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奶奶和姥姥的区别,其实孩子拎得清,这3方面看得比大人还透彻

佑子爸爸育儿 佑子爸爸育儿 2024-04-25
如今的带娃“主力军”,俨然已经成为了老人。
去公园溜一圈,大部分是老人带娃。去学校门口看一看,接送孩子的,也多是老人家。
这些老人里,有爷爷奶奶,也有姥姥姥爷,可以说,不分伯仲。
于是,就有人会担心,那孩子长大以后,不会只亲近爷爷奶奶,不记得姥姥姥爷的付出了吧?
其实奶奶和姥姥的区别,孩子们都拎得清,这3方面看得比大人还透彻。
一:态度类似,地位便相似
如果孩子是由姥姥和奶奶轮流带,你要问他:“姥姥好还是奶奶好?”这其实是挺残酷的。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他只知道,谁对他好,谁就是他亲近的人。
你非要他分个高低上下来,这会让他因做选择而痛苦,甚至还可能因为把谁排在后面而产生愧疚感。
若姥姥和奶奶,都真心疼爱、爱护孩子,平时愿意花心思陪孩子玩,与他建立了亲密的感情。那在孩子心里,姥姥和奶奶,都是自己爱的人,有着相同的分量,不可割舍。
等以后孩子长大了,他也会予以同等的回报。不会区别对待,也不会分谁是家人谁是外人。
他只知道,自己小时候得到了姥姥和奶奶同等的爱护和温暖,而如今姥姥和奶奶年纪大了,该享享他的福了。
二:谁对孩子更“好”,谁更亲
我身边一位奶奶,她说孩子3岁前是姥姥带,3岁后一直是她带,如今带到9岁,孩子却还是和姥姥亲,和她还经常吵架。
原因是姥姥比较宠孩子,什么都依着他,太惯着孩子了,吃零食、看电视、晚睡晚起,完全没规律。
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爸妈才换了奶奶来带娃,因为奶奶比较严厉,管着孩子不看手机电视,督促他做作业、学习。
一比较,孩子就觉得奶奶很“讨厌”,而姥姥则是“太好了”。
每次看到孩子不同的态度,奶奶其实也挺难过的,但她也不追求回报,只想着无怨付出,家庭好、孩子好就行了。
有时候,孩子就是这么简单直接,谁更依他,他就觉得谁更好,从而跟他更亲。
我也见过,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在孩子心中“分量”更重,就会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
但是,这只会害了孩子。
虽然孩子确实觉得你更好,更喜欢你。但无条件地溺爱,却会让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或者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甚至错误的观念,影响他将来的人生。
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加入规则和界限,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
不过,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可以更温和、更有耐心一点。这样,即便是规则,孩子也能感受到你是真的为他好。
而不是动不动就指责、批评甚至打骂,那就算你真是为他好,孩子也未必领情。相反,他还可能记恨你。
那就真是辛苦付出,最后还落不到好了。
三:谁更重视孩子,谁更亲
一位奶奶说,孙子由姥姥带过一段时间,如今换她带。她带的时间比姥姥带的时间还长,但每次姥姥来,孙子都喜欢得不得了,一个劲往姥姥怀里钻。
反倒是她这个奶奶,不管回乡下也好,还是平时相处也好,孙子对她总是淡淡的,很少亲昵。这让她多少有些不舒服。
后来我从孩子妈妈那里得知,原来,姥姥带娃时,肯花心思。不是陪着孩子玩,就是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没事就去外面遛一遛,或者去别的小孩家串门。
孩子和姥姥在一起,从不觉得无聊,过得很充实。
而奶奶自己的事情比较多。平常孩子要她陪着玩,她不是忙着整理家务,就是和姐妹们唠嗑。有时候还要刷刷手机、跳跳舞。孩子无聊了,她就开电视给孩子看,或者让他自己一边玩。
孩子总感觉一天很漫长、很无聊,总嚷着要姥姥,不要奶奶。
别看带孩子时间一样长,但谁更重视孩子,孩子才会觉得谁更爱他。
奶奶和姥姥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在于传统的“血脉”,而在于她们与孩子建立的情感联结。
同样是带娃一年,谁更多地陪伴孩子,更多地与孩子互动,那这个人就会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孩子就会不自觉想要更多地去依赖、亲近这个人。
即便是我们做父母的,如果从小陪孩子不多,把他丢给老人带大。那他长大以后,就算跟我们血缘更亲,但可能,他也更亲近把他带大的老人。
所以,姥姥和奶奶的区别,不在于血缘,而在于感情。谁与孩子更亲厚,那这个人,自然在孩子心中地位更高。
你家孩子在以上这3方面,也是这样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推荐:
夫妻最佳“年龄差”是多少?不是3岁也不是5岁,这个数很般配
研究发现:若孩子喜欢这个颜色,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要多陪伴
为啥孩子越长大,越不喜欢去姥姥家?并非娃不孝顺,答案有些心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