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2024年了,还有上市公司买“保本型理财”?

魏薇 罗琨 徐畅 V观财报 2024-01-18


不仅个人需要理财,上市公司有“闲钱”也需要理财。据“V观财报”(微信号ID:VG-View)不完全统计,进入2024年,已有超6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或者委托理财的公告。部分上市公司都提到,现金管理的投资产品品种为“保本型理财产品”。

事实上,2021年底,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保本型理财产品”已逐渐退出市场。那上市公司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究竟是啥?

上市公司闲置

资金买啥?



2024年1月以来,云创数据、航天智造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发布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云创数据在公告中表示,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购买安全性高、低风险、流动性高的保本型或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等方式的现金管理,以增加公司投资收益。

航天智造公告显示,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3年12月18日从募集资金专户转出约9.95亿元至公司自有资金账户。该资金用于支付本次重组有关费用、支持公司及所属公司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在未实际使用前由公司进行现金管理(限于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保本型理财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较为稳定的产品),以提高资金效益,增加公司收益。

上述上市公司公告中提到的“保本型理财”都购买了哪些产品?1月8日,“V观财报”以投资者身份询问上述几家公司。

云创数据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保本型理财”产品是风险相对比较低的产品,特点是流动性比较好,可以随时申购,也可以随时赎回。航天智造投资者关系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资金安全,主要在银行购买协定存款等存款产品。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对“V观财报”表示,企业一般就买短期理财,比如活期理财或者现金管理类理财,因为企业的资金可能随时要用,一般不会放得很久,并且还要比较安全的。

那么,上市公司去年一年买了多少“理财”产品?

Wind数据(1月9日统计)显示,2023年全年,1151家上市公司累计花费9865.71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中排名靠前的亿纬锂能、海信家电认购金额合计分别为247.66亿元、161.91亿元。不过,纳入统计的“理财”产品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信托、逆回购、基金专户等。

保本型理财

已退出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于2018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规定,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V观财报”采访时指出,已无“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说法。

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在接受“V观财报”采访时指出,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已经明确为非保本属性,因此没有所谓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说法。

“保本型理财是以前的一个特定用语,现在没有保本型理财了,不能这么写。”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应越说,上市公司信披有瑕疵应当修正,因为实际上也变相误导了股民。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有些上市公司将结构性存款等产品习惯称之为“保本型理财产品”,这是不够规范的。“资管新规实施之后,‘保本型理财产品’已经退出市场,凡是理财产品都是不保本的。”

“V观财报”以客户身份联系了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们均表示,理财产品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具体收益需要参考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风险等级、往期收益等多方面因素。

在提出有追求本金安全需求时,交通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推荐了结构性存款:“这种存款类似于原来的短期理财。”招商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则推荐了大额存单,1000万起存,三年期年化利率为2.9%,最短可持有三个月转让。

结构性存款受青睐



在购买的产品中,上市公司更为“偏爱”结构性存款。Wind数据显示,2023年,有927家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6625.58亿元结构性存款,认购规模在各类产品中占比达到67.16%

例如,可孚医疗2023年12月公告显示,该公司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当月签约了中国银行和长沙银行的三只产品,包括一款定期存款、购买金额2亿元和两款结构性存款、购买金额共计7.5亿元。

南京港也公告称,该公司于2023年12月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5000万元购买浦发银行南京城西支行结构性存款,期限为9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30%—2.90%。此外,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5000万元购买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单位结构性存款,期限为18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50%—2.90%。

据周毅钦介绍,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的产品,它是一种存款产品。

谈到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产品的区别,周毅钦指出,商业银行将结构性存款纳入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应当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计提资本和拨备。而理财产品不用计提存款准备金,不缴纳存款保险基金,不在存款保险条例保护范围之内。

为何上市公司偏爱结构性存款?“前几年有部分上市公司买了一些信托产品和财富管理公司的产品,陆续出现一些问题。这两年上市公司对风险更加注意,更偏好银行的低风险理财和结构性存款产品。”某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对“V观财报”说。

周毅钦表示,在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已经明确为非保本属性,其风险波动相对于储蓄存款来说肯定要高一些,甚至有倒亏本金的可能。结构性存款的安全性高,一般都采取保本策略,所以绝大多数的结构性存款都是100%保证本金。符合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

在董希淼看来,结构性存款在国内就是存款产品,但他认为,结构性存款实际上带有资管产品的性质。目前看,还是按照存款来管理。

“上市公司一般不会去投资风险比较大的产品,因此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协议存款是比较好的选择。”董希淼表示,以前上市公司还会买一些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之后,上市公司在理财产品投资上相对比较谨慎,其实上市公司可以继续投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研究员尹铃越指出,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处置需求主要可以从风险、收益与灵活性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结构性存款风险偏低,其中存款部分能够受到保险条例的保护,产品预期收益下限有保障,从而避免出现产品收益率下跌至本金亏损以至于影响公司经营现金流的情况。其次,其中与金融衍生品挂钩部分还有创造超额收益的潜力,并且整体来说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率高于同期一般定期存款产品。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期限一般较短,能够满足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灵活运用的需求。

不过,某城商行支行行长对“V观财报”表示,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处理与公司的财务制度密切相关的,不同公司财务制度,规范不一样,差异也很大。很多公司管理非常严格,只允许通过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方式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即使是银行存款,公司对于存款的期限以及类型也会有一些要求,比如部分上市公司就不允许买结构性存款。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封面、导语图来源包图网

END

作者 | 魏薇 罗琨 实习生徐畅编辑 | 张澍楠  实习生刘学
审校 | 常涛 李中元


  推荐阅读


胡歌成多家上市公司股东,《繁花》宝总来A股?真相是……2900点还要磨多久……爱维艾夫医院赴港IPO:“求子”最少花6万,辅助生殖赛道还赚钱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都2024年了,还有上市公司买“保本型理财”?

魏薇 罗琨 徐畅 V观财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