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坤艳主任谈临床研究“火热”的AB面:劝退需智慧,劝进待风来

西西 医药魔方Med 2022-12-13


写在前面:国家癌症中心、北京肿瘤学会、中国GCP联盟、DIA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临床试验机构大会”即将召开,围绕“临床研究机构能力提升”的主题,讨论临床试验管理、执行、规范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湖南省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早期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坤艳是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在大会召开前,我们有幸邀请李主任围绕“机构在医院内部的自身定位及学科建设的探索”的话题谈谈她的见解。
 
中国是人口大国,医疗资源极其丰厚,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却成为创新药研发的最大瓶颈之一,不禁令人匪夷所思;若要深入理解和改变这样的状况,离不开我国医疗机构的现实管理体制。

我国临床优质技术力量往往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三座大山再加上抗疫,医护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而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既要求严格,令人敬而远之;又无法在个人晋升和业绩考核中得到体现,长此以往,岂不被当作额外负担?所以,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政策出台,效果仍不令人满意。

在此背景下,便有专业人士疾呼,理顺医院内部管理流程、出台激励机制,解除研究者后顾之忧,为医护人员提供优质保障,才能够把GCP工作真正做好。围绕这一话题,医药魔方Med近日专访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李坤艳主任。

李坤艳:药理学博士,副主任药师、留美访问学者。现任湖南省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早期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GCP核查专家、中国GCP联盟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研究稽查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肿瘤I期试验协作组副主委兼秘书、中国GCP联盟早期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及特约专家、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研究管理专委会常委兼秘书、湖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青年编委会委员、《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等杂志审稿专家。牵头临床试验多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外国专家局课题1项、卫健委课题2项、中国抗癌协会课题1项、长沙市科技局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SCI 11篇),编写专著3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研究管理和PK/PD研究。



不要让情怀“裸奔”
 
 
圈内的人大多知道,湖南省肿瘤医院虽地处中部地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却历史悠久且实力不遑多让,这从中国临床研究能力提升与受试者保护高峰论坛(CCHRPP)最新发布的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便可领略一番——全国总榜第八,肿瘤医院榜第四,省内第一。

早在1983、1986和1990年,卫生部就在临床和科研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中,分别指定了三批临床药理基地,最早参与到国内药物临床研究的工作中来。其间,湖南省肿瘤医院药理研究室于1984年建立,成为业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李坤艳回忆道:“国家药监局1999年重新挂牌的时候,我院第一批获国家药监局认证挂牌,一期研究还是都在药理室做。”

十余年后,中心在2012年率先开设肿瘤一期临床研究病房,是因为团队率先洞察到专注于早期研究可以更好凸显肿瘤专科医院特色。

“后来随着肿瘤领域项目爆发式的增长,加上前面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就把一期研究病房从32病区脱离出来,与健康志愿BEPK病房合并,2019年正式成立了隶属于机构办公室的早期临床研究中心(ECTC)。”

早期临床研究中心(ECTC)于2019年2月14日正式挂牌
 
聊起最困难的时候,李坤艳主任认为是2016年前后。尽管从GCP发展来看,这段时期取得了跨越式的突破:机构动员试验多方人员共同参与及相互配合,形成了研究人员-临床研究协调员(CRC)-临床研究监查员(CRA)-质控专员-项目管理员反馈整改互动模式,对临床试验产生的大量源数据进行实时质控。

团队合影

李坤艳坦言:“其实我们当时压力是特别大的,不仅所有的数据必须全看,行政流程时间长、研究者GCP意识有待提高、SMO水平良莠不齐、研究参与人员劳动价值不能及时体现等多个坎儿都并行存在。千头万绪,有时不禁问自己:我20多年来在GCP行业到底是想干什么呢?

记得刚进医院的时候,看到很多病人脸上画了那种放疗区域的红线,看着很吓人,真的是经历了许多病痛的折磨。当时就特别希望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能不能做点事情,是不是说把临床试验项目做的又快又好,真正找到特别好的药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呢?”

所以迷茫之后,又想我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而且现在临床试验项目如此蓬勃发展,哪怕不能一蹴而就,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说不定真能把肿瘤变成慢性病,不再需要像化疗这样冲击性、伤害性的疗法。最后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要坚守。”

幸运的是,在医院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及鼎力支持下,湖南省肿瘤医院GCP中心成功迈过一个个坎,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不仅在全国率先推出SMO优选制度、CRC培训学院、推行第一期机构办实时质控体系、第二期PI自治质量保证体系、绩效管理模式试运行、研联体计划等;发展至今,现在机构办已有40名专职人员(其中办公室23人,ECTC17人,病人床位19张,健康志愿者床位28张)。
 

顶层设计开绿灯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肿瘤医院开展的临床试验中已经助力恩沃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多纳非尼、安罗替尼、氟唑帕利、帕米帕利等39种抗肿瘤药物成功上市,研究者作为第一作者在JCO、JTO、CCR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不仅在业内赢得广泛口碑,也收获了无数参加临床试验获益的肿瘤病人的口口称赞。

 
在李坤艳看来,优异的成绩背后,顶层设计决定了格局与结局。

行政层面上,湖南省肿瘤医院历来将GCP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每一届的院长(机构主任)和党委书记(伦理主任)都特别支持GCP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后续在优化临床试验管理流程、缩短启动前行政审评时间时,各个行政部门才能够很好的配合。

业务层面上,医院没有把GCP办公室单纯当作行政管理手段,而是定位为带有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也即促进学科发展、规范医生诊疗的一门学科。

李坤艳告诉记者,GCP促进学科发展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在医院学科建设层面,GCP作为临床研究平台科室,一方面通过注册临床试验(IND)规范医生临床诊疗规范,帮助研究者参与甚至是主导一些大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推动学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者发起研究(IIT)在学科领域不断发声,产生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树立医院特色的学科品牌。

第二,GCP办公室作为业务科室,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学科的建设。以湖南省肿瘤医院为例,不仅对内优化团队建设,建立了一支包含临床、药学、护理、统计、基础、财务的人才队伍;还对外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参与十三五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GCP平台建设项目提升软硬件实力,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临床试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通过与申办方和数据管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数据挖掘,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试验科研平台。

回首机构办公室近20年的发展,李主任感慨道:“我一直在说,潜心经营、使劲干活的痛苦阶段可能是每家中心都必须要经历的。我们也是因为项目确实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又通过实时质控把口碑树立起来了。再加上顶层设计开绿灯,很多问题都会逐渐化解,成果也最终会被大家认可。”
 

劝进劝退两相难
  

众所周知,目前医院的科研已经从基础研究为主,转向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重,以发表文章为主转向制定指南、提高疗效、发表文章和成果转化等的综合发展。广大临床医生也普遍面临这一时代机遇的转折点,由“跃进式”的基础科研逐渐转变到“以临床价值为核心”的开展临床研究。

然而,当下无论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研究中心,还是着眼长期利益、重视临床需求的企业均属稀缺资源,研究者与申办方从相爱相杀到互相青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坤艳特别提到一点,前几年跟风PD-(L)1靶点药物爆发,但各研究中心并不一定可以消化这么多的同质化临床试验,不仅浪费了医患资源,还严重阻碍了临床试验的发展。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时局?李主任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回到药物研发的“本心”上来,企业研发药物是为了赚取“超额利润”还是“适当利润”,是否真正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去做那个老百姓口中的“好药”?

更重要的是,各方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为了唤醒研究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湖南省肿瘤医院在省内率先建立了临床试验PI资格准入和劝退制度,同时根据PI开展临床试验质量的好坏,设定暂停项目或优先承接项目的规定,以此来激励PI及其团队全方位提升研究质量。

团队合影

然而,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目前的培训体系和绩效制度难以支撑研究医生的全情投入,只是众多矛盾较为凸显的一环。据了解,医院内部GCP团队建设和跨专业的有机整合,往往面临更多不为人知的无奈和痛苦。

“夹缝中求生的不仅是研究医生,包括研究护士、药学等各专业专职人员,在早期临床研究中心这么一个病区,其实大家都很迷茫:未来的专业发展在哪里?” 李坤艳谈到:“举个例子,现在研究型病房建设指南规定要有药学人员的参与,但药学背景的人才进入一期病房以后,是否真正发挥了临床药理的专业作用?据我所知,有些中心可能只是发发药、甚至还派去做样本处理离心这些特别基础的事情,无论是职业定位、职称晋升亦或上升空间都面临很大的局限。”

“从传统的医院科室模式做转型,很多时候需要有政策的支撑才行。现在国家政策没有变,我们只能内部想办法,把研究医生和研究护士轮流派往普通病区,同时临床试验也不能丢,日常诊疗和护理也要跟得上,大家真的很辛苦。当然,我们也在和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看有没可能把临床试验这块专门设立一个专业,设置专门的晋升通道,这是我们未来想要达到的一个状态。”

总而言之,把医生护士劝进GCP领域专职做临床研究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呼吁申办方合理布局,把许多重复的临床试验劝退也需要更多的智慧。
 

   
采访的最后,李坤艳主任表示,感谢第三届中国临床试验机构大会主办方的邀请,也感谢科室同事们对这次访谈提供的建议。作为一个亲历了临研发展从低谷到腾飞时期的近20年GCP工作经验的老“临研人”来说,希望机构能够不仅仅在今后为申办方、CRO公司以及医院搭建更好的临床研究平台,也希望能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机会,实现“共赢”。祝此次大会圆满召开!愿我们GCP行业蓬勃发展!
 
来自‘中国临床试验机构大会’的邀请——重启活动、定档七月

医药魔方Med精选重磅临床研究 | 失败临床研究
临床热点解读 | 临床数据对比
临床试验设计肺癌 | 乳腺癌  指南更新 | 专家共识 | 人物专访 
原始文献,干货福利↓尽在Med读者群↓

温馨提示


医药魔方Med跟踪在研新药关键临床试验进展,探究循证数据对临床实践的影响,聚焦重大疾病临床治疗手段的突破,分享临床指南更新变化和医学会议热点,洞察热门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热点和趋势,与一线临床专家互动,分享专家关于临床治疗的真知灼见,和大家一起见证医学进步。


星标⭐医药魔方Med,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推送啦~




操作步骤见上图:1)点击标题下方“医药魔方”,2)至右上角“…”,3)设为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