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64丨五院四系法律史保研魔盒:度过法律史保研的漫长岁月

鱼跃保研团队 鱼跃法学
2024-09-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比起有着诸多时事热点和理论争议的其他部门法,法律史显得清冷也孤僻。本讲义是一本面向希望参与法律史学硕士保研的同学们的综合讲义,讲义分为三编。第一编是法律史基本知识,第二编是法律史文献摘录,第三编是古代刑案汇编。除此之外,以“专题”的形式和“拓展”的形式分别穿插了外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鱼跃法学2024年法律史学保研魔盒目前已上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扫描文中海报二维码即可跳转至微店购买链接,如有更多产品购买咨询,可以扫码联系魔法鱼师姐。



一、本讲义核心内容

(一)讲义使用指南


在准备法律史专业考试期间,编者曾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但是很难找到一本能够完全涵盖法律史专业课考试内容的笔记。基于此,编者考虑是否能够写出一本既能够满足法律史基础复习要求,又能够有针对性拓展板块的讲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这本排版略显突兀的讲义便形成雏型。本讲义分为三编。第一编是法律史基本知识,第二编是法律史文献摘录,第三编是古代刑案汇编。在第一编里,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标注了【重要】和【非常重要】,可以作为识别重点知识点的参考。


第一编为法律史基本知识。以时间为脉络,按照“章”的形式完成了中国法律史的串联,基本结构与中国法律史课程复习笔记并无二致。除此之外,以“专题”的形式和“拓展”的形式分别穿插了外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这样的编排体例优劣参半。坏处是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更适应整块记忆的读者显得不友好;好处是可以进行对比学习,在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的同时,能够以比较思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事实上,在保研考核准备过程中,以比较思维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图 1 法律史基本知识部分目录

 

第二编是法律史文献摘录。本部分对应的是其他部门法讲义的时事热点等内容,但是由于法律史专业本身的性质,所以这一部分也与其他部门法的相似部分有显著的差别。除了常规的论文节选,本编还摘录了古代经典名著中的一些语句,并且从法律史的角度进行评析,力图帮助读者从理论层面提高对法律史的理解。最后一部分是法律史著作节选,分别从两本法律史名著中摘录了一些语句,满足读者拓展阅读的需要。在2023年的法律史保研实战中,文献和著作阅读成为各校考察的必备环节,因此适当阅读法律史文献也具有重要意义。

 

图 2 法律史文献摘录部分目录

 

第三编是古代刑案汇编。本部分摘取了部分古代案例,并从古代法律原则或规则的角度对其进行评析,在激发读者对法律史专业的兴趣的同时,达到加深读者理论深度的目的。这一部分也是所有讲义几乎都未曾涉足的。

 

图 3 古代刑案汇编部分目录

 

(二)法律史学习方法

 

法律史的学习中,知识框架的构建非常重要。在学习阶段经常会在不同朝代看似相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相混淆,也困惑某一个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的反复,对此,一定要构建适合自身的知识框架。建议可以采纳纵向横向思维,分别为时间线和专题线。



1.时间线(纵向体系)


时间线体系的构建直接参考中国法制史的基础教材即可,大部分教材基本从各个朝代为主线展开,分别从立法指导思想、法律形式、刑事立法、民事立法、经济立法、行政立法、司法制度等角度展开。



2.专题线(横向体系)


横向思维在法制史学习中格外重要。各种法律制度或法律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演变与传承,务必要学会横向对比。


例如研究传统狱典与法律形式的专题,从各个朝代进行梳理,写明关键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拓展与展开。


当然会有不少读者会提问,我们怎么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拓展,哪些地方需要横向对比呢。笔者给出两种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那就是关注并阅读法硕教材,一般而言,法硕教材都会讲授重点专题的横向对比,例如法律儒家化、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的演变。应试考试的重点专题也会是复试面试的重点。


第二种,关注各大院校学硕考研法制史专业课真题,各位可在各大公众号或部分院校官网进行检索,亦会有收获。

 

二、法律史保研怎么考?

(一)为什么是法律史?


 法律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法律史是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中国法律史是一门研究以往中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学科,力求在历史中剖析出成体系的法律制度和系统化的法律思想,同时厘清这些制度与思想之间联系。

作为法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法律史专业可以分为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和比较法律文化等不同方向。

比起其他部门法,中国法律史的学科交叉性质有些明显。从编者的个人感触而言,就中国法律制度史方面,涉及法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就中国法律思想史方面,涉及法学与哲学的交叉。也因此,在学习中国法律史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历史源流,对历史发展脉络有一定的掌握,又要理解古代思想,尤其是以儒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同时还要从法律专业思维出发,对这些制度与思想有高层次的法律方面的思考。

谈及法律史专业,不可避免要谈及其作为理论法学之一,在就业上可能需要直面的情况。编者在此根据参考信息将就业前景罗列如下。



1.法史学术研究/高校教师


根据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有一部分法律史毕业生会选择继续升博,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前往高校进行学术研究,成为高校教师。


2.律师/法务


很多师弟师妹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即选择法律史专业是否会影响到未来从事律师职业,根据与学院老师的交谈以及与相关红圈所招聘条件数据来看,并没有影响。法律史专业作为法学学硕的重要分支,在律所招聘过程中并不会起到减分效果。律所的入职要求并不严格区分研究专业,如金杜律师事务所等红圈所的招聘条件即可佐证。在证券、公司并购等团队招聘中也并未对硕士专业进行限定。


3.公检法/事业编制(体制内)


各级D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大部分岗位是不要求专业的,只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现阶段部分一线城市司法岗可能会对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进行限定,法律史专业作为学术型硕士仍具有红利效益。


4.其他


(二)法律史专业,院校如何选择?



1.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是教育部所属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史研究所,创始人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1988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史学科被国家教委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该学科再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10月,在原中国法律史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2004年12月正式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张晋藩先生、朱勇教授为研究院名誉院长,顾元教授、王银宏教授为副院长。研究院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4人,其中专职人员13人;专职人员中,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另有秘书2人。符合指导硕士研究生条件教师有22人。研究院现设有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比较法文化史三个研究室和资料室、网络室、办公室、信息交流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张晋藩先生任主任委员。(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2.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专业


法制史教研室成立于1979年,目前共有15位在职教师,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其中包括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优秀教师王立民教授,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何勤华教授等多位杰出教师。

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教研室成果国家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主持数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及上海市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已出版个人专著、编著、译著百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三十余篇,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现有《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法律文化史研究》《法律史研究》《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等多种学术年刊。(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官网)


3.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法律史学学科是西南政法大学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汇集了全国法律史学界著名的学者,包括张警教授、杨景凡教授、林向荣教授、杨和钰教授、杨联华教授、钱大经教授、俞荣根教授、陈金全教授等。学科现有教学人员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

本学科成立于1978年,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之一。2003年被批准为西部地区法律史专业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被司法部确定为部级重点学科,后转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科现已建成三个研究中心,一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二是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法律文化博物馆),三是中国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首任院长范忠信教授。研究院现任院长陈景良教授,现任副院长郑祝君教授与武乾副教授。自成立以来,研究院的主体一直依托我校法律史学科组,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7名,另外还聘请了客座教授黄源盛先生与一些校外研究人员。研究院有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外国法律文化传统、中西法律文化传统比较。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方向,研究院对唐宋法律、明清法律、近代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中国商事法律、中国古代纠纷解决机制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网)


5.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史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6月,它主要依托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教研室是我国最早的专门从事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教学与科研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对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各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系统研究,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法律文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等5个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也主要依托于本学科。法律史学科点拥有一支具有较明显优势的学术队伍。法律史教研室现有教师4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3人。本学科点共有博士生导师2人。在全国法学界具有崇高声望和影响的曾宪义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老一辈学者林榕年教授、张希坡教授等在国内外法学界和法律史学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网)


6.武汉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6月经武汉大学批准设立。研究中心主要依托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史学科,多方延聘著名法文化学者参与合作,是培养博士生(中国XF史和中国XF文化方向)和硕士生(中国法制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比较法律文化和外国法制史方向)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以法律史学科为基础,整合学术力量、聚集研究队伍、凝练主研方向,形成科研合力。现设有法律文化原理、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国XF文化、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等研究方向。法律史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


7.北京大学法律史专业


1954年,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复设。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法律史二级学科点正式成立。风雨兼程60载,北京大学法律史学科已然成为国内同领域之翘楚者——老一辈法史学家张国华、饶鑫贤、蒲坚、由嵘、王哲、李贵连、乔聪启、武树臣、赵昆坡、张建国,以及肖永清、祝总斌、沈叔平、刘国任、孙孝堃、张国福、杨锡娟等诸位老师,他们奠定了北大法律史学科的根基,也是法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弘扬者。今日之北大法史,名师荟萃、誉满学林。现已齐设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四类基本研究方向,在任硕士生导师5人。 


(三)如何备考?


 这一部分的重心将放在备考策略上。根据经验来看,笔试和面试可以用同一种方式准备,所以下述并不特别区分笔试和面试的备考策略。


1.通读教材、适当听课,熟背复习资料


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专用教材,但是不同教材在内容上的区分,不会在试题中特别体现,所以可以选择某一个院校的教材和复习资料作为备考资料。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使用这本保研魔盒覆盖复习资料。在外国法制史方面,可以选择一本外国法制史的教材,并且在B站跟学相关课程。通读教材和适当听课的目的在于理解各个制度的形成以及有关思想,为背诵资料作准备。在后期背诵复习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熟背,也就是达到考研同学的标准,对资料上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必须能够张口就来。例如当问到“五过”的时候(并非院校真题,仅用作举例说明),理想状态是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在中国法律史上,五过是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一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司法官的责任制度,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和惟来(分别进行名词解释);另一种是赦免制度,即“五罚不服,正于五过”(释义)。

这里推荐在保研阶段选择的基础书籍包括(但不限于):

马志冰:《中国法制史》(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法大考研法制史专业指定教材)

王立明:《中国法制史》(第2版),科学出版社出版;(华政考研法制史专业指定教材)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马小红:《中国法律史教程》,商务印书馆;

高鸿钧、李红海:《新编外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何勤华:《外国法制史》(第6版),法律出版社。



2.在基础知识扎实之后进行辩论式学习、专题式学习


上述“五过”的例子在此处仍然适用。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能够答出上述内容,基础分基本上没问题,但这并不完全是老师想看到的点。从个人经验出发,推荐适用“辩论式学习法”。主要方式如下:在学习某一制度的过程中,尝试对这一制度的正反面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作为司法官责任的“五过”,一方面可以减少司法官吏在裁判过程中的冤假错案,但另一方面,它又有什么局限性呢?此处仅是抛出问题,供各位思考。目前我认为,许多制度都可以从当时的古人的角度出发发现这一制度的开明之处,同样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发现这一制度所受到时代限制进而导致的局限性。这种先进性和局限性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扩展对法律史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

了解熟悉中国法制史专业基础知识后,编者建议各位在各专题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掌握法史思维,拓展专业深度与广度。因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方向多元,研究角度各有新颖,建议读者在准备保研复试时掌握重点专题进行拓展阅读,以下笔者给出一个角度进行拓展,各位读者也可举一反三进行相关书籍的检索与阅读。例如,在中国法制史这一门学科当中,立法指导思想是重要的专题,尤其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萌芽和发展,与FZ思维的对峙与融合是学界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我们在梳理各朝各代立法指导思想变化时,避免不了会接触到儒家思想的演变和与法律的结合方式,对此,各位可以“儒家思想法律化”“立法”“演变发展”等为关键词,阅读由中国法制史学者或著名学者所编写的著作。


3.目光在思想与制度之间流转


编者认为这是在备考法律史专业推免考试过程中受益最大的一点。诚如《中国法思想史新编》中所说的:“要理解中国或中国人首先要了解儒家,即使在当今也是如此。”一个制度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思想、一个思想如何具体为制度,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思考这两点,那么在参加考核时写出的答案也会增光不少。同样以“五过”为例,无论是司法官责任制度还是赦免制度,明德慎罚这一思想都可以作为其内涵之一。儒家法律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考时应当将重心放在这上面。除此之外,黄老思想和佛家思想,以及他们对汉朝和唐朝等朝代的法律制度产生的影响也需要进行了解。时间充裕又确定冲刺法律史专业的同学可以适当精度四书五经,因为这些古籍对于笔试和面试的作答大有裨益。

每个院校的推免复试阶段,除了考察各位同学的基础知识外,更多考察参与者的法史思维和拓展能力。面试时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中国法制史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可以与很多学科进行融合,故回答问题时切忌只回答基础知识,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三、法律史的保情分析


(一)专业入营难度分析


 首先,中国法制史专业作为法律史学科的重要分支,在保研的专业选择当中相对来说是较为冷门的,入营难度相对来说处于低位阶,同时可能存在报名人数少于招考人数的情况,例如2021年华政法制史专业计划接收推免生11人,最终接收推免生10人,相对来说仍存在“位多人少”的现象。笔者入营了今年三所五院的中国法制史的推免面试,面试当天参加复试的人数远少于入营人数,故推荐报名,拿到offer的概率较大。

图4  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计划接收推免人数 

图5  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实际接受推免人数

其次,从考试申请情况来看,法大只有2019年同时开设了夏令营和预推免,2022、2023年法律史仅仅只开设了预推免,这意味着所有参加法大法律史考试的学生都只有预推免一次机会。

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的考核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其中各考核占比为专业笔试(40%)+专业面试(40%)+口语面试(20%)。笔试题型分为5道简答题和2选1道论述题。笔试考察内容,既有考察基础知识,只要背过就可以得分的送分题;也有考察知识的整体运用,具体大家可参考讲义中的真题整理。

面试形式为随机抽取信封,信封中有写着题目的纸条,纸条可以留在自己手里。专业面试抽取信封后有1分钟的思考时间,桌上有张白纸,可以在这1分钟内打草稿,之后会有保研秘书提醒1分钟时间到,然后开始答题。值得注意的是,题库中没有重题,这也就意味着前面人抽到的题,后面就不会再考了。口语题目比较常规,并没有涉及法律英语。考察标准流利度>口音的标准度。口语标准的同学实在太少,因此大家只要尽可能做到流利就好。

法律史专业大多只在五院中会划分具体方向招生中国法制史,其余多数学校都是按照法律史大类进行招生,这也意味着如备考法律史专业,中国法律史和外国法律史都需要进行复习准备,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法律史整体备考压力不大。同时,作为一门法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兼顾法学专业名词和各国的历史背景,理清时间顺序,以时间为脉络,也是法律史复习中的重要一环。

(二)未来发展分析


 由于疫情已经散去,对于2024年的保研情况或许还可以做出新的预判。

预判一,2024年的保研情况可能仍然是回归线下,专业笔试、面试和口语考核都存在,同2023年一样。

预判二,由于疫情散去,考核方式重归线下,将出现入营人数的波动,2024年的入营人数和录取率可能会和2023年持平。

预判三,个人选择数量减少,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学校恢复线下的考核和面试,对于不在同一个城市的学校而言,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考虑放弃,且恢复线下考试意味着不能同一天参与两个学校的考核,在此情况下,个人的选择就变得更少。在个人选择变少的情况下,其对于该学校的准备就一定会更加精准和精品化,甚至孤注一掷。特别是法大本身体量大能吸纳的人数就更多,因此极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人选择投递法大并且没有其他退路可走(也即很难海投其他学校),这种精细化的准备对于每一个2024年的保研人来说,都可能是准备方式和学习方法上的一次大考。

因此,本讲义同时也考虑到了2024年可能存在的新形势与变动,在目前能做的基础之上,做精做细,并后续继续增加新的内容。

四、写在最后的话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法文化底蕴之深厚、特色之鲜明、影响之深远,以及治国理政经验教训之丰富,都显示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及其对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


选择了法律史的你,注定走上了一条孤单而冷寂的路,在这条路上,永远不要奢望自己会一帆风顺。保研过程中的焦虑与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但又正是这些负面情绪与最后的欣喜共同构成了鲜活的我们。我们相信,作为保研人,过去三年甚至更久的路,都是你沉淀与奋斗的历史,你已经为了这条路付出了更多的辛勤努力与汗水。就在这即将抵达终点之际,最后再坚持一次吧!


愿这本讲义和鱼跃法学保研团队能够陪伴各位度过法律史保研的漫长岁月,坚定地走向这段旅途终点的似锦繁花。

 


鱼跃法学保研团队

2024年6月

 


图:法律史魔盒目录预览/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2024鱼跃法学保研产品

限量优惠丨2024年五院四系全学科法学保研魔盒A班:核心讲义+真题解析+热点解读+两日一问+专业答疑五件套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70丨五院四系英语面试一本通:双层魔盒体系,为口语面试保驾护航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60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魔盒:中南财保研上岸的新赛道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9丨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新兴交叉学科的上岸之道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8丨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揭开经济法面纱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7丨武汉大学经济法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索经济法世界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6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循序渐进上岸经济法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5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寻经济法的奥秘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4丨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领悟经济法的魅力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3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魔盒:一套外功两种心法,打通刑法教义学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2丨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魔盒:以真题为导向,走向华政刑法的康庄大道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1丨吉林大学刑法学魔盒:扎实学科基础,定位考察特色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50丨武汉大学刑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以四要件破刑法保研之局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9丨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梳理刑法知识树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8丨北京大学刑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共窥刑法之奥义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7丨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诠释刑法教义学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6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行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踏上“明德为公”的宪行征程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5丨吉林大学宪行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踏上“林海雪原”的公法之路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4丨武汉大学XF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走好“控权保民”的宪行路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3丨中国人民大学宪行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搭建人大宪行复习框架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2丨中国政法大学宪行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踏上“限权保民”的宪行征程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1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究刑诉程序魅力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40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叩响程序正义之门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9丨吉林大学刑事诉讼法学魔盒:聚焦吉大特色,紧握刑诉核心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8丨武汉大学刑事诉讼法学魔盒:打破院校信息差,突围刑诉重点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7丨武汉大学民事诉讼法学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索民诉法多元视野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6丨华东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打通民事诉讼法任督二脉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5丨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诠释程序正义之美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4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突围刑诉核心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3丨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搭建民事诉讼法“金字塔”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2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关注知产前沿重点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1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注重权利与限制的利益平衡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30丨武汉大学知识产权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字斟句酌回归法条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9丨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呈现原汁原味人大体例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8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夯实知产基础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7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魔盒:打通民法脉络,从容应对考核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6丨吉林大学民法学魔盒:掌握院校特点,综合体悟民法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5丨五院四系商法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全面解析商法理论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4丨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吃透民法知识体系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3丨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殿堂级民商通关心经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2丨武汉大学民商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实现民商进阶之路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1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剑指民商法乾坤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20丨清华大学民商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打通民商法脉络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9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助力民商复习高效深入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8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理学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法理进阶必备手册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7丨吉林大学法理学魔盒:三层魔盒体系,研习法理教义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6丨武汉大学法理学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索法理学习之路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5丨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叩响法理学的大门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4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索法理奥义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3丨法大体育法法律硕士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揭开体育法的面纱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2丨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走进金融法世界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1丨法大社会法法律硕士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索保研法大的“新蓝海”赛道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10丨法大财税法法律硕士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探索财税法领域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9丨五院四系法律硕士(非法本)保研魔盒:三层魔盒体系,跨保上岸的多重体验
法学保研魔盒系列No.8丨五院四系法律硕士(法本)保研魔盒:聚焦法硕,比法考更有深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精品学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鱼跃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