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出汉语言文字学论著简录(第4辑)

汉字文明 汉字文明 2023-02-25
点击蓝字关注学界动态

近出汉语言文字学论著简录

(第4辑)

汉字文明将不定期收集汇总近出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论著的书讯,以飨读者。本期收录近月相关论著,分为汉语史、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4类,共52本。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提供书讯。


汉语史:

1.《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

2.《中古语文初学集》

3.《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论集》

4.《汉语中古音研究》

5.《先秦两汉汉语可能情态动词语义功能变化研究》

6.《王念孙古韵分部研究》(外一种)

7.《〈急就篇〉新证》

8.《汉字构形十二讲》

9.《宋词颜色词研究》

10.《〈南齐书〉词汇研究》

11.《近代汉语探源》


现代汉语:

1.《语篇副文本的互文机制研究》

2.《汉语情态:理论与事实》

3.《句法构词的理论与实践》

4.《作格与汉语语法》

5.《汉语语篇连贯的句法机制研究》

6.《汉语焦点构式中的系词——基于语义演变的历时考察》

7.《汉语全称量词研究》

8.《现代汉语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研究》

9.《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

10.《语言和言语问题研究》

11.《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事件语义分析》

12.《现代汉语领属关系的形式语义分析》

13.《“过”的语法化及相关句式研究》

14.《汉语V定N中构式的形成与语法化研究》

15.《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研究》

16.《汉语反语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


汉语方言

1.《方言比较与吴语史研究——石汝杰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

2.《词基驱动的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3.《汉语方言研究的多维视角》

4.《汉语方言定指范畴研究》

5.《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考论》

6.《壮语金龙岱话参考语法》

7.《崇阳方言语法研究》

8.《莱阳方言调查研究》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1.《商代金文研究》

2.《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

3.《商周金文偏旁谱》

4.《敦煌蒙书校释与研究(语对卷)》

5.《清华简〈系年〉集释》(修订本)

6.《战国楚简词典(文书卷)》

7.《出土文献语言与文字论丛》

8.《商周文字论集续编》

9.《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研究》

10.《殷墟甲骨断代综述》

11.《马王堆汉墓遣策整理与研究》

12.《银雀山汉简数术类文献整理与研究》

13.《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全三册)

14.《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谢伯殳卷》(全三册)

15.《甲骨文摹本大系》(全43册)

16.《殷商子卜辞合集》

17.《天回医简》




一、汉语史
01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

(下滑查看更多信息,下同)

主编:李运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100217323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收录了关于汉字职用研究的前沿成果,全书分理论研究和现象研究两部分,共收文26篇。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阐发汉字的职能和实际使用情况,包括个体字符的职能变化、个体语符的用字变化、类别材料的用字现象、不同类别用字现象的比较、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与特点、汉字的超语符职用、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的描写、汉字职用变化的原因等,并对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语言文字现象进行了准确描述与合理解释,反映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科脉动。


作者简介:

李运富教授,现任国家语委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单位工程建设负责人、郑州大学学科首席教授、文学院院长、《汉字汉语研究》主编等。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字学、训诂学、词汇语义学等,已出版《汉字学新论》《楚国简帛文字构形系统研究》《汉字职用研究》等各种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重大委托项目1项,以及国家古文字工程重大项目2项等。荣获教育部、北京市、河南省科研成果奖及其他奖项多次。


目录:

【汉字职用理论研究】

李运富  汉字语用学论纲              

李运富  “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申论    

李运富  论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      

李运富  论汉字的记录职能

李运富  论汉字职能的变化

李运富  论汉字的字际关系

黄德宽  从出土文献资料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

李运富  论出土文本字词关系的考证与表述

李运富  汉语字词关系研究之检讨

陈斯鹏  从楚系简帛看字词关系变化中的代偿现象

何余华  论汉语用字演变过程中新用字符的来源

真大成  论汉文佛经用字研究的意义

田  炜  西周金文字词关系影响因素探析

李运富  孙  倩  论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的互动关系


【汉字职用现象研究】

刘志基  楚简“用字避复”刍议

张  为  字用学视角下汉字专字职用问题新探

王贵元  简帛文献用字研究

周朋升  张家山汉墓竹简用字习惯考察

禤健聪  楚简用字习惯与文献校读举例

张素凤  郭店简与上博简《缁衣》篇用字比较

张涌泉  说“爺”道“娘”

陈斯鹏  说“买”“卖”

汪维辉  “抓”的字词关系补说

刘君敬  “赔”用字的历史变迁

何余华  出土文献{树}的用字差异与断代价值论考

蒋志远  汉字超语符的数目表达研究



02《中古语文初学集》

作者:真大成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ISBN:9787547519974

定价:72元

内容简介:

《中古语文初学集》是作者近年来有关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研究的论文汇编。全书共21篇文章,可分为七个板块,分别是“中古汉语语料研究”“中古词汇史研究”“中古地域词研究”“中古词语辨释研究”“中古文献异文字词研究”“中古文献校读研究”“中古语文辞书研究”,涉及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的多个方面的问题。其意义和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释了一批疑难词的含义,为研究词义演变提供了素材,有助于正确解读文献含义;揭示了一批中古地域词,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历史方言学研究;文献校读的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相关古籍的整理,为学界提供 为精善的文本;提出辞书编纂应重视文献异文,对于辞书之立目、举证、释义等方面均有现实意义;以已佚中古语文辞书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中国辞书学史和语言学史,同时为中古汉语研究增添新的学术生长点。


作者简介:

真大成,男,1979年生。现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理事等。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出土文献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语字词关系研究”等多项。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尤重于中古语言文字与文献的综合研究。


目录:

弁言
一、中古汉语语料研究
中古“衍生性文本”的生成及其语料意义——以《世说新语》为例
二、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
谈当前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四个问题
关于常用词“腿”的若干问题
动词“物色”的来源和发展初探
三、中古地域性词研究
试论北朝史书所见若干带有地域性的词
“奴”作自称称谓词小考——兼谈《撰集百缘经》的译成时地
也说“博换”
四、中古词语辨释研究
中古新词“辟方”辨释
再释“乙密”
《世说新语·任诞》“诸阮皆能饮酒”条释义
“屈孑”名义小考
“塌坊”名义考
《汉语大词典》“罥索”条释义辨正
《正法华经》疑难词语释义三题
五、中古文献异文研究
《后汉书》李贤注所存异文考略
利用异文考释佛经疑难字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辞书编纂应重视文献异文——兼谈《汉语大词典》书证之“一本作”
六、中古文献校读研究
中古小说校释琐记
《抱朴子内篇》校读记
《周氏冥通记校释》商订
《朝野佥载》校补
《新唐书·西域传下》米国条“献璧”校读
七、中古语文辞书研究
《声类》索隐
后记




03《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论集》

作者:叶玉英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ISBN:9787547519677

定价:98

内容简介:

《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论集》收录了28篇论文,内容包含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汉代文字、《说文》等研究,出土文献与史学研究以及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三部分。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古文字考释、古文字构形研究、谐声系列的整理和字词关系研究等;出土文献与史学研究部分主要是利用汉简讨论两汉时期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及经济史问题等;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则包括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和语音史三类。语音史研究主要是上古声母研究,有的是上古方音研究。


作者简介:

叶玉英,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文字、上古音、汉语史和出土文献研究。出版专著四部(含合著),其中三部分别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中国语言学报》(香港JCL,SSCI刊物)、美国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A&HCI刊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三项,福建省社科基金三项。


目录:


04《汉语中古音研究》

作者:马德强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547519738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古音研究领域的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讨论重韵问题,多角度考察重韵分立的性质,结合汉语音韵史和音韵学史分析重韵现象的形成原因。下篇分别讨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重纽、四等韵的介音、《切韵》系韵书、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等问题,各专题不追求面面俱到,主要是立足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其中涉及的相关音韵观念为切入点展开讨论。本书选取的论题虽然均是属于《切韵》研究领域,但是牵涉到的音韵观念却不限于《切韵》研究,而是与整个汉语音韵学科密切相关。各专题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对中古音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提升汉语中古音的研究水平。


作者简介:

马德强,安徽濉溪人,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在《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励耘语言学刊》等相关期刊、集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目录:

上篇 重韵研究
第一章 重韵的名称、类别和研究概况
1.1 重韵释名
1.2 重韵的类别
1.3 重韵研究概况
第二章 重韵分立的性质
2.1 重韵韵类在中古文献材料中的表现
2.2 重韵韵类在上古韵部系统里的分布
2.3 重韵韵类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映
第三章 重韵形成的原因
3.1 从韵书的编制看重韵
3.2 从早期韵图的安排看重韵
3.3 从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看重韵
3.4 重韵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
第四章 重韵在方言史研究中的参照意义
4.1 以重韵为参照研究方言史问题的典型案例
4.2 现代方言和中古江东方言的关系之检讨
4.3 余论:关于重韵演变的相关理论探讨
下篇 其他专题
第五章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之省思
5.1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的新进展
5.2 《切韵》音系性质之争的几个层面
5.3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中的主观因素
5.4 《切韵》音系性质的认定对音系构拟的影响
5.5 《切韵》音系性质之争与高本汉范式的关系
第六章 金陵语音与《切韵》音系的关系辨析
6.1 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
6.2 《切韵》音系“吴音说”再认识
第七章 重纽研究中的相关音韵观念之检讨
7.1 龙宇纯的重纽研究评述
7.2 重纽与重韵的对比分析
第八章 《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问题
8.1 前人讨论要点之回顾
8.2 相关音韵观念的辨析
第九章 《切韵》系韵书三论
9.1 《切韵》系韵书的判别标准
9.2 《集韵》归属的二重性
9.3 “平水韵”系列韵书和《切韵》的关系
第十章 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评述
10.1 高本汉对韵图的基本认识
10.2 高本汉中古音研究的工作性质
10.3 高本汉对韵图的误判与现代学者的修正
10.4 在等韵框架内构拟《切韵》音系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05

《先秦两汉汉语可能情态动词语义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余素勤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532659234

定价:58元

内容简介:

该书在详细考察文献语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先秦两汉的汉语里“能”“可”“可以”“得”等情态动词的发展演变路径和机制,表现出较大的创新性。第一,引入认知语言学奠基人之一Talmy提出的“力动态”(Force Dynamics)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几个情态词发展演变路线的刻画较有说服力,为上古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显示出较大的创新性。第二,书中不乏更加圆通的解释和分析,具有较大的理论贡献和参考价值。第三,作者侧重语义特征的刻画描写与应用,语例丰富,分析细致。在语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情态动词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和辨析,有助于更为准确地理解和诠释上古文献。


作者简介:

余素勤,女,1989年生,四川巴中人。2007年进入四川大学文新学院读本科,2011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师承胡敕瑞和宋亚云两位老师,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上古汉语语法和语义。参与国家社科研究重大项目一项,主持并参与重庆市市级项目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一项。在《历史语言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


目录:

总序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2 情态的概念

1.3 情态类型

1.4 情态动词的判定标准

1.5 情态动词的语义研究回顾

1.6 理论背景

1.7 相关理论、术语

1.8 语料说明


第二章 主体动力——能

2.1 前人研究简述

2.2 情态动词“能”的来源

2.3 先秦汉语的情态动词“能”

2.4 两汉汉语中情态动词“能”的变化


第三章 客观条件——可、可以

3.1 前人研究综述

3. 2 情态动词“可”的来源义

3. 3 先秦汉语情态动词“可”的语义发展

3. 4 先秦汉语情态表达“可以”的语义功能发展

3. 5 两汉情态表达“可”和“可以”的发展变化


第四章 事件能性——得

4.1 前人研究综述

4.2 从动词“得”发展为情态动词“得”

4.3 先秦汉语中情态动词“得”的语义发展

4.4 两汉汉语中情态动词“得”的变化


第五章 先秦汉语中可能类情态表达的对比

5.1 动力情态的语境对比

5.2 道义情态的语境对比


第六章 结语

6.1 “能”“可”“可以”“得”语义发展总结

6.2 与已有语义地图的对比

6.3 可能类情态动词来源义的影响

6.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一)

专家评审意见(二)



06《王念孙古韵分部研究》(外一种)

作者:赵永磊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ISBN:9787572013119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本书稿属于文献语言学领域,主要从王念孙古韵分部疑案、《经义述闻》作者疑案循序展开讨论,在具体问题上突破学界成说,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


作者简介:

赵永磊,河南临颍县人,1987年生。先后在厦门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桥本秀美教授。曾在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任科研助理,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等职。曾在东京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短期访学。主要从事汉唐礼制史、经学史、文献语言学等领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目录:



07

《〈急就篇〉新证》

作者:张传官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547519653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博士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字、实物等资料,对汉代蒙书《急就篇》进行的新证研究。本书《绪论》之外,包含三章内容: 第一章《出土〈急就篇〉文献辑校》全面辑录出土《急就篇》文献,并细致校勘、辨析异文。第二章《〈急就篇〉人名新证》结合出土文字资料(尤其是玺印),对篇中部分人名进行新证研究,进而探讨人名的取意、结构与异写。第三章《〈急就篇〉词语疏证》对《急就篇》中的部分词语(尤其是对占据全篇较大比重的名物)加以新证研究,并辅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资料。本书是一部利用“三重证据”进行研究的新成果,是把古典学研究引向立体深入的新尝试,对研究秦汉词汇训诂、历史文化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传官,200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基地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刘钊教授);2012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刘钊教授)。2013年5月进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工作,现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出土文献研究,近年致力于先秦秦汉蒙学类字书的整理与研究;出版著作两部(《急就篇校理》,中华书局2017年8月;《〈急就篇〉新证》,中西书局2022年6月),合编著作一部(《新甲骨文编》增订本,刘钊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在《中国语文》《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目前承担 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社科基金冷门 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子课题、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实施计划(2021—2025)研究项目各一项;论著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二等奖、第三届李学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奖一等奖等。2021年入选 青年人才计划。


目录: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史游、《急就篇》与章草
  第二节 《急就篇》等秦汉蒙学类字书的性质
  第三节 《急就篇》的体例与分章
  第四节 试论《急就篇》的新证研究
  结 语
第一章 出土《急就篇》文献辑校
  第一节 汉简《急就篇》辑校
  第二节 吐鲁番古注本《急就篇》校释
  第三节 吐鲁番正文写本《急就篇》校释
  第四节 出土散见《急就篇》数据辑录
  余论
第二章 《急就篇》人名新证
  1-8 郑子方
  1-10 史步昌
  1-12 赵孺卿
  (中略)
  7-14 痛无忌
  7-15 向夷吾
  7-18 续增纪 7-19 遗失余
  余论
第三章 《急就篇》词语疏证
  1-1 急就奇觚与众异
  8-1 离云、8-2 乘风悬钟、8-4 春草、鸡翘、凫翁
  8-7 绢
  (中略)
  20-6 粪土壤
  31-5 膏火烛
  32-8 老复丁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08

《汉字构形十二讲

作者:王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100212861

定价:38元

内容简介:

《汉字构形十二讲》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教授为系统阐述汉字构形学所写的基础课教学用书。作者在汉字表意特性和汉字构形系统这两者的基础上,对传统“六书”精神予以重新诠释,提炼出适用于古今各种体制的汉字结构分析和系统描写的规律、原理与操作方法,创立了有关汉字构形的术语体系。
  《汉字构形十二讲》在作者2002年出版的《汉字构形学讲座》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增补,特别加重了关于汉字整理规范和汉字教学方面的内容,并增加了较多的实例。
  《汉字构形十二讲》以讲座的形式呈现,分为十二讲,力求阐释具体,深入浅出,可作为师范院校及本专科基础汉字学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王宁,浙江海宁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字训诂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教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学部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与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文字训诂学、汉语词源学、辞书学、语文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以上与陆宗达教授合著)、《〈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汉字与中华文化》等,主编《古代汉语》等多部高校教材,主持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等多种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担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制组组长、《辞源》(第三版)修订主编之一。


目录:

第一讲 汉字的性质
第二讲 汉字学与汉字构形学
第三讲 构形与构意
第四讲 汉字字体的演变和溯本复形
第五讲 汉字的书写元素与构形元素
第六讲 汉字的结构次序与构件的组合样式
第七讲 构件在组构中的功能
第八讲 汉字的构形模式与“六书”
第九讲 汉字构形的共时相关关系
第十讲 汉字构形的历时传承关系
第十一讲 汉字构形系统及汉字的整理与规范
第十二讲 汉字构形规律与汉字教学



09《宋词颜色词研究》

作者:董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ISBN:9787522702209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宋词》收录的近两万首词作,约一百四十万字,这一封闭性语库为语料,以“黄、红、青、白、黑”五种基本颜色为线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颜色词在句中单独使用的情况、颜色词构成含彩词语的使用情况、含彩词语在隐喻和转喻时的推理机制以及颜色词本身在语义、语用方面的使用特点等。每章最后又以各颜色范畴为纲,以语义场形式对表示每类颜色范畴的多个颜色词进行梳理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最后跳出个体语料,站在一个较为概括的层面,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对《全宋词》中颜色词的使用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


作者简介:

董佳,女,汉族,陕西西安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有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承担校级科研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要研究成果:《汉语因果复句的原型表达》《宋词中的颜色词语》《古典诗词中颜色词的语义特点》《宋词中颜色词的审美功能》 《浅析宋词中的颜色词“青”》《浅析宋词中的颜色词“白”》等。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解题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语料来源与选取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法、工作流程和预期目标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 人类语言颜色词的共性研究和理论研究

二 以汉语颜色词为对象的研究情况

三 相关学位论文

四 有关宋词的研究

第二节 相关理论阐释

一 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二 隐喻和转喻理论

第三章 基本颜色词 “黄”之分析

第一节 总体概述

第二节 “黄”在句中单独使用情况分析

一 “黄”在句中单独使用的句法分析

二 “黄”在句中单独使用的语义内容和功能分析

第三节 “黄”在含彩词语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一 词义构成分类

二 词义整合分析

第四节 黄色系列颜色词简析

一 黄色系列颜色词在《全宋词》中的使用频度统计

二 黄色系列颜色词的义素对比分析

第五节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基本颜色词 “红”之分析

第一节 总体概述

第二节 “红”在句中单独使用情况分析

一“红”在句中单独使用的句法分析

二“红”在句中单独使用的语义分析

三“红”在句中单独使用的语用分析

第三节 “红”构成含彩词语的使用情况分析

一 “红”构成含彩词语的物象分类

二 含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四节 红色系列颜色词简析

一 红色系列颜色词在《全宋词》中的使用频度统计

二 红色系列颜色词义素对比分析

第五节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基本颜色词“青”之分析

第一节 总体概述

第二节 “青”在句中单独使用情况分析

一 “青”在句中单独使用时的句法分析

二 “青”在句中单独使用时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 “青”构成含彩词语的使用情况分析

一 “青”构成含彩词语的物象分类

二 含彩词语的语义分析

三 含彩词语中“青”的语义分析

第四节 青色系列颜色词(包括绿色和蓝色)简析

一 青色系列颜色词在《全宋词》中的使用频度统计

二 青色系列颜色词的义素对比分析

第五节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基本颜色词“白”之分析

第七章 基本颜色词 “黑”之分析

第八章 《全宋词》中颜色词使用特点和规律分析

第九章 结论及其他

第一节 本书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有待继续研究的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10《〈南齐书〉词汇研究》

作者:洪晓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522804569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南齐书》词汇本体研究,运用精确计量的方法,以语言的时代性、地域性为基点,对《南齐书》的语料性质、词汇来源、复音词结构等展开探讨;下编是《南齐书》所反映的具有中古汉语特点的语言现象与现代闽方言的比较研究,将汉语史研究与方言、方言史研究相结合,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探讨中古汉语对现代南方方言的影响,并通过两者的互动研究,解决中古汉语与现代闽方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洪晓婷,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毕业,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词汇训诂及华文教育,在《语言研究》《图书馆杂志》《辞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过词语考释、语义演变、文献校勘、辞书编纂等方面多篇文章,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3项。


目录:

绪论

上编《南齐书》词汇本体研究

第一章《南齐书》的语料性质

第一节对话类

第二节手敕类

第三节供状类

第四节信札类

第五节诏令类

第六节一般叙述性语言

第七节小结

第二章《南齐书》的词汇来源

第一节《南齐书》中的承古词

第二节《南齐书》中的中古新词新义

第三节《南齐书》中的南齐新词新义

第四节《南齐书》中新词新义的产生动因、途径

第五节《南齐书》词汇来源计量分析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南齐书》复音词计量研究

第一节《南齐书》词汇复音化情况

第二节《南齐书》复音词构词类型

第三节《南齐书》词汇复音化的特点

第四节小结

下编《南齐书》反映的中古语言现象在闽方言中的遗留

第四章代词类:“侬”“若”

第一节“侬”的自称义和名词义

第二节“若”的疑问代词用法

第五章名词类:“冬节”“天时”“眠床”“才调”

第一节“冬节”的“冬至节”义

第二节“天时”的“一定时间、地区内的自然气候情况”义

第三节中古新生词“眠床”

第四节中古新生词“才调”

第六章动词类:“参详”“起”“乞”

第一节中古新生词“参详”

第二节“起”的“修建、建造”义

第三节“乞”的“给予”义

结语

附录

一《南齐书》语料校勘

二《南齐书》词语索引

三《南齐书》篇目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11《近代汉语探源》


作者:江蓝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ISBN:9787100214391

定价:160元

内容简介:

《近代汉语探源》是作者近代汉语研究心得的阶段性汇总,共收录文章28篇,从内容上可分为语法、词汇和专书语言研究三部分。
  语法方面主要探寻虚词来源与语法化问题,其中有几篇与语言接触问题有关。词汇方面,有对具体语词的考释,也有探讨词义考释的方法和词义演变规律的。专书语言部分,是对专书语言的介绍或时代考辨,多从语法和词汇着手,有的也牵涉到语音问题。最后一篇是从传意方式的角度来讨论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禅宗语录的语言特点的。
  书中的文章题目多直接缀上“来源”“探源”“溯源”,有的虽无此类字眼,但内容也多半涉及考察源流,故定名为“探源”。


作者简介:

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研究生院语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专长为汉语历史语法与词汇,兼攻词典学与汉语辞书编纂。发表专题学术论文70余篇,一般学术文章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论文集、工具书8部,译著4部(有的为合著合译);主持修订了《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目录:

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
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
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
禁止词“别”考源
疑问副词“颇、可、还
“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
吴语助词“来”“得来”溯源
说“麽”与“们”同源
再论“们”的语源是“物”
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
助词“似的”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
后置词“行”考辨
汉语使役与被动兼用探源
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
“影响”释义
“举似”补说
语词探源笔记选录
说“兀自”
说“措大”
演绎法与近代汉语词语考释
相关语词的类同引申
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
《皇明诏令》里的白话敕令
《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
《游仙窟》漫笔
重读《刘知远诸官调》
禅问答的传意



二、现代汉语
01

《语篇副文本的互文机制研究


作者:王志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522710297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语篇副文本的互文现象及其互文机制。研究以互文语篇理论为指导框架,采用宏观架构和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学术语篇和文学语篇的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副文本与主文本和语篇世界之间的耦合互文方式、互文修辞效果和修辞动因以及互文的认知机制。本书发展了热奈特关于“副文性”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对了解副文本的语篇地位和语篇功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志军,男,1988年5月生,河南林州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直聘)。2014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兴趣为语篇语言学、修辞学、话语分析。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河南省博士后启动项目资助各一项。在《当代修辞学》《语言研究集刊》《语言文字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副文本与副文性
1.2.2 互文性
1.3 研究综述
1.3.1 语篇互文结构研究述评
1.3.2 副文本已有研究回顾
1.3.3 副文本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实例来源
1.5.1 科学著作语篇实例来源
1.5.2 文学作品语篇实例来源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互文语篇理论的多声构成
2.1 互文语篇理论的产生背景
2.1.1 学科背景
2.1.2 理论背景
2.2 互文语篇理论的哲学和认知科学理据
2.2.1 哲学理据
2.2.2 认知科学理据
2.3 有关互文语篇理论的几个基础概念
2.3.1 语篇与文本
2.3.2 对象文本和双值文本与引语文本的使用和提及
2.3.3 互文范式和互文形式
2.4 互文语篇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2.4.1 互文语篇理论的基本观点
2.4.2 互文语篇理论指导下的语篇研究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 作为语篇边界的副文本系统及其类型
3.1 导言
3.2 语篇系统整体与副文本系统的边界地位
3.2.1 语篇系统整体
3.2.2 作为边界的副文本系统
3.3 学术著作语篇和文学作品语篇的副文本类型
3.3.1 空间标准
3.3.2 时间标准
3.3.3 模态媒介
3.3.4 来源主体
3.3.5 接受主体
3.3.6 功能标准
3.4 小结
第四章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之互文探究
4.1 导言
4.2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间的耦合互文
4.2.1 副文本与主文本的层级组织结构和向心互文模式




02

《汉语情态:理论与事实

主编:彭利贞、张寒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100217330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汉语情态系统的理论探讨,也有对表现情态的语言事实的深入分析,特别是涉及不同情态表达手段及其相互关系、情态的主观性、情态与相邻或相关范畴的同现互动限制关系、情态的语用驱动等方面研究新成果。本论集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主要讨论了汉语的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同类情态的组配及情态的否定问题;第二编把范畴互动的观念引入句法研究,在更高层次上反映语言的系统性;第三编对一些新兴构式进行探讨。


作者简介:

彭利贞,复旦大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史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中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共同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研究兴趣主要为现代汉语语法、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张寒冰,浙江大学博士,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目录:




03

《句法构词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程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100217347

定价:85元

内容简介:

何为词?何以造句?这是句法构词理论关注的焦点,也是该书所要回应的核心问题。
  《句法构词的理论与实践》围绕句法构词的理论探讨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溯其源流、剖其得失,条分缕析地梳理出该理论传统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走向。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13篇,深入探讨与论元结构相关的语义问题,展现该理论用于汉语各种特殊结构生成机制分析的具体实践,并重新审视了词、语素等关键性概念。在这一可与国际接轨的前沿领域,该书的梳理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用,为中国语言学、特别是生产语言学领域的学人提供了以资参考之文献。


作者简介:

程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理事。现为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国际期刊Asia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联合主编,《当代语言学》等期刊编委。深耕于生成语法框架下的语言结构比较研究、亚洲语言研究。已出版专著5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绪言
第一部分 构词与语义
汉语形容词论元结构的再分析
句法构词视角下的论元实现机制探究
旁格成分作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分析
旁格宾语的句法语义允准问题


第二部分 构词操作
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分布式形态学分析
从汉语重叠音系到汉语的词类包含模式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研究
英汉致使结构的对比分析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
汉语趋向动词的句法位置和形态特点
句法-音系接口视阈下的容纳句研究

第三部分 理论探讨
“词”为何物
句法构词理论中的语素和词



04

《作格与汉语语法》

主编:罗天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100217354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什么是作格?作格格局与汉语是否有瓜葛?类型学作格与形式语法作格(非宾格)有何关联?相关研究繁多,但终无定论。《作格与汉语语法(中国语言学前沿丛书)》正是围绕“作格与汉语语法”的研究主题,出于整理既有研究、以作格为工具剖析汉语语法的目的,收录了15篇已经在专门刊物或学术活动中发表过,观点各异但内容相通的期刊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一些民族语和外语,包含了各位作者对作格问题的历史回顾和深入思考,呈现了该课题多元化的研究现状,也为语言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罗天华,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语言类型学、形态学和句法学,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目录:

上古汉语的作格动词
上古汉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划分的百年回顾
作格与古汉语“及物”变读规则
先秦汉语的类型指向
施通格论元组配类型的逻辑及分析
作格语言的语序
类型学的作格格局
汉语是作格语言吗?
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
从分裂作格现象看汉语句法的混合性
现代汉语作格动词的判定标准
语篇视角下汉语“格”类型的重新审视
汉语的作格结构:北京话“把”字句的理论探讨
官话和粤语中的“把”字结构与作格
参考文献
编后记



05

汉语语篇连贯的句法机制研究

作者:曹秀玲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572016400

定价:72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语篇连贯的句法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书立足汉语自身特点,兼顾系统建构和专题个案研究、人类语言共性和汉语特点、汉语共时面貌和历时演化考察,构建了汉语语篇连贯句法机制的句内、句际和句段三个层面四个子系统:汉语显性连贯手段及其当代变异;句内动词论元配置和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及物化;小句降级形成的内嵌式和主从式关系小句;句际和段际层面的元话语体系。

本书还从历时视角考察汉语语篇连贯机制的古今演化规律,对不同于传统语篇的汉语新型语篇——微语篇的构成、特点和连贯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作者简介:

曹秀玲,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工作对外汉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习得。已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和主编《现代汉语量限研究》、《中国语语法构造》(韩文)、《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对韩汉语教学研究》(一)、《汉语话语标记多角度研究》、《朝汉双语现象历时研究》等专著和论文集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汉办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 2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3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和方法 4

1.4 相关研究的现状 5

第二章 语法研究视野:从句法到章法 8

2.1 语篇的界定 8

2.2 语篇研究的对象提取和视角 9

2.2.1 语篇“块”的离析 9

2.2.2 新概念的引入:话题框架 10

2.2.3 句法和章法的交互作用 11

第三章 汉语显性加合式语篇连贯 13

3.1 因果关系复句的语序选择和关联标记 14

3.1.1 问题的提出 14

3.1.2 因果复句语序选择性的表征形式 15

3.1.3 因果复句语序选择的动因 20

3.1.4 因果复句语序和关联标记选择的认知机制 24

3.1.5 小结 25

3.2 回声提述与口语语篇连贯 26

3.2.1 回声提述视角下反讽的识别 26

3.2.2 回声提述视角下反讽的解读 28

3.2.3 回声反讽语力的制约因素 34

3.2.4 小结 36

3.3 “至于”的语法化与汉语的语言类型 38

3.3.1 跨层组合“至于”的语法化历程 38

3.3.2 “至于”的语法化机制及其现实表现 43

3.3.3 “至于”等的语法化与汉语的语言类型 46

第四章 动词论元配置与语篇连贯 48

4.1 句内动词论元与语篇连贯 49

4.1.1 从“房子吃没了”说起 49

4.1.2 论元配置与句式选择 50

4.1.3 论元配置与语篇信息 58

4.1.4 小结 61

4.2 汉语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的语篇动因 61

4.2.1 动词小类的划分 61

4.2.2 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现象研究现状 63

4.2.3 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现象调查 64

4.2.4 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的选择倾向和语篇动因 71

4.3 汉语主宾语关系化操作的不对称现象 75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特征 76

4.3.2 关系小句的语篇表现 78

4.3.3 关系小句的主观性问题 83

4.3.4 小结 85

第五章 内嵌关系小句与语篇连贯 87

5.1 小句关系与小句降级 87

5.1.1 小句关系类型 87

5.1.2 汉语相关现象讨论 89

5.2 称名关系小句“(被S)称(之)为N1的N2” 90

5.2.1 问题的提出 90

5.2.2 称名关系小句的形式与功能 91

5.2.3 N1和N2的内在关联和次序 94

5.2.4 称名关系小句的语篇整合效应 97

5.2.5 小结 101

5.3 内嵌关系小句“VP+的+人称代词” 102

5.3.1 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语篇环境 103

5.3.2 VP与人称代词的互动 106

5.3.3 “VP+的+人称代词”的信息配置策略 114

5.3.4 小结 117

第六章 主从关系小句与语篇连贯 118



06

《汉语焦点构式中的系词——基于语义演变的历时考察

作者:金大卫、陈珺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ISBN:9787547520161

定价:6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历史语料库,考察汉语主系表构式的语义演变轨迹。在前贤的个例描述基础上,本书开创性地从整个汉语史的跨度,揭示出不同阶段的系词统一地呈现出发展为分裂构式的语法化模式。本书进而提出,主系表和分裂构式在发生学上的紧密关系揭示了两个构式在句法结构上具有同一性,即分裂构式本质上是一种主系表结构。从焦点语义的来源来看,如果系词只起到建立主语和表语之间的述谓关系的连接作用的话,则它不是焦点标记,那么焦点的意义就不是来自焦点标记,而是来自充当焦点的短语。分裂构式的焦点来源问题是焦点语义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采用形式语义学-历史语言学界面的理论框架,不仅填补了分裂构式的语法化进程这一实证空白,而且通过句法演变的证据试图解决语义理论的争议。


作者简介:

金大卫,广东广州人,2016 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语言学系,现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汉语 教育中心。研究方向为句法-语义界面、形式语义学、实验语义学。专攻方向包括句法-语义界面下的“局部性限制”现象和“干扰效应”现象。其他研究还包括因果关系的表达、焦点的表达策略及系词的语义等。

陈珺,北京人,2017 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语言学系,现任职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语言学系。研究方向为语义-语用界面、实验语义学、博弈语用学。专攻方向包括焦点穷尽性的解读,以及通过对话人的博弈建模和言语行为模型理解语气词和副词的语用信息。


目录:

Preface
1 Overview
1.1 Introduction
1.2 Definitions
1.3 General information
2 Previous Literature
2.1 The semantics of the copula and its role in focus marking
2.1.1 Higgins, Richard. 1979.
2.1.2 Mikkelsen, Line. 2005, 2011.
2.1.3 The copula in the cleft constructions
2.2 Previous works on the cleft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2.2.1 Teng, Shou-Hsin. 1979.
2.2.2 Huang, C-T. James. 1982.
2.2.3 Zhu, Yao. 1996.
2.2.4 Li, N Charles & Thompson, Sandra. 1989.
2.2.5 Cheng, Lisa. 2008.
2.2.6 Hole, Daniel. 2011.
2.2.7 yon Prince, Kilu. 2012.
2.2.8 Zhan, Fangqiong & Sun, Chaofen. 2013.
2.2.9 Other works
2.3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pulas in historical Chinese
2.3.1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copula wei
2.3.2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copula shi
2.3.3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copulaxi
2.3.4 Interim Summary
3 The copula wei (唯) in Pre-Classical Chinese
3.1 Overview
3.2 Wei's non-copular uses
3.3 The distribution ofwei in copular clauses
3.4 The decline ofwei's copular use
4 The copula shi (是)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4.1 The reanalysis ofshi into a copula
4.2 The distribution ofshi in copular clauses
4.3 Shi in cleft constructions
5 The copula xi (系) in Late Medieval Chinese
5.1 The reanalysis ofxi into a copula
5.2 The distribution ofxi in copular clauses
5.3 Xi in cleft constructions
5.4 Modem day pattern
5.5 Summary
6 Conclusion
Sources
Abbreviations
References



07

《现代汉语全称量词研究

作者:张蕾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572015151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受新描写主义学术思潮启发,在形式语义学视域下,在对现代汉语全称量化词进行细颗粒度刻画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其语义。所谓的限定性全称量化词本质上是加合或zuida值算子,贡献全称义。A型全称量化词是汉语实现全称量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分类讨论其语义特征、语义要求、映射规则等问题,并分析全称表达共现时的语义分工以及全称量化词的浮动性问题。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全称量化的标识和限定手段。


作者简介:

张蕾,汉族,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语言学专业学习、工作,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期间主要进行语义学以及语义与句法、语用接口研究。博士毕业后进入东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及汉语研究工作,现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任吉林省语言学会理事。曾赴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短期学术合作研究工作。在《语言暨语言学》、《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语言研究》、《汉语学报》、《语法研究和探索》等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出版学术专著1部。具有较为丰富的项目研究经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本书依托项目,已结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项,参与香港研资局/香港城市大学资助项目7项。


目录:



08

现代汉语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研究


作者:亢世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ISBN:9787030724236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我们认为,汉语语言信息处理要想达到自动句法分析、语义理解的目的,必须找到一个像印欧语词形态一样的初始特征,即词的词汇语义类,建立词的词汇语义类、词类、句法成分、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以词的词汇语义类为抓手,才能有效地解决汉语句法分析、语义推导的问题。分词、标注词性、句法成分、语义角色、词汇语义类的语料库因此建立,这一语料库在大规模标注语料库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语义角色句法实现所受的词汇语义制约,即语义角色、句法成分、词汇语义类之间的对应(映射、投射)关系,说明了哪个词汇语义类的词语充当哪些语义角色时可能映射为哪些句法成分,总结了蕴含其中的规则、特点,进一步解释了特点形成的原因。


作者简介:

亢世勇,男,1964年生,陕西延安人。1987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现为鲁东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山东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主要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以及中文信息处理研究。


目录:

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国外相关研究
1.1.2 相关研究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1.3.1 总结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规则
1.3.2 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的特点
1.3.3 词汇语义制约特点的原因阐释
1.3.4 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的实验研究
1.4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5 本书存在的不足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语料库的建设生成
2.1 《中小学语文课本标注语料库》介绍
2.1.1 词性、句法成分、语义角色(成分)及相应的标记
2.1.2 标注原则
2.1.3 标注实例
2.2 核心语义角色语料库
2.2.1 《标注例句语料库》的生成
2.2.2 《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信息库》的生成
2.3 非核心语义角色语料库
2.3.1 《凭借类标注例句语料库》和《情景类标注例句语料库》的生成
2.3.2 《非核心词汇语义制约信息库》
第3章 主体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3.1 施事与受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3.1.1 施事、受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3.1.2 词汇语义制约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特点
3.2 当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3.2.1 当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3.2.2 当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3.3 领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3.3.1 领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3.3.2 领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3.4 共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3.4.1 共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3.4.2 共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第4章 客体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4.1 客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4.1.1 客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4.1.2 客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4.2 系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4.2.1 系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4.2.2 系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4.3 与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4.3.1 与事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4.3.2 与事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4.4 结果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
4.4.1 结果及其词汇语义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4.4.2 结果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特点



09

基于认知形态学的汉语类词缀构词研究


作者:张未然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ISBN:9787301330982

定价:59元

内容简介:

类词缀比词缀多,被认为是汉语的特点之一。本书借助认知形态学理论框架,从类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认知域分布和类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三个方面,对汉语类词缀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解决之前类词缀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汉语的许多类词缀都是多义的,如何对类词缀的内部语义分化进行系统描写?近义类词缀,如同样表职业名的“-员(列车员)、-手(赛车手)、-师(设计师)”,在构词时对词基各有怎样的选择限制?当类词缀对项发生构词重合(如“会计员/师、建筑师/家”)时,会有怎样的差异,我们又该如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
  本书学术价值在于借助认知形态学系统研究了汉语类词缀的构词规律,证明了认知形态学和汉语构词研究的适配性,能够为后续汉语构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范式;加强了近义类词缀的构词差异对比,从语义和认知角度丰富了汉语词汇比较研究;挖掘了汉语类词缀构词规律的深层动因,提高了构词研究的阐释力和解释性。


作者简介:

张未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兼职研究员,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巴黎城市大学(原巴黎第七大学),获两校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形态学、汉语词汇、国际中文教育。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 1
1.1 选题缘起 …… 1
1.2 类词缀研究综述 …… 3
1.2.1 类词缀的界定 …… 4
1.2.2 类词缀的特点 …… 5
1.2.3 类词缀的范围 …… 9
1.2.4 不同范式的类词缀研究 …… 12
1.2.5 小结 ……21
1.3 研究方法 ……22
1.4 研究范围 …… 26
1.4.1 类词缀的确定…… 26
1.4.2 类词缀的选取…… 31
第二章 本书理论框架概述 ……33
2.1 认知形态学在构词法研究上的优势 …… 35
2.1.1 从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看认知形态学与汉语研究的
适配性……36
2.1.2 认知形态学对意义的关注反映了构词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 37
2.2 Hamawand的理论框架 …… 40
2.2.1 框架整体介绍…… 40
2.2.2 范畴化…… 42
2.2.3 构型 …… 44
2.2.4 概念化…… 46
2.3 认知形态学与构式形态学、生成词库理论框架的比较 ……48
2.4 本书对 Hamawand理论框架的调整……52
2.5 小结 …… 54
第三章 汉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56
3.1 近义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56
3.1.1 否定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不-、无-、
零-、非-”…… 56
3.1.2 差距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半-、类-、
准-”…… 63
3.1.3 降级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次-、亚-”…… 66
3.2 反义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69
3.2.1 性质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软-、硬-”…… 69
3.2.2 时序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前-、后-”…… 73
3.2.3 支配认知域中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总-、分-”…… 77
3.3 类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总结及对比 …… 80
3.4 相关问题讨论 …… 83
3.4.1 类前缀“不”和“无”派生词的确定 …… 83
3.4.2 类前缀构词的层次性……88
3.4.3 类前缀的指称化作用及认知解释 ……93
第四章 汉语类前缀构词的认知域分布 …… 101
4.1 否定认知域 ……101
4.1.1 “非”+范畴 ……101
4.1.2 “零”+数量 …… 104
4.1.3 “无”+品质 …… 106
4.1.4 “不”+对立 …… 107
4.2 差距认知域 …… 108
4.2.1 “类”+专业性 …… 108
4.2.2 “半”+可分解性 ……110
4.2.3 “准”+不可分性 …… 112
4.3 时序认知域 …… 113
4.3.1 “前”+实体性 …… 113
4.3.2 “后”+时间性 …… 114
4.4 小结 …… 116
第五章 汉语类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 118
5.1 描述VS.评价:“非”VS.“不” …… 118
5.3 连续VS.对立:“前”VS.“原”……123
5.4 小结 …… 126
第六章 汉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27
6.1 表人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27
6.1.1 职业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员、-手、
-师”…… 127
6.1.2 专长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家、-帝”…… 133
6.1.3 痴迷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迷、-控、
-狂”…… 137
6.2 其他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 140
6.2.1 领域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界、-坛、
-圈”…… 140
6.2.2 类型认知域中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式、-型”…… 144
6.3 类后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总结及对比 …… 147
6.4 相关问题讨论 …… 151
6.4.1 特殊成分“者”…… 151
6.4.2 兼类类词缀“性”和“化” …… 153
第七章 汉语类后缀构词的认知域分布 …… 160
7.1 职业认知域 …… 160
7.1.1 “员”+功能性 …… 160
7.1.2 “手”+技术性 …… 162
7.1.3 “师”+专业性 …… 164
7.2 痴迷认知域 …… 166
7.2.1 “迷”+传统性 …… 166
7.2.2 “控”+特殊性 …… 167
7.2.3 “狂”+非正常性 …… 169
7.3 领域认知域 …… 170
7.3.1 “坛”+展示性/竞技性 ……170
7.3.2 “圈”+现代性 …… 171
7.3.3 “界”+可参与性 ……173
7.4 类型认知域 …… 176
7.4.1 “式”+外部特征 ……176
7.4.2 “型”+内在特征 …… 178
7.5 小结 …… 181
第八章 汉语类后缀对项的构词识解…… 182
8.1 平视VS.仰视:“员”VS.“师”…… 182
8.2 低仰视VS.高仰视:“师”VS.“家” …… 184
8.3 否定 VS.中立:“狂”VS.“迷”…… 186
8.4 边际VS.内域:“界”VS.“圈” ……188
8.5 外观VS.性质:“式”VS.“型”……191
8.6 小结 …… 195
第九章 结 语 ……196
9.1 本书主要结论 ……196
9.1.1 关于类词缀构词的语义范畴化 ……196
9.1.2 关于类词缀构词的认知域分布 …… 196
9.1.3 关于类词缀对项的构词识解 ……197
9.2 主要创新之处 …… 198
9.3 本书的不足 …… 200
参考文献 …… 201
后 记 …… 213



10

《语言和言语问题研究


作者:范晓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ISBN:9787309161304

定价:16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了语言学家范晓教授对“语言和言语问题”的研究和贡献。范晓教授提出言语、语言、话语“三分”说:“言语”是交际的行为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能力;“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组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产物。作者认为:三者互相联系,言语处于中枢地位;语言学(言语工具学)和言语行为学(包括言技学、言风学、言体学等)都隶属于言语学;话语则是研究语言和言语行为本身的资料和素材。本书涵括了对语言和言语问题的理论思考,对语言(汉语的语法、词汇等)的专题研究,以及对言语(行为)艺术(修辞、言语美等)的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范晓,1935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复旦语法修辞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在语言一般理论研究方面提出对语言、言语和话语的区分,在语法研究方面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简称“三维语法”),在言语修辞方面认为适应题旨情境是修辞的总规律。著有《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汉语句子的多角度研究》《动词研究》《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现代汉语存在句研究》《汉语句式在篇章中的适用性研究》《汉语句子及其句式研究》《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简明吴方言词典》《范晓语法论文集》等20余部著作(含合著,且其中3部已译为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目录:

语言、言语和话语
语言、言语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语言、言语和话语问题问答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
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
语法结构的规律性及其在言语中的灵活性
关于“语素”问题
关于“词儿”问题
关于“短语”问题
短语的语义和语用分析
汉语的“四字格”成语
关于语式
三维语法阐释
句法结构中的句法成分
语义结构中的“主事”
语义结构中的“与事”
语义结构中的“施事”
关于“名物化”和“名词化”
“使”的词义演变及语法化问题
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
现代汉语动词的研究
现代汉语的名词及其再分类
状态谓词及其相关问题
动宾离合词及其构成的语式
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
句子的功能
句子的“句干”
语境句和孤立句
“句位”和“句系”
句式研究的“形义结合”原则
理解句子意义的几种因素
汉语句子的教学
语用的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句式在言语中的语用价值
话语里具有特殊语用功能的“辖群句”
语法的句式和修辞的关系
修辞要讲究适应题旨情境
试论“言语美”
参考文献
后记



11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事件语义分析

作者:安丰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522702520

定价:108元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事件语义分析》在事件语义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作状语现象进行分析。充当状语并非是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形容词在从词库生成到入句获得状语解读的过程中,受到音韵、形态、句法、语义、语用等诸多层面的限制。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事件语义分析》重点研究在该过程中形容词所受到的语义限制。
  部分形容词在充当状语时,与句中的谓语没有直接的语义联系,因而被分析为句法和语义的错配现象。除此之外,形容词所表述的事件与和谓语所表述的事件之间的时间特征错配也是导致形容词作状语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体性谓词和阶段性谓词的区分对于形容词能否充当状语以及谓语能否接受形容词状语的修饰至关重要。个体性谓词和阶段性谓词的区分在于只有阶段性谓词才能引入事件论元。但是,这两类谓词的区分并非完全基于词汇层面,具体的语境可以导致一些表示恒久属性的个体性谓词受到事件的迫使力获得阶段性谓词的解读,因而也可构成合法的形容词状语句。


作者简介:

安丰科,山东日照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公开发表论文《替代词:代词一致研究》等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基于句法语义互动的英汉分裂结构研究(13BYY015)”等各级课题多项。目前主要从事形式语义学,英语语法、高级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12

《现代汉语领属关系的形式语义分析

作者:安胜昔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522703121

定价:79元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领属关系的形式语义分析》所采用的形式化的分析手段使得领属的分类更具有操作性。形式化手段所分出来的领属关系分类边界清晰,能够覆盖更多的语言事实,并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事件结构的分析,使得领属关系的方向性以及领属关系的产生,相互依赖及互动能够呈现得更为清晰。句法层面的领属关系是能够通过事件结构来呈现并进行相应形式化的描写。
  《现代汉语领属关系的形式语义分析》结合类型论,算子等形式语义学手段对领属结构进行逻辑语义的刻画以及句法语义同步的推导,对领属关系所做的形式化分析概括性更强,分类也更加合理清晰,事件结构的分析方法对结构中的领属关系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作者简介:

安胜昔,女,江苏徐州人,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现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语义语用接口、英语教学法。公开发表《话题引入领属关系的事件语义分析》等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基于语言经济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外语人才培养研究(12XJJC740007)”等各级课题多项。目前主要从事语用学,英语词汇学、英语阅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13

《“过”的语法化及相关句式研究

作者:金洪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522801896

定价:128元

内容简介:

“过”在现代汉语中是动态助词的重要成员,探究其来源与语法化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运用语法化相关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层面对“过”的语法化过程与动因等进行了描写与解释。全书共七章,除绪论部分对助词“过”及语法化理论研究进行总结之外,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探讨了完成体“过1”、经历体“过2”的语法化历程、语法化路径及其语法化动因与机制,并分析了“过1”和“过2”之间的差异;(二)考察了汉语完成体貌系统成员的更替变化及其对完成体“过1”的影响;(三)考察了古汉语中与“过”相关的“V+过趋”、“V+过结”、“不过X”和“X不过”几种句式。


作者简介:

金洪臣 ,黑龙江绥棱人,硕士,现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近年参编著作《平邑话》一本,目前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语法化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绪论
节动态助词“过”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语法化理论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过”的语法化的界定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过1”的语法化历程研究
节“过1”语法化的前阶段
第二节完成体“过1”的形成发展阶段
第三节完成体“过1”的成熟阶段
第四节完成体“过1”的衰落阶段
第五节某些语料考察的说明
第三章“过1”的语法化动因及机制
节“过1”的语法化动因
第二节“过1”的语法化机制
小结
第四章汉语完成体貌系统与完成体“过1”
节完成体貌系统历时演变研究简述
第二节完成体貌标记与动词组合考察
第三节完成体貌标记的共存与更替
第四节完成体貌系统对“过1”的影响
第五章“过2”的语法化历程研究
节“过1”与“过2”的差异
第二节“过2”的语法化历程
第三节“过2”的语法化路径
第六章“过2”的语法化动因及机制
节“过2”的语法化动因
第二节“过2”的语法化机制
小结
第七章“过”相关句式研究
节动趋式“V+过趋”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动结式“V+过结”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不过+X”的类型分析
第四节“X不过”的类型分析
部分语料
参考文献
后记



14

《汉语V定N中构式的形成与语法化研究

作者:仝国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ISBN:99787522706382

定价:135元

内容简介:

事物可有动态属性特征 的次范畴类别,汉语中用动词直接作定语的V定N中构式来表示。本书从定中结构的粘合与组合形式分别入手,将VN定中构式语义层面上的分别视为语义能指,语用层面上的表达分别视为语 用所指,把下位分类类指和上位归类类指视为构式表达 的两种基本的对立功能,语 义能指和语用所指(指称的 实现)并不一一对应。构式类指对象是Ⅴ降格述谓结构中的某个论元,称为构式话题;N是类指对象话题事物 动态属性的宿主。构式话题与宿主的领属关系或属性关系侧面的凸显是构式类指分别的决定因素。构式有去范畴化结构与范畴化结构两个源结构,构式的形成是结构形变滞后、语义先行和语用驱动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简介:

仝国斌,男,1964年3月生,河南省汤阴县人。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在《汉语学报》、《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部(专著、主编或合著)。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研究框架
1.1 相关研究概述
1.2 问题讨论
1.3 研究初步
1.4 将VN定中结构视为构式的理由
第二章 定语动词与动词定语
2.1 能直接作定语的不同价类动词
2.2 不同价类动词的VN结构语料统计与采样分析
2.3 动词定语的性质
2.4 定语动词的性质
第三章 动词定语的限制性与非限制性
3.1 从定语的区别与描写纠葛说开去
3.2 问题的症结
3.3 处理对策
3.4 异质分类与同质归类
3.5 粘合式动词定语的属性值和属性特征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语义的与语用的
4.1 领属关系与属性关系的对立
4.2 由格关系角度看VN非价组合
4.3 领属定语和属性定语
4.4 句法空位与结构关系
4.5 “参照体—目标”构式:VN构式的认知基础
4.6 构式话题成分的参照体性质
4.7 VN构式的称谓性
第五章 “V1双+N双”构式类指
5.1 从名词的物性结构入手考察定语动词的功用角色、施成角色特征
5.2 从动词的基础论元结构入手考察“Vx+Nx”构式类指型式
5.3 本章小结:广义领属关系框架与构式类指
第六章 “V2双+N双”构式类指
6.1 V2N构式的形成
6.2 二价定语动词容纳的VN构式类指型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V3双+N双”构式类指
7.1 构式中的与事成分配位问题
7.2 V3N构式的形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VN定中构式的语法化
8.1 VN构式的粘合度
8.2 构式语法化
参考文献
后记



15

《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研究

作者:刘慧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ISBN:9787566834119

定价:69.8元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梳理先辈时贤的研究成果,运用语言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勾勒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的整体面貌,分析构成要素特征。 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述评以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第三章至第八章对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的各级评价项及评价义进行考察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运用评价系统等视角,考察语体与评价语言的互动。


作者简介:

刘慧,博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近年来在《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华文教学与研究》《语言战略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光明日报》等书刊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共50余篇。主编新丝路华文系列教材《初级华文》(第五册)。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五项,厅局级项目五项。曾获2018年“中国社会语言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汉语评价系统概述

一、引言

二、“评价”的概念

三、评价系统

四、评价项

五、结语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研究述评

一、引言

二、开创期

三、初步发展期

四、深入发展期

五、结语


第三章    带评价义的名词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

三、显评型积极评价义名词

四、显评型消极评价义名词

五、显评型中性评价义名词

六、隐评型评价义名词

七、句中分布及特点

八、结语


第四章    辅助评价量词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

三、积极性辅助评价量词

四、消极性辅助评价量词

五、中性辅助评价量词

六、结语


第五章    评价性动词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

三、“评价行为”类动词

四、“评价结果+动作行为”类动词

五、主观情态类动词

六、结语


第六章   评价性形容词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

三、单音节评价性形容词

四、双音节评价性形容词

五、结语


第七章   评价性副词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

三、狭域评价性副词

四、宽域评价性副词

五、辅助性评价副词

六、结语


第八章   评价句及语篇

一、引言

二、基于句式义的评价句

三、基于具体词汇义和抽象关系义的评价句

四、基于语气义的评价句

五、评价语篇

六、结语


第九章   词语的语义韵及词典释义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对象

四、“可想而知”的语义韵

五、利用 “可想而知”语义韵考察改进词典释义

六、结语


第十章   广告语体中的新型三音节颜色词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四、哲学价值论中的评价

五、新型颜色词的评价特点

六、结语


第十一章   新闻语体中的论证型构式评价句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内容

四、论证型评价模式及评价句

五、论证型评价句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六、评价句的构式义浮现及言者立场表达

七、构式评价句表消极评价的语体动因

八、不同语体中消极评价句的对比分析

九、结语


第十二章   网络语体的购物评价语言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内容

四、差评文本的评价特点

五、中评文本的评价特点

六、好评文本的评价特点

七、评价文本的语体特点

八、评价文本的语体变异

九、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6

《汉语反语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


作者:黄彬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308229869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来源于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修改和补充。研究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方法,旨在考察认知语境各要素在汉语反语认知加工中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三个实验考察语篇特征对反语认知难度以及读者接受程度的影响,语言语境(上下文关联)对于反语认知加工的影响,及说话人的交际风格和受话人的语用能力如何协同影响反语认知加工的动态过程。本书梳理归纳前人提出的众多反语认知理论和假说,结合实验证据,提出反语认知加工的动态建构模型,为当前的非字面语言加工实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者简介:

黄彬瑶,女,1987年生,福建福州人。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获浙江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现为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研究生教研部副主任。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浙江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价值
第二章 反语加工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模块加工模型
第二节 直接通达模型
第三节 等级凸显模型
第四节 在线建构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语加工相关的语境理论
第一节 语用视角下的语境研究
第二节 认知视角下的语境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评价类型与语篇标记影响汉语反语认知加工的行为研究
第一节 评价类型对汉语反语认知加工的影响
第二节 语篇标记对汉语反语认知加工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言语境制约汉语反语认知加工的眼动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与语言研究相关的眼动指标
第三节 实验设计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说话人交际风格与受话人语用能力影响反语认知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实验设计
第三节 实验结果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境影响反语认知加工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影响反语认知的关联因素
第二节 不同类型语境因素对反语认知加工的影响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三、汉语方言
01

《方言比较与吴语史研究——石汝杰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

主编:陶寰 盛益民 黄河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ISBN:9787547520031

定价:108元

内容简介:

石汝杰教授在汉语方言(尤其是吴语方言)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及其相关诸领域(语音学、历史音韵学、语汇学等)有较为重要的贡献。本书是语言学界同仁为石汝杰教授荣休所作的纪念文集,所收文章围绕“方言学”和“吴语”主题,力求在石汝杰教授等老一辈方言研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方言研究的领域,深挖吴语及吴语史的学术内涵。


作者简介:

陶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研究,曾出版《上海方言词典》《蛮话词典》《松江方言研究》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如《吴语浊音声母的类型及其音系地位》《吴闽语云、匣母的读音和闽语全浊声母的清化》《新派乐山方言单字阳平》等。


目录:

语言借用与历史层次 潘悟云

《型世言》27回的吴语对话是哪里的方言?——兼论吴语词汇史研究 汪维辉

从“满汉兼”子弟书看清代初期的语言接触 竹越孝

着力开拓海外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兼谈海外吴语方言与文化研究的关注点、考察点和方法论 汤志祥

内生性变化还是接触的结果? 凌锋、李俭

特字的地理分布近乎词汇还是音韵? 黄河

简评司马侃《现代上海口语音韵学》 游汝杰

吴闽方言连读变调的类型及其历史溯源 岩田礼

入声韵尾遗留初探 太田斋

日朝最古层汉字音所反映的上古方音札记 远藤光晓

Where Did the Rù Tone Go? Examining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Běijīng——李汝珍和黎锦熙对北京话入声的记录和整理——对照和比较 Richard VanNess Simmons 史皓元

苏州、宁波话舌尖圆唇元音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 陈忠敏

吴语“鱼”的口语音 陶寰

仙居方言同音字汇 胡方

一代移民的上海方言声母塞音 VOT特征的习得研究 平悦铃

吴语中宕江摄入声字的读音及其历时含义 郑伟

《弦索辨讹》与《度曲须知》所见苏州方言的卷舌声母 史濛辉

闽东区方言的{男阴}义词及其相关的词语 秋谷裕幸

连城客家话亲属的合称 项梦冰

泰兴方言“个VP”问句研究 顾黔

痴傻义“呆”的音义分合与时空分布——兼论“呆板”的审音问题 盛益民、刘丹青

上海方言动词“话”“讲”“说”的共时与历时研究——以19—20世纪方言史料为中心 王一萍

吴语毗陵小片助词“到”“则”连用现象考察 曹晓燕

汉语焦点标记词“是”的分合与特点——兼论强调义“是1”和确认义“是2”的辨析 刘林

山西文水话中的趋向补语“过来”及其与“动间”的异同 刘艳

石汝杰研究论著目录(1983—2022)

后记



02

《词基驱动的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作者:王晓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100218788

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晋语区方言构词手段丰富,在不同的构词过程生成的词在语义、音系上呈现出系统差异,这使得该区方言的词库内部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了晋语方言区平遥话、盘上话和神木话构词过程中的音系现象,采用非线性音系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并参考语义、音系和能产性三项标准,从方言的多样性中寻求有规律的共性,在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中讨论晋语方言构词和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提出适用于晋语的词基驱动的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作者简介:

王晓培,女,河南新乡人,南开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系学和形态学理论,尤为关注汉语方言中形态与音系的交互现象,以及声调语言中非串联式构词法的类型学意义。博士论文《词基驱动的晋语构词分层模式:来自晋语区方言的证据》获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语文》《方言》等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和班图语非串联式构词的对比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汉语构词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晋语之于构词-音系接口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晋语构词与音系交互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形态与音系交互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生成语言学之词库研究

第二节 标准词库音系学框架内的汉语词库研究

第三节 形态与音系互动的两种分析方法

一、词库音系学:层面排序假设

二、关注结构表达的分析方法

三、语段理论

四、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从SPE到词内语段理论

第四节 词基驱动的构词与音系交互模式

一、词基驱动的词库分层假设和词内语段理论

二、修正后的词基驱动的词库分层模式

三、语段的循环拼出与模块化的PIC理论

四、音系模块的再调整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晋语区方言构词特点

第一节 词库内词汇的分类

第二节 词库内构词操作的分类

一、词基的形态范畴

二、语义的组合性和音系变化的可预测性

第三节 双重表现的词缀

第四节 构词操作之间的馈给关系

第五节 重叠构词的实质

一、重叠作为特殊的加缀法

二、重叠作为特殊的复合法

三、晋语中的重叠构词

第六节 双音节复合词的结构类型与音系形式

第四章 辉县盘上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一节 盘上话音系和变调过程

一、盘上话音系

二、入声的舒化

三、上上连读变调

第二节 盘上话的构词操作和构词音系

一、加缀构词

二、变韵变调构词

三、复合构词

四、重叠构词

第三节 盘上话构词层面的区分

一、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

二、上上变调规则的(非) 循环性

三、双音节复合词的轻声

四、圆唇同化过程与两类圪头词

第四节 构词层面之间规则的动态移动

一、分属两个构词层面的词缀

二、上声变调规则的形态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平遥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一节 平遥话的构词操作

一、加缀构词

二、重叠构词

三、复合构词

第二节 平遥话构词过程中的声调变化

一、平遥话单字声调系统和底层声调系统

二、双音节词中的三类变调模式

三、AB子式、ABB式三音节名词的变调模式

第三节 平遥话重叠构词的实质

一、名词AA式、ABB式重叠

二、动词AA式重叠

第四节 平遥话构词层面的区分

一、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

二、词根层面构词与B类变调

三、词层面构词与A类变调

四、复合词的两类变调模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神木话构词与音系的交互模式

第一节 神木话的声调系统和变调过程

一、阴平和上声的关系

二、入声变调

三、声调制约条件:*LL

四、神木话的轻音调和轻声调

第二节 神木话构词层面的区分

一、词根层面与词层面的区分

二、词根层面的构词操作和音系过程

三、词层面的构词操作和音系过程

四、分属两个层面的构词操作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译名对照表

图表目录

后记



03

《汉语方言研究的多维视角


主编:胡方  杨蓓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ISBN:9787572015144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游汝杰教授八十大寿祝寿论文集,共收35篇论文、1篇访谈录和1篇学术著作一览表。内容涉及方言本字研究、方言语音演变研究、方言语法研究、汉语方言史研究、汉语方言与少数名族语言比较研究等,内容丰富。总体上学术水平较高。论文作者包括曹志耘、陶寰、陈忠敏、刘丹青、潘悟云、平悦玲、钱乃荣、沈忠伟、石汝杰等等国内外知名的语言或者方言研究学者。本论文集所收录的论文涵盖语言类型学、实验语音学、语言文化、传教士文献、方言音韵、韵律等多个维度,体现了汉语方言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新进展。


作者简介:

胡方,博士,创新工程“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1995年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语音学与音系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3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从事语言学研究,学术专长是语音学,研究旨趣一方面着重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描写汉语及相关方言、语言中的语音现象,另一方面则着眼于在人类语言的语音多样性中寻找普遍性。

杨蓓,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后赴美于爱荷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第二语言习得)。毕业后任职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其后,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引进。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英语专著一本,担任多种权威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并负责多个威斯康星州校友研究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


目录:



04

《汉语方言定指范畴研究》


主编:盛益民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ISBN:9787547519288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汉语方言定指范畴研究》是“汉语方言范畴研究”丛书的第四本,讨论的专题为“汉语方言的定指表达”。2017年11月,在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的支持下,编者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以汉语方言定指“量名”结构为题,组织了一场专题工作坊,收入本书稿的多数论文是工作坊的参会论文。本书稿选取了胶东、重庆石柱、贵州遵义、安徽芜湖、广州、江苏海门、浙江绍兴等十余个方言点,对“量名”结构的语音表现、句法限制、语义功能、语用分布及地理范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盛益民,1985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语言类型学、方言学、历史句法学。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2部(《富阳方言研究》、《吴语绍兴(柯桥)话参考语法》),合作主编论文集4部。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之青年成果奖等。


目录:

序 刘丹青
汉语中的有定: 语法范畴、语义范畴,还是语用范畴? 陈玉洁
胶东话的独用量词结构 刘探宙
重庆石柱方言的定指表达手段 陈秋实
贵州遵义方言定指范畴研究 叶婧婷
江淮官话芜湖方言中的定指范畴 陈卓
海门话概数词“多[tɑ1]”的定指用法 王洪钟
吴语绍兴方言的定指范畴研究 盛益民 陶寰 金春华
从两类定指量名结构看椒江话的定指范畴 金龙
吴语瑞安话的定指范畴 吴越
湘语益阳方言的两类定指表达 夏俐萍
双峰话“量名”结构的句法语义 王芸华 池昌海
赣语莲花方言的类定冠词“个” 胡小娟
贵港客方言的定指“量名”结构 刘玲
广州方言“量名”结构的构成及功能 林华勇 蔡黎雯
广州话定指“量+名”结构再探 单韵鸣
广东澄海方言定指范畴的三类句法表达形式 陈捷
海南闽语琼海话的定指范畴 杨望龙
汉语方言定指范畴的共时表现与历史演变 盛益民
后记 盛益民



05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考论


作者:王耀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7030721655

定价:108元

内容简介:

南北朝隋唐时期为古代方言研究的衰微期,宋代逐渐走出低谷,开始回升。上述时期的方言学史料极其零散,有北魏王长孙《河洛语音》、北魏刘昞《方言》、隋释智骞《方言注》、唐李商隐《蜀尔雅》、宋王浩《方言》、宋王资深《方言》等数部方言专书,但均已亡佚。《世说新语》《匡谬正俗》《酉阳杂俎》《容斋随笔》《困学纪闻》《癸辛杂识》等笔记杂谈蕴含了一些方言论述,话题有方言观、各地方言、南北方言、方言名源、方言本音本字和诗文中的方言等。大量的方言记载散见于《玉篇》《汉书注》《慧琳音义》《广韵》《梦溪笔谈》《老学庵笔记》《淳熙三山志》等文献,主要涉及秦晋、赵魏、幽燕、齐鲁、巴蜀、荆楚、吴越和闽粤等地域。


目录:

目录
序言
绪论 1
第一节 辑录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的几点思考 1
第二节 前人对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的辑录和引用 10
第三节 清代《续方言》系列书辑录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之失 14
第一章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述论 24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方言学史料概述 24
第二节 宋代方言学史料述论 33
第三节 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关于南北方言的记述 44
第四节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的汉语史价值 51
第二章 南北朝隋唐方言专书和方言论述 63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方言专书 63
第二节 南北朝隋唐方言论述 67
第三章 南北朝隋唐方言记载 83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方言记载(上) 83
第二节 南北朝隋唐方言记载(中) 102
第三节 南北朝隋唐方言记载(下) 129
第四章 宋代方言专书和方言论述 132
第一节 宋代方言专书 132
第二节 宋代方言论述 135
第五章 宋代方言记载 176
第一节 宋代方言记载(上) 176
第二节 宋代方言记载(中) 188
第三节 宋代方言记载(下) 214
余论 217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的局限和共时性判断 217
第二节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研究策略 224
主要引用与参考文献 230
附录 南北朝隋唐宋方言学史料相关文献 238



06

《壮语金龙岱话参考语法


作者:李胜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522709635

定价:108元

内容简介:

《壮语金龙岱话参考语法》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广西壮语南部方言左江土语金龙岱话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田野调查而获得大量、真实的语料基础上,以“参考语法”的描写分析法为理论指导,兼顾传统语法的研究方法,对壮语金龙岱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描写与分析。全书共包括八章,在注重语言事实收集与分析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语音、语义的特点进行综合考察,以期更好地认识金龙岱话的语法特点及规律。


作者简介:

李胜兰,女,湖南邵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文学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教师,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汉语与壮侗语研究、中国与东南亚相关语言比较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主持并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厅级项目2项;参与并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项、厅级教改项目1项;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编撰教材1部、语言学学术专著1部。


目录:

绪论
一 导言
二 壮语金龙岱话研究概述
三 金龙镇概述及壮语金龙岱话的使用情况
四 周边语言对壮语金龙岱话的影响

第一章 壮语金龙岱话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及例词
第二节 韵母及例词
第三节 声调及例词
第四节 音节结构与语流音变
一 音节构成
二 音变

第二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词汇
第一节 词的构成
一 单纯词
二 合成词
第二节 词义的关系
一 同义词
二 近义词
三 反义词
四 多义词
五 同音词
第三节 词的借用
一 借词来源
二 借用方式
三 借词对金龙岱话的影响

第三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词类
第一节 名词
一 名词的分类
二 名词的特点
三 名词的句法功能
第二节 数词
一 基数词
二 序数词
三 倍数
四 分数
五 概数
六 数词的语法特征
第三节 量词
一 名量词
二 动量词
三 量词的语法特征
四 量词的句法功能
第四节 动词
一 动词的分类
二 动词的体
三 动词的“态”
四 动词的重叠
五 动词的名物化
六 动词的语法特征
七 动词的句法功能
第五节 形容词
一 形容词的种类
二 形容词的重叠
三 形容词的名物化
四 形容词的使动态
五 形容词的否定式
六 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第六节 副词
一 副词的类别
二 副词的句法功能
第七节 代词
第八节 连词
一 连词的类别
二 连词的语法特征
第九节 介词
一 介词的分类
二 介词的用法
第十节 助词
第十一节 叹词
一 表示呼唤、打招呼
二 表示回应
三 表示赞叹和惊讶语气
四 表示疑问
五 表示意外、惊讶
六 表示痛楚和哀叹
七 表示感叹

第四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短语结构
第一节 联合短语
第二节 主谓短语
第三节 动宾短语
一 充当动宾短语的成分
二 动词宾语的语义类别
第四节 偏正短语
一 定中短语
二 状中短语
第五节 述补短语
一 动补短语
二 形补短语
第六节 同位短语
一 名词+名词
二 名词+代词
三 名词+数量短语
四 名词短语+数量短语
五 代词+名词
六 代词+代词
七 代词+指量短语
八 代词+数量短语
九 数词+代词
第七节 兼语短语
第八节 连动短语

第五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句子成分
第一节 主语
一 主语的构成
二 主语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谓语
一 谓语的构成
二 谓语的语义类型
第三节 宾语
一 宾语的构成
二 宾语的语义类型
第四节 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
二 定语的语义类型
三 多重定语的语序
第五节 状语
一 状语的构成
二 状语的语义类型
三 多重状语的语序
第六节 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
二 补语的语义类型

第六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句型
第一节 简单句
一 主谓句
二 非主谓句
第二节 复句
一 联合复句
二 偏正复句
三 多重复句
四 紧缩复句

第七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句式专题研究
第一节 被动句
一 被动句的分类
二 被动句转化为主动句
第二节 判断句
一 判断句的形式分类
二 判断句的语义类型
三 判断句的语用特征
第三节 比较句
一 差比句
二 等比句
三 极比句
第四节 存现与领有句
一 存现句
二 领有句

第八章 壮语金龙岱话的句类
第一节 陈述句
一 表判断的陈述句
二 表评述的陈述句
三 表叙述的陈述句
第二节 疑问句
一 疑问句的形式分类
二 疑问句的语义分类
三 疑问句的非疑问用法
第三节 祈使句
一 祈使句的形式分类
二 祈使句的语义类型
第四节 感叹句
一 感叹句的形式分类
二 感叹句的语义分类
附录
附录一 语法例句
附录二 壮语金龙岱话词汇表
附录三 长篇语料
参考文献
后记



07

《崇阳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祝敏 

主编:汪国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ISBN:9787522706443

定价:119元

内容简介:

《崇阳方言语法研究》对崇阳方言的词法和句法进行系统性描写与研究,力求展示该方言语法的全貌。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崇阳方言语法研究》对崇阳方言语法现象进行“充分性描写”、“可能性解释”和“尝试性扩展”;在详尽描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语法现象,选取合适的语法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包括但不限于语义语法、语法化理论、语言类型学、语言接触、方言地理学等多种理论;研究过程中,注重比较,从崇阳方言研究出发,系联到鄂东南赣语、吴语、官话等相关方言的语法现象,尤其是结合湘鄂赣交界处方言的融合和变迁,来考察崇阳方言语法特点在周边方言中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究其演变机制,以期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尝试揭示鄂南赣语语法层次。


作者简介:

祝敏,女,博士,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汉语语法史等。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参编教材一部,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省厅等各级课题多项,主持并完成“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方言”课题三项。


目录:

导言
0.1 崇阳概况
0.1.1 地理人口
0.1.2 历史沿革
0.1.3 行政区划
0.1.4 地方文化
0.1.5 语言使用
0.2 崇阳方言的内部差异
0.3 关于崇阳方言的研究
0.3.1 语音研究
0.3.2 词汇研究
0.3.3 语法研究
0.3.4 小结
0.4 崇阳音系
0.4.1 声母
0.4.2 韵母
0.4.3 声调
0.5 符号说明
0.6 发音人

第1章 重叠
1.1 名词重叠
1.2 量词重叠
1.2.1 一X(一)X
1.2.2 X是X
1.3 动词重叠
1.3.1 VV神
1.3.2 AABB
1.4 形容词重叠
1.4.1 AABB
1.4.2 A里A气
1.4.3 AXAY
1.4.4 AA神
1.5 小结

第2章 语缀
2.1 前缀
2.1.1 初
2.1.2 第
2.1.3 老
2.1.4 小/细
2.1.5 经
2.2 后缀
2.2.1 仔
2.2.2 首
2.2.3 头
2.2.4 煞
2.2.5 哒
2.2.6 子
2.2.7 巴
2.2.8 把
2.2.9 神
2.2.10 气
2.3 中缀
2.3.1 里
2.3.2 不
……

第3章 方所
第4章 时间
第5章 趋向
第6章 数量
第7章 代词
第8章 性状
第9章 程度
第10章 介引
第11章 关联
第12章 体貌
第13章 语气
第14章 助词
第15章 处置句
第16章 被动句
第17章 致使句
第18章 双宾句
第19章 比较句
第20章 疑问句
第21章 否定句
第22章 述补结构
第23章 存现句
第24章 祈使句
第25章 感叹句
第26章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语法例句
后记



08

《莱阳方言调查研究


作者:宫钦第 栾瑞波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ISBN:9787100212779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地理人口简况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方言概况   

第四节 标音符号   

第五节 发音合作人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单字音系(老派)   

第二节 音节结构  

第三节 同音字表  

第四节 语流音变  

第五节 比较音韵  

第六节 莱阳方言的音韵结构特征与地理政区  

第三章 词汇

天文  

地理  

时令、时间

农业  

植物  

动物  

房舍   

器具、用品   

称谓   

亲属   

身体   

疾病、医疗   

衣服、穿戴   

饮食   

红白大事   

日常生活   

讼事   

交际   

商业、交通   

文化教育   

文体活动   

动作   

位置   

代词等   

形容词   

副词、介词等   

量词   

附加成分等   

数字等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构词法  

第二节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生动形式   

第三节 谓词的体   

第四节 句式   

第五章 语料记音

第一节 歌谣   

第二节 谚语、俗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四节 谜语   

第五节 故事   

参考文献



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1

《商代金文研究

作者:谢明文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547519929

定价:26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搜集2015年7月以前所有已经公开发表的商代金文原材料,按照时代先后、器类以及族名关系等加以编排,吸收目前学界最新的考释成果,对商代金文的字词作深入的研究,对一些之前误释或原来不认识的疑难字进行重新释读,总结文字学上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疏通文义,对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题探讨。


作者简介:

谢明文,湖南邵阳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社科新人(2020—2021年度)。长期从事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字词考释,推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文史》《文献》《古汉语研究》《出土文献》《华夏考古》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结项等级:优秀)、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在研),校级项目数项,参与国家级项目数项。


目录:



2

《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


主编:王晖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ISBN:9787551824910

定价:2380元

内容简介:

《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该书收集整理西周王畿关中地区自汉代至当今出土的1358件青铜器铭文资料,也是迄今为止对关中地区出土器铭著录数量最为翔实齐全的整理成果。在整理方式上,按地区(兼顾西周王畿地区政治地理格局)分卷编排,有利于考察出土铭文内涵与所在区域的政治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同一区域内,则按有铭青铜器的出土地点与单位集中编排,尽量保存了青铜器出土时的聚合状态与出土信息,并配有出土有铭器物的地点分布图,为研究同组(群)的青铜器断代,了解铭文所反映的宗族关系、家族形态,乃至了解出土的器组(群)之间关系,探讨王畿区域内贵族家族的分布与聚落形态均提供了便利;书中对于每件器物铭文,均提供器物照片、铭文拓本及以往著录情况,对以往著录中的疏误作了订正,此外还附有反映前人有关该篇铭文研究成果的“参考文献”。此书的出版对今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晖,男,1953年生,文学硕士,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学术带头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华古文明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获中国宝钢基金会颁发的“宝钢教育奖”;为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暨专家委员会委员,日本长崎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会学术会长。王晖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5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历史学》《宗教》等转载20多篇次,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报刊摘转26篇次。主持并完成多项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及一般社科项目。



3

《商周金文偏旁谱

作者:苏影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ISBN:9787305259036

定价:19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对商周(至战国末)金文共计4151个形体构成的偏旁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收录商周金文偏旁共计665个,偏旁大体依《说文》部次编排,正文共计十四卷。本书正文内容包括偏旁,偏旁所属字例,偏旁类型,字例下列偏旁拓片,拓片标注来源、器名、国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字形如有明确国别的标注)和时代。本书所取字例吸收了当前金文研究的新成果,同一字例下的偏旁形体按照时代先后排列,大致顺序如下:殷商、西周早、西周中、西周晚、春秋早、春秋中、春秋晚、战国早、战国中、战国晚。
    本书正文后附有《偏旁检索表》,以供检索。


作者简介:

苏影,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博士。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目前已在《华夏考古》《中国文字研究》《殷都学刊》等学术刊物公开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山东出土金文合纂》,参与编写《中国汉字文物大系》,为第七卷、第八卷作者,参与编写《商周金文字形类纂》。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两项、人文社会科研究规划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多项。


目录:

前言
商周金文偏旁目录
凡例
拓片引用文献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一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二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三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四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五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六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七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八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九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十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十一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十二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十三
商周金文偏旁谱卷十四
参考文献
偏旁检索表



4

《敦煌蒙书校释与研究(语对卷)》

主编:金滢坤

作者:王三庆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ISBN:9787501073047

定价:128元

内容简介:

敦煌文献中出土了数百件蒙书,新发现《兔园策府》《太公家教》《新集文词九经抄》《百行章》《孔子备问书》《古贤集》等20余种已经散佚的蒙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蒙书的内容,对了解唐五代童蒙教育有着重大意义。一是,极大丰富了唐五代蒙书的数量。不仅让学界一睹千年前的蒙书,而且通过研究,重新认识了唐五代童蒙教育,也为当今儿童读物提供了更多选择。二是,敦煌蒙书在我国蒙书编撰史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深远。三是,在敦煌蒙书发现之前,研究唐五代童蒙教育受到极大限制,内容十分有限,学界对唐五代的童蒙教育,集中在家学和村学,无论资料和视角都很有限。敦煌蒙书的发现极大改变了这一现状,敦煌文献中保留了大量学郎题记,为研究州县学、乡学、村学、寺学、社学、义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寺学、社学仅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丰富了学界对唐五代儿童教育机构的认识和教育内容的认识。其四,敦煌蒙书的文献价值和校勘意义。敦煌蒙书中的字书的注音和异文,为研究古代西北方言、音韵,提供了宝贵语料。由于敦煌蒙书编撰过程中摘录、抄录了很多古代经典和书籍的名言警句,很多书已经失传,可以辑佚失传书籍。还可以从蒙书记载考订历史疑点。本书是语对卷,分为上下两编。


目录:

总论
绪论
上编《语对》校释篇
凡例
叙录
题解
校释
图录
下编《语对》研究篇
第一章 从书钞到类书体制的流变看《语对》的定位
第一节 从书钞到类书体制的流变
第二节《语对》前导之一:《类林》
一 唐代于立政《类林》的着录与发现
二《类林》一书的传承与流变
三 西夏文本《类林》的发现与复原
四《类林》与《语对》之关系试论
第三节《语对》前导之二:《文场秀句》
一 唐代语辞类书《文场秀句》在日本的蛛丝马迹
二《文场秀句》在中国及日本的书志记录
三《文场秀句》在《敦煌秘笈》中的被发现
四《文场秀句》一书的再追索确认
五《文场秀句》一书的作者及时代
六《文场秀句》一书的性质
七《文场秀句》与《语对》关系试论
第二章 敦煌本童蒙课读类书:《语对》
第一节 童蒙课读类书《语对》的编纂
第二节 编纂分类目次、事文内容及意义
第三节《语对》的性质及功能
一 敦煌本语词类书《语对》的性质
二《语对》编纂时所预设的功能
三 讲唱文学故事情节汲取材料之源头
第四节 敦煌本语辞类书《语对》的现存价值
一 复现亡佚类书的面貌
二 提供遣佚书籍的残文
三 校勘古籍的参考资料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记



5

《清华简〈系年〉集释》(修订本)

作者:李松儒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547520130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2011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有一部类似于编年体的史书,被整理者拟名为《系年》,共有138支简。《系年》记载了从周初到战国前期(楚悼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李学勤先生认为《系年》的写作时间大约在楚肃王时期(或楚宣王时期)。

《系年》是自西晋发现《竹书纪年》以来,先秦编年史书的第二次重大发现,其中不少记载为传世文献所未有,或与传统看法不同,对研究古史有重要价值,而《系年》中与传世文献可对应的部分,也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系年》中的史事,甚至史事的细节常能与《左传》对应,就再次无可辩驳地验证了《左传》的真实性。《系年》所揭示的古文字字形也非常丰富。

清华简《系年》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清华简的整理水平很高,不过,竹简的整理工作并非一朝可奏其功,清华简《系年》出版后,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系年》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这些成果使得清华简《系年》的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作者将学术界的全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汇集到一起,以便各界学者利用。

《清华简〈系年〉集释》在2015年10月出版,出版后很快售磬,如今又过去七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籍助于新材料的公布,又解决了不少疑难问题。学术界对《系年》的关注仍然很高,据作者搜集,七年间对《系年》各方面的研究论著又增加了300余篇(部)。幸运的是,有近一半当时无法确释的文字,借助新公布的材料,可以比较确定地释出,或是为释读带来了方向。此外,还有一些可以对《系年》的文字考释或词义加以订正补充的地方。作者在“修订本”中于书末加以补充。

书末另附《系年》的宽式释文,以便《系年》的研究者及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李松儒,女,1980年生,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文献学(古文字方向)硕士、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战国简帛字迹研究:以上博简为中心》《清华简〈系年〉集释》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目录:

清华简《系年》释文/1

《系年》第一章 简1—4集释/17

《系年》第二章 简5—12集释/36

《系年》第三章 简13—16集释/75

《系年》第四章 简17—22集释/94

《系年》第五章 简23—30集释/108

《系年》第六章 简31—40集释/122

《系年》第七章 简41—44集释/140

《系年》第八章 简45—49集释/150

《系年》第九章 简50—53集释/160

《系年》第十章 简54—55集释/170

《系年》第十一章 简56—60集释/173

《系年》第十二章 简61—62集释/188

《系年》第十三章 简63—65集释/192

《系年》第十四章 简66—73集释/200

《系年》第十五章 简74—84集释/212

《系年》第十六章 简85—90集释/230

《系年》第十七章 简91—95集释/240

《系年》第十八章 简96—103集释/250

《系年》第十九章 简104—107集释/267

《系年》第二十章 简108—113集释/274

《系年》第二十一章 简114—118集释/283

《系年》第二十二章 简119—125集释/299

《系年》第二十三章 简126—138集释/315

参考文献/338

试析《系年》中的一词多形现象/377

补记/408

清华简《系年》释文(宽式)/414



6

《战国楚简词典(文书卷)


作者:赖怡璇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ISBN:9789864787142

定价:128元

内容简介:

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在史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很深厚的研究价值,受到海内外学者高度关注。战国楚简依内容可分为古书和文书两类,其中,文书类楚简为战国楚人当时实际使用的文字与语言习惯,与楚地有密切的关系,其价值不可忽视。本书依据《说文》排序将词头分为十四章,整理文书类楚简各个词汇的用字习惯,“以词系字”,然后整理此词汇于文书类楚简中记录的字形,以及字义或词义,同时标明不同字形出现的频率,用以整理、比较文书类楚简较常使用的字词关系,以便读者快速掌握战国楚地时人表达同一个词汇时所使用的文字、了解文书类楚简字、词的对应关系。


作者简介:

赖怡璇,中兴大学中文系博士,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项目助理教授,曾任职广州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中兴大学中文系项目助理教授。研究专长为战国楚简、文字学,已出版《《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校订》,合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读本》、《清华二〈系年〉集解》,并于《中国文字研究》、《励耘语言学刊》、《简帛研究》、《出土文献》、《简帛》等CSSCI刊物以及学术研讨会,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


目录:

前言 一

凡例 五

資料簡稱對照表 七

卷一 001

卷二 023

卷三 043

卷四 059

卷五 075

卷六 091

卷七 103

卷八 121

卷九 131

卷十 141

卷十一 151

卷十二 155

卷十三 167

卷十四 181

引用文獻 195

詞頭索引 205

筆畫索引 213

後記 231



7

《出土文献语言与文字论丛


作者:洪飏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ISBN:9787519464707

定价:198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所撰关于出土文献语言和文字学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分“甲骨文研究”“简帛文献研究”“古文字与上古音研究”“文字学研究”四个主题,从字形、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对出土文献字词进行了考证和辨析,对文字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和研究,揭示探讨了《说文解字》相关语言现象。研究涵盖甲骨、金文和简帛文献等出土文献,以及《说文解字》等文字学内容。


作者简介:

洪飏,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博士后。辽宁师范大学二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迄今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兼任辽宁省高校中文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大连市甲骨文学会副会长等。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


目录:

第一章 甲骨文研究
花园庄东地甲骨的否定副词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校议
《殷墟甲骨文字表》字形辨正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字形校订
新甲骨文词汇工具书编撰刍议
《殷墟甲骨文字表》勘正释例
释跟“丩”有关诸字
数字化背景下古文字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
古文字“刀”“匕”混同
“绝学”不绝于耳
第二章 简帛文献研究
古文献“敢”表“能”义续说
《上博八·颜渊问于孔子》“敬有△”试解
《管子集校》之文献价值例说
北大简《赵正书》“蒙容”解
简本《晏子》“进师以战”句辨
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薦至”解
说“截”字
清华简七《晋文公入于晋》释读一则
秦简中“久”的词性和用法
第三章 古文字与上古音研究
古文字考释中使用通假方法的历史回顾
古文字考释中的古音伪证
古文字考释中论证通假关系的语音认识
谈古文字考释中论证通假关系的语音标准问题
“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平议
“熊”字的上古读音之古文字材料补证
簋铭文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
“箪食壶浆”中“食”字的读音
古文献“睪”“皋”混同及其读音问题
第四章 文字学研究
《说文解字》从“”之字研究
《汉语成语词典》的释形术语
《说文》“匕”部字及含有“匕”部件字研究
“来牟”及其相关词形的文字学解释
《说文解字》拟声词浅析
“正反同词”文字学研究举例
《通用规范汉字表》增减字研究
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
《说文解字注》释义的“形局义通”例说
后记



8

《商周文字论集续编

作者:谢明文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ISBN:9787573202987

定价:118元

内容简介:

《商周文字论集续编》收入作者近年在书刊已经发表的文章数十篇。书中文章长短不拘,内容不限,既有对甲骨文字的探讨,也有对金文等其他古文字的探讨,还有对传世文献的探讨,其中以金文的字词研究为核心。本书对一些周代古文字提出了一些比较独到的重要见解,将会促进相关领域的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

谢明文,湖南邵阳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社科新人(2020—2021年度)。长期从事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字词考释,推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在《文史》《文献》《古汉语研究》《出土文献》《华夏考古》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结项等级:优秀)、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在研),校级项目数项,参与国家级项目数项。


目录:




09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研究


作者:贾燕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522807201

定价:168元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殷墟甲骨文中的107个祭祀动词,按照每个祭祀动词所在句法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详尽描述其类别,力求呈现句型的层级性;依照五期分期标准对各句型进行断代,讨论了祭祀动词句结构分布与甲骨文分期的关系;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了祭祀动词句的句型结构、句法成分、句型变换手段、施事主语出现与否等使用频率的差异;从“语义价”和“句法向”两个层面,探讨了祭祀动词的句法语义关系;指出祭祀动词已有分类方法存在的不足,根据句法结构和宾语语义类型的不同对祭祀动词重新进行了多重分类。本研究可为甲骨文句法研究和古汉语句型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贾燕子,女,1974年生,汉族,河南漯河人。2003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甲骨文和金文)。201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闽南师范大学学术骨干,文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负责人。

出版专著1部,在《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汉语史研究集刊》等语言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福建省本科教改项目1项、校级课题3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和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各1项。主要研究兴趣为古文字学、汉语历史语法、汉语词汇史、词汇语义学、词汇类型学。

目录:

凡 例1

绪 论1

第一节 甲骨文句法研究概述1

第二节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法研究综述9

第三节 商代祭祀概况22

第四节 研究主旨及相关说明35

第一章 单祭祀动词句53

第一节 无宾句及其变式53

第二节 单宾句及其变式61

第三节 双宾句及其变式90

第四节 三宾句及其变式114

第五节 存疑类117

第二章 多祭祀动词句126

第一节 双祭祀动词句126

第二节 三祭祀动词句153

第三章 祭祀动词兼语句168

第四章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综论177

第一节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定量研究177

第二节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断代研究195

第三节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句法语义研究207

第四节 几种祭祀动词句型散论218

第五节 花东卜辞祭祀动词双宾句和三宾句234

第六节 祭祀动词的分类248

结 语263

附录一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索引272

附录二 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五期分布表格349

附录三 《村中南》单祭祀动词双宾句和三宾句362

参考文献368

后 记381





10

《殷墟甲骨断代综述


作者:吴俊德

出版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9864787807

定价:2000新台币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文分为“甲骨断代”、“断代标准”及“断代工作”三篇(合计十五章)进行综合论述。“甲骨断代”篇含“断代概说”、“观念厘清”两章,属于本书主题的概说。“断代标准”篇含四章,分别是重点介绍董作宾与陈梦家的甲骨断代成果,以及运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理论的断代诸说,并论其尚须商榷之处。“断代工作”篇中,计分九章对九项断代主题进行论述,其中包括综采各家相关主张,归纳断代依据,落实扩展“甲骨五期”为“甲骨九朝”的构念,以及针对武丁以前卜辞、花东卜辞时代、第一四期卜辞区分、第三四期卜辞区分等问题,依实际现状,提出个人考察所得,供学术同道者参考。


作者简介:

吴俊德,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硕士、博士,现任台北市立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副教授,主要担任文字学、汉字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专长以古文字学领域为主,尤勤于甲骨学。师从国际知名甲骨学者许进雄教授,初窥甲骨堂奥,即为之神倾,进而领略其引人入胜之妙,乐在其中,荣辱不惊,辄以“为往圣继绝学”自励,忘食忘忧,至今不辍。撰有《殷卜辞先王称谓综论》《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殷墟第三四期甲骨断代研究》等专书,以及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許序 許進雄Ⅰ

徐序 徐富昌Ⅲ

前言i

凡例v

甲骨著録簡稱對照表vii


第壹篇 甲骨斷代1

第一章 斷代概說3

第一節 意義3

第二節 簡史6

第三節 成果17

第二章 觀念釐清27

第一節 甲骨的時代27

第二節 貞人的角色34

第三節 計量的意義43


第貳篇 斷代標準51

第一章 董作賓的斷代十項標準53

第一節 主要內容53

第二節 內容評析75

第三節 意義價值99

第二章 陳夢家的甲骨斷代意見111

第一節 稱號的整理111

第二節 貞人的分組125

第三節 坑位的運用152

第三章 甲骨斷代的地層學運用167

第一節 殷墟甲骨坑層167

第二節 甲骨時代主張177

第三節 地層斷代平議191

第四章 甲骨斷代的類型學運用237

第一節 卜辭字體分類237

第二節 鑽鑿形態分析331

第三節 類型斷代檢視373


第參篇 斷代工作423

第一章 武丁以前卜辭的存佚425

第一節 探求概況426

第二節 材料疑義431

第三節 判別標準443

第二章 武丁卜辭時代再析分449

第一節 武丁分期449

第二節 賓組分段455

第三章 祖庚祖甲卜辭的分辨465

第一節 分辨工作465

第二節 分辨基準475

第四章 廩辛康丁卜辭的區別485

第一節 區別工作485

第二節 區別基準493

第五章 武乙文丁卜辭的區分505

第一節 區分工作506

第二節 區分基準508

第六章 帝乙帝辛卜辭的判別515

第一節 判別工作515

第二節 判別基準523

第七章 花東卜辭時代的定位529

第一節 諸家異說529

第二節 本文主張533

第八章 第三四期卜辭的差異545

第一節 分期問題545

第二節 區分作業547

第三節 區分標準554

第九章 第一四期卜辭的爭議569

第一節 爭議源起569

第二節 論據評析589

第三節 “復古”與“兩系”670


參考暨引用書目697

一、專書697

(一)古籍697

(二)編著698

二、論文702

(一)發掘報告702

(二)一般期刊703

(三)專書論文集710

(四)學位論文714

(五)媒體網文715


後記717




11

《马王堆汉墓遣策整理与研究

主编:湖南博物院 编、郑曙斌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101146332

定价:480元

内容简介:

本上世纪70年代初,马王堆汉墓被发掘。一二三号墓中均出土了大量遣策简。遣策即是记录下葬物品的清单。本稿围绕马王堆汉墓出土遣策,集合以往诸家隶定,加以精按,并提出某些新的解析和观点。约计300页,30万字。本稿为四色彩印,有精美遣策配图。


作者简介: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湖南博物院自建馆(院)以来,就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多年来,作为湖南省十大文化地标,它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是代表中华区域文明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湖南博物院在运营管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教育服务、媒体传播、文创开发等方面获得显著成绩,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行列。

郑曙斌,湖南博物院研究馆员。1962年出生。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陈列展览与文物研究,先后参与或主持《走向盛唐》《草原牧歌》等多个大型展览,合作编写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湖南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目录:

前言/1

绪论/3

一、遣策名义辨析/3

(一)文献记载的遣策/3

(二)考古发现的遣策/6

二、马王堆遣策研究/8

(一)复原研究/8

(二)字词研究/9

(三)内容研究/12


第一章 简文集释/15


第二章 随葬物品/113

第一节 漆器/115

第二节 陶器/156

第三节 织物/166

第四节 杂器/190

第五节 钱财/203

第六节 食物/209


第三章 助葬物事/219

第一节 祭奠用鼎/221

第二节 遣奠陈车/227

第三节 送葬明童/232

第四节 十三物土/239


第四章 三号墓简序复原研究/245




12

《银雀山汉简数术类文献整理与研究


作者:庞壮城

出版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9864788002

定价:800元

内容简介:

过去学界对于数术类文献的研究,多集中在日书、式占一类的“选择术”,而银雀山汉简收录了数量丰富的相关文献,如《曹氏阴阳》、《禁》、《三十时》、《迎四时》、《五令》、《不时之应》、《为政不善之应》、《人君不善之应》、《占书》等十二篇,内容涉及阴阳、五行、天文,呈现西汉初年数术文化之独特性与复杂性。本书吸收学界前沿成果,参照传世、出土文献,针对各篇之简序排列、文字隶定、词语训释及思想概述等面向进行补苴与考证,藉此廓清银雀山汉简之学术特色,并建构以往难以企及之先秦两汉数术文化。


作者简介:

庞壮城,台湾台北人,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硕士、博士,现为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曾获成功大学“凤凰树文学奖”古典文、词、曲首奖等诸奖项;曾执行国科会大专学生研究计划、奖励博士后学人撰写博士论文、福建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规划项目、福建师大教学改革项目等。学术专长为出土文献、古文字、训诂学、数术学,已出版专书《何士骥文存》(合著)、《〈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占梦书〉研究》(独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读本》(合着),并发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十数篇。


目录:

推薦序/I

推薦序二/III


凡例/i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銀雀山漢墓竹簡》之再整理/1

第二節、研究目的及回顧/2

一、研究目的/2

二、研究回顧/3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進程/7

一、研究方法/7

二、研究進程/9


第二章、陰陽、五行類出土文獻分類──基於《漢書·藝文志》之考察/13

第一節、數術類出土文獻之分類問題/13

第二節、《漢書·藝文志》之成書時間/14

第三節、《漢書·藝文志》數術體系之模糊問題/16

一、《諸子略·陰陽》與《數術略·五行》之爭議/17

二、《諸子略·陰陽》與《數術略·五行》之差異/20

第四節、《漢書·藝文志》與數術類出土文獻分類/27


第三章、銀雀山漢簡陰陽類出土文獻考證/29

第一節、《曹氏陰陽》考證/29

一、解題與編聯/29

二、簡文語譯/38

三、字詞考釋/48

第二節、《三十時》考證/72

一、解題與編聯/72

二、簡文語譯/ 85

三、字詞考釋/107

第三節、《迎四時》考證/124

一、解題與編聯/124

二、簡文語譯/127

三、字詞考釋/128

第四節、《四時令》考證/131

一、解題與編聯/131

二、簡文語譯/133

三、字詞考釋/135


第四章、銀雀山漢簡五行類出土文獻考證/137

第一節、《禁》考證/137

一、解題/137

二、簡文語譯/138

三、字詞考釋/144

第二節、《五令》考證/158

一、解題/158

二、簡文語譯/159

三、字詞考釋/162

第三節、《不時之應》考證/166

一、解題/166

二、簡文語譯/167

三、字詞考釋/168

第四節、《爲政不善之應》考證/170

一、解題/170

二、簡文語譯/172

三、字詞考釋/174

第五節、《人君不善之應》考證/178

一、解題/178

二、簡文語譯/179

三、字詞考釋/181


第五章、銀雀山漢簡天文類出土文獻考證/185

第一節、《占書》考證/185

一、解題與編聯/185

二、簡文語譯/188

三、字詞考釋/197

第二節、《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考證/215

一、解題/215

二、簡文語譯/216

三、字詞考釋/224


第六章、結語/239

一、《漢書·藝文志》之陰陽、五行觀念/239

二、銀雀山漢簡之解讀/239

三、特殊的陰陽、五行觀念/239

四、研究困境/240

五、未來展望/240


徵引書目/243

後記/253




13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全三册)

主编: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101147698

定价:1600元

内容简介:

本卷为《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马衡卷》,内容包括故宫博物院藏马衡捐赠甲骨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马衡辑《甲骨刻辞拓本》两部分。其中后者又分为《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和《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两种,作为附编。此次整理,项目组以《甲骨刻辞拓本》为底本,校核北大藏霍保禄捐赠甲骨的著录情况,厘清了长久以来困扰学界的国学门藏甲骨的著录等问题。

马衡旧藏甲骨分两类:一类是有字甲骨,共364片;一类是无字甲骨(仅个别带字),共77片。由于有字甲骨包括凡将斋甲骨拓本集原物,而凡将斋及国学门甲骨拓本集又从未出版,因此故宫甲骨项目组便决定将此二种拓本集编入《马衡卷》作为附编。

本卷共分三册:第一册为马衡旧藏新字甲骨364片,资料甲骨77片,除去复原及缀合,新编为370号,其中伪刻、习刻、无字等40片,另有骨镞一个;第二册为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118张,整理为112号,及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上);第三册为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下);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共512张,整理为471号。


作者简介:

马衡先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和文物收藏家。自1924年受聘“清室善后委员会”,参加点查清宫物品工作起,便与故宫结缘。此后长期在故宫博物院兼职,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主持文物南迁,次年任院长,至1952年卸任,在故宫工作了近30年,为中国的文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马衡先生生前及故后,将其收藏的所有文物悉数捐赠国家。


目录:

〔壹〕

前言 / 1一7

目录 / 1—15

图文 / 1—434

马衡卷索引表 / 435—475

马衡卷引书简称及参考文献 / 477—480


〔贰〕附编 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

马衡辑《甲骨刻辞拓本》的前世今生 / 1—2

目录 / 1—5

图文 / 1—112

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索引表 / 113—137

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引书简称及参考文献 / 139—142


附编 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上)

目录 / 1—18

图文 / 1—186


〔叁〕附编 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下)

图文 / 187—485

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索引表 / 487—541

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引书简称及参考文献 / 543—548




14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谢伯殳卷》(全三册)

主编: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101-14768-1

定价:1200元

内容简介:

本卷为《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谢伯殳卷》,内容包括故宫博物院藏谢伯殳旧藏甲骨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藏谢伯殳等甲骨两部分。

谢伯殳一生研究金石甲骨,他的殷墟甲骨收藏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齐名,深为考古学界所重。谢伯殳旧藏甲骨大部分为故宫博物院购藏,小部分藏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17年,故宫研究院课题组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开展合作,对华东师大历史博物馆所藏谢氏旧藏甲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谢伯殳旧藏甲骨对中国史学及古文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将两处甲骨归并出版,不仅使谢伯殳旧藏甲骨面貌更加完整,而且方便同源甲骨的缀合,并促进同源甲骨的研究。

本卷共分三册:第一、二册为谢伯殳旧藏甲骨,共523片,除去缀合,编为514号,其中无字甲骨6片;第三册为附编华东师范大学藏谢伯殳等甲骨,共146片,除去缀合,编为140号,其中真伪刻兼有2片,伪刻、习刻、无字、蚌壳等28片。


作者简介:

谢伯殳名棨涣,字伯殳,号瓠庐,又号庸斋,以字行。浙江余姚人。清末著名银行家、中国通商银行华经理谢纶辉之孙。谢伯殳早年毕业于澄衷学堂、上海圣约翰大学,民国时期曾任上海美大火油公司董事长、中央信托公司、绍兴大明电气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等职。


目录:

〔壹〕

前言 / 1—5

目录 / 1—20

图文 / 1—290


〔贰〕

图文 / 291—565

谢伯殳卷索引表 / 567—608

谢伯殳卷引书简称及参考文献 / 609—612


〔叁〕附编 华东师范大学藏谢伯殳等甲骨

华东师范大学藏谢伯殳等甲骨情况介绍 / 1

目录 / 1—6

图文 / 1—138

华东师范大学藏谢伯殳等甲骨索引表 / 139—161

华东师范大学藏谢伯殳等甲骨引书简称及参考文献 / 163—166




15

《甲骨文摹本大系》(全43册)


主编:黄天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301333976

定价:49000元

内容简介:

甲骨文要作为史料来运用的先决条件,便是要确定其时代。否则,十多万片甲骨依然是一堆“断烂朝报”,缺少科学价值。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是按“五期”旧说编纂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两系”新说重新编纂一部大型甲骨著录书是头等要务。黄天树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简称《大系》)是第一部以摹本的形式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综合整理研究甲骨文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把原本庞杂无序的有字甲骨整理成井井有条的科学史料。

2012年至2022年,黄天树教授率领其甲骨团队,编纂《大系》,做了以下工作:选择良拓,剔除伪片,删除重片,缀合残片,分类断代,制作摹本,撰写释文,编制索引。历时十年,终于告竣,正可谓“十年磨一剑”。

《大系》由“图版” “释文”和“索引”组成,全书共43册(含图版28册、释文10册、索引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

与《甲骨文合集》相比,《大系》有以下特点:

第一,采用“两系”新说代替“五期”旧说;

第二,精心为每版甲骨制作摹本;

第三,给每一版有字甲骨标注字体类别;

第四,增补缀合新材料;

第五,撰写释文,编制索引,读者如果要看其拓本,通过《大系》索引可以检索到拓本,十分便捷。


作者简介:

黄天树,福建莆田人,1949年生。1988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着有《殷墟王卜辞分类与断代》(1991年)、《黄天树古文字论集》(2006年)、《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2014年)、《说文解字通论》(2014年)、《黄天树甲骨学论集》(2020年)等;主编有《甲骨文摹本大系》(2022年)、《甲骨拼合集》1—5集(‪2010年—2019年);发表古文字学论文200余篇。


目录:




16

《殷商子卜辞合集》

作者:蒋玉斌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ISBN:9787507746464

定价:7500元

内容简介:

殷商甲骨文中,既有为商王或王室占卜的记录——王卜辞,又有一些“非王”而属于贵族家族的占卜记录——子卜辞。子卜辞从多方面反映殷商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又是研究王卜辞的重要参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殷商子卜辞散见于各种甲骨著录,以往缺乏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与呈现。本书致力于这批重要材料的全面汇总与分类整理,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一、收录范围

1.本书是已发表殷商子卜辞的全集,既包含《甲骨文合集》与《补编》等集成著录已收的子卜辞,亦囊括集成著录出版前已发表但未被收录者以及集成著录出版后新公布者,兼及部分发表在网络等新媒体的材料。

2.“子卜辞”之“卜辞”系较宽泛之概念,依惯例亦包括少数表谱刻辞(如干支表、家谱)。

3.本书收录资料的下限为2020年。

二、类型划分

1.本书按字体分类和属性特征将殷商子卜辞分为九类,即妇女类、子组类、圆体类、劣体类、花东类、午类、刀类、侯南类、屯西类;另有零散子卜辞若干,归入其他一类。全书计分十类。

2.有些类下细分亚类,如妇女类分为异卜类(A)、B、C三小类,子组类分为A、B两小类等[参看蒋玉斌《殷墟子卜辞的整理与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林澐教授),2006年4月;《殷墟“妇女卜辞”之新分类及其对卜辞研究的意义》,何志华、冯胜利主编《承继舆拓新:汉语语言文字学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12月]。妇女B、C类为妇女类的主体,两小类常见于同版,故而一起编排。


作者简介:

蒋玉斌,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安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出版有《殷商子卜辞合集》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曾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的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17

《天回医简》

主编:天回医简整理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5010-7835-6

定价:1980元

内容简介:

《天回医简》涵盖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是兼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它并非单篇医书,包含《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等8种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天回医简的研究包括清理、整理、释文等程序,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医简进行扫描,以便识别。在出土的900多支医简上,粗略统计文字20000多字,兼见篆隶、古隶及隶书。竹书用语中还不乏齐地方言。它是一部出色的书法作品。

和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髹漆经脉人像,该人像的头面、四肢、关节、小腹、腰背处刻有111个点和若干铭文,体表有纵贯全身的彩绘、刻划经脉线共63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天回医简》反映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天回医简及医药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早期中国医学的历史提供了新史料,也将为当代中国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录:



END


编辑 | 杨宇凡

审核 | 李茵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