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寇桂志 | 铁血铸就青春,勤奋成就梦想



个人介绍

寇桂志,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印尼语专业2015级学生,2016年9月获国家留基委资助赴印尼巴查査兰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2018年9月-2020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现保研至上外法律硕士(非法本)专业






01

多方涉猎,全面发展

我的专业是印度尼西亚语。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在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打定主意想选择小语种方,所以最终进入印尼语专业也可以说是如愿以偿。虽然最初接触印度尼西亚语时有许多困难,比如辨音练习难以区分差别、单词记忆量大等,但由于我本人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浓厚,且老师们的教学又丰富有趣,在掌握了一些技巧并努力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印尼语学习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本科期间一直比较顺风顺水

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大一时我还加入了学院学生会的宣传部,这份工作经历既使我结识了很多别的语种的同学,拓展了自己的人脉,,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能。在这里,我曾和部门伙伴一起参加了许多活动,其中为东方风情展设计东院的院服、纪念马克杯等文创周边的经历至今还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多彩的集体活动使我收获了满满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更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大一CCTV驻印尼记者来访

退伍前去故宫参观



02

交换留学,开拓眼界

随着这几年“一带一路”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专业也搭上了这一顺风车,我也得益于此在大二有幸获得了长达两个学期的出国交流机会。回忆这段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有许多学习模式及文化差异都让我记忆犹新。

首先,印尼的上课模式就与国内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这里,老师常因各种原因无法来到课堂、印尼学生习惯于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等等……这种学习模式的差异需要我们在和当地人的相处过程中渐渐适应、慢慢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听力与理解是我碰到的最大挑战。由于我们是和当地人在相同的课堂内共同学习,老师上课时讲话的语速都比较快,话题内容常常也比较深入,要完全理解老师传达的信息还是很考验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我当时大概至少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才逐渐跟上了课堂的节奏。

其次,在印尼的校园生活,其实和在国内上学的体验差异并不大,但在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却是很明显的,比如当地对宗教信仰十分关注,在印尼,宗教信仰是会被标注在身份证上的重要的个人信息。我在印尼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这时候我总是半开玩笑地回答说“儒教”;由于文化差异,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理解常常不同,同时也因为印尼在历史上有一段对华不友好的时期,所以他们对这方面的讨论也比较敏感。在平常交流过程中,我们一般都不会涉及这种话题。

在印尼这一年与当地人深入的交流和接触,为我的印尼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在回来之后仍能保持较好印尼语水平的关键。同时,这一年的奇妙异国体验也使我真正走出书本,在与一个个具体的人的交往中,通过一次次面对面的沟通,对这个“千岛之国”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也给仍在国内但想接触印尼语语言环境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建议,可以从YouTubu等外网平台上找一些印尼电视剧、印尼歌、印尼小说、新闻节目等,日积月累,多听多看,以此培养自己的语感,增进语言水平。

大二在印尼巴查査兰大学和印尼同学


03

携笔从戎,精确未来规划

‍2018年9月我选择应征入伍,这可以说是我的经历中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上外印尼语专业并没有同学参军入伍,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我那时的想法比较简单——既然对未来感到迷茫,那就换个地方去找答案:正如当时征兵宣讲上一位学长的话,“入伍的两年就像是两个间隔年”,虽然在继续进修的时间上有一些延后,但是仍然意义非凡,可以抓住这个时间,让自己沉下心来思考究竟未来想要做些什么、如何规划——我想就是这一点触动了我。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作为一个初入茅庐的懵懂新兵,满怀激情步入军营,就这样开启了自己难忘的部队生活:入伍之后,首先是三个月的高强度集训,主要目的就是让你实现从一名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的身心转变。集训不仅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还会涉及一些战术训练,比如匍匐前进、射击打靶等,除此以外还会进行打背包后紧急集合的20公里拉练。这三个月过后,我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单位,今后将一直在这个单位服役直至两年期满。我在单位主要是负责警卫工作,白天黑夜24小时轮班站岗,这个工作虽然看起来平凡枯燥,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但我认为守好自己的站位,也是军人们默默奉献的一种方式。而在军营里与战友互帮互助、共度难关,也使我体会到战友之间浓厚的情谊,这也是我这两年当中最宝贵的财富。除了日常的站岗工作之外,军队里还会组织各种各样有意思的集体活动,比如多样的体育比赛、五一节组织的集体烧烤、过年聚餐看春晚等。这种集体生活是很有意思的。在军营里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的时候,我多次体会到战友之间那种浓厚的情谊。对于我来说,这种战友情是这两年当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部队里,工作日使用手机的机会不多,但这也使我有了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为了将这些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妥善利用,我在网上买了不少书籍作为学习资料。没有语伴,就和自己对话。有时候看到一些新闻或者趣事,我也会尝试用外语来表达,让自己不至于对所学的知识感到生疏……通过这样的努力,这些在部队里养成的良好习惯,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精准的规划。

回忆军营生活,不得不说部队带给我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不仅是身体素质,更是个人意志,我曾经也算是一个比较文弱的人,是部队培养了我的血性,让我变得坚韧、乐观。学习也变成了一种苦中的乐,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参加上海市退伍军人培训


04

选择保研,多方考量,志向兴趣相结合

部队生涯即将结束时,我开始着手准备退伍保研。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如学校暂未安排本专业保研招生,导致我保研本专业的想法作罢;确定保研想法时我仍在部队,缺乏对保研信息的了解渠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回校后……在此也想提醒有意向的同学早做准备,避免重蹈我的覆辙。

在最终敲定自己的保研专业选择时,我有几个考量:,我之后可能会考公务员,所以法硕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老师也建议我在印尼语的专业基础上做一些调整,打磨自己,从而变得更有竞争力二是,虽然我之前没有太接触过法律方向,但是通过阅读一些书籍,我对法律方向已经产生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所以这种选择也是匹配个人兴趣导向的结果。可以说是综合以上多种因素,我最终选择了保研法律。我的保研过程相对其他同学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都是准备材料,网上报名,接受复试通知,参加复试,最后再接受录取通知。特别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步骤的时间节点,需要我们及时关注相关信息的发布。其次是保研对本专业的要求。我们学校法学院的多语种法硕,相比法学而言,对个人的小语种专业要求更高,因为老师也清楚学生的本科背景不是法学专业,所以面试时都更倾向于了解学生自己本专业的一些情况。对退伍的学生而言,无论考研还是保研都是有一些优惠政策的。对于考研学生而言,可以选择加分,也可以选择各大高校考研的专项名额,竞争相对会小很多。而在保研方面,就东院来说,今年退伍的学生可以在原来绩点的基础上加0.3分,再参与保研资质的遴选,且退伍的学生保研走的是退伍大学生专项计划,全国每年一共有8000个名额,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校。因此,如果想保研到别的学校,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除此以外,义务兵的两年时间还可以算作工龄,如果今后想要报考公务员或选调生,都会增加个人优势。

参加学校武装部的活动


学长寄语 :

最初我学习小语种,只是单纯的因为喜欢学语言,但在这几年的成长里,我也意识到我们小语种学生还是需要把自己的语言专业和其他的技能更多地结合在一起,就业市场才会更加广阔,未来可以选择的道路才会更自由。不要把眼光仅仅聚焦在语言本身,至少对于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此外,以印尼语这些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小语种为例,我认为学习小语种的同学很多时候更需要有家国情怀,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在我之前,上外印尼语专业还没有同学参军入伍,我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份经历也算是比较特殊吧。每个人的经历都有不可复制性,就我自己而言,出国、从军这些经历都丰富了我的见识,也让我成长了不少。尤其是在部队的两年时间,让我不再“高高在上”,不再仅仅沉浸于象牙塔里谈诗论道,意识到了行动的重要性。我明白了若想真正认识祖国,光有书本是不够的,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感知、去收获——这是我的一些心里话。


青云“职”上   往期回顾

赴英攻读语言学硕士 | 边名扬:筑梦踏实,上下求索,用数据助力语言学研究

保研上外阿语专业 | 王浩东:不设限,敢试错,厚积而薄发

王曦 | 保研人大新闻学术型硕士,这些经历是我的关键加分项

陈安澜 | 印地语保研经验分享:明确方向,砥砺前行

 张倩影| 只有“不留余地”,才能“水到渠成”

朱雅君|公务员考录经验分享:明确目标, 一举成“公”

汤国琛丨小语种跨专业读博: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王嘉譞 | 从波斯语学习者到大厂管培,斜杠学姐的未来不设限

【青云“职”上】是东方语学院推出的全新职业发展类栏目,由职业发展部负责,邀请东方语学院毕业生分享择业经验,讲述求职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的个人经历与成长故事,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寓意,助力在校同学们早思考、早准备,全力以赴,青云“职”上。

策划 | 青年发展中心 职业发展部

鸣谢 | 寇桂志

文编 | 雷童皓 刘振康

责编 | 田苗苗

审稿 | 黄科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