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培红 | 两位浙籍老师与甘肃的“敦煌学”研究

冯培红 大西北春秋 2023-06-13

【按】在纪念著名历史学家齐陈骏先生忌辰一周年日子里,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回忆恩师。本文回忆两位浙江籍老师齐陈骏、施萍婷先生早年在兰州敦煌的研究佚事及晚居绍兴杭州的生活情形,颇有师恩难忘、教泽绵长的学人情怀。全文2812字,阅读约需4分钟时间。


1997年5月,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答辩委员席。左起:杜斗城、郑炳林、齐陈骏、王俊杰、施萍婷、陆庆夫、楼劲诸老师。


2013年9月8日,我在QQ空间里写过一篇简短的日志,题为《两位老师的南下》,全文如下:

齐陈骏老师是我硕士时代的导师,浙江天台人,今年78岁;施萍婷老师是我博士时代的导师,浙江永康人,今年82岁。

天热的时候,他们北上兰州,或去敦煌;天冷的时候,他们南下浙江,一在绍兴,一在杭州,隔着钱塘江,如同元白。

这种候鸟式的南北移居,成了他们退休后、尤其是老伴去世后的主要生活方式。齐老师又再“新婚”,新师母也经常随同南下北上。

尽管如此,两位老师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面了,我没有问有多久,很可能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了吧。这次他们的南下,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天,也就是今天9月8日,真是巧合。不过齐老师火车地行,施老师飞机空行。

前天我约请两位老师在三泰雅园一聚,两位老人终于见了面,互谈掌故。齐老师虽然比施老师小四岁,但施老师五六年进兰大读书,齐老师五七年从复旦毕业分来兰大教书,所以年长的施老师反称齐老师为老师。

我同时叫了永明和直敏,永明和我是齐老师带的硕士同级同学,直敏和我是施老师带的博士同学,我比他高一级。我和直敏先去施老师家相接,她身体健朗,竟一路走来,还爬了天桥,让我想起上学时代她带我们每天攀爬莫高窟的情景,感动于老师的无私教诲。永明到小学接了川川、愿愿和塞赛。齐老师和师母穿过校园,步行而至。

齐老师以前对我说,他和师母要把施老师从杭州接到绍兴住。真是让我感念老师们的真诚和温暖。

今天,他们南下浙江,也是我的老家,希望他们一路走好,健康长寿!


那一年,齐老师78岁,施老师82岁,均已是耄耋之年了。两位老师都是浙江人,都去了西北,施老师于1956年入兰大历史系读书,齐老师于翌年到兰大历史系教书,两位老师相识于1957,距离2013年的这次相聚已经有56年了。这对相识半个多世纪的“师生”,在离退休后都回到故乡浙江安享晚年,这次的同一天南归大概也是注定的缘分。在南归前两天,我邀请两位老师相见小聚,让他俩在时隔多年后难得相聚,让我都觉得莫名感动。

人生相见两茫茫。实际上,两位老师那天的相聚,也是他俩的永诀。他们虽然同在浙江,居地相去不远,仅有百里之遥,但2022年1月24日齐老师不幸离世,从此阴阳两隔,再无相聚之时。如今,施老师已经91岁高龄,祈盼她健康长寿、快乐开心!
两位老师的生日仅差一天,齐老师是八月十九日,施老师是二十日。也正因此,自从我读博士以后,每年到老师们的生日之际,我总是不会忘记。齐老师的性格狷介孤僻,独来独往,所以除了我和同级师兄永明外,很少有人来给他祝贺生日。施老师的性格大方爽朗,言笑中还很幽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去施老师家,每年生日更是我们欢聚的节日。记得,有次在农民巷的“忆江南”生日宴,我稀里糊涂竟然记错发车时间,饭后赶到火车站已经误了车,幸亏汽车东站离得近,临时买了张票去银川。
齐老师七十岁时,敦煌所搞了个颇为隆重的庆祝活动,让他感动得不得了,这也是因为平常很少过生日的原因。而施老师是怎么样都行的人,有人来祝贺她很高兴地接受,即使没人祝贺她也无所谓。我是很喜欢施老师这样的性格。
在兰州时,我们学生时常在施老师生日时欢聚,而在她生日前一天,我一个人去齐老师家坐坐,也不敢提当天生日的事,只是与他说说话,陪他度过这一天。
两位老师认识得早,结下的友谊也很深。

▲施萍婷老师早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情形。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施老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齐老师也曾带学生去敦煌莫高窟参观过。特别是七十年代,齐老师两度去敦煌。先是在1973年,兰大工农兵学员提出到莫高窟“开门办学”,老师作为专业教师随工宣队前往敦煌,待了一个多月,与施老师相处较久。在施老师和贺世哲老师的介绍下,结识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许多先生,这为他后来在兰大开展敦煌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977年,齐老师又去敦煌,这次是去看望在敦煌插队的儿子大受,并再次前往莫高窟。大受哥在敦煌插队时,齐老师就拜托施老师常为照顾,双家关系甚为近密。施老师以后也多次向我说起大受哥,离休后定居杭州,大受哥还曾前去看望她,并在电话中对我几次说到要去看施老师。

1979年,齐老师在兰大创建敦煌学研究小组,当时兰大的敦煌学力量还比较薄弱,所以他千万百计地邀请校外学者前来讲课,并为《敦煌学辑刊》积极向外征稿。施老师及敦煌文物研究所的许多先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她不仅到兰大讲课,而且还给1980年新创办的《敦煌学辑刊》第一集写稿,题目为《奇思驰骋的“皈依”——敦煌、新疆所见〈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介绍》,与李其琼先生合作。稍后又为1982年出版的第三期撰写论文《两集敦煌文物介绍》。
这些都是施老师为齐老师在兰大敦煌学初创阶段所给予的实际支持。
1997年我硕士毕业时,齐老师邀请施老师到兰大参加论文答辩。两位老师共同坐在台上,我恭恭敬敬地陈述答辩,论文也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翌年,兰大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申请的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博士点获得批准,两位老师一起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第三年正式开始招收博士生。

▲1997年5月,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答辩师生合影。后排左起:楼劲、杜斗城、陆庆夫、王俊杰、施萍婷、齐陈骏、郑炳林。前排左起:段小强、刘惠琴、冯培红、刘永明。


很偶然的机会,我成为施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就这样,两位老师都成了我的研究生导师,这让我感到十分荣幸。2004年我博士毕业,已回绍兴定居的齐老师给我写了论文评审意见寄来,尚在兰州的施老师参加了论文答辩。

这以后两位老师的交集见面,似乎就是2013年9月8日南归前两天的那次相聚了。如今想来,我真为自己那次的决定感到欣慰。 

两位老师与我都是浙江人,他俩离退休后叶落归根,移居故乡,2016年我也从兰大调到浙大。施老师住在杭州滨江区,与我隔了一条钱塘江,齐老师则在绍兴,相去也不远。我基本上每半年去探望一次老师,有时先到滨江看施老师,然后再去绍兴齐老师家,或者反之。记得施老师的侄媳跃娟有次开车送我到杭州东站,我再乘火车去绍兴;有时先到绍兴看齐老师,住一晚后次日返杭去施老师家。兰州有师友来浙江,他们去看望施老师或齐老师,我也都陪同前往。比如,高启安先生有次来浙大讲座,讲完后我俩先去施老师家,那天施老师在“一招鲜”宴请我们午餐,点了个剁椒鱼头,高先生是饮食专家,吃得大快朵颐。

告别施老师后,我们乘车前往绍兴,探望齐老师,在水墨澜庭小院的冬日暖阳中,相谈甚欢。我们在绍兴住了一晚,高先生对施老师招待的剁椒鱼头余味未尽,竟然在绍兴又连吃了两餐剁椒鱼头。  

2021年暑假,我过江去探望两位老师。先是在7月23-24日到绍兴看齐老师,老师见到我很高兴,精神矍铄。为了能与老师多待一会,我在绍兴住了一晚,两天都去与老师聊谈,然后赶在台风“烟花”到来前返回杭州。去时给老师送了一大束鲜花,其实是为了祝福下个月他的86岁生日。

后来在8月10日去滨江看施老师,那天小儿塞赛也一同去了,还看了国家刚给施老师颁发的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勋章。接下来在两位老师的生日之际,我因为给施老师筹备90岁生日庆祝会,事务较多,无法脱身在前一天去绍兴看望齐老师,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才会提前一个月去了绍兴,并且特地住了一晚。
只是没有想到,齐老师在年底就撒手而去,我连夜渡江赶赴绍兴,却永远也见不到了,暑假的两日小聚竟然是我们最后的永别……


齐陈骏(1936年8月19日-2022年1月24日),浙江天台人。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被分配到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0年退休。齐陈骏教授是兰州大学敦煌学学科创始人、原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敦煌学辑刊》主编、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

施萍婷,1932年出生于浙江永康县,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6年进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到兰州艺术学院工作。1961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资料室主任、考古室主任。1980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遗书研究室主任,1984年担任敦煌遗书研究所所长,至1995年离休。1999年,被兰州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

    著者简介    

冯培红,1973年生,浙江长兴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凉州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学、魏晋隋唐史、西北史研究。著有《敦煌的归义军时代》《敦煌学与五凉史论稿》等,发表论文125篇。

    往期回顾    
冯培红 | 我的老师齐陈骏教授及其河西史研究
冯培红 | 同窗恩师聚上虞,谆谆教诲情义长
冯培红 | 魂系兰大梦犹痴,余热故里桑梓情
程对山 | 凉州“十大历史名人榜”及入选理由
学者视点 | 敦煌是中国历史的一枚纺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