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这幅将治好你“选择困难症”的名画

小西cicero 忘川边的但丁
2024-09-16

凡祈求的,就得到。凡寻找的,就找见。——《马太福音》

各位好,快过中秋了,我这几天在老家,天天陪家人,加上流连故乡的山海之间,没时间写长文了,但也不想彻底放空自己。写一篇艺术史吧,尽量短一些,轻松一些。

聊点什么呢?昨天《这个世界会好吗?一定会的!》一文,我用了这个题图:

可能一直跟我看文章的朋友都会发觉,我很喜欢这幅画,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复使用过,但它的名字叫什么,有有何寓意呢?

它的名字,叫《圣马太蒙召》是文艺复兴晚期大画家卡拉瓦乔最著名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从这个全名中你可以看到,他跟文艺复兴前期的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是同名的,只可惜卡拉瓦乔的活跃时代比米开朗基罗晚了近一百年,所以只能把米开朗基罗的简称让给了先贤。

但卡拉瓦乔的这一百年并不白等,

因为在16世纪的这一百年中,印刷术伴随着宗教改革的火焰在欧洲熊熊燃烧,即便是作为反宗教改革运动大本营的意大利,天主教会对抗宗教改革,也在做了许多精进与革新。

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雇主们对教堂中的圣迹画的要求变高了。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那样,仅仅惟妙惟肖的去描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变得不够了。教皇和主教们开始要求画家们能把故事画的更加戏剧性一点——通俗的讲,也就是在时代的绘画在技法之外,更能讲出一些故事了。

卡拉瓦乔的作品,就以画面充满戏剧的张力见长,而《圣马太蒙召》又是其中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

圣马太这人,是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也据说是《新约》中《马太福音》一章的作者,《马太福音》作为福音四书之首,在新约中的地位是极高。所以你看欧洲教堂中对圣马太的塑造,往往都会把他描绘成为一个兢兢业业、伏案写作,为了传播他老师的教诲,自愿一生996、007加班的小老头。

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恰恰也是在福音书中记载,马太这个人的出身其实非常“黑五类”——

他本来是一个税吏。

放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你可能觉得,税吏挺好啊!罗马帝国的国家公务员么!放在某些地方是丈母娘首选的女婿身份啊。

可是在耶稣时代的罗马帝国,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税吏在当时的罗马,遭遇了民众的一致唾弃和鄙视。

你在《新约》中就能经常读到这样的段落,什么“耶稣和罪人与税吏同席”啊,什么“耶稣说连税吏都比法利赛人(耶稣的论敌)更有义”啊。

虽然这些段落里被视为救世主的耶稣,屡次表示连税吏他也不歧视,很明显,税吏是被作为“计量下限”来鄙视的。

据说日本人形容某件事简单,傻瓜也会时,会说“你就是总理大臣(首相)也该学会了吧?”

你感受一下这种鄙视。

那么当时的罗马帝国老百姓为什么普遍反感、鄙视税吏呢?这跟罗马帝国的税收方式有关系。

作为横跨多区域、多民族的“世界帝国”,罗马的财政制度其实是非常落后的——

它执行保税人制度。

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地方的税收像责任田一样承包给一个或几个“包税人”,规定他们每年必须上交一定量的税金,至于征收的具体办法,帝国则不插手干预。

当然,在罗马帝国当保税人还是要按照基本法,哦,不,罗马税法的。如果某人遭遇保税人超额的征税,理论上他可以向当地的保民官申诉上告,包税人会受到惩处。

但是这个制衡体系其实高度依赖帝国的治理是否完备,在罗马从共和国变为帝国之后,凯撒的继承人(英白拉多,皇帝)为了优先讨好军队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开始越来越无节制的对禁卫军打赏,从而对收税变得贪得无厌,进而对税吏的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当帝国想用包税人制度从民间多汲取一分的时候,税吏们往往就会征收十分,留下九分以自肥。这就是征税权无度下放那个的弊病。

马太所当的这个包税人,就处在这样一种罗马共和国留下的善治即将解体,包税人们越发把收税作为一种无度敛财的生意,而帝国的民怨开始首先向税吏集中的时刻。

这个时候,耶稣一再说税吏里其实也有好人,甚至还从税吏里招收了马太这样一个门徒。这事儿如果确有其事,确实非常的宽容。

而这幅《圣马太蒙召》,反应的就是这样一个“浪子回头”式的瞬间——包括圣马台在内的几个税吏,正在一间房间里数钱,昏暗的环境暗示了这群人原本的内心是多么幽暗、迷茫、利欲熏心。

而这个时候,门突然开了,伴随着一束从射进室内的强光,耶稣向马太招手,仿佛在说:对!就你,你来,跟从我!

你能看到,画作中除了淡定的耶稣之外,在场所有人都是非常吃惊的。马太本人以手指胸,好像说“我吗?你是在召唤我吗?”

而耶稣的首席大弟子彼得,那个背对画面的老头,也指着那帮人,你看不见他的脸,但从肢体动作中也能感觉到他在吃惊,这个在新约中一直表现得耿直、倔强、性格酷似子路的老头,好像在说“夫子,您要从这群税吏招门徒?您有没有搞错?”

就这样,光与暗的对比、表情与动作的张力,都被卡拉瓦乔蕴含到了到了这幅画里。

但最有趣的,是卡拉瓦乔其实在这幅画里藏了一个谜。

请再看一看这幅画的整体。你能确定,画中耶稣所召唤的真的就是圣马太么?

似乎不是的!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卡拉瓦乔以从门外射来的阳光去暗喻耶稣的救赎与召唤,那这束光其实是照给室内的所有人的——除了耶稣本人和彼得,画中的五个税吏都沐浴在了这束光中。暗示他们在那一刻都在接受召唤,也应和了圣经上所说的“那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

这似乎就是卡拉瓦乔对这次召唤的理解,他认为耶稣决定从形同罪人的税吏中拣选一个门徒,但名额给了,这个人具体是谁,其实是不确定的,没说一定就是马太。

那为什么最终是“圣马太蒙召”了呢?

答案还是在这幅画作中,你能看到,这五个人对于这场突发召唤的表情是不一样的,

马太右手边的两个人,看到了这件事,但也仅仅是看到了而已,他们不觉得这个召唤与自己有关。

而马太左手边的那两个税吏,则压根没有注意到这次召唤,他们还沉浸在欢乐的数钱当中,沉溺于在算今天又赚了多少金币。

唯独只有坐在中间的马太,对这个突然而来的召唤做了积极的回应:我吗?你是在召唤我吗?

其实我们从卡拉瓦乔精湛的画笔下,你甚至能感觉到马太在那一瞬间,是仍有一丝犹豫的,他指向胸口的手,也可以被解释为指向后方,他也可能是在问:“你是在召唤我,还是在召唤他,或者他?”

但所有进入教堂,深受基督教文化浸润的观众都知道之后的故事——就是这个马太,接受了召唤,从受人鄙视的税吏事业中走出,成为了圣徒。

这其实就是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最深刻的寓意了:

这是什么?

这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对命运的自我选定。

当然,卡拉瓦乔在该画中所反应的宗教哲学观念,是典型天主教式的,与同期新教教会强调一个人是否能得救完全由上帝选择不同,天主教更强调信徒的“事工”。通俗的讲,就是一个人能否得救上天堂,固然要看上帝的选择,但个人的奋斗也是很重要的。你看,连圣马太也不是完全由耶稣所选择的,需要他的自我选择。

其实单从教义而论,天主教是更肯定信徒的自为的。这正是这幅画背后所蕴藏的天主教反改革派向新教所发起的宗教论战,但这设计过深的教理,这里就不赘述了。

但我们这些教外之人,依然可以从这副世界名画当中,获得一份启迪。

其实这个世上本无伟大的命运,伟大的命运,来源于人基于勇气与良知的自我标的,自我选择。

从卡拉瓦乔到莎士比亚,从《黑客帝国》到《哈利波特》,你看所有的戏剧故事中,讲述的都是这个道理。

在《黑客帝国》第一部里,尼奥问先知,我是那个被选择的人(救世主)吗?先知告诉他,很遗憾,不是。

可是到了第二部中,当尼奥再见先知,先知却告诉他,你就是那个被选择的人。这难道不前后矛盾吗?

不矛盾,因为尼奥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自己。

看到门上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后,

尼奥才恍悟:“是我自己决定的”

在《哈利波特》里,JK罗琳藏了一个大伏笔,最后才揭晓,那就是那个“被选择的男孩”本来并不一定是哈利波特,也可以是同一天出生的纳威·隆巴顿,但是是黑魔王与哈利的互动,将他们彼此亲手标记为了宿敌。

“黑魔王将标记他为自己的宿敌”

这些故事中,都本来没有命运,命运,是人的自我意志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

就像那幅画中的圣马太,自我选择为了耶稣的门徒。

鲁迅说,希望本来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而命运,使命,我们自己乃至全人类的未来,本来也是并不存在的,我们只是在如画中圣马太的一次次自我标记,自我选择中,成为了如今的自己。

我们的人生,总会面临很多像《圣马太蒙召》一样的重大抉择,我们会犹豫:眼前这个人,是否就是值得我共度一生的那个伴侣?可以是自己是否前往某个地方、去过某种什么样的生活?亦或者,就像马太、玄奘或者所有远行者一样,犹豫自己是否要接受某个善念或命运的感召,去踏上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迟疑,如蒙召那一刻的马太一样:那是一条我应选择的路吗?我是哪个被选择的人吗?

就像莎士比亚让哈姆雷特拥有的那份犹豫:“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断遭遇这样的抉择,并在这彷徨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真的是我吗?为什么是我?我真的要舍弃那铺满桌子的金币?要通往那扇光明的门,要走向那条未知的路?

可是卡拉瓦乔却用这幅画去告诉观众:

其实,你不必犹疑,当你看到那束光、当你听到那个召唤,当你产生“是我吗?我能够去吗?”的迟疑的时候,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标的。你就拥有了承担那个命运,开启这场远行的资格。

因为更多未被选择的人,甚至没有看到那束光,或者哪怕看到了,也甘当看客,觉得事不关己。

当你看到、当你犹疑,当你期待自己就是那个人,你便已经完成了命运的自我标的。

当人类开始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距离创造文明就已经近在咫尺。当我们看到了善良和机遇的种子,迟疑要不要将它捡起时,我们就已经成为了蒙召之人。

《圣马太蒙召》,这是一幅让犹疑者坚定、给选择者勇气的画。我很喜欢它。

我们如果看到了一种可能、一种信念、一个机遇、一份良知在召唤,又何必迟疑?

正如《马太福音》所说的“凡祈求的,就得到。凡寻找的,就找见。

唯有选择、唯有跟从、唯有祈祷、唯有寻求、唯有蒙召、唯有战斗!

方能见到希望之光在远方闪现。

昨天的文章《这个世界会好吗?一定会的!》,很多朋友觉得还是太乐观了,这个世界真的会好吗?

我想,一定会的。

生命是一个逆熵的过程,文明也是,是一次又一次逆熵的自我选择,成就了文明,文明也将如此持续下去。

这世上本无神选、本无命运。自己、乃至整个文明命运来自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标的。

《圣马太蒙召》,

即见蒙召,前行何疑?


全文完


本文5000字,久违的艺术史一篇,本想少写一些,写完已经是深夜,愿您喜欢吧,长文不易,喜欢请三连加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另请关注"彼岸的潘恩",备用联系,我也会在那上面偶尔卖卖好物:

就这样,晚安,今天的文愿您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忘川边的但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