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众多当事人执着于持续申诉与信访?

法制内参编辑部 法制调查与研究中心 2024-05-10

——欢迎加入——

维权内参【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招募舆情处理师,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

010-56212745

010-56212741

为何众多当事人执着于持续申诉与信访?

在纷繁复杂的司法领域中,我们往往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即便当事人已经历了多轮的法律诉讼程序,他们依然坚守着继续申诉的决心。他们或因民事案件的判决结果未能如愿,或因坚信自己遭受了冤假错案,选择了继续在法律之路上寻求公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申诉者如此坚持不懈呢?

判决结果的不尽人意

许多当事人选择继续申诉和信访,是因为他们未能从法院或检察院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答复。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源于其公正性和说服力,若法律裁决未能提供充分而具体的理由来支持判决,当事人自然会继续申诉。

对方当事人的不当行为

在民事案件中,双方往往因为对法律的错误认知或故意曲解而产生矛盾。如果对方当事人进一步通过撒谎、狡辩、曲解甚至辱骂等手段来激化矛盾,那么很多当事人会抱着一种“不为钱,只为气”的心态,坚持通过法律手段来追求公正和公平。

司法过程中的问题

当申诉者满怀期待地提起上诉、再审或抗诉时,若得到的依然是失望的结果,他们反而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这种对司法公正的执着追求,虽然可能带来时间和金钱上的巨大成本,但对他们来说,这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必要手段。

坚定的信念与追求

一些申诉者坚信通过法律途径能够纠正一审的错误判决。他们坚信国家提供的众多法律途径和信访途径都是为了纠正错误判决的,最终能够实现“有错必究”。虽然这种信念让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他们仍然坚定地走在追求公正的路上。

申诉者坚持不懈的深层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司法系统而言,应当更加关注申诉者的诉求和感受,提高司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申诉者而言,也应当理性看待法律诉讼过程,避免过度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

关注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带您了解更多法制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