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焦]疫苗保护效力跳水的另一种机制

拍老师 拍照稀烂的焦虑怪 2022-06-26

话说,最近两个月,以色列、新加坡、卡塔尔等地纷纷发现了疫苗保护效力(防感染、防轻症)大幅降低的怪现象。


通常认为导致保护效力打折扣的原因有抗体水平回退、变异毒株免疫逃逸、真实世界数据统计偏差等。


但其实除了上述可能性之外,还有一种很无奈的机制。


我愿称之为“病毒的概率论武器”……



先走一个例子吧。


——CDC官方发布的纽约市5月初到7月底疫苗接种状况调查,请品鉴:



如上图,截止7月底,最早接种疫苗、抗体水平最低、细胞免疫应答最弱的65岁以上年龄组,保护效力接近90%;


而作为对比,更晚接种疫苗、抗体水平更高、细胞免疫应答更活跃的18-49岁年龄组,疫苗保护效力却只剩70%了……


这显然是没法甩锅给抗体水平回退或者变异毒株凶猛……


咋回事儿呢?请看:



这一代的新冠疫苗全部都是leaky vaccine(可以粗略地意译为“不完善疫苗”,或者直译为“泄露型疫苗”)


Leaky vaccine是啥意思呢~


翻译成人话就是,


比如假设某种疫苗的保护效力VE=90%吧,这个VE=90%其实包含了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100个人接种,其中90个人接种之后获得了100%的保护力(高危暴露之后绝不发病),另外10个人则很不幸没有获得任何保护力;


还有一种可能性则是,100个人接种,100个人都获得了90%的保护力,每个人高危暴露之后都有10%可能性发病。


我们把前一种情况叫做"all-or-nothing vaccine",后一种情况则叫做"leaky vaccine"。


一种疫苗是不是leaky vaccine,跟保护效力没关系,哪怕保护效力高达90%、95%,甚至99%,它照样有可能leaky。


然后呢,现实生活中的疫苗不会绝对的all-or-nothing,也不会绝对的leaky,一般都介于两者之间~


而这一代新冠疫苗,很不幸,往leaky那一侧偏得比较明显……


下面进入重点环节,请各位记好笔记。


Leaky vaccine的一大特点是:


它的保护效力会随着病毒传播而下降,病毒传播越猛,保护效力就下降得越明显。

——一图秒懂,请品鉴:


如上图,R=1-VE,λ=病毒感染率。


上面那根斜线是疫苗保护力。


所以咯,哪怕没有突破性感染,也没有抗体水平回退,但凡敢放任传播,疫苗保护效力迟早会蹭蹭下滑,直到降为零。


比如现如今某些地方吧,就算有天王星黑科技mRNA在手,也经不起这样霍霍啊……


——再举个更直观的例子呗,请品鉴:

上图是2011年流感季,美国某H3N2疫苗的保护效力跳水曲线。


跳水之迅猛,远远超过了抗体水平回退和抗原漂变能够解释的程度。


150天直接清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道理就很明显了——


有leaky vaccine当然好过没有疫苗。


保护效率95%的leaky vaccine照样是可以降低95%发病风险的优秀疫苗。


但使用leaky vaccine的关键在于——必须控制传播。


谁敢放任病毒随便传播,疫苗保护效力就敢原地跳水给谁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