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导演李睿珺:做电影不是为了统治观众的思想

水方人子 文娱春秋 2023-07-10


7月8日,电影《隐入尘烟》上映,在豆瓣收获了7.9分的高分。

导演李睿珺一直是一位“高分导演”,他有四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都在7.7分以上。但也拍出过5.7分的《夏至》和6.5的《路过未来》。

一直关注现实题材的他,在意过这些评分吗?

“做电影又不是为了统治观众的思想!”

导演李睿珺向「文娱春秋」表示,他的意思有两层,从大了说,希望能让观众看到更多元电影的可能性;往小了讲,观众喜不喜欢自己的电影都没关系,评价无论好坏“自己都必须接受”,要不然“违反了艺术的自由精神”。

《隐入尘烟》是李睿珺拍摄的第六部电影,也是他第三部上院线的片子。

也是他第二部启用知名演员的影片。

这一次合作对象,是前段时间以“你是我的神”走红网络的海清,但在《隐入尘烟》中,观众几乎认不出来这个农妇是“国民媳妇”。

当然,对于很多影迷来说,吸引他们关注《隐入尘烟》的,因为它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

2021年12月15日的深夜,李睿珺收到了一封邮件,通知他的电影《隐入尘烟》入围了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当时李睿珺正在医院陪伴身体突然不适,急需做手术的父亲。

接到消息,李睿珺没有激动,他主要在想,如果去德国就暂时回不来了,那电影后面声音、配乐等没有完全完成的工作怎么办?

与「文娱春秋」对谈时,距离《隐入尘烟》上映只有五天,面对马上要接受市场的审视这件事,李睿珺没法想太多,忙着确认首映礼邀请的嘉宾和其他各项事宜。情绪起伏也没有比得知入围电影节时更大一些。

李睿珺的电影不是第一次入围国际电影节了:

2012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入围了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2014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入围了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7年《路过未来》入围了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直到《隐入尘烟》,李睿珺已经通关了三大电影节提名。

然而他是谦卑的。

他说,导演是一个剧组里经验最浅的工种,因为几年才能实践一次几十天的过程。

十六年里,他拍摄了六部电影,坐在监视器后面的时间只有200多天。

李睿珺认为,一部电影完成,电影就已经不再属于导演了,它只属于银幕和观众。

观看《隐入尘烟》的过程是隐忍且感动的,电影用很细致的手法讲述了一对孤贫的农村夫妻弥足珍贵的爱情。“一段好的爱情就是长情的陪伴,在逆境中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在电影导演方面特别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其实我一直是在很笨拙地做电影,对我个人来说,做好是个偶然,拍不好一部电影是常态。”

李睿珺说,我觉得拍好一部电影太难。


【对话实录】

·关于《隐入尘烟》:


「文娱春秋」:这部电影当初为何选择海清做女主角,她适合演绎农妇这个形象吗?

李睿珺:其实是我有一年去重庆的一个影展做评审,我先到了一天,但当晚我的妻子生病了,我需要紧急回去陪她做手术。第二天海清到了,她听说我家里有急事,主动加我微信,得知情况后,说她以前演过医生的角色,认识一些医生,可以帮我联系。我们当时在没有任何交往的情况下,她主动提出帮助,我很感动,觉得海清很善良,想找机会能还她一个恩情。后来,我们偶尔会一起吃个饭,她也问过有什么适合的角色可以合作。2019年,写完这个剧本,我突然间想起来,海清在年纪上是合适这个角色的,然后我把剧本发给她,她说很喜欢这个角色,然后就安排她体验生活了。


海清在《隐入尘烟》中饰演女主角贵英

「文娱春秋」:电影中,有两次镜面反射的镜头,在电影中有什么意义?

李睿珺:当一个人站在屋外,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如何同时拍到他们的表情,同时我想要完整的情绪,我不想反复切碎表演,我要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化学反应。我们通过镜子,能够在一个镜头里面产生。就这种表演的节奏,从一个维度到另一个维度再到另外一个维度,对演员挑战很大,但我们拍摄并不难。另外,因为镜子是很复杂的意象,镜子里的自己也许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自己,也许是你内心另外一个层面的自我。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美学兴趣,有自己的解读。

「文娱春秋」:电影中,你有没有投射自己的爱情观?

李睿珺:至少作为一个人要保持善意,这一点是投射最多的。另外,一个人如何在逆境中走下去,这会有我性格的投射。电影里西北人一根筋有点倔,沉默寡言,不善表达,这都是西北人性格的投射,难免会流露出一些。

「文娱春秋」:你认为好的婚姻,是电影中呈现的样子吗?

李睿珺;我觉得好的爱情婚姻最终所有的一切都是陪伴,能不能理解对方,能不能在逆境中然后给予对方更多的关爱和关心,这个可能是更重要的。

「文娱春秋」:你曾说自己在田埂边拍摄,想到“农民把种子撒进地里,在日复一日全情陪伴中收获粮食”,你在拍摄中,收获了哪些?

李睿珺:收获了的第一个就是得有等待的耐心,比如我们拍摄时,遇到了疫情,一切都是不可控的。这种不可琢磨的意外,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

我们不可能因为偶然和意外就放弃生活。你还是要想办法,慢慢等待。

过去总是说,电影导演就是处理时间、人和空间的问题。我站在庄稼地里,我发现所有的农民也是一样的,农民也是用一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处理生命和时间的问题。

《隐入尘烟》拍摄现场(图源:李睿珺微博)


·关于对影视环境的看法:


「文娱春秋」:你会把自己归类在导演的代际划分里吗?

李睿珺:没有,“第几代”是电影学者方便研究归纳。尤其第六代之后,很难归类。相较之前,第五代和第四代受的电影教育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影片跟第四代的气质也不一样,很容易归类。而第六代的制作方式都是从独立电影开始,他们把电影回归到普通人的视角去讲普通人的生活。但是第六代之后,我们的影视教育除了几个专业院校外,全国的扩招导致很多大学都有影视专业,教育信息越来越开放,尤其数码时代来临后,大家便于创作,每个人的关注方式,讲述故事的方式和拍摄方式都有差异,很难归类。

「文娱春秋」:现在微短剧很火,你有没有想尝试拍电视剧或者网剧?

李睿珺:电视剧和网剧的拍摄方式,跟电影的拍摄方式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导演,你能不能适应那样的工作方式,这是一个问题。我曾经看过电视剧的拍摄,比如几页纸三天一集,有时候还有大量跳拍。几十集电视剧,你要跳拍,这是另外一种技能。

「文娱春秋」:你在意平台对你电影的评分吗?

李睿珺:观众有自由评论的空间,我尊重任何观众的真诚感受。当导演完成一部电影,这个电影就属于荧幕和观众。评论是属于观众和电影之间发生的事。

我们做电影又不是为了统治观众的思想,这样就违反了艺术的自由精神。首先是您得让观众看来他有自自由的评论的空间,对吧?

我们拍电影,是为了创造多元的可能,希望能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更多元的可能。

听起来你拍了六部电影,但你坐在监视器后面的时间是有限的。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在导演方面特别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我一直很笨拙地做电影。对我来说,拍不好是常态,拍好电影太难。

「文娱春秋」:让自己的亲人来做演员,怎么考虑的?这点和你的校友毕赣很像。

李睿珺:我和毕赣在学校没见过,我03年就毕业了,他是08年入校的,不同届。我2009年,要回老家拍第二部电影,故事是发生在村子里的事。当时选来选去,觉得村子里的人最合适。开始有的村民说不来就不来了,他不懂拍摄,会问你的预算有多少?我就觉得选亲戚更好沟通,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亲戚省钱,有一些还不用花钱。比如我父母、我舅爷、我哥哥、我女朋友……都来了,我姨夫是这部电影的主演。我的亲戚被我训练成我的演员。

「文娱春秋」:你可以把素人培养成演员。现在演艺圈有很多专业演员,演技平平,不太走心,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李睿珺:专业演员更容易演好,因为专业演员受过专业训练。时间久了,有的人觉得这是工作,是谋生手段。而有的人是把演戏当爱好,心态不同,他们演出的成色当然不一样。


·关于导演的生活:


「文娱春秋」:你拍摄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曾四处举债,后来还是拍广告还上的钱。这个经历会对你后来拍片做预算带来影响吗?

李睿珺:我后面很多电影的经验,来自于第一部电影。拍第一部电影,当时刚毕业很狂,但在零经验基础上,想去做好这件事挺难。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硬着头皮去做,才发现剧本写得不好,现场筹备不充分,捉襟见肘,而且你又没有指导演员的经验。所以第一部,拍得很吃力,中间很多次都想过放弃。最后在大家的鼓励下,片子剪出来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拍完第一部电影,收获最大的是方法,我知道以后要怎样做电影——要用特别严谨特别敬畏的心态,要学会有耐心。我后来的每一部,电影预算非常细化,细化到每个人一天喝几瓶水,多少钱,需要几辆车,一辆车的油钱是多少。我们拍文艺电影,不太像商业片,有那么多的受众,也不会有高的票房,所以我们拍摄成本不会大,大家就要想办法,比如要提高效率,在有限的资源里节省资金,还要保证质量。这都是基于我第一部电影失败的经验。拍电影就是经验积累、熟能生巧的过程,也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不同阶段,会出现新的怪兽,你要把它消灭掉。升级打怪成功了,你的电影就顺利完成了,没成功电影可能就夭折了。

「文娱春秋」:作为文艺片导演,你的收入怎样,你平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李睿珺:平时的生活,80%的时间我在家自己做饭吃。我顶多下午去咖啡厅买杯咖啡,因为我每天要在咖啡厅里写剧本,坐一下午,不买杯咖啡是不合适的。我没有买别墅买豪车、孩子要上贵族学校的需求,平时一年也买不了几件衣服。普通人的生活我觉得还凑合,能过得去。

「文娱春秋」:你在电影创作上受到过哪些影响?

李睿珺:我1983年出生,我们村1990年才有电,我7岁以前我们村没有电,要点煤油灯。我小时候看的,都是《地道战》这样的电影,没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更没机会接触国外的电影。90年代后,偶尔能看到一些香港电影,那时候有录像厅了,后来电视台经常播国外的译制片,配音的声音很夸张,大多是古代欧洲宫廷戏,看不太懂,一点兴趣都没有。直到大学上影片分析课,接触了很多电影,才开拓了视野。我第一次看《偷自行车的人》,感受就很奇怪,电影中两个人物会久久住在你的心里。我反思,电影有强大的力量,让你思考。当时我暗下决心,我想拍电影。

「文娱春秋」:你自己也写剧本,哪些作家对你写作方面影响较大?未来有没有小说改编电影的计划?

李睿珺:我什么书都看,看书方面是杂食动物,陈忠实、苏童、余华、阎连科、毕飞宇、欧阳江河、顾城、北岛……未来,我并不排斥有好的小说去改编。小说影视化等于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走,会更容易。不过,有时候你碰到一个合适的,结果人家的影视版权已经卖掉了。

「文娱春秋」:未来,你还会坚持关注农村题材吗?

李睿珺:应该会。但这取决于我的兴趣点,不存在坚持。


《隐入尘烟》预告片

撰稿 | 水方人子
采访整理 | 茜文
策划 | 文娱春秋


「文娱春秋」原创内容 转载敬请联系我们关注文娱产业线上线下的发展相关商业合作及建议请私信或发邮件至 wanghai@wanghai58.com

往期回顾


【文娱产业观察】

当德云社的家法碰上刑法

董宇辉,明星们学不会

《武林外传》后,中国再无情景喜剧

恐龙救市:电影院绝处逢生?

浮躁环境下,他们试图用文学对抗流量

“浪姐3”大评测|与前两季相比有哪些得失


【人物专访】

专访柳岩|一个人也能过好这一生

对话《风起陇西》编剧金海曙

对话张楚|中国人特别喜欢道德绑架

专访导演徐纪周:杨洋是我的流川枫

专访《人世间》导演李路:中国人缺爱

专访作家梁晓声:当代青年对近代史没认知


【特写】

“香港地,真系够吸引人!”

他俩,才是「最佳CP」

该死,宋丹丹认真了

「恶之花」吴亦凡|一位母亲的在场与缺席

一个“天选电视剧咖”的归位|刘亦菲

我是演员,还坚持着,因为梦想|实录

我还在影视行业坚持,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