坚持,只有长期坚持一个事情,它才会给你反馈。


然后阅读面要尽量广,不一定非专业类书籍,尝试下博览群书,或许你能从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地方!


保持开放性,做一个有趣之士

人生路漫漫,做一个有趣之人,其实蛮重要的。“有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和剂”,不论是自我接纳还是与人交往,这都能带来正向的一面。


“做一个有趣之士”并不只是说做人要有趣一些,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去能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地方。因为人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一种不变的模式里,我们需要一种更新的方式来审视这个世界,并且证明自己的能力。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和大众印象中的物理学家不太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情商较低、人际关系图谱简单这类型固化印象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费曼的日常生活就和一个喜剧演员差不多,浑身都是段子。他写了一本名叫《别逗了,费曼先生》,里面讲的就是他从小时候上学,直到在「曼哈顿计划」里工作,碰到的好玩事情。



所以说,保持一个相对开放的思维是有必要的,敢于去发现自己的天性,从而运用好它,往往能够为我们带来意料之外的东西。




我们希望同学们听完我们的这期节目,都能记住这4句话——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停止抱怨自己过去的不努力,过去已成事实,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带着勇气迈进大学,去寻找那些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坚持那些不愿意放弃的原则。


在四年后,你会爱上当年的那个充满力量和无所畏惧的自己。然后带着无穷的力量走出校门,去奔向那个充满未知的无限可能的世界吧!但要记住,我们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要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