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景区变墓地,楼房放骨灰?

zbs8270886 热评与素材 2024-04-15

景区变墓地,楼房放骨灰!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是宋代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的最后一句:

意思是:

人生本该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否则百年之后魂归九泉,连一滴美酒也带不到地底。

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如此旷达的表达了。

昨天看到一条新闻,实在让人五感杂陈。

崂山风景区里有个太平陵公墓,是1996年经民政部门审批的经营性公墓。

从2006年开始,周边村民就发现其在非法扩建。

太平山两侧,原先的林木苍翠与青鸟鸣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紧密又昂贵的墓地。



据墓地销售人员介绍,太平陵公墓分南向和北向两大山脉,南向的27.8万起;北向的有8.98万到19.8万不等。墓穴使用期20年,一年200元管理费,5年一交。

也就是说,如果给家里逝者安排一个南向的墓地,总费用至少在28万以上,且墓穴还只能使用20年。

到期还想使用,必须续费。

难怪有的地方,人们宁可买房放骨灰。

毕竟房屋使用期限70年。



简直匪夷所思,活不起,也死不起?

央媒报道后,目前青岛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太平陵公墓问题。

很奇怪,我们的监管部门似乎总是后知后觉。

但不管怎么样,好歹这事儿总算是有人出面管了。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见青山多痛苦,则如挖皮卸骨一般痛在我身。

当崂山的青山绿水遭受肆意破坏,当太平陵公墓的违法扩建令人瞠目结舌。

我们不禁要问:

在这个法治社会,为何仍有人敢于挑战法律的底线,为何监管部门总是后知后觉?

太平陵公墓运营方长达17年的违法扩建,无疑是对法律的公然挑衅。

他们利用大型机械车日夜施工,对崂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它们难道不知道?

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地村民早已拍下视频四处投诉,但监管部门却迟迟未有动作,直到舆论沸腾后才如梦初醒。

这种后知后觉的监管态度,不仅让人对监管部门的效率和能力产生质疑,更让人们对法律的威严和公正感到失望。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每件事都需要舆论的推动才能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那么各级主管部门的意义又何在?

它们应该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强后盾,而不是在问题曝光后才匆匆行动。

监管部门应该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对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而不是等到事态扩大、影响恶劣后才采取措施。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太平陵公墓违法扩建的背后,是违法成本过低和违法收益过高的现实。

一个实缴资本仅70万的企业,竟能实现10个亿的销售额,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而监管部门对其的处罚,却仅仅是罚款近1000万,这对于其违法所得来说,无疑是九牛一毛。

这种以罚代管的做法,不仅不能起到震慑作用,反而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

因此,我们呼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也要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监督,确保其履行职责、公正执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太平陵公墓运营方的处罚,更要深入调查监管部门的渎职行为。

虽然目前它们说要进行处罚,可怎么恢复原貌?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只有彻底清除监管体系中的腐败和懈怠,才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生态环境。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绿水青山,严惩违法乱纪,让法治的阳光普照大地,让生态的绿意永驻人间。



热点导读开封王婆请假一个月:急流勇退与人间清醒医生强吻患者被行拘6日,医者仁心岂容猥琐之行豪掷1.4亿为留学生修宿舍,关键留学生只有240多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