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论争





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论争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围绕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发生过多次论争。
论争的核心依旧是

应当选择暴力革命还是和平过渡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论争

不仅影响了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团结,

而且削弱了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力量并导致其在谋求执政过程中的挫败。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各国共产党人应

停止无谓论争,包容差异。

在选择社会主义实现形式问题上,
只需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

即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各国具体夺取政权的途径和方式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议会民主;群众斗争;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或者说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和途径,一直是各国共产党人及左翼力量探索的现实课题,也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同各种机会主义者、共产党同其他政治派别、各国共产党之间以及一国共产党内部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通过武装斗争的暴力革命还是议会民主的和平过渡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展开过三个阶段的持久而激烈的争论1。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受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及时把握这一机遇,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不断引向深入,同时也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积极探讨,在许多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但是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分歧,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这一问题上依然存在激烈争论。



一、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围绕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论争及其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充分暴露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和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和矛盾,深刻表明资本主义的“最终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诸如“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和最好的替代”、“各国共产党应当采取共同行动巩固和发展各国的反帝阵线”等方面,都达成了高度共识。各国共产党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是一条人民群众实现真正的、完全的独立的道路,一种能够确保工人权利实现的方式,一条唯一能够结束资本主义的破坏性危机的道路”2,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才是未来”3。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如何替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执政权力这一问题,非但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反而分歧更为严重,论争更为激烈。


1. 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分歧和论争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围绕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发生过多次论争,其中比较重大的论争有两次。


一次是2011年2月发生在美国共产党与希腊共产党高层领导之间的论争。这次论争的导火索,是美国共产党主席萨姆·韦伯(Sam Webb)发表在美共“政治事务”(Political Affairs)网站上的一篇题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政党:是什么样的?说什么?做什么?》的文章。文中韦伯把“在资本主义现有的议会民主框架内争取进步和民主的斗争”放在了比“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更为突出和重要的地位,并因此在党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和激烈争论。其实,韦伯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就曾提出:一场经济危机并不足以撼动资本主义的霸权,武装斗争和内战不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暴力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美国基本行不通4。在引发争议的这篇文章中,他更是明确强调:议会民主斗争为当前的美共提供了斗争空间和斗争权利,因此它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是迈向未来激进变革的铺路石。对于韦伯的上述观点,希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尽管希腊共产党并不反对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并在近年的实践中也积极参与了议会选举,但该党坚持认为,“如果没有革命性的决裂,政权、生产资料、工人所生产出的财富将仍然保持在资产阶级手中,客观状况将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资本主义的剥削将继续存在下去”5。共产党人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修修补补,更不能把这种改革斗争视为党的“奋斗目标”。


另一次重要论争发生在2013年11月召开的第十五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上6,论争的双方分别是希腊共产党和以会议主办方葡萄牙为主的其他国家共产党。在论争双方存在的诸多分歧中,有关社会主义实现形式问题的争论显得很突出。其中一方(以希腊共产党为主)着重指出议会道路的局限性,认为在革命还是改革的问题上,共产党和工人党只能给出一个答案——“革命”,并以欧洲共产主义为例,重点论证了共产党通过议会民主改革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强调“议会道路将制造混乱并同化共产党,让人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人民的利益”。另一方(葡萄牙等国共产党)则着力于论证当前群众运动的不足,认为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社会抗议和工人罢工运动,且这些运动在某种程度上都对各国当政者产生了一定冲击,但迄今为止,群众运动“还没有发展成为具有足够规模的、在广度和深度上能够改变基本政治格局的,并能改变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使之朝着更进步的、左翼方向发展的一次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因此短期内根本无法动摇资本主义根基,并据此坚决反对随意改变和轻易放弃议会民主的道路。


2. 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共产党内部的分歧和论争


围绕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论争不仅发生在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而且还广泛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共产党内部。甚至连一些共产主义力量并不强大的国家,也因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问题上存在着分歧而存在着多个共产党组织。譬如在美国就存在主张议会民主的美国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USA)和坚持暴力革命的美国革命共产党(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USA)。


可以说,正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才导致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分化派生出了许多不同的共产党组织。譬如,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共产党——印度共产党,就因为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方面存在严重分歧而分裂为多个派别,其中既包括主张通过议会合法斗争和平夺取政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7,也包括竭力主张实行武装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又如,尼联共(毛)8也是因为党内存在思想混乱和理论分歧,特别是由于该党内部强硬派反对党内改良派,致使其发生了多次分裂,其中2012年6月,以党的副主席基兰为代表的强硬派从尼联共(毛)分裂出去,宣布成立新党——尼共(毛),更是使尼联共(毛)的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3. 论争削弱了共产党的力量减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步伐


发生在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以及一国共产党内部的上述论争和分歧,尽管并不是单纯围绕社会主义实现形式进行的,但每次争论中,社会主义实现形式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都是争论的重要问题或发生原则分歧的重要原因。这些争论的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而且大大削弱了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力量并导致了其在谋求执政过程中的挫败,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势必最终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


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内派别之间的论争和分歧,无形中会削弱共产党力量,并最终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几乎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多个共产党组织,其实这些组织之间并没有原则性的矛盾,但是却因在战略策略等方面存在分歧,而导致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譬如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内部就因在政府的“反对党”和“参政党”之间一直存在派系之争,导致该党自1991年建党后一直处于不断的分裂之中,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被大大削弱。又如,2013年尼联共(毛)在大选中失利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在党内路线问题上发生的分歧导致尼联共(毛)发生了大分裂,其中以基兰为代表的革命派重新组建尼共(毛),并带走了尼联共(毛)149名中央委员中的45人,48个侧翼组织中的36个,尼共(毛)抵制本次大选并分割了尼联共(毛)大量选民9


另一方面,各共产党之间的论争和分歧则通常会阻碍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团结合作,使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错失良机。金融危机使世界人民再次坚定了社会主义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力量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方向转变,这给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致力于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病,积极声讨资本主义的罪恶,深入探讨自身力量壮大的途径方式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战略策略。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和不少共产党内部各派系缺乏团结,一直处于分裂和矛盾状态,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致使其在资本主义危机全面爆发的背景下,并没有能够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实现形式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围绕社会主义实现形式之所以频繁发生论争,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的背景和原因。


1. 一些通过议会民主方式获得执政或参政地位的共产党相继遭遇挫折甚至挫败,使议会道路的局限性凸显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在深刻汲取苏东剧变教训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共产党积极探索了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实现方式,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都放弃了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策略,主张在宪法范围内利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方式取得政权10。包括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曾连续在2001年、2005年的议会选举中取胜并成为执政党)和前身为共产党的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2008年2月赢得选举)在内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先后冲破资本主义势力的阻挠和束缚,通过选举和议会斗争的方式成功获得执政或参政地位。截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通过议会道路成功执政和参政的共产党已有20多个11,其中尤以南亚、南美和南非等地的共产党表现最为突出。


金融危机的爆发本应顺理成章地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成为受益者,但各国共产党尤其是通过议会道路执政或参政的共产党,非但未能显示优势,反而颓势更加明显、处境更加严峻。


原苏东地区第一个通过议会斗争道路走上执政舞台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在2009年7月底提前举行的大选中得票率虽然仍居首位,但终因未能获得绝对多数而失去了单独组阁的机会;在民主选举体制下执政时间最长的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政权——印共(马),先是因在2010年7月举行的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议会选举中失利陷入了执政33年来的最大困境,并最终在2011年孟加拉邦议会选举中落败,结束了连续执政34年的奇迹;2011年,印共(马)在喀拉拉邦的选举中也败给对手,惨痛地失去了执政权;2008年,尼联共(毛)也未能保住其在尼泊尔的第一大党地位,在2013年11月举行的尼泊尔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中,惨败给尼泊尔大会党和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沦为第三大党。


资本主义国家体制内政党在选举中不断遇挫的现实,使得议会道路的局限性再度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思考的重点,在思考和讨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分歧和争论频发。


2. 资本主义国家频繁爆发的工人罢工和民众抗议运动,使群众斗争和暴力革命重新受到一些共产党的青睐


为摆脱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取的诸如削减社会福利、扶持垄断资本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并由此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民众抗议运动和反抗浪潮。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积极联合工会、青年组织和其他左翼运动,举行了一系列旨在要求政府支持实体经济,遏制失业,增加工资和养老金的罢工、游行、示威等抗议行动。从而使议会外斗争尤其是群众运动的作用更加凸显,资本主义国家部分共产党由此认为“争取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开始了”,要求重新把开展阶级斗争、争取无产阶级政权作为政治任务。譬如法共三十四大(2008年12月召开)明确强调: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为其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法国、欧洲和全世界的阶级斗争翻开了新的一页。葡萄牙共产党也认为,广泛进行群众斗争是实现新的发展道路、正义和社会进步的最可靠的保证,并明确提出:“斗争的时刻到了!变革的时刻到了!”122009年11月召开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一次国际会议积极呼吁各国共产党广泛发动群众斗争,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的权利,反对资本主义制度。金融危机后召开的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也反复强调世界共产党人和左翼阵营“不要依赖议会,而要发展议会外的运动”,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13。一贯主张暴力革命的希腊共产党,更是明确提出“要优先考虑议会外斗争”,甚至要求推行“单一革命战略”。


这样,自苏东剧变以来沉寂下来的暴力革命战略又重返舆论场,并成为诱发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论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基本遵循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共产党究竟应当如何取得执政地位,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围绕这一问题的论争,归结为一点,依然是究竟选择暴力革命还是和平过渡方式更为恰当?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非常明确的回答。马克思在1871年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大会上论及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时,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向各国政府声明:我们知道你们是对付无产者的武装力量;在我们有可能用和平方式的地方,我们将用和平方式反对你们,在必须用武器的时候,则用武器。”14恩格斯在1893年3月写给长期侨居在美国的德国社会主义者弗·维森的信中也强调指出:“要知道,工人运动的最近目标就是由工人阶级自己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如果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那么,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斗争手段和斗争方法上的不同意见,就不大可能使诚实的人们之间发生原则上的分歧……对每一个国家说来,能最快、最有把握地实现目标的策略,就是最好的策略。”15


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两段论述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为各国共产党设定出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的固定方式,他们的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单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都是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方式。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应从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两个层面来思考当下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


1. 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管运用何种方式,能够夺取政权就是好方式


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的:“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6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把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斗争提上日程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如何夺取政权完成替代这一任务,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国共产党应当依据时代特征、国际形势以及各国国情,灵活地选择斗争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这里,武装斗争的暴力革命和议会民主的和平过渡都不应作为基本原则,而应当作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战略策略,各国共产党应当综合考虑本国军事官僚机关的状况、统治阶级的抵抗程度、议会的传统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共产党自身发展状况、各国的民族风俗和传统等等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自行决定究竟是采用武装斗争还是议会民主,抑或是议会内民主选举与议会外的武装斗争结合的方式夺取政权。在这一问题上,应当秉持的基本立场是:无论采取暴力革命还是议会民主的方式,能够夺取政权就是好方式。既不能让美国共产党、英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等一些自身力量亟待进一步增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面对强大的政府非要“拿起武器”,也不能让尼联共(毛)、希腊共产党、南非共产党等一些曾有着多年武装斗争传统和经验的共产党,面对难得的形势,硬要“放下屠刀”。


2.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夺权后的共产党一定要致力于巩固统治


实现共产主义是各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此,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一定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坚定自己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一方面,执政的共产党不能一味为了选票而急于向议会政党转变,为了执政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淡化自己的特色。在这方面尼联共(毛)提供了惨痛的教训,正是由于尼联共(毛)领袖一味迷恋议会民主,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不断妥协和退让,包括放弃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仓促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整编,放弃反印反美立场,主动向印度和美国靠拢等,导致了尼联共(毛)始终面临内部革命派和改良派斗争引发的分裂,削弱了自身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并最终在2013年第二次制宪会议中惨遭失败。另一方面,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权利。连续执政34年的印共(马)之所以遭遇失败,就是因为日渐脱离了支持它的中下层民众,导致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削弱了自身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使其最重要的支持者——农民放弃了对印共(马)的支持。



四、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现实选择


苏东剧变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资本主义危机为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提供的机遇,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强烈地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呼吁各国共产党和左翼力量以此为契机团结起来。他们还纷纷采取行动,力图通过建立多层面、多类型的“左翼联合阵线”(如2004年成立的“欧洲左翼党”、2013年组建的“欧洲共产党工人党倡议组织”等),或力图通过组织各种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如每年召开的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等),努力实现自身力量的壮大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复兴。然而,由于在战略策略,尤其是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策略方面存在着分歧,全球范围内左翼各自为战、分化分裂状况还较为严重,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之间的冲突,各国共产党内部的分裂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在当前形势下,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究竟应当如何确定本国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呢?


1. 尽快停止只会导致内耗的各层级之间的无谓论争,包容差异,尊重各国共产党自己的选择,这是正确选择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重要前提


列宁在创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时就曾强调过党的团结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为了尽快地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在现存的社会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战斗的无产阶级最亲密无间的团结都是绝对必要的。”17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资本主义“历史终结”神话的破灭和世界反资本主义情绪的高涨。当前,资本主义危机尚未结束,其影响仍在发酵。处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面对全球范围内跨国资本的联合行动,面对资本主义右翼或中右翼政党的联合进攻,必须把立场原则的坚定性与战略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尽快停止只会导致内耗的各层级之间的纷争,积极加强各国共产党内部的团结,在全球范围内增进共产党和工人党之间的亲密关系,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和组织上开展有效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协调。


2. 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的阶级意识与阶级觉悟,这是正确选择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根本保证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受到了重视,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努力改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人阶级阶级意识弱化、阶级认同感淡化、政治斗争意识下降、历史使命感不强的现状,使共产党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获得坚强、有力、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支持,使广大党员和群众明白目前形势与革命道路的真正意义。正如英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哈曼所说:“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的这次混乱来传播社会主义者的观点,同时在统治阶级试图让人民大众为这次危机埋单之时,力争成为各种反抗形式的中流砥柱。”18


3. 努力探讨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地把议会民主同群众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


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是危机中的当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加大了对其他发展中民族和国家的金融剥削和殖民垄断,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更加突出,危机影响下的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动荡,标志着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正在激化。资本主义国家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此起彼伏的罢工示威运动以及震惊世界的暴力恐怖事件,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革命新形势”。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应当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既要利用议会民主制度,又不能迷信选举政治,而是应当把议会民主方式与议会外群众斗争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采取的削减福利、转嫁危机等举措,正在激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对立,斗争矛头直指各国资本主义政府的工人罢工和抗议活动屡屡发生,再度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处于受剥削和被压迫地位的无产阶级是抗衡资产阶级的主力军。在这种新的革命形势下,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19,把开展议会外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提到更加突出和显著的位置。



参考文献、注释略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吕薇洲(1970-),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732)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11)


终审:“科社共运动态+”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