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宝法王 | 禅修教学:观呼吸,放松安住

噶举法幢 2024-05-18


时间:2017年6月3日上午

地点:加拿大多伦多展览馆能源厅

来源:大宝法王官方中文网



今天会给禅修的教学。一般来说,教授禅修的老师自身要有相当的禅修经验,才可能给予禅修教学。但以我个人来说,并没有特别做什么禅修。我只是尽量地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住、坐、卧的每个时刻,保持正念和觉知,除此之外,并没有做什么正规的禅修练习,所以我也没有什么禅修的经验。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愈来愈多的人对禅修有兴趣。从Google Search的统计资料中看到一种趋势,就是搜寻「禅修」的人数,远远超过搜寻「佛教」的人数许多倍,同时后者的人数还在持续递减当中。这个信息提供我们一个讯息,就是现代人对于含有宗教色彩的事物不再感兴趣,而比较关注的是「修行」、「禅修」、「正念」等等这些比较没有宗教色彩的内容。


从一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提醒了我们,应该多加关注和推广禅修的教育。但是另一方面来说,禅修的流行也是让人担忧的。为什么需要担心呢?以瑜伽为例,这是古印度传统中极为重要,而且是秘密的一种心灵修炼方式,但是现在已经变成是一种流行的休闲运动了。因此我担心「禅修」、「修行」这样传统个人的修持方式,也会像是瑜伽一样,随着国际化、流行化而成为一种休闲时尚,逐渐丧失其传统的价值。



禅修第一步,先检视心态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禅修、修行之前,应该谨慎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动机和目的,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修行?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将禅修比喻为身体,那么动机就像是头部一样,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部分,以为禅修的技巧比较重要,花很多时间在学习和调整各种技巧。我觉得技巧是次要,真正重要的是动机,因此修行之前,一定要建立起正确的心态。


这里我想举一个故事来作说明什么是正确的禅修心态。这个故事是有关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在历代的噶玛巴当中,他特别精通于闭关禅修,并且指导出非常多得到成就的弟子。


有一天弟子请问噶玛巴说:「请问有没有一种不修就能得到成就的口诀,如果有的话,请您传授给我。」「有的,是有不修就能得到成就的口诀。但问题是,这个口诀对你不一定有用。」弟子听完觉得不解,噶玛巴就接着说:「因为当你学到了这个口诀,你会尝试去修持它,你放不下『我要修持』的念头,所以这个『不用修持的口诀』对你而言是没用的。」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禅修的重点不是各种技巧、方法,重点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不要造作,放下安住」就好。例如「奢摩他」,也就是「止」的禅修方法,这个方法帮助我们培养注意力,就像是把水集中注入到一个水管当中,然后喷射出去一样,是很有力量的。


身处在充满了各种散乱和诱惑因缘的现代社会当中,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如何向内收摄自心,集中心力,各种禅修方法也都很重要,然而,我觉得第一步还是先要学会放松,让自己安住下来,这是最重要的。


观呼吸,让觉知和感恩相续不断


因此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个简单帮助我们静下来的方法,就是「观呼吸」。


一般禅修的时候,我们会需要有一个专注的对象,通常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的对象,比如说一个东西在你前面,然后专注在它上面;内在的对象是指无形的东西,比如说心中观想出的某个画面。


「观呼吸」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因为这里的对境,也就是呼吸,是一直存在的,并不需要刻意去找寻,你只要稍微觉知一下就可以知道「我现在正在呼吸」。然后,全心全意地专注在出入息之上,同时带着一念感恩的心,珍惜自己的每一次呼吸。


随着自己没有间断的每一次呼吸,你的专注和感恩之心也持续下去,没有间断。如果发现散乱而中断了觉知,不用担心,这时还是放轻松,然后再次将注意力放回到呼吸上就好。记得整个观呼吸的过程都要自然、放轻松。


放松,保持觉知就好


「放松」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一听到「放松」这个词,就会觉得好像要做些什么,其实刻意而为的放松,就已经不是放松了。


「放下松坦」是禅修的关键,意思是你不再试着刻意想要做些什么。在「大手印」和「大圆满」等等传统修持的口诀中提到:「静住、动念等时,皆可禅修。」这是在告诉我们,无论动静任何时候,你都保持着一种放松,静时就把心安住在静上,如果你发现动念了,无法安住在原来的对境之上,没有关系,这时就把心安住在新的对境之上即可,并不需要执着一定要安住在旧的对境之上。这就是禅修的要点。


因此,观呼吸的禅修也是一样,你并不需要刻意改变呼吸的方式,有些人会很沮丧地跟我说:「我观不下去了,我只要一观呼吸就会憋气,气都不顺了。」这样并不正确,观呼吸不要像一个紧张盯着望远镜、准备射击的狙击手一样,不要给自己压力,只要随着气息自然的流动,轻轻地把觉知放在上面就好——呼气时,觉知气呼出去了,吸气时,觉知气吸进来了,如此而已。


有时在教观呼吸的时候,也会说要数息,也就是计算呼吸的次数。但是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又要数息、又要觉知呼吸,反而容易散乱,因此我想不数息可能比较好。



短时间,多次数


练习时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要短时间、多次数地分段、持续地练习。


传统上来说,要达成「止」的成就,一个行者需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花上五、六个月的时间,不间断地练习才有可能达成。现代人都这么繁忙,一般大概只有早上有点时间可以禅修,当然偶尔短时间、多次数的练习,还是可以帮助我们稍微平静、专注一些,但是要能达成经典上所形容的「止」的成就,我觉得还是不容易的;尤其现在到处都有手机、网络,就算是在静处也一样,因此禅修是更加困难了。


慎始,并且坚持下去


世间做任何事情,开头是很重要的,如果起头不对了,后面就很难导正过来,而且还要有恒心和毅力,不然很容易就会半途而废。禅修更是如此,一定要「慎始和坚持」,这是极为重要的。


现代人喜欢追求刺激,就像是被各种诱人的玩具所吸引的小孩一样,比起种种的诱惑和刺激,练习专注或者禅修就显得格外无聊、无趣了。因此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具有正确的动机,加上中间又没有恒心和毅力的话,那么当兴奋开始消退后,你就会觉得无聊,最终放弃了禅修。未来某一天又想再次禅修时,因为过去半途而废的坏习惯,你会发现再也提不起那股劲儿了。因此最好是从一开始,当你对于禅修很有兴趣的时候,就一步一步坚持下去做练习。然后无论无聊也好,有趣也好,都要持续禅修。


禅乐,就是调伏自己的意识


现代的人们大多很沈迷「感官的享乐」,也就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不断地在经验生活中的五欲:色、声、香、味、触等等五光十色的诱惑。相对而言,以上所谈到的禅修,焦点都是在调伏我们的第六意识,帮助我们体验到「禅定的喜乐」。


讲到这里,我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牧区生活。牧区的生活是挺清寒的,虽然多少有一些物质上的东西,但是完全无法和现代舒适、优渥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很原始,用的、吃的,都和几百年前祖祖辈辈的一样,没有太多的改变,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但是我发现到一点,就是在那样的生活当中,人心是快乐的,是安心的,虽然可能还说不上是禅定的喜悦,但应该也相去不远。然而现代人生活好了,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东西,人心反而更加贫乏和不快乐。


我想今天就讲到这里,我自己也不是很懂禅修,也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当中,能为自己找出一点时间好好禅修,体会一下禅定的喜乐,那也算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 

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