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孙启越(Patrick Sun),在艺术中建立更平等的世界

LARRY'S LIST LARRYS LIST 2022-05-22


孙启越(Patrick Sun),构建了亚洲艺术LGBTQ收藏体系的收藏家、骄阳基金会(Sunpride Foundation)创始人,同时是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和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的亚洲艺术收藏部门的委员。



⚫ 孙启越在他的艺术仓库里。图片由藏家本人提供。



在房地产领域事业有成、跻身香港重要收藏家之际,他持开放态度,收藏包含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別者及酷儿等性少数群体的艺术创作,克服重重困难,挑起推动性别平等的大梁,成为近五年来推动亚洲性别平等的幕后英雄。


孙启越创办的骄阳基金会目前收藏着来自70多位艺术家、200多件艺术收藏,这些作品由LGBTQ艺术家创作或者是为此议题而创作完成。





孙启越的收藏之路和大部分藏家一样始于中国传统艺术。他在加拿大学习会计,之后因从事房地产行业而频繁出入香港“古董街”好莱坞路(Hollywood Road),在那,他收藏了最初的传统中国字画类收藏。



⚫ 西亚蝶作品,《火车》(2017),孙启越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和骄阳基金会提供。



“我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收藏艺术,以国画为主。我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在香港好莱坞路,当时我去拜访那里的业主邻居,他们大多贩卖古玩、艺术品和古董。我想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到时就没有人会抱怨我们在附近的工地施工。但我心底里是希望说服他们将物业卖给我,结果他们却成功向我售卖了画作。”



⚫ 任航作品,《女孩-跳跃-空中-前方-开花树》(2011),孙启越收藏, 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当时收水墨,像傅抱石、黃黄宾虹,后来兴趣渐渐转移。”古董街外的广阔世界,是孙启越热爱当代艺术的男友为他打开的眼界。孙启越和交往多年且热爱当代艺术的男友跑遍世界各大展览、美术馆。



⚫ Sunil Gupta作品,《The New Pre-Raphaelites》(2008),孙启越收藏,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据孙启越接受采访时所说,当年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改变了他的一生。当张国荣在节目中谈及他的事业,也随意地提及自己和男友的相处,这让他出于意料,这似乎让同性恋的议题不再敏感。“这个访谈深刻地影响了我看待艺术和亚洲同性恋平权运动的关系。视觉艺术能够打开人与人间的话匣子,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那么咄咄逼人的方式。”



⚫ Lionel Wendt作品,《Boy Staying / Folded Sarong》(约1937年),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2014年,他将“艺术”和“LGBTQ”为两大主轴成立骄阳基金会(Sunpride Foundation),至此他才开始系统地收藏艺术作品。LGBTQ代表了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族群,Q(Queer)原本代表的酷儿是一个贬义词,但是LGBTQ群体已经把这个词中性化。随着酷儿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激增反映了艺术媒介的力量,它不断引发讨论、挑战既有的规则并改变人们的看法。正如骄阳基金会成立的初衷,基金会肩负着通过艺术收藏和展示来促进LGBTQ平等权利的使命



⚫ Maitree Siriboon作品,《Isan Boy Soi 4 No.3》(2009),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作为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孙启越的姐姐向他介绍了香港M+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部份捐赠者Uli Sigg,在他的指点下,孙启越的艺术收藏之路颇为顺畅。目前他的艺术顾问是他三十年的好友陈赞云(Michael Chen)——曾任职香港艺术中心和汉雅轩,也是確立收藏方針的重要人士之一。




⚫ 黄马鼎作品,《Mi Vida Loca》(1991年),图片由黄马鼎基金会与P.P.O.W Gallery提供。





⚫ 艺术家Keith Allen Haring作品,孙启越收藏。图片由藏家本人提供。



孙启越不以私人美术馆为目标,而是将自己的收藏为基础,发挥策展人的能量,与公立美术馆合作,彰显一个国家/城市对性少数议题的开放和包容度。





骄阳基金会名字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在阳光下骄傲地活着、自由呼吸,仿佛植物光合作用一般自然。


“要说令骄阳基金会有别于其他私人艺术项目之处,是我们收藏的方式及其背后的原因。骄阳基金会的使命是通过艺术展览,为亚洲LGBTQI+群体营造一个更强大、更健康、更公平的世界。这个使命影响了我们看待艺术的方式和我们购藏艺术的途径。我们是为了展览去做收藏。



⚫ 2017年,《光·合作用—亚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开幕晚会,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骄阳基金会一直都在公共艺术机构举办展览。“光·合作用”系列展览至今已举办过两次。


在2017年,骄阳基金会在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 Taipei)作为亚洲首个在公立美术馆举办的LGBTQ主题艺术展《光·合作用—亚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Spectrosynthesis)成功策划第一次展览。




⚫ 2017年,《光·合作用—亚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展览现场,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22位来自多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带来50余件作品,极为多元的作品形态和文化脉络让展览主题不言自明。《光·合作用》将酷儿文化带入了亚洲语境之下的公共艺术场域,从身份认同、身体欲望、生命思考等种种角度审视彩虹这一光谱的横切面,从“爱”出发,期望更多元平等的社会。




⚫ 2017年,《光·合作用—亚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展览现场,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策展理念清晰直接,而展品的多元性和归咎于议题敏感性而采用的隐晦、曲折、奇异的表现手法,则在相较之下显得微妙而复杂。参观者迷失在光线、语言、符号和意象的游戏中,最纯粹的观赏行为也需要解谜和思索。策展人胡朝圣称这场展览为当代亚洲同志的历史与生命情境之汇聚。



⚫ 2017年,《光·合作用—亚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展览现场,杨嘉辉作品(Samson Young),《Muted Situations #5 : Muted Chorus》。香港艺术家杨嘉辉把合唱团搬到了艺术馆,却有意识地减弱或抑制了他们的音量,挑战日常里的习以为常,探究边缘化群体的失语和压抑。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最新的展览是2019年于曼谷艺术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的《光‧合作用 II》(2019.11.23—2020.3.1)。骄阳基金会在曼谷通过当代艺术更深入地了解东南亚及更广泛地区的LGBTQ议题。透过作品来审视艺术家们内心关切的话题,以及他们跟身边复杂且时而相互矛盾的文化之间产生的张力。



⚫ 侯俊明作品,《男洞》(2014-2016),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 Dinh Q. Lê作品,《Boys-Boys-Boys》(2018),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光·合作用 II》汲取来自东南亚艺术家群体的创作灵感,融合多地宗教、政治、社会形态、艺术风格和人文气息,以同志艺术创作为出发点,描绘爱欲、成长、人权、性别认知、身体美学等等抽象主题,该展览邀请50多位艺术家达200余件作品参展。



⚫ 顾福生作品,《激情》(2017),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光·合作用》系列展览并非一味索求认同与关怀,而是在差异中以幽默或隐喻大胆地自我表达。


如今,有许多的公立美术馆向骄阳基金会表达举办展览的意愿,对此孙启越曾特别提出两项说明:首先,骄阳基金会把展览定位在公共美术馆,是希望跨越同温层,向大众建构沟通平台,并非以跻身美术殿堂为目的;第二,在泰国举办展览(的时候),虽然社会对LGBTQ议题相对宽容,但(举办展览)不是为了向皈依者传道 (preaching to the converted),而是希望从包容探讨走向更深层次的歧視:如伴侣权益、工作机会等



⚫ 孙启越参与2018年巴黎同乐运动会,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骄阳基金会也与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Taiwan Tongzhi Hotline Association)、大爱同盟(Big Love Alliance)、2022年同乐运动会(Gay Games 2022)、Para Site艺术空间等等非盈利团体合作,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达成联结。大获成功的展览《光·合作用》的名字不仅仅是代表着希望、和平和成长的“光”,更与象征该群体的“彩虹”相得益彰,以“光谱”的概念体现了对多元化理想社会的追求。





建筑事业有成,跻身香港重要收藏家之际,他持开放态度,收藏包含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別者及酷儿等性少数群体的艺术创作,克服重重困难,挑起推动性别平等的大梁,成为近五年来推动亚洲性别平等的幕后英雄。


与此同时孙启越也构建了亚洲同志艺术收藏体系。他在2014年成立了香港骄阳基金会(Sunpride Foundation),致力于通过艺术为LGBTQ群体赢得关注与尊重。“同志艺术”在亚洲的蔚为风潮,以及孙启越对亚洲艺术发展的了解,使得伦敦泰特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邀请他出任亚洲艺术收藏部门的委员。



⚫ 孙启越与 Christopher Cheung 的作品。图片由收藏家本人提供。



孙启越与LARRY’S LIST分享了他带父亲到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参观LGBTQ主题展的珍贵时刻;基思·艾伦·哈林(Keith Allen Haring)与曾广智(Tseng Kwong Chi)的艺术合作;挂在他书桌旁的艺术作品;收藏亚洲同志艺术的优势;以及艺术如何帮助亚洲LGBTQ群体促进平等权利。



⚫ 孙启越在他的办公室里,带着曾广智的摄影作品和基思·哈林(Keith Haring)的绘画作品。图片由收藏家本人提供。



LARRY'S LIST:是什么让你开始艺术收藏的?你收藏背后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我大概是在30年前开始收藏的——第一个项目是在以古玩和古董闻名的香港好莱坞路上。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到那个地方去,后来就非常熟悉那里的商店,也发掘了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2014年,我成立了香港骄阳基金会,旨在通过艺术为LGBTQ群体赢得关注与尊重,由此将个人关注点转移到亚洲同志艺术上。


LARRY'S LIST:你在什么时候爱上了一件艺术作品?具体是哪件呢?

我收藏的意图是为了展览,所以在收藏过程中没有掺杂太多私人因素。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件我从拍卖行购得的特定艺术品——台湾艺术家席德进的绘画作品,上面画了一个身穿红色短裙的年轻女孩。我势在必得,因为当时我们在准备MOCA的展览,而这件作品是展览的主要看点,同时也强调出我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注。



⚫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和总体构思(General Idea)。图片由收藏家本人提供。



LARRY'S LIST:你在什么时候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决定将你的收藏重点放在亚洲同志艺术上?

我在2014年成立了香港骄阳基金会,旨在通过艺术为LGBTQ群体赢得关注与尊重,由此将个人关注点转移到亚洲同志艺术上。

我说的“同志艺术”主要有两大类别:创作的艺术家是LGBTQ群体中的一员,或者异性恋艺术家创作的同行主题作品。并且我们尝试收藏不同媒介的艺术——包括影像、表演、雕塑等等,去呼应性别认同的多样性。


LARRY'S LIST:在你收藏这个主题艺术品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2017年我父亲已经是99岁高龄了,他前往台北来看我们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展览。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在家里从没有谈论过我的性取向,所以当他听闻我们做的展览并提出想要来看一看时,我大吃一惊。我拖延到了最后一天才带他到台北看这个展览。在带他导览完整个展览后,我问他对展览的看法,他说:“孩子,说实话我并不懂艺术。但看到你在一家公共美术馆里面做了这个展览,还能得到政府、媒体和你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你一定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 庄志维作品,《黑暗中的彩虹》,图片由艺术家提供,2017《光·合作用—亚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展览现场。



LARRY'S LIST:你之前在采访中提到过:收藏亚洲同志艺术有意想不到的优势。你能详细说说吗?

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看法,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画廊主、策展人、艺术家和朋友们,不论他们的性取向如何,都会向我介绍人脉、提出建议,并且向我和我的同事们敞开大门,在展览和收藏方面提供帮助。



⚫ 室内是艺术家Shih De-Jinn的画作,室外是Yang-Tsung Fan的画作。 图片由收藏家本人提供。



LARRY'S LIST:你购买的第一件和最近一件艺术品是什么?

当我刚开始收藏时,第一件作品是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件作品或许预示着我后来对亚洲同志艺术的兴趣:这是一件钱慧安的作品,画了两个男孩吃偷来的的西瓜。这里面的兄弟情谊和禁果的主题与我后来的收藏产生了共鸣。

我最近收购了阿林·朗姜(Arin Rungjang)受委任创作的作品《Welcome to My World– Tee》,这是一件五频视频装置作品,2019年在泰国曼谷文化中心的《光·合作用Ⅱ》中展出过。



⚫ 钱惠安的中国水墨画,孙启越收藏。图片由藏家本人提供。



LARRY'S LIST:你拥有多少件艺术品?你在哪里展示它们呢?

我最后一次统计是在2017年台北展览开幕前,那时候我们有超过200件作品,涵盖从印度到日本的90位亚洲艺术家。所有在收藏体系中的艺术品都是由来自LGBTQ社群、或是与LGBTQ主题有关的艺术家所创作的。

我们收藏的很多作品在《光·合作用》巡回展览中展示——起初在2017年台北台北当代艺术馆中,后来在泰国曼谷文化中心里面进行展览。



⚫ 背景为艺术家Hernan Bas作品;显示屏上是艺术家任航作品。图片由收藏家本人提供。


⚫ 室内是艺术家Shih De-Jinn的作品,室外是艺术家Yang-Tsung Fan的作品。图片由收藏家本人提供。



LARRY'S LIST:经过什么考虑会让你决定购买?

作品如何融入到一个真正的展览中。通过这条准则,我在做决定时会设想艺术品的规模大小及主题,所以这是非常有效的先决条件。


LARRY'S LIST:你最珍贵的艺术品是什么?

我之前提到,我会尽量少将私人因素掺杂进收藏过程,所以可以说是雨露均沾吧。但是挂在我书桌前的是基思·艾伦·哈林(Keith Allen Haring)与曾广智(Tseng Kwong Chi)的合作艺术作品。



⚫ Arin Rungjang作品,《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 T 恤》,2019。孙启越收藏。



LARRY'S LIST:对你来说,与创作作品的艺术家碰面有多重要呢?

非常重要。另外,为了深入理解他们的概念和创作过程,我要确认艺术家是愿意将作品展出在同志主题的展览上的。我不希望让任何人在无意间感到“排斥”,或造成任何人在社会上或国内的不便。


LARRY'S LIST:对于那些对LGBTQ话题感兴趣的年轻和新入行的收藏家们,你有什么建议吗?

LGBTQ艺术并不局限于同志艺术。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索的议题,比如性别、歧视、污名化、婚姻、亲子关系等,同时也有和异性恋、同志群体直接相关的主题,比如老龄化、孤独感、爱情等。



⚫ Sunil Gupta作品,《新拉斐尔之前的作品-5》,孙启越收藏,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LARRY'S LIST:你在参与艺术活动时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

2019年11月22日晚上10点:我们在泰国曼谷文化中心的展览刚开幕,我正为艺术家和朋友们主持展览后的聚会,人们纷纷走上前向我表达谢意!这既有些难为情,也让我十分喜悦,因为本应该由我向他们的参与和支持表达感激——但这也意味着展览是成功的,我终于可以放轻松并感到高兴!


LARRY'S LIST:艺术界中谁对你启发最大?

乌里·西格(Uli Sigg)先生,从寻求艺术咨询和推荐艺术家,到建议我将主办展览作为收藏的目标,是他帮助我尽快启动我的收藏并从一开始就给了我无价的建议。


LARRY'S LIST:你能推荐三位值得关注的、作品与LGBTQ主题相关的艺术家吗?

这些艺术家并不仅仅专注于LGBTQ作品,所以不能将他们以此分类。但我可以说出三位在我们收藏中的艺术家(他们都不是同志):范玮琪,苏汇宇, 和贾凯·西里布特(Jakkai Siributr),他们正在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



⚫ 范玮琪作品一览,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范玮琪:于1990年出生于加拿大,在香港长大,目前在纽约布鲁克林工作和生活。他利用玻璃、硅和树脂一起制作雕塑,对种族、性别和身份的二元概念提出了质疑。


⚫ 苏汇宇作品一览,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苏汇宇:1976年出生于台北。他着迷于影像、媒体、历史和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在他的视频中,他探讨了大众媒体对观众的影响,以及观众对媒体的思想和欲望的投射。他从被电影、电视文化、广告、国家机器、恐怖主义、自我和其他、身体、欲望的投射、幻觉和现实等各种媒体包围的经历中汲取了灵感。


⚫ Jakkai Siributr作品一览,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Jakkai Siributr:东南亚主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主要从事纺织介质的研究。他从小在曼谷就对纺织品和刺绣着迷,在返回泰国之前,他先后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学习纺织品设计。他因制作精心制作的手工挂毯和装置作品而闻名,这些作品对当代泰国的宗教、社会和政治问题发表了有力的论述。他艺术的主要重点是现代生活中佛教与唯物主义的互动以及泰国的日常流行文化。



LARRY'S LIST:你创立香港骄阳基金会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香港骄阳基金会以通过艺术为LGBTQ社群赢得关注与尊重为目标。


LARRY'S LIST:你为什么选择香港作为基金会的开幕地?

香港是我的家乡——我在这里出生长大,在这里创办基金会是我的本能。



⚫ Truong Tan作品,《王朝初期》(2013),孙启越收藏,图片来自骄阳基金会。



LARRY'S LIST:你怎么看待艺术能帮助LGBTQ社群在香港和台北推广平权?

我将艺术看作支持LGBTQ社群的方法,与我对其他同志权利运动的支持相平行,并不仅在香港和台北,而是在亚洲范围内甚至更广泛的地方。通过展览和保存与广泛社会交流的艺术,香港骄阳基金会致力于促进一个对LGBTQ人们和他们的同盟更有力、更健康和更平等的世界。


LARRY'S LIST:你的基金会在台北当代艺术馆MOCA组织了亚洲首场LGBTQ主题的美术馆展览《光·合作用——亞洲当代艺术同志议题展》,这是一段怎么样的经历?

展览很受欢迎,打破了开幕周和两个月展览的参观纪录,收到了超过预期的高参观量和良好的反馈。

通过它追求不同价值和观念的美德,我们希望《光·合作用》系列展览能够在其他亚洲社会对性别多样性议题中的价值、想法和观念上持续创造连锁反应,同时继续向全球社群推广平等权利。


更多骄阳基金会相关讯息可关注“骄阳 Sunpride Foundation”公众号。





撰文:Ballad、Wen

原文独家刊登于LARRY'S LIST官网上,可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LARRY'S LIST小红书已开通,欢迎关注我们!



专访乔志兵——用收藏记录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