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柱邦:论阶级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




论阶级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摘要: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渗透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集中体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质是在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严峻的阶级斗争中吃了败仗。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才能在复杂多变、波谲云诡的国际斗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


关键词:阶级观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因为阶级立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中,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条重要线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



一、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


(一)阶级立场的转变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

早在《莱茵报》时期的系列论战性文章中,马克思就已经站在劳苦大众立场抨击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初步认识到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要性,但由于其“批判武器”的局限性后转而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已经提出“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的主张,阐明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在批判政治解放局限性的基础上,马克思阐发了人类解放的目标。列宁后来评论:马克思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表明他已经是一个革命家。他“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这就表明当时的马克思已经坚定地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在革命的实践中推翻一切压迫、剥削、奴役的关系,消灭无产阶级及阶级自身,从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列宁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彻底完成”。从最初利用“批判的武器”开展的论战到后来在“武器的批判”中逐步确立并坚定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阶级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初就是其鲜明的特征。


与马克思从理论层面完成这两个转变不同,恩格斯从实际生活出发实现了自己在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上的转变。他在英国曼彻斯特期间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不惜放弃宴会等社交活动,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大部分用来和工人交往,从而“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史的基础”。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时期发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标志着他两个转变的完成。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批判国民经济学家从未“过问私有制的合理性的问题”,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矛盾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并提出消灭私有制、变革所有制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主张。马克思认为这篇著作“已经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一般原则”。而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中,恩格斯赞扬卡莱尔谴责资本主义金钱统治给劳苦大众带去的灾难与贫困,同样表明了其鲜明的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切理论和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他们终生的奋斗目标。


(二)科学的阶级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曾经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的存在或发现各阶级之间的斗争,都不是他的功劳。在他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在阶级问题上,他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科学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关注为前提的。马克思指出,历史的诞生地不是在“天上的迷蒙的云兴雾聚之处”,而是在“地上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他们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看作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针对拉萨尔“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个错误观点严肃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个口号之所以是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把劳动当作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有意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掩盖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是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客观事实,因而只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大家知道,在《伟大的创举》中,列宁给阶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在这里,列宁就是直接把阶级定义为人们同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并且指出,人们同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直接导致一部分人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三)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在阶级社会里,哲学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抽象的、超阶级的哲学是没有的。与过去一切旧哲学把自己打扮成全人类利益的代表者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列宁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他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只有研究某一社会或某几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意向的总和,才能科学地确定这些意向的结果。其所以有各种矛盾的意向,是因为每个社会所分成的各阶级的地位和生活条件不同。”列宁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四)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消亡。在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人与人之间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存在任何差别,阶级和阶级差别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看,阶级社会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现象。


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明确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就是说,资产阶级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压迫和阶级对立的社会。虽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社会本质上并没有消除剥削与阶级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然而却无力驾驭这个巨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而且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现在国内外有一些学者,以所谓唯物史观主要是由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概括出来的为由,扬言要解构或重建唯物史观,其根本目的,不仅要否定20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而且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阶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抽掉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唯物史观,决不会再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否定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哲学,也决不会再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了。我们对此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经济学


不同于作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其根本宗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阶级斗争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归根到底,是研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冲突和矛盾发展的规律。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

马克思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上进一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都必然导致周期性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不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根本无法摆脱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恩格斯指出:“只要你们继续以目前这种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全凭偶然性摆布的方式来进行生产,那么商业危机就会继续存在,而且每一次接踵而来的商业危机必定比前一次更普遍,因而也更严重,必定会使更多的小资本家变穷,使专靠劳动为生的阶级人数以增大的比例增加,从而使待雇劳动者的人数显著地增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私人手里,劳动的产品也必然为资本家私人所垄断,工人得到的只是勉强维持劳动力生命再生产的可怜的劳动力价值——工资。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贫富两极分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两极分化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从而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否则无产阶级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经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而许多这样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根本得不到利用。”经济危机期间,大量的产品由于滞销而被迫直接销毁,而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产力也被毁灭掉了。“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二)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存在,古典经济学家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也提出过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创造的理论观点,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解决什么劳动创造什么价值以及怎样创造价值等一系列本质性的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科学的回答,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指出: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才是商品的内在的本质属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看到了交换价值这个价值的表现形式,而没有看到在交换价值背后掩盖着的价值内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本质上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这实际上就告诉我们:资本家的投资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它只有和工人的具体劳动结合起来才能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工人的抽象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来源。


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形成,不仅是劳动价值论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而且科学地说明了工人阶级这个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剥削、受压迫阶级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历史地位,为剩余价值学说进一步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问世以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断受到资本主义的辩护士的挑战。比如,有人就提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体力劳动的比重不断下降,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而马克思说的是体力劳动创造价值,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随着科技进步,体力劳动比重不断下降,脑力劳动比重不断增大,这只是具体劳动的结构的变化,只能使使用价值即社会财富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与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毫无关系。价值的唯一来源仍然是工人的抽象劳动。因此,借口科技进步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比重的变化来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只能是徒劳的。还有人认为,工人劳动创造价值,得到了工资,资本家的投资也创造价值,所以资本家并没有剥削工人。这个说法就更站不住脚了。如上所述,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工人的抽象劳动,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只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并不参与价值创造。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没有读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在有意为资本家的剥削辩护。实践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是否定不了的。


(三)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彻底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继唯物史观之后的第二个伟大发现,这一伟大发现,“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也曾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恩格斯在1877年写的《卡尔·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彻底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即资本家在工人劳动结束以后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则完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平等的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


剩余价值学说告诉我们:表面上看,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而且这种交换也是按照等价交换进行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由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资本家是用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再来继续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表面上,资本家支付给了工人工资,实际上资本家什么也没有拿出来。工人不仅为自己生产了工资的价值,而且还为资本家生产了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不仅如此,资本家手里的全部资本都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继续无偿占有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增殖资本、扩大资本规模,这就是等价交换的外衣所掩盖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本质。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剩余价值学说“已经证明,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种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对这种劳动力的支付要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由以积累起来的价值量。这样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


由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戳中了资本家阶级的痛点和要害,所以,剩余价值学说历来成为资产阶级学者攻击的对象。有人说,正如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因而得到了工资一样,资本家的管理和监督也是劳动,也创造价值,因此,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姑且不说,事实上绝大多数资本家并不从事生产管理和监督,而是把这类事情交给他的代理人或职业经理来负责。即使他们也从事管理和监督,这个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我们不要忘记,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攫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阶级的唯一目的。他们亲自参加管理和监督,不外乎是为了强迫工人更加紧张、更加有效地劳动,以便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些管理和监督,实质上不过是剥削活动,而根本不是劳动。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


(一)“两个必然”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得出的科学结论

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两个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的辩证分析,得出“两个必然”科学结论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农村屈服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等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在经济危机期间,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部被毁灭了。资产阶级用来对付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彻底性及其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无产阶级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这是由其经济地位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他们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无产阶级的革命彻底性决定了只有他们才能够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预测。在他们看来,未来社会将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人与人之间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存在任何区别。人们使用共同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从而避免了一部分人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去剥削和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可能性。由于社会所有制的实现,商品经济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这样一来,阶级和阶级差别将自行消亡,因为阶级本身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不是没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只有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具备实现社会所有制的条件。


近年来,不断有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进行贬低和否定,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以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目的的。在他们看来,只有具备了以上特征,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在不具备上述特征的情况下,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已经被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的历史实践所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其生产关系已经经历了四次调整,从单个私人资本所有制到股份制,从股份制到垄断,从垄断到国家垄断,从国家垄断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告诉我们,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历史,就是一部面对迅速发展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不断妥协退让的历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逐步靠近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也就是说,离私有制越来越远,而离社会所有制越来越近。社会所有制的实现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国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完成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不仅在夺取政权以前,而且在夺取政权以后,直到进入无阶级社会之前,都要高度重视阶级观点、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其实,早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就把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明确概括为四个达到,他说: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要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高度评价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他认为:“只有懂得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懂得这一点的人,才算掌握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有所抬头,这些错误思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去阶级化”、“去政治化”。其实,这些错误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值一驳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已经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所证明。巴黎公社胜利了,又失败了;十月革命胜利了,苏联又解体了。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下的继续;阶级斗争的形式虽然变了,但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并没有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敌对势力决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集结起来,以百倍的努力,企图把无产阶级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当他们发现用武力手段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提出和平演变的战略,我们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麻痹大意。


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在回忆录《苏联解体亲历记》中,在讲到戈尔巴乔夫放弃阶级斗争学说时指出:“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这个观念,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所以,他认为:“当时的戈尔巴乔夫已经完全支持把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石,明确无误地抛弃了阶级斗争观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实际上就是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严峻的阶级斗争中吃了败仗。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波谲云诡、复杂多变、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势,我们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才能不被各种迷雾所蒙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权。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石柱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海派经济学》2022年第1期,第180-191页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中社学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