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至1982年底,全国共平反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数以千万计无辜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脱。如此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与社会各界实现历史性的和解,把江山社稷的社会基础几乎重新打造了一遍。

 

在这些令人惊讶的数字中,有人质疑胡耀邦改正得太多。对此,胡耀邦反问道:当初抓的时候,为什么不嫌太多?


这个人一生中有太多的小事可以记叙。

 

1955年被授上将军衔的杨勇与他是姨表兄弟,小时同在文家市里仁小学念书。杨勇晚年谈及表弟胡耀邦时说:“他是好学生,我是淘气包,念书他帮我的忙,打架我帮他的忙。”

 

1963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下派到湖南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终于有了机会来到文家市考察,这是他离家32年后第一次回乡。当晚吃饭时,除了家人外,还有随行的秘书李汉林、浏阳市公安局教导员吴玉翘。胡耀邦最爱吃两个菜,一个是红薯粉,一个红薯圆子。饭快吃完时,胞兄胡耀福小声问李汉林说:“李秘书,北京有灯芯绒布卖吗?我儿子德安要结婚,能不能扯点布料。”胡耀邦听见了,马上说:“没有,没有,北京没有卖的。”一连说了十几个没有。胡耀福再没有作声,李秘书也没敢开口。

 

胡耀邦的老家,在中和镇苍坊村,距文家市还有20华里。1963年2月6日,胡耀邦和通讯员小解带着几个馒头和一瓶白开水,步行三个多小时从文家市回到苍坊村老家。进门之后,胡耀邦拿出40元钱和两斤糖果交给哥哥胡耀福。

 

在苍坊村人的记忆里,胡耀福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和山坡上劳作的乡邻没有什么区别。虽然弟弟在北京当了大干部,但是胡耀福一家,还是三代务农。

 

胡耀福生有两儿两女。除大女儿胡素贞在1950年陪同祖父母与耀邦家人生活在一起,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京教书之外,两个儿子胡德安、胡德资和小女儿胡素华都在中和乡务农。

 

身为总书记的胞兄,胡耀福一生辛劳,从没享受过皇亲国戚的待遇。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胡耀福闻讯赶往北京奔丧,因为在长沙火车站没有买到坐票,只好蹲在车厢接头处。当他在轰隆隆的火车声中想起活着时候弟弟胡耀邦的情景,不禁放声痛哭。哭声惊动了列车员,问他所哭何故,他边哭边说:“我弟弟胡耀邦死了!”

 

三年后,81岁的胡耀福也病逝家中,乡间有人送来一副挽联: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做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人。

 

前几天,原中青报总编辑陈小川在群里发布微信,补记了胡耀邦生前的两件事。大约是在1985年,有天胡耀邦叫他的原秘书,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佘世光到他办公室谈事。谈到“中国青年报版面的小五号字太小了,我都看不清楚”。佘世光回答说:小五号字可以增加报纸容量,只要青年看得清楚就行了。从胡耀邦办公室回来,佘世光在报社主持的编前会上,传达了胡耀邦的指示,最后说到字号的问题。陈小川那时担任总编辑助理,当天要值夜班,但直到编前会结束,总编辑佘世光也没有布置改字号的事情。陈小川就问:老佘,字号改吗?佘世光回答说:不改。

 

字号后来一直没改,胡耀邦也再没有提起。

 

大约也是这一年,胡耀邦叫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到办公室谈工作。胡耀邦说:西光啊,你们光明日报的文、史、哲、经专刊,我都看不懂。杨西光笑着回答说:那本来就不是办给总书记看的嘛。胡耀邦此后再不提说此事。这件事是陈小川听杨西光亲口说的。

 

上面两件事,新闻史都没有记载。陈小川说,如果他再不说,恐怕就失传了。


1989年4月的一个晚上,著名词曲作家邹友开在返京列车上听到胡耀邦逝世的消息,浮想联翩,写下一首诗:“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后来,《好大一棵树》被谱成曲子到处传唱。



但是可能没有人知道,它原本是献给胡耀邦的。


戴煌:1994年,《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约我写胡耀邦,把题目都想好了,就是《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我一口应承。

1995年11月,耀邦诞辰八十周年,《炎黄春秋》登了我写的一部分,接着《南方周末》等几十家报纸也转载了。

但是要出书就很困难。首先和我草签合同要出书的是人民出版社,结果他们把稿子基本上编好了之后,又自己废除了这个合同。后来中央党校出版社的社长和一个编辑也到我这里来,我把稿子给了他们。几十万字的稿子他们三天就编完了,但后来出版社社长又向我表示:暂时不能出,要把我的稿子留他们这里,等等再说。等到什么时候啊?于是我到中央党校出版社把书稿拿了回来,他们还很舍不得。

书稿接下来送给新华出版社。在这个出版社帮忙的一个退休女同志孙维熙转请已离休的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看。冯健连夜看了,拍案大喜,说非常好,建议新华出版社领导赶快出版。

就在这种情况下,香港镜报创办人、全国政协委员徐四民先生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了我的书稿。他1997年春天到北京开全国政协会议,住在北京饭店西边的贵宾楼,打电话给我,问愿不愿意把书稿给他,让他带到香港去出版。我当然愿意。

当年9月份就出了第一版,北京新华书店的内部书店也销售。书价是一本港币88元,流传到大陆内部来销售,是一本150多元,居然也一抢而光。




作为一位中国历史上不可绕开的人物,本书真实刻录了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个历史断面,生动再现胡耀邦一生中最令人难忘和感怀的一段岁月。由于种种原因,本书多渠道停售,而我们深知本书价值,多方争取,复活少量库存,售罄即止。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胡耀邦的这个功绩,将永远被历史记住

邓朴方:父亲最后讲这些话,都是把自己的命拼上了!

我们的人民太好了!(不朽的讲话)

从家奴到鹰犬:内务府贪墨无度,皇上为何不管一管?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王鼎钧:救国的“秘方”(真实到难以置信)

人不应该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更不应该活在别人的命令里

没有灵魂的人,谈什么活着

历史的细节,让人感到可怕

“买椟还珠”的历史读法,该说再见了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王鼎钧:很多故事,你只知道半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