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锤!想当行长继承家产,男孩的父亲身份披露!

zbs8270886 热评与素材 2024-04-15

实锤!想当行长继承家产,男孩的父亲身份披露!


近日,一则小男孩要“继承”农发行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些人满怀愤懑,吐槽社会不公。

我觉得小学生就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说出了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方便表达的真话。

近日,安徽省分行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经排查:

视频中的学生确实是该行员工的孩子,其父亲是某县支行行长,母亲是某市分行机关部门副主管,孩子的爷爷、外公曾经是农发行员工,均已退休多年,其爷爷是支行普通员工、外公曾担任过另一县支行行长。

由此可见,虽然孩子造句一般,但是没有讲假话,更没有造谣,他所说的事基本属实,他的直系亲属中确实有三个“行长”级别的。

如果非要挑毛病,唯一不足的是就是孩子把银行当成“家产”去继承,这姑且称为表述不当。

其实“一家三行长”不算非常显耀,与某些豪门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然而,让人不爽的是,就这样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国有企业,竟然如此高度家族化。

既有血脉相传,也有姻亲抱团,两个员工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最终打造出了“行长之家”。

省行发言人解释,因为“历史变迁”和“员工联姻”,造成了了今天的情况。

言外之意,一切都合乎规定,顺应时代潮流,不需要有人对此承担责任。

农发行暴露的这个现象,并非农发行所独有,只是比较典型而已。

很多世代相传的烟草人、电力人等早就实现了阶层固化,下一代还要“继承”,还真不是小孩子的狂想。

在民意的推动下,这几年很多国有企业也推出了近亲回避制度,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善于合纵连横的家族,尤其县城,也可以利用资源的交换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承。

你照顾我儿子,我照顾你女儿,既实现了明面的合规,还延伸了家族的触角。

这大概就是人们口中的“县城婆罗门”。


真相上面已经通报了。

我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个拍这个视频的老师怎么样了?

要是有媒体跟进报道就好了。

这件事,可怕的不是一家子“行长”,而是他们已经把银行当成自己的“家产”,“代代相传”。

这个孩子想当行长,继承他的爸爸。

另一些孩子说:

我长大想去电子厂当拉长;我长大想当保安;我长大了我想去开挖掘机;我长大了想去搬砖,上班,上夜班。。。



读友,问一问你的孩子长大了想当什么,孩子的选择和你从事的职业有没有关系,你自己去问自己去判断。

讲真的,父母是干啥的?孩子以后也八九不离十是干啥的?

至于想出人头地,有没有可能?

有是有。但是会越来越难,难度系数会越来越高。

以前,在农村,孩子只要考上好大学,那也就逆袭了。

现在,只能呵呵。

还有,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的难度系数也越来越难,那些爷爷奶奶带的留守儿童,和城里孩子没有可比性。

我估计以后学校会对老师要求越来越严,不能随随便便拍视频。

这个事大概就此终结了,唯一可以给年轻人提供的镜鉴就是,能到大城市闯荡就到大城市。

大城市里当然也有家族化和阶层固化的问题,但是天花板会更高一些,缝隙会更大一些。


热点推荐

邯郸防治校园欺凌,为何总是“纸上谈兵”?

唤醒与愚弄:我们需要警惕这样的“觉醒者”

某地学生这次又“被自愿”了,手都伸到了人家的祖坟里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