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抢跑成功] 关于BA.2.75的一些信息更新(2022年9月17日版)

拍老师 拍帮主 2022-10-06

前言

各位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话说前段时间咱发了篇抢跑文,详见:《关于BA.2.75的一些信息更新(2022年9月9日版)》当时咱为了保证抢跑速度,完全没放出信源。并开出空头支票——“过几天信源公开之后再补”~

现在这些信源终于可以公开了,所以按照约定,咱来填个坑,把信源给补上。顺便再额外贩卖一点相关的焦虑呗。


——请首先品鉴:

↑ 以上是9月9日版的抢跑

现在的情况是:

  • BA.2.75家族成员从20种增加到22种子毒株(新增BM.4和BM.4.1两种);

  • BA.2.75.2仍然是全球相对增长速度最快的子分支,但已经出现强力竞争者(BQ.1.1和BA.2.3.20);

  • BA.2.75.2于10月中下旬成为全球主流毒株的预期不变。


——请品鉴:



——重点来了啊,请接着品鉴:

↑ 以上是9月9日版的抢跑,现在终于可以放出信源了。


——请品鉴:

信源一,来自北大谢老师/曹老师今天凌晨刚刚上线的某超重磅预印本。

以上抗体中和测定结果,只是这份预印本庞大信息量的一小部分,

并且也只是其他含焦量偏低的一部分。

这篇预印本,咱们明后天再专门详细品鉴吧。

传送门:doi.org/10.1101/2022.09.15.507787


总之,回到主题,解释一下:

  • 上图是四种不同免疫背景的血浆,针对一大堆变异株(VSV假病毒)的中和测定结果;

  • 其中从图c到图f分别是三针科兴疫苗、三针科兴+BA.1突破感染、三针科兴+BA.2突破感染,以及三针科兴+BA.5突破感染的血浆(三针科兴+BA.5突破感染组一共10份血浆,其他三组都是40份-50左右血浆);

  • 同场竞技的变异株太多,懒得一一复述,各位不妨自行看图,重点在于BA.2.75.2,咱已经红框框出来了;

  • 测定结果……各种不同血浆针对BA.2.75.2的中和活性全都大幅跳水。


——对此,曹老师他们的原话如下:

  • 所以正如之前抢跑时所说,针对以上四种免疫背景,BA.2.75.2都是市面上免疫逃逸系最强选手,没有之一
  • 其中,BA.2.75.2相对于BA.2.75的免疫逃逸能力高了2.7倍到5.9倍不等;
  • BA.2.75.2相对于BA.5的免疫逃逸能力则高了3倍到10倍不等。
  • 哦对了,曹老师还剧透了一嘴,下周还有一批最新阴间变异株的中和测定结果出炉,其中可能包含一些有力竞争者,比如BQ.1.1

——还没完呢,请继续品鉴:

信源二,来自咱公众号常客Peacock老师他们今天下午刚刚上线的预印本。

传送门:https://doi.org/10.1101/2022.09.16.508299


例行简单解说一嘴:

  • Peacock老师他们只测了6种变异株(也不少了),分别是B.1、BA.5、BA.4.6、BA.2.10.4、BA.2.75,以及BA.2.75.2(最右一列红色小圆点);

  • 和谢老师他们差不多,Peacock老师他们也用的假病毒(只不过换成了慢病毒载体);

  •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用的血清……这篇预印本的另一位主要作者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Ben Murcell老师,他负责每周从斯德哥尔摩某血库随机选取18份血样来定期测试当前流行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本预印本的18份血样全部来自2022年底35周(也就是8月29日-9月4日);

  • 由于是随机匿名选取,所以具体血样对应的免疫背景完全没人说得清……可是瑞典那鬼地方,各位懂的,随随便便一份血样,其中蕴含的抗体免疫力,可能都经历过疫苗加病毒混合双打的千锤百炼,超越上面谢老师那些突破感染血浆毫无难度;

  • 不管怎么说,针对这18份随机血样,BA.2.75.2仍然表现了比BA.2.75和BA.5牛鼻5倍左右的免疫逃逸能力

对了,顺手贩卖一点焦虑。

Peacock老师他们这张图,含焦量最高的,

可能还不是BA.2.75.2的恐怖战绩。

而是最左边一列,本应只是背景板的黑色小圆点——原始株B.1


所以……这18份经历过疫苗加病毒混合双打千锤百炼的血样,

针对原始株B.1的中和活性,

居然四舍五入之后就跟BA.5差不多了???

这你们敢信???


于是咱回头翻了翻Peacock老师他们的相关老paper~

结果……


——请品鉴:

  • 2021年11月8日-14日,18份随机血样 VS B.1,GMT=686

  • 2022年4月11日-17日,18份随机血样 VS B.1,GMT=2287

  • 2022年8月29日-9月4日,18份随机血样 VS B.1,GMT=553


呵呵,各位可以自行展开想象了。



——请接着品鉴:

↑ 以上是9月9日版的抢跑~

好吧其实这条不算抢跑,因为那时候咱也不知道答案,

不过现在已经有一丢丢头绪了。


——请品鉴:

↑ 剪断截说,上图来自某篇利用小鼠模型验证Moderna各款疫苗中和活性的预印本,

咱这里只看针对BA.2.75的部分……具体来说:

  • 以上每张图表的五种不同颜色的柱子,分别代表Moderna家的五种不同疫苗,即:原始株单价疫苗、BA.1单价疫苗、BA.5单价疫苗、原始株/BA.1两价疫苗,以及原始株/BA.5两价疫苗;

  • 柱子的高低代表小鼠接种完两针疫苗之后,针对不同变异株(VSV假病毒)的中和活性;

  • 句话总结五种疫苗针对BA.2.75的效果都一个样儿,没有显著区别(NS

  • 以上还只是BA.2.75的情况,还没来得及验证BA.2.75.2;

  • 所以各位不妨结合上面曹老师跟Peacock老师他们的研究结果一同品鉴,风味尤佳


原文传送门:

doi.org/10.1101/2022.09.12.507614




——请耐心品鉴:

↑ 以上是9月9日版的抢跑,下是信源。


——请首先品鉴:

↑ 上图是拿仓鼠模型做BA.5和BA.2.75竞争性攻毒试验的结果,

紫色代表BA.2.75,绿色代表BA.5;

从左到右分别是四种不同初始攻毒比例,其中:

  • 图a代表初始经鼻接种67%的BA.2.75加33%的BA.5;

  • 图b代表初始经鼻接种50%的BA.2.75加50%的BA.5;

  • 图c代表初始经鼻接种10%的BA.2.75加90%的BA.5;

  • 图d代表初始经鼻接种1.5%的BA.2.75加98.5%的BA.5。

  • 每张图的左边一列代表攻毒四天之后仓鼠肺部的PK结果,右边一列则是鼻甲部的PK结果。

所以明显可见:

  • 不管是图a(初始状态2:1)还是图b(初始状态1:1),也不管是肺部还是鼻甲,BA.2.75都碾压BA.5,毫无悬念;

  • 哪怕是c(初始状态1:10),BA.2.75仍然可以跟BA.5打成平手;

  • 甚至是图d(初始状态1:199),BA.2.75仍然在某只仓鼠的肺部取得了优势地位

——请再品鉴:

↑ 河冈老师拿两种不同的BA.2.75临床分离株(活病毒)搞的仓鼠攻毒试验,

不管是攻毒3天后还是6天后,仓鼠肺部的病毒载量都明显高于作为背景板的Omicron家族其他成员

其中某个临床分离株在第6天的表现甚至逼近了Delta

——请接着品鉴:↑ Delta(上)、BA.5(中)和BA.2.75(下)分别在5只仓鼠攻毒后第三天和第六天的肺部组织病理学影像
(例行提醒:动物实验结果不一定能外推到人类)
河冈义裕老师这篇预印本的传送门:doi.org/10.1101/2022.08.26.505450


——最后,请品鉴:

↑ 在9月9日那阵,市面上潜在的程咬金是BJ.1、BA.2.10.4以及BA.2.3.20;

到了现在(9月17日),

最有可能截胡的程咬金候选人变成了……


——请品鉴:

  • BQ.1和BQ.1.1;

  • BA.2.3.20;

  • BN.1(即BA.2.75.5.1)。


啊,这这这,这残酷的内卷……


以上,9月9日抢跑时挖下的坑,现在终于一一填上了~

这就是咱作为一个抢跑惯犯的自我修养。



本人知识星球暂时下线~
预计9月24日恢复。

如需留言评论,请移步后花园:



以及,本人微博(终于)重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