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故事||颜晓峰--深学笃行凌远峰

青马先声 马研译介 2023-08-28

■ 学人简介

颜晓峰,1955年2月出生,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70年入伍,在陆军第三十八军炮兵团任班长、排长、干事。1982年起在石家庄陆军学院马列教研室、后勤学院政治教研室、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任哲学教员,在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任全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院长。毕业于政治学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第一、二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防大学刘伯承科研成果一等奖,国防大学优质大课奖,国防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国防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入选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

17岁那年,颜晓峰在连队当炊事员。营房离县城十里地,坐落在太行山脉的一个山坳里,依下而上是炮场、宿舍、伙房。伙房在山脚下、路尽头,炊事班的宿舍连着食堂。1966年“文革”爆发、“停课闹革命”后,他只上了一年半初中,其中多数课程时间是学工、学农、学军安排的劳动和军训。他学会了耪地、割麦子,赶大车、推独轮车,学会了为棉纺厂的织布机装梭,在山上为刨树坑抡大锤打眼放炮。现在又学会了烧火做饭,修炉灶搞野炊、擀面条炸油条、腌酸菜点豆腐,都拿得起来,是班里的骨干,有希望接大班副。在这种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青年时期的颜晓峰,经历着多重饥渴,尤其是知识饥渴,他总想着看点书。据颜晓峰回忆道:当时,炊事班的宿舍只有一本书:《反杜林论》。白色的封面、厚厚的,搁在牙具柜上。晚上看书要有光、要有灯。可那时尽管附近农村多数农家没有用电灯,尽管城里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大耗电量电器,还总是停电。

但战士总有战士的办法,特别是对于极度向往知识的青年战士,一切的困难都无法阻挡其收获知识的坚定信念。他学着做了一盏油灯,可是黑烟直冲天花板。清早起来,鼻孔里全是黑灰。而灯光昏暗、油烟袅袅还不是主要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看不懂《反杜林论》,如坠云雾,不知所云。但这种阅读给17岁的颜晓峰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使其走进了一个世纪前伟人的思想,领略了这就是理论的深奥和魅力。凭借着对阅读的热情与渴望,这本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反杜林论》,在几个月后终于被他硬着头皮通读了一遍。正所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在当时物质困难的处境下,虽无炳烛之明,但17岁的青年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火种,正如日出之阳,照耀着青年理想的远方。

一天,在营部篮球场,教导员李连科叫住了颜晓峰,得知颜晓峰在学习马列。这位正气凛然的教导员从球架下的石头上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说:“坚持学下去!”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多少物是人非,多少沧海桑田,多少故事已在岁月的风沙中泯灭,蓦然回首,那一盏灯,一本书,一句话却始终在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仿佛人生的轨道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那时的颜晓峰没有想到,一盏油灯、一本“反杜”、一句勉励,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十几年前,由四根日光灯、一盏台灯放出的明亮柔和灯光,从不同角度打在写字台上,颜晓峰老师写下《柴油灯下》,追忆过往岁月。文中写道:“几十年来,眼前经常晃动着当年的两团火:大锅下的熊熊炉火和床头前的微弱灯火。炉火点燃青春,使胸中激情不衰;灯火照亮青春,使心底希望不灭。”

马克思说过:“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生命尺度亦是发展空间,在一段生命期间内,每一个时间的尺度,经过自觉努力,都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尺度;每一个发展空间,不管是否发展,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费。

17岁,颜晓峰在太行山脉一个山坳的营房里当炊事员;27岁,颜晓峰刚刚调入军校当哲学教员,在教研室学历最低;32岁,颜晓峰进入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0岁出头,颜晓峰成了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导师。2010年左右,出版个人专著5本、个人论文集5本,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7篇的颜晓峰,先后荣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第一、二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为我军理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择一事,终一生,因一颗初心,颜晓峰不断将时间的尺度转化为人生的发展空间。岁月匆匆,一轮甲子自吟歌,现如今,两道深邃的目光,把执着与深刻、温润与宽厚、正直与豁达,播进他方正脸庞的眉宇之间,早已不见少年青涩的容颜。而岁月又如此悠长,长到足以让颜晓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做好、做实、做深,尽精微成广大,纵然走过多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言:“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回顾颜晓峰走过的研学道路,正是有了对理论执着的追求,方能登高望远,与马克思主义这座思想的高峰结缘;在数十年的治学研究过程中,颜晓峰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废寝忘食,孜孜以求,朝乾夕惕;而随时光长河逆流而上,岁月悠悠蓦然回首,初心的火种,始终映照在17岁那年的灯火阑珊处。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列举了三种科学工作者:一种像蚂蚁,只知道收集,是“拿来主义”者;一种像蜘蛛,不停地吐丝织网,是闭门修养、构造体系的能手;另一种像蜜蜂,“他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他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酿造出比花蜜和花粉更有价值,凝结着自身生命创造的醇香甘美的蜂蜜来。显然,培根赞赏像蜜蜂那样的科学工作者,推崇像酿蜜那样的科学方法。

在教学上,颜晓峰指出:当好一名教员,上好每一堂课,就要像蜜蜂那样酿蜜。仅仅掌握教学内容,懂得教学方法,熟悉讲课技巧是不够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理论修养和学术造诣,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显示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这就要有自己的研究,像蜜蜂那样,综合蚂蚁和蜘蛛的优点,克服二者的局限,把教学和研究统一起来,以研究促进教学深化和提高。只是停留在以往科学发展的水平上,不注意学习掌握当代科学的最新成就,也容易让好学、勤思、多问的学员感到不满足。为什么有的教师讲课多少年后还能使听者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就在于他的课体现了科学的光芒、思想的力量,它是教师用自己心血酿成的蜜。而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员讲授,有着不同的效果,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把研究融进教学的程度有差别。只有投入自己的心血,才能使酿出的蜜达到“精、深、新、美”的境界。这就要求广大理论教学者有整理、有理解、有创造、有风格。1993年9月,刚刚调入国防大学的颜晓峰,为全校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讲了一堂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方法论”。20多年后,一位已担任师职领导的研究生,见到颜老师又提起了那堂课的清晰记忆。

 在工作中,颜晓峰也始终坚守蜜蜂酿蜜般的奉献精神。办公室一张单人板床,几大书柜的书籍,以及一箱箱方便面,陪伴他度过了多少个攻读之夜。“管仓库的有一口清,一口气背下仓库里所有库存的数目;话务员做得好,能背出各个分机的号码……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做到极致。” 马列所的同志说:“老颜总是在办公室忙到深夜”,“周日晚9点半到的办公室,工作到凌晨1点半。”颜晓峰认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要抓紧时间,往前赶。”

而相对个人,颜晓峰更强调团队的作用。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期间,颜晓峰作为研究所的带头人,带领他的同事们,奋战在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第一线。他风趣地把自己比作“生产队长”:既要敲钟,招呼社员下地;又要锄地,不当脱产干部,而且还要锄得又好又快。2010年所里给中宣部报的30篇论文,由他执笔或领衔撰写的就有17篇;6年间,以研究中心名义在中央“四报一刊”等报刊发表的理论文章,仅他主笔的就有77篇。署名是科研单位的敏感问题。颜晓峰始终铭记老所长章传家曾说过,当所长的要“成人之美”,不要“掠人之美”。如同辛勤的蜜蜂,酿出满园花朵的佳蜜,推动着青年人迅速成长成才,2011年,研究所评为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研究所的同事说:“从所长身上我们读到的是:清正、坚毅、平和、大度、细腻、周全,有如海般博大和深邃的胸怀。具体说就是,工作上勤奋敬业,有创新和拼搏精神,公正无私,能平衡好各种关系;为人谦和善良、体谅关怀他人,尤其对年轻人很扶持和帮助。”在颜晓峰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人数不多、经费较少,却能够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走在前列,做出突出成绩。正如唐诗《蜂》中所写:“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酿蜜的奉献精神背后,正是百花清香的芳菲万里。

在少年时期,颜晓峰就对地理很感兴趣。每当坐火车时,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的景色,还在一个本子上,记下了自己去过了哪些省的哪些城市。当时受“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的感召,他也把“走遍祖国大地”当作自己的一个梦想。当兵时在山沟的十多年里,能到县城出公差扛粮袋,星期天坐火车到市里玩,选拔到北京参加国庆游行训练,摩托化行军到北疆野营拉练,当干部后到外省出差,都是颜晓峰莫大的乐趣。

1990年起颜晓峰开始在北京工作,游览祖国各地的机会越来越多。马兰基地的广阔苍凉,杭州西湖的秀丽葱笼,刘公岛附近海域的碧蓝清澈,华山绝顶的星空灿烂…… 都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美丽的风景线。到2000年为止,离走遍祖国大地的目标还有六、七个省份。由于旅行要受到时间、经费和身体的限制,身体力行游遍全国并非易事。而当时,颜晓峰已在全国的十多个省份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他突发奇想:身尚不能遍游天下,为何不能先让文遍游天下?

于是他开始了实行有意识、有目标的“文字神州行”战略,一个省、一个省的“攻克”。一篇篇邮寄的稿件,就像是派往各地的一支支小分队。有的省首战告捷,有的省数攻方克;有的省采取“点穴”式攻击,精确命中,有的省采取大面积轰炸,遍地开花;有的省直取省会,有的省迂回地市。每拿下一个省份,就增添了一份轻松和喜悦。2002年4月,“红旗插上五指山”,我国最南部的海南省的《新东方》刊登了他的《信用与文明》,标志着他的“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全国(除港、澳、台)31个省、市、自治区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他都有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外也有转载的英译论文)。

颜晓峰曾说:“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成年的梦也不过是童年的梦不同形式的延续和展开。只要这种梦是有益的、合乎道德的,那他就可以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即使不能圆梦,这种人生之旅也是愉快的、上进的、无悔的。”一个人一旦有了梦想,并且有了执着追梦,不悔梦归处的坚定信念,走到哪里都会有方向。这一特殊的文字旅行方式,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梦想成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当颜晓峰的文字与足迹融为一体,这实质上是文化存在极为温暖的方式,天地山河是生存的基座,也是文化的基座。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退休前身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专家——我军理论高地“守望者”,颜晓峰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领域坚守了30多年。“不荒废、不懈怠、不徘徊”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众人对他的评价。

2011年,对时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颜晓峰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批准;参加了军队高层次理论人才研修班;被列入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第9批出版计划;2011年12月,中央军委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记一等功,校党委为他记二等功,马列所被誉为“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一面旗帜”。其同事评价:“和平年代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实属不易。”

面对荣誉,颜晓峰心静似水,他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才能“实副其名”,他更愿意做的,是在获得认可与荣誉后的潜心学习与思考。在他看来,一个人要靠能力立足、靠业绩立功,就要在专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召开的《颜晓峰自选集》出版座谈会上,一位年轻研究员说:“我们从所长的书和人,可以感到一种空谷幽兰般的人生修养和修炼,一种海纳百川般的学识积累和积淀。”

对待名利得失,颜晓峰觉得,没有什么比作研究更有乐趣。“职级、军衔,都是副产品,不是唯一目标,主产品是自己的能力、素质和贡献。”“能量守恒”,颜晓峰看得明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路是步步不回头走出来的,不能左顾右盼,做什么都是有得有失。”2012年“八一”前夕,他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而他的思绪并没有沉湎于欣喜之中。授衔前夜,他仍坐在电脑前彻夜未眠,分析着我国处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他写道:战胜风险挑战,应对复杂局势,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理论指引、正确道路领航、稳固制度保障。面对多重压力、多种矛盾、多样疑难、多方声音,最关键的是党和人民要有主心骨,高举旗帜坚定不移,不畏缩、不动摇、不后退,继往开来向前进。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发挥理论功能、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过程。

颜晓峰形容自己属于基础差、发展慢的“蜗牛型”教员:27岁当教员,29岁读大专,35岁评讲师,42岁读博,45岁评副高,50岁评正高。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长征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在学术的道路上,颜晓峰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在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中,他不浮躁、不追求速度、不怕寂寞,不计得失,凭着步步不回头的劲头,才走到了今天。颜晓峰认为:“我们是专业人员、教研干部,只能以专业为本,靠教研立身。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取得成就,在教学科研中拿出精品,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能心静气定、心无旁骛,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偶尔得之。”他在2003年学习出版社出版的《诚信与文明》一书中写道:“在潮起又潮落的世界上,能够克服眼前得失的烦恼,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用十年、几十年、以至一生来做一件事情,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是需要一定的精神力量的。”这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勉励。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要把专业上的事情做好,必须学会放弃,以失为得;学会推辞,以退为进;学会不争,以无为为无不为;还要学会恪守必要的缺点。毛泽东曾说过,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因为现实中的价值目标很多、诱惑很多,很容易把兵力或精力分散得七零八落。

这种精神是“数十年磨一剑”的脚踏实地;是“悠然见南山”的超然物外;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高瞻远瞩,颇有“上善若水”,“宁静致远”之风韵。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颜晓峰坚守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始终秉持着“咬定‘马列’不放松,立根就在教研中。”的思想态度。信仰大写背后的人生,理想吹散名利的浮云,在这时,寂寞是这样的让人心动,世事才会如此的波澜不惊。颜晓峰在自己的长征路上持之以恒,淡泊若水,文章甘于寂寞,理论留心人间。回顾来时路,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理论工作者,颜晓峰的理论研究已步入佳境,宁静致远。

颜晓峰自1982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工作几十年来,科研成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过程。其中人民出版社出版的42.6万字的《创新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50万字的《思维之道》、学习出版社出版的38.9万字的《颜晓峰自选集》,是他的代表作。对此,他的一点体会是,科研成果依靠创新能力的支撑,增强思维能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对于如何提高思维能力?颜晓峰以下的几点思考,层层递进,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第一,激发思维活力。理论研究实质上是一个思维过程,理论创新是思维创新的结果,创新首先要求思维充满活力。我感到,只有思想解放、勤于思考,不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总是在询问“为什么”,才能打开创新的大门。

第二,拓展思维空间。有了思维活力,就要让思想向四面八方发散,理论创新的空间由思维空间决定,思维的触角达不到,创新就不可能发生。相对论之所以成为物理学革命的标志,就是因为爱因斯坦思考的是接近光速条件下的宏观物体运动,思维空间比牛顿的思维空间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得多。拓展思维空间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第三,磨练思维力度。思维空间的拓展,增强了思维的力度。所谓“力透纸背”,不仅是指书法力度、文字力度,而且是指思维力度。思维力度是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透彻性的综合指数。眼力好才能望得远,腿功好才能登得高,水性好才能潜得深,思维力强才能言人之所未能言。

诚然,他丰硕的成果令人艳羡,精深的思考使人惊叹,但没有“隐功夫”就不会有“显成果”。1987年到2003年的十几年间,他手抄的读书笔记本有77本,是1400本书或文章的读书记录。他的读书习惯是既有精读、反复多遍的,也有扫描式、搜索式的。一本接一本地记,主题相对集中,又不断迁移。到了一定数量,就开始根据内容和顺序,对笔记本进行分类、编号。为了查找方便,又做了笔记本的目录索引本,把每个笔记本的目录汇编在一起。正是这种看似“费时费力“的方法,形成了多年来的大量阅读和广泛思考,塑造了他现在这样的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有人说,颜晓峰追求“本土原创”,力求言人之所未言,不落旁人窠臼,摒弃凌空虚蹈式的抽象演绎,致力于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有人评价,其“思想收放从容,布局密不透风,既文气沛然,又用情深厚,可谓刀刀见刃,尽显思想的锋芒、学养的凝聚和智慧的灵光。”

自哲学产生之日起,人类就从未停止“认识自己”。对于真正的哲思者而言,认识别人是门学问,认识自己是种境界。虽已步入耳顺之年,颜晓峰始终坚持深耕学术,反哺实践,志存高远,不畏浮云。

尽管在一些人眼里,哲学是玄奥而远离生活与实践的,而在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工作颜晓峰的著述中,一篇篇理论研究成果生动证明,哲学如同马克思所说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源自生活与实践,又在高度概括的层次上解释和引导着生活与实践。他坚持用哲学之镜映照社会现实,以理论之思观照改革实践,颜晓峰用岁月和心血铸就精品,用风范和关爱抚育新人,在教学研究、著书立说中,把人的生命尺度和发展空间紧密融合在一起。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阵地,奋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前沿,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

作为理论战线的战士,颜晓峰始终置身时代大潮,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将理论脚步始终与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行,与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同步。

2007年初,针对当时理论界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颜晓峰等执笔写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文,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人民日报》刊登后引起广泛关注。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颜晓峰和他的战友们没能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就用他们的笔写出了《抗震救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深入发掘抗震救灾伟大斗争蕴含的精神力量,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当年底中宣部在成都召开抗震救灾精神论坛,专门邀请他出席发表题为“永久的精神财富”演讲。

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颜晓峰和同事与新疆军区的理论工作者合作,迅速写出《民族大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福祉》一文,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7月17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光明专论”,发出了政治强音,反映了人民心声。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颜晓峰学习后写下了《崇尚劳动: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一文,在《求是》2013年第12期刊登。

2015年上半年,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诋毁、抹黑革命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颜晓峰写下了《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论敬重历史与崇敬英雄》一文,在《解放军报》发表,文中写道:“敬重历史、崇敬英雄,是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准则,是一个国家团结统一、向上向善、创造未来的精神动力。”“人民英雄事迹伟大、人格高尚、贡献不朽,如同历史天空上的灿烂星辰,历史因他们的存在而倍放光彩,天空有他们的镶嵌而格外壮丽。”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颜晓峰在《光明日报》头版“光明专论”发表《抗战精神筑牢民族新的长城》一文,文中写道:“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是人心,真正坚不可摧的是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长城精神。”“国家与民众命运与共,领导与群众命运与共,军队与人民命运与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可战胜的力量。”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颜晓峰在《解放军报》阐发学习体会,发表《历史辩证法与中国大变革的恢弘交响》一文,认为改革开放伟大革命来自于历史客观性与历史主动性的交相促进,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包含着历史阶段性与历史跨越性的交互递进,改革开放伟大飞跃体现了历史实践论与社会认识论的循环上升,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蕴含着历史前进性与社会风险性的交织前行,改革开放伟大创造归属于党的领导力与人民主体性的合力成果。

正如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生而向上,勇于攀登,这正是颜晓峰身上鲜明生动的“攀登者”精神。一个民族,总要有望向远方的探险精神,总要有敢于攀登的先行者。在思想理论研究的征途上,他既是攀登者,也是追梦人,前进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年少立志,初心不改。淡然若水,得失不慕。

时节如流,攀登不止。漫漫征途,朝夕不负。

以通透之眉目,静观世事浮沉。以广远之胸怀,甘为青年人梯。

以博学之思想,厚积累累硕果。以坚定之信仰,勇攀理论高峰。

理想与使命同辉,笔墨与军装一色。

千磨万击还坚劲,深学笃行凌远峰。


特别鸣谢

颜晓峰老师对本稿的亲自审定和大力支持!


策划 | 王富军

海报 | 乔琛

撰稿 | 刘姝妤

修稿 | 颜晓峰 王富军 周洲

编辑 | 刘晓艺

审核 | 王富军 周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