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

我的知识付费,主打一个“没用”

小西cicero 山巅上的加图 2024-05-25


你需要有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精神家园。

不知不觉来上海办工作室已经三个星期了,前两天投资人来找我,他说:小西,你知道你现在做的小西漫谈栏目和我们之前投的产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我说:我不知道,区别是啥。

他说:区别是之前我们投的项目,虽然也谈文化,但都是在解答目标受众具体焦虑的。但你不是,聊得话题都天马行空。

我问:那他们都解决什么具体焦虑呢?

我朋友想了想,给了四个经典定性:老人怕死,孩子怕蠢,男人怕软,女人怕老。

我听完了哈哈一笑,同时也隐约听出来了,人家这是含蓄的向我表达我的产品不怎么接地气,虽然谈天说地的录了一大堆,但对这四大焦虑的解答,其实一个都没有。

诚如我朋友所言,知识付费这个东西,在中国也流行有些年头了,但据我观察,在这个市场里大多数人喜欢的付费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技能”,技能和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你学会了以后,你是可以立马通过它换得一些实打实的利益。

比如前些年教育培训还火爆时候的数学英语培训,遭封禁之前给男性开的PUA课,和给女性开的捞女课(一般叫“名媛课”),以及现在依然火爆的教老人怎么养生等等的课程。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似乎提到过,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萌发科学思想,就是因为我们对知识要立马变现这件事有着异乎寻常的紧迫感,这就导致我们对可以直接化用为“治术”和驭民术的文科学问多少还有点兴趣,对古代世界没办法立刻“有用”的理科知识则不屑一顾。

到了近代,在被列强一顿洋枪洋炮教育之后,这个观念似乎又颠覆性的反了过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了这里的人们奉为圭臬的信条。相反,文科则一下子成了只能“添乱”的无用之学,甚至出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衰落,全怪文科生太多了”的这种奇谈怪论。

欧洲的文艺复兴听说此高论后,不知道是不是要哭昏在厕所里。

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林语堂当年曾经总结过国人的“十大俗”。

但我总觉得,林语堂没说到点子上,中国人性格中最难改掉的俗气一面,是我们那种“精神饥民”的感觉,哪怕是读书这么沉下心来做的事情,我们往往也恨不得今天学了个什么知识,明天就赶紧拿它去换些什么好处。而我觉得当下主流的知识付费栏目都多少有点这个意思,至少这些产品的导师,都会告诉你学过我这个课,你就能如何如何。

虽然教男人PUA课程的男导师,PUA的最大对象就是这帮男学徒。教“姐妹们”怎么“三句话让男人给我花了88万”的女导师,最高效挣钱方式也是赚买课费。教创业者成功学赚大钱的成功家,这辈子赚钱最多的一把应该就是他卖这个成功学课。而教老年人五禽戏、养生学课程的老师们,岁数大多远小于买课的老年人们……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付费课程一定要给目标受众一种“有用感”——至于真有用还是“请以实物为准”,则可以另说。

可是我们怎么就不能大大方方的承认,我们讲的这些课程其实未必是什么立刻能用上的知识。甚至知识压根就不是为了有用、能用才存在的。它首先会提升的是你灵魂的丰度和广度,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至于什么时候能用上,甚至此生能不能用上,这都是一件随缘的事情。

但我想很少会有知识付费的作者真的敢这么说——我讲的知识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因为至少当下,“精神饥民”这个状态依然是中国大多数受众的普遍状态,哪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其实并不窘迫,开名车、住豪宅、公司里洋名都叫“杰克”“潘妮”什么的。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却依然有一种焦虑感,觉得我今天学的知识明天一定要用上了啊,不然我三天不学习,就被同行比下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卷,孩子在学校里搞补课的军备竞赛、学了PUA术的男人和捞女术的女子在婚恋市场上斗心眼;在创业市场上比这吹牛逼、画大饼的创业者一见面,发现都是某某MBA的同学,拿着同一套学来的心法对着忽悠……

挺想提醒大家一句的,我觉得知识不该这样用。

与我们相比,在近代找到更多“知识之用”西方人对知识的态度,反而没有那么急功近利。古希腊的柏拉图办阿卡德米学园,也算那个时代知识付费,有个学生进了他的学园听他讲了几天课之后,直接问他“老师你讲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柏拉图回答是直接让仆人“拿些钱给这位先生,然后让他走”,并且大方的承认自己讲的知识都是没什么用的。

西方人发展出来的近代学术,所有学科之母是哲学,哲学在希腊语中的本意其实就是“爱智慧”。但在一个“知识饥民”看来,这个称呼简直就是神经病,你爱智慧能有什么用呢?智慧能当饭吃么?

哦,对了,“xx能当饭吃么?”也是我们辨别一个知识乃至一个产业要不要搞时最常提到的问题之一。这个常用语其实最典型的反应了我们的饥民本性——把万事万物都拿来用“能不能吃”来衡量。

可是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去学习知识,反而往往最终得不到真正上成的“知识之用”。这是某种知识的用途本身,其实也是一项知识,而在你学习和研究之前,它潜藏在未知的迷雾里。让一个原始人自己去选到底学狩猎还是农耕,让马格尔尼访华时的乾隆皇帝去决定要不要发展科技革命。他们本着朴素的实用主义精神一定是会选错的。这就像孙悟空跟菩提祖师学道,放着36天罡变、非要学72地煞变一样,因为猴子是识数的,但悲剧的是他只识数,猴毕竟是猴啊。

所以一个明智的人,应该跟一个明智的文明一样,摆脱“精神饥民”的状态,去学习一点“无用之学”。我想这也是我我饿什么要办《小西漫谈》这个栏目的意义,你看我天马行空,今天聊斯多葛学派、明天聊莫扎特,讲的都是没用的。但我始终觉得。这些知识才是比(号称)帮老人健康、帮孩子聪明、帮女人美丽、帮男人坚挺、帮创业者成功的知识付费更有价值的。因为它们能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只有当你的精神家园美丽了,机会与幸运之神才会常来做客。

提到“精神家园”这个词,我总想起王小波先生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我对它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从我小时候起,它就一直放在我家书架上。

这书中也是杂七杂八、有的没的的聊了很多普通人用不上的知识。但至少我爸那一代80年代的知识分子将其奉为至宝。这件事让我知道,中国受众也并不永远总是在“知识饥民”这种低阶求用的状态中爬行的,至少在上世纪80-90年代,那一代的年轻知识分子们闲着没事还是喜欢读些“没用”的知识的。

我也想搭建这样一个“精神家园”,邀请我的朋友们常来这个花园里坐坐,我相信这一代的中国人中,依然有一批不愿意天天想“xx能当饭吃么?”这类三俗问题的人,愿意听我聊点“没用”的东西。

所以我的知识付费,想主打一个“没用”。

我是用这套说法,(至少暂时)劝住了我的投资人,说服他们在我这个刚开张的栏目里多投一点资源。我也想用这个理想说服你,我的读者,请来我的栏目看看,让我们一起搭建属于我们这一代爱智求真者的自由而无用的精神家园:

谨以此文,作为本周的创业周记,愿您喜欢,忙碌的一周,我们都辛苦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