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此吃相,真的很难看

zbs8270886 热评与素材 2024-04-15

如此吃相,真的很难看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社会之公正,亦非例外。

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法治与情治,时常如同天平的两端,难以平衡。

从上海精神病人的遗产争夺,到郑州九岁女孩的债务纠纷,这两起事件都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深思。


01


首先,我们来看上海这起事件。

男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父母去世后,两个姑姑无私地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这一照顾,就是十几年,2019年,男子因病去世,时年65岁。

好在男子有一套房子,男子走后,房子动迁,政府补偿了300万动迁款。

从情理上说,两个姑姑照顾了侄子十几年,理所应当可以得到这笔动迁款。

可是,法院最后却认定:动迁款由民政局管理。

也就是说,男子去世后,他的遗产却被政府收回,两个姑姑拿不到一分。

这无疑是对她们无私付出的冷漠对待,是对社会公德的极大讽刺。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社会公正何在?

难道对于无私奉献的人,我们就应该如此冷漠无情吗?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法律的严肃性。

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的人既未婚也无子女,没有继承人,其遗产应由政府管理。

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遗产被滥用或侵占。

然而,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到那些无私奉献的人的利益?

是否应该有一种机制,能够平衡法律与道德,使社会公正得以体现?

真是太魔幻了。

男子活着时,没见你们出面照顾;死了,却来抢他的遗产。



02


再来看郑州这起事件。

郑州一男子因为赌博,欠下外债。

男子为了搞钱,打算卖房,遭到妻子反对,于是男子杀死了妻子和丈母娘,被判入狱。

男子9岁的女儿,跟着外公生活。

债权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男子还钱。

法院经过认真审理,最后判决男子9岁女儿还钱。

一个9岁的孩子,都不能养活自己,怎么偿还父亲的债务?

但是法院不管,向女孩发出限制高消费令。

一个九岁的孩子,因为父亲的债务而被法院判为“老赖”,

这无疑是对社会公正的极大挑战。

法院的这一判决,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也违背了法律的基本精神。

在此,我们不仅要问:法院的职责何在?

难道就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不顾及无辜者的权益吗?

9岁女孩成为老赖,真是天下奇闻。

随着事情的发酵,法院最后表示“我们错了!”


03


这两起事件,都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公正失衡的一面。

一件是活着没人管,另一件是死了抢遗产。

不管是年幼的孩子,还是有残疾的成年人,

生活无着时,不见他们出面帮扶,照顾。

有了好处,却要全部拿走。

在法治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法律的严肃性,但也不能忽视情治的重要性。

法律与情治,如同社会公正的两翼,缺一不可。

只有在法治与情治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因此,我们呼吁,对于那些无私奉献、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同时,我们也希望法律能够在保护公民权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社会公德和道德伦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热点推荐
校长一晚输赢七八万,与牌友同期被查!
局长被举报婚内出G,小三叫板原配直呼阿姨!
聪明的李贵富还是进去了,限权才是最好的结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